CN215170375U - 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70375U
CN215170375U CN202121420759.7U CN202121420759U CN215170375U CN 215170375 U CN215170375 U CN 215170375U CN 202121420759 U CN202121420759 U CN 202121420759U CN 215170375 U CN215170375 U CN 215170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valve
port
oil pipe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07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亚利
吴凯琪
吴文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4207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70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70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70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属于汽车驱动系统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双缸能量转换可靠性及额外能量损失的问题。包括内燃缸系统和油路控制系统,其特点是:所述内燃缸系统包括安装在缸体上的一号内燃缸、二号内燃缸、三号内燃缸和四号内燃缸及时规;所述油路控制系统包括二位三通的缸液控制阀、三位五通的储能控制阀及油管,四个内燃缸按一号内燃缸、二号内燃缸、三号内燃缸、四号内燃缸的顺序依次点火,每一个内燃缸做功产生的高压油经由三位五通的储能控制阀及油管输出至储能装置。缸体一侧总有一个缸在点火做功,缸体另一侧总会有一个缸处在压缩。实现一侧气缸作功,另一侧气缸压缩。

Description

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驱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201820098739.4,名称“清洁能源转换器”,公开了一种双缸能量转换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驱动效率很低的问题,但由于双缸能量转换装置需要完成四冲程,当活塞到达止点时就需要通过油压推动分配阀叶片带动摆轮旋转再推动连杆运动进行活塞的止点过度,同时设有助推油缸推动活塞运动,这不仅造成了能量损失还增加了能量转换的复杂程度和制造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双缸能量转换的问题,提供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包括内燃缸系统和油路控制系统,其特点是:所述内燃缸系统包括一号内燃缸、二号内燃缸、三号内燃缸、四号内燃缸、缸体及时规;
所述一号内燃缸包括一号缸筒和一号活塞,一号活塞将一号缸筒分隔为无杆腔部分的一号气缸与有杆腔部分的一号液缸;所述一号缸筒固接于所述缸体的左下部;
所述二号内燃缸包括二号缸筒和二号活塞,二号活塞将二号缸筒分隔为无杆腔部分的二号气缸与有杆腔部分的二号液缸;所述二号缸筒固接于所述缸体的左上部;
所述一号活塞与二号活塞通过左区连杆连接成一体,所述左区连杆与时规连接;
所述三号内燃缸包括三号缸筒和三号活塞,三号活塞将三号缸筒分隔为无杆腔部分的三号气缸与有杆腔部分的三号液缸;所述三号缸筒固接于所述缸体的右下部;
所述四号内燃缸包括四号缸筒和四号活塞,四号活塞将四号缸筒分隔为无杆腔部分的四号气缸与有杆腔部分的四号液缸;所述四号缸筒固接于所述缸体的右上部;
所述三号活塞与四号活塞通过右区连杆连接成一体,所述右区连杆与时规连接;
所述时规为心形推挽式时规;
所述油路控制系统包括二位三通的缸液控制阀、三位五通的储能控制阀及油管,所述缸液控制阀的阀腔上有A、B、C三个口,非工作状态下,A口与B口相通,C口是密闭状态,工作状态下,A口是密闭状态,B口与C口相通;
所述缸液控制阀包括一号阀、二号阀、三号阀、四号阀;
所述储能控制阀的阀腔上共有DEFGH五个口,左右两侧设有驱动腔,当左右两侧没有外力驱动时,阀芯在中间位置,阀腔开口之间各不相通,当左侧受到外力驱动时阀芯向右移动,D口与F口相通,E口与H口相通,G口是密闭状态;当右侧受到外力时,阀芯向左移动,D口与G口相通,E口与F口相通,H口是密闭状态;
所述储能控制阀包括五号阀、六号阀
