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4466U - 一种下刀装置及铣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刀装置及铣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4466U
CN215164466U CN202120611554.0U CN202120611554U CN215164466U CN 215164466 U CN215164466 U CN 215164466U CN 202120611554 U CN202120611554 U CN 202120611554U CN 215164466 U CN215164466 U CN 215164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ng
milling drum
ground
milling machine
gr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15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纯兵
康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Roa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Roa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Roa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Roa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115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4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4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4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Rep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刀装置及铣刨机,具体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所述下刀装置包括:铣刨鼓,安装在所述铣刨机上,所述铣刨鼓适于随所述铣刨机的机身相对地面升降以铣刨地面,所述级配梁适于相对所述铣刨鼓上下移动;以及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铣刨机处,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级配梁相对所述铣刨机的机身上下移动的距离。从而使铣刨鼓准确触地,确保铣刨鼓触地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下刀装置及铣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刀装置及铣刨机。
背景技术
铣刨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设施的主要设备之一,使用铣刨机铣削损坏的旧铺层,铺设新面层是一种高效的路面维修养护方法。铣刨机主要是依靠其铣刨鼓对地面的旧铺层进行铣刨,因此铣刨鼓的使用对于铣刨机非常重要。
目前,铣刨机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工作人员通过视觉判断,不断地调整支腿的高度,使铣刨鼓的刀头的刀尖触地,也就是铣刨鼓的零点定位操作,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而使铣刨鼓下降到设定的铣刨深度,接着铣刨机行驶而对路面的旧铺层进行铣刨。
由于铣刨鼓的刀头在触地过程中处于高速转动,如果铣刨鼓下降速度过快,则会导致触地瞬间将刀头打断,这就使得铣刨鼓在每次触地之前,为保证铣刨鼓刀头的安全性,而需要操作人员反复精心的进行手动下刀操作,导致铣刨机的整体使用过程中,手动操作繁琐、并且效率低下。另外,由于刀头每次触地过程中都需要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操作进行,并且这一过程几乎完全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判断,而一旦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存在误差,将导致定位零点不准确,从而造成铣刨鼓的刀头触地瞬间容易被打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改善现有的铣刨机使用过程中的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刀装置,用于铣刨机,级配梁安装在所述铣刨机上,包括:
铣刨鼓,安装在所述铣刨机上,所述铣刨鼓适于随所述铣刨机的机身相对地面升降以铣刨地面,所述级配梁适于相对所述铣刨鼓上下移动;以及
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铣刨机处,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级配梁相对所述铣刨机的机身上下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下刀装置还包括级配梁,所述级配梁安装在所述铣刨机上,所述级配梁适于相对所述铣刨鼓上下移动,所述检测装置适于检测所述级配梁的上下移动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级配梁与所述铣刨机的机身通过导轨相配合,所述级配梁适于沿着所述导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下刀装置还包括活塞缸装置,所述级配梁与所述机身通过所述活塞缸装置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活塞缸装置的活塞杆的伸缩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和所述级配梁均固定有耳板结构,所述活塞缸和所述活塞杆分别与相应的耳板结构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为激光测量仪或红外测距仪或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铣刨鼓包括铣刨滚筒、多个刀座和多个刀头,多个所述刀座沿着所述铣刨滚筒的外圆周表面布置,所述刀头安装在所述刀座处。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至少适于检测所述级配梁先于所述铣刨鼓触碰地面时的所述机身距离所述级配梁的第一高度,以及所述级配梁和所述铣刨鼓同时触碰地面时的所述机身距离所述级配梁的第二高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铣刨机,包括所述的下刀装置。
进一步地,包括多个支腿和机身,所述的下刀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下侧,多个所述支腿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支腿适于使所述机身相对地面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的铣刨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下刀装置的检测装置和所述支腿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而控制所述支腿的升降高度。
操作时,利用级配梁可以相对所述铣刨鼓上下移动,也就是说,级配梁可以先于铣刨鼓触地,或者级配梁与铣刨鼓同时触地,从而首先设置级配梁低于铣刨鼓;然后使铣刨机的机身可带动铣刨鼓和级配梁相对地面下降,并在级配梁先于铣刨鼓触地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机身距离所述级配梁的第一高度h1并作为铣刨鼓触地前的基准位置;然后调整级配