所述油管包括一号油管、二号油管、三号油管、四号油管、五号油管、六号油管;
所述一号油管一端与一号阀的A口连接,另一端与四号阀的A口连接;
所述二号油管一端与二号阀的A口连接,另一端与三号阀的A口连接;
所述三号油管一端与四号阀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五号阀的E口连接;
所述四号油管一端与三号阀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六号阀的E口连接;
所述五号油管一端与二号阀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六号阀的D口连接;
所述六号油管一端与一号阀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五号阀的D口连接;
所述一号液缸通过油管与一号阀的B口连接;
所述二号液缸通过油管与二号阀的B口连接;
所述三号液缸通过油管与三号阀的B口连接;
所述四号液缸通过油管与四号阀的B口连接。
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点火配气方法,其特点是:
四个内燃缸按一号内燃缸、二号内燃缸、三号内燃缸、四号内燃缸的顺序依次点火;
当一号内燃缸点火时,一号气缸处于做功冲程,一号活塞通过左区连杆推动二号活塞向外运动,此时二号气缸处于压缩冲程,同时,一号活塞通过预设油路压迫油液推动四号活塞向外运动,此时四号气缸处于排气冲程,四号活塞通过右区连杆拉动三号活塞向内运动,此时三号气缸处于进气冲程;
当二号内燃缸点火时,二号气缸处于做功冲程,二号活塞通过左区连杆推动一号活塞向外运动,此时一号气缸处于排气冲程,同时,二号活塞通过预设油路压迫油液推动三号活塞向外运动,此时三号气缸处于压缩冲程,三号活塞通过连杆拉动四号活塞向内运动,此时四号气缸处于进气冲程;
当三号内燃缸点火时,三号气缸处于做功冲程,三号活塞通过右区连杆推动四号活塞向外运动,此时,四号气缸处于压缩冲程,同时,三号活塞通过预设油路压迫油液推动二号活塞向外运动,此时,二号气缸处于排气冲程,二号活塞通过左区连杆拉动一号活塞向内运动,此时一号气缸处于进气冲程;
当四号内燃缸点火时,四号气缸处于做功冲程,四号活塞通过右区连杆推动三号活塞向外运动,此时三号气缸处于排气冲程,同时,四号活塞通过预设油路压迫油液推动一号活塞向外运动,此时,一号气缸处于压缩冲程,一号活塞通过左区连杆拉动二号活塞向内运动,此时二号气缸处于进气冲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新型四缸能量转化器取消助推油缸和分配阀,利用双缸能量转换器原有的推挽式配气机构实现配气点火。缸体两侧各两个内燃缸,活塞及连杆从缸体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时,缸体一侧总有一个缸在点火做功,缸体另一侧总会有一个缸处在压缩。实现一侧气缸作功,另一侧气缸压缩。做功的缸一部分能量用来压油做功,一部分推动对面活塞进行压缩。四个缸依次点火形成连续运行,四个缸完成四个冲程,所以不需要辅助的止点过度装置,提高了可靠性和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路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中:1—一号内燃缸;1-1—一号缸筒;1-1a—一号气缸;1-1b—一号液缸;1-2—一号活塞;2—二号内燃缸;2-1—二号缸筒;2-1a—二号气缸;2-1b—二号液缸;2-2—二号活塞;3—三号内燃缸;3-1—三号缸筒;3-1a—三号气缸;3-1b—三号液缸;3-2—三号活塞;4—四号内燃缸;4-1—四号缸筒;4-1a—四号气缸;4-1b—四号液缸;4-2—四号活塞;5—缸体;6—时规;7—左区连杆;8—右区连杆;9—一号阀;10—二号阀;11—三号阀;12—四号阀;13—五号阀;14—六号阀;15—一号油管;16—二号油管;17—三号油管;18—四号油管;19—五号油管;20—六号油管。A、B、C、D、E、F、G、H分别表示阀腔上的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包括内燃缸系统和油路控制系统,其特点是:所述内燃缸系统包括一号内燃缸1、二号内燃缸2、三号内燃缸3、四号内燃缸4、缸体5及时规6;
所述一号内燃缸1包括一号缸筒1-1和一号活塞1-2,一号活塞1-2将一号缸筒1-1分隔为无杆腔部分的一号气缸1-1a与有杆腔部分的一号液缸1-1b;所述一号缸筒1-1固接于所述缸体5的左下部;
所述二号内燃缸2包括二号缸筒2-1和二号活塞2-2,二号活塞2-2将二号缸筒2-1分隔为无杆腔部分的二号气缸2-1a与有杆腔部分的二号液缸2-1b;所述二号缸筒2-1固接于所述缸体5的左上部;
所述一号活塞1-2与二号活塞2-2通过左区连杆7连接成一体,所述左区连杆7与时规6连接;
所述三号内燃缸3包括三号缸筒3-1和三号活塞3-2,三号活塞3-2将三号缸筒3-1分隔为无杆腔部分的三号气缸3-1a与有杆腔部分的三号液缸3-1b;所述三号缸筒3-1固接于所述缸体5的右下部;
所述四号内燃缸4包括四号缸筒4-1和四号活塞4-2,四号活塞4-2将四号缸筒4-1分隔为无杆腔部分的四号气缸4-1a与有杆腔部分的四号液缸4-1b;所述四号缸筒4-1固接于所述缸体5的右上部;
所述三号活塞3-2与四号活塞4-2通过右区连杆8连接成一体,所述右区连杆8与时规6连接;
所述时规6为心形推挽式时规;
如图2所示,所述油路控制系统包括二位三通的缸液控制阀、三位五通的储能控制阀及油管,所述缸液控制阀的阀腔上有A、B、C三个口,非工作状态下,A口与B口相通,C口是密闭状态,工作状态下,A口是密闭状态,B口与C口相通;
所述缸液控制阀包括一号阀9、二号阀10、三号阀11、四号阀12;
所述储能控制阀的阀腔上共有DEFGH五个口,左右两侧设有驱动腔,当左右两侧没有外力驱动时,阀芯在中间位置,阀腔开口之间各不相通,当左侧受到外力驱动时阀芯向右移动,D口与F口相通,E口与H口相通,G口是密闭状态;当右侧受到外力时,阀芯向左移动,D口与G口相通,E口与F口相通,H口是密闭状态;
所述储能控制阀包括五号阀13、六号阀14
所述油管包括一号油管15、二号油管16、三号油管17、四号油管18、五号油管19、六号油管20;
所述一号油管15一端与一号阀9的A口连接,另一端与四号阀12的A口连接;
所述二号油管16一端与二号阀10的A口连接,另一端与三号阀11的A口连接;
所述三号油管17一端与四号阀12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五号阀13的E口连接;
所述四号油管18一端与三号阀11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六号阀14的E口连接;
所述五号油管19一端与二号阀10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六号阀14的D口连接;
所述六号油管20一端与一号阀9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五号阀13的D口连接;
所述一号液缸1-1b通过油管与一号阀的B口连接;
所述二号液缸2-1b通过油管与二号阀的B口连接;
所述三号液缸3-1b通过油管与三号阀的B口连接;
所述四号液缸4-1b通过油管与四号阀的B口连接。
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点火配气方法,其特点是:
如图1所示,四个内燃缸按一号内燃缸1、二号内燃缸2、三号内燃缸3、四号内燃缸4的顺序依次点火;
当一号内燃缸1点火时,一号气缸1-1a处于做功冲程,一号活塞1-2通过左区连杆7推动二号活塞2-2向外运动,此时二号气缸2-1a处于压缩冲程,同时,一号活塞1-2通过预设油路压迫油液推动四号活塞4-2向外运动,此时四号气缸4-1a处于排气冲程,四号活塞4-2通过右区连杆8拉动三号活塞3-2向内运动,此时三号气缸3-1a处于进气冲程;
当二号内燃缸2点火时,二号气缸2-1a处于做功冲程,二号活塞2-2通过左区连杆7推动一号活塞1-2向外运动,此时一号气缸1-1a处于排气冲程,同时,二号活塞2-2通过预设油路压迫油液推动三号活塞3-2向外运动,此时三号气缸3-1a处于压缩冲程,三号活塞3-2通过连杆拉动四号活塞4-2向内运动,此时四号气缸4-1a处于进气冲程;
当三号内燃缸3点火时,三号气缸3-1a处于做功冲程,三号活塞3-2通过右区连杆8推动四号活塞4-2向外运动,此时,四号气缸4-1a处于压缩冲程,同时,三号活塞3-2通过预设油路压迫油液推动二号活塞2-2向外运动,此时,二号气缸2-1a处于排气冲程,二号活塞2-2通过左区连杆7拉动一号活塞1-2向内运动,此时一号气缸1-1a处于进气冲程;
当四号内燃缸4点火时,四号气缸4-1a处于做功冲程,四号活塞4-2通过右区连杆8推动三号活塞3-2向外运动,此时三号气缸3-1a处于排气冲程,同时,四号活塞4-2通过预设油路压迫油液推动一号活塞1-2向外运动,此时,一号气缸1-1a处于压缩冲程,一号活塞1-2通过左区连杆7拉动二号活塞2-2向内运动,此时二号气缸2-1a处于进气冲程。
工作过程及原理: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缸筒中,我们把无杆腔称为气缸,把有杆腔称为液缸。一号活塞1-2与三号活塞3-2是同一止点,二号活塞2-2与四号活塞4-2是同一止点,当一号活塞1-2、三号活塞3-2在外侧止点时,一号气缸1-1a和三号气缸3-1a的容积最小,一号液缸1-1b和三号液缸3-1b的容积最大,此时二号气缸2-1a和四号气缸4-1a的容积最大,二号液缸2-1b和四号液缸4-1b的容积最小,当二号活塞2-2、四号活塞4-2在外侧止点时,二号气缸2-1a和四号气缸4-1a容积最小,二号液缸2-1b和四号液缸4-1b的容积最大,此时的一号气缸和三号气缸容积最大,一号液缸1-1b和三号液缸3-1b的容积最小。
本实用新型空载运转时:
预设油路为:一号液缸1-1b通过一号阀9、四号阀12与四号液缸4-1b相通,二号液缸2-1b通过二号阀10、三号阀11与三号液缸3-1b相通。
转换器做动状态
当一号内燃缸1点火工作时,一号活塞1-2通过左区连杆7推动二号活塞2-2向外运动,一号阀9和四号阀12处于非工作状态,一号活塞1-2按预定油路压迫油液推动四号活塞4-2向外运动,四号活塞4-2通过右区连杆8拉动三号活塞3-2向内运动,此时二号阀10、三号阀11处于工作状态,六号阀14的阀芯向左移动完成了二号液缸2-1b的油液输入和三号液缸3-1b的高压油经由六号阀14的F口输出至储能装置。
当二号内燃缸2点火工作时,二号活塞2-2通过左区连杆7推动一号活塞1-2向外运动,二号阀10、三号阀11处于非工作状态,二号活塞2-2按预定油路压迫油液推动三号活塞3-2向外运动,三号活塞3-2通过右区连杆8拉动4缸活塞向内运动,此时,一号阀9、四号阀12处于工作状态,五号阀13的阀芯向左移动,完成了一号液缸1-1b的油液输入和四号液缸4-1b的高压油经由五号阀13的F口输出至储能装置。
当三号内燃缸3点火工作时,三号活塞3-2通过右区连杆8推动四号活塞4-2向外运动,二号阀10、三号阀11处于非工作状态,三号活塞3-2按预定油路压迫油液推动二号活塞2-2向外运动,二号活塞2-2通过左区连杆7拉动一号活塞1-2向内运动,此时一号阀9、四号阀12处于工作状态,五号阀13的阀芯向右移动完成了四号液缸4-1b的油液输入和一号液缸1-1b的高压油经由五号阀13的F口输出至储能装置。
当四号内燃缸4点火工作时,四号活塞4-2通过右区连杆8推动三号活塞3-2向外运动,一号阀9、四号阀12处于非工作状态,四号活塞4-2按预定油路压迫油液推动一号活塞1-2向外运动,一号活塞1-2通过左区连杆7拉动二号活塞2-2向内运动,此时二号阀10、三号阀11处于工作状态,六号阀14的阀芯向右移动完成了三号液缸3-1b的油液输入和二号液缸2-1b的高压油经由六号阀14的F口输出至储能装置。

Claims (2)

1.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包括内燃缸系统和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内燃缸系统包括一号内燃缸(1)、二号内燃缸(2)、三号内燃缸(3)、四号内燃缸(4)、缸体(5)及时规(6);
所述一号内燃缸(1)包括一号缸筒(1-1)和一号活塞(1-2),一号活塞(1-2)将一号缸筒(1-1)分隔为无杆腔部分的一号气缸(1-1a)与有杆腔部分的一号液缸(1-1b);所述一号缸筒(1-1)固接于所述缸体(5)的左下部;
所述二号内燃缸(2)包括二号缸筒(2-1)和二号活塞(2-2),二号活塞(2-2)将二号缸筒(2-1)分隔为无杆腔部分的二号气缸(2-1a)与有杆腔部分的二号液缸(2-1b);所述二号缸筒(2-1)固接于所述缸体(5)的左上部;
所述一号活塞(1-2)与二号活塞(2-2)通过左区连杆(7)连接成一体,所述左区连杆(7)与时规(6)连接;
所述三号内燃缸(3)包括三号缸筒(3-1)和三号活塞(3-2),三号活塞(3-2)将三号缸筒(3-1)分隔为无杆腔部分的三号气缸(3-1a)与有杆腔部分的三号液缸(3-1b);所述三号缸筒(3-1)固接于所述缸体(5)的右下部;
所述四号内燃缸(4)包括四号缸筒(4-1)和四号活塞(4-2),四号活塞(4-2)将四号缸筒(4-1)分隔为无杆腔部分的四号气缸(4-1a)与有杆腔部分的四号液缸(4-1b);所述四号缸筒(4-1)固接于所述缸体(5)的右上部;
所述三号活塞(3-2)与四号活塞(4-2)通过右区连杆(8)连接成一体,所述右区连杆(8)与时规(6)连接;
所述油路控制系统包括二位三通的缸液控制阀、三位五通的储能控制阀及油管,所述缸液控制阀的阀腔上有A、B、C三个口,非工作状态下,A口与B口相通,C口是密闭状态,工作状态下,A口是密闭状态,B口与C口相通;
所述缸液控制阀包括一号阀(9)、二号阀(10)、三号阀(11)、四号阀(12);
所述储能控制阀的阀腔上共有DEFGH五个口,左右两侧设有驱动腔,当左右两侧没有外力驱动时,阀芯在中间位置,阀腔开口之间各不相通,当左侧受到外力驱动时阀芯向右移动,D口与F口相通,E口与H口相通,G口是密闭状态;当右侧受到外力时,阀芯向左移动,D口与G口相通,E口与F口相通,H口是密闭状态;
所述储能控制阀包括五号阀(13)、六号阀(14)
所述油管包括一号油管(15)、二号油管(16)、三号油管(17)、四号油管(18)、五号油管(19)、六号油管(20);
所述一号油管(15)一端与一号阀(9)的A口连接,另一端与四号阀(12)的A口连接;
所述二号油管(16)一端与二号阀(10)的A口连接,另一端与三号阀(11)的A口连接;
所述三号油管(17)一端与四号阀(12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五号阀(13)的E口连接;
所述四号油管(18)一端与三号阀(11)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六号阀(14)的E口连接;
所述五号油管(19)一端与二号阀(10)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六号阀(14)的D口连接;
所述六号油管(20)一端与一号阀(9)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五号阀(13)的D口连接;
所述一号液缸(1-1b)通过油管与一号阀的B口连接;
所述二号液缸(2-1b)通过油管与二号阀的B口连接;
所述三号液缸(3-1b)通过油管与三号阀的B口连接;
所述四号液缸(4-1b)通过油管与四号阀的B口连接。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时规(6)为心形推挽式时规。
CN202121420759.7U 2021-06-24 2021-06-24 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 Active CN215170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0759.7U CN215170375U (zh) 2021-06-24 2021-06-24 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0759.7U CN215170375U (zh) 2021-06-24 2021-06-24 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70375U true CN21517037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82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0759.7U Active CN215170375U (zh) 2021-06-24 2021-06-24 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70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52247B2 (en) Fully-controlled, free-piston engine
CN201003474Y (zh) 往复活塞式双作用液压压缩机
CN104929766B (zh) 一种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201103527Y (zh) 容积式液压驱动往复压缩机
CN104314636B (zh) 一种发动机制动装置
DE3765868D1 (de) Freikolbenmotor mit hydraulischer oder pneumatischer uebertragung.
CN101892942B (zh) 可减小泵流量脉动的单活塞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108591165A (zh) 一种紧凑型双杆液压缸
CN107100723B (zh)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能量回收装置及能量回收方法
CN101463844A (zh) 利用双驱动活塞的省气型气体增压器
CN215170375U (zh) 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
CN113279853A (zh) 多缸新能源转换器做功系统
CN2169722Y (zh) 新颖高效节能型增压器
CN105240241A (zh) 全液压模块化压裂泵
CN104329165A (zh) 一种两缸四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208116653U (zh) 一种连续增压供油的锻造液压机
CN204163782U (zh) 发动机制动装置
GB1534354A (en) Positive displacement engines with separate combustion chamber
CN205895721U (zh) 一种单多控转换往复增压器
CN201212422Y (zh) 一种汽车利用发动机储能的进、排气装置
CN219220880U (zh) 气液组合增压装置
CN2149483Y (zh) 多泵液压传动无曲轴往复活塞发动机
CN212455009U (zh) 大增压比的双缸往复增压装置
CN218971556U (zh) 一种双速油压缸
CN216691639U (zh) 一种工程机械阀控式增压缸连续作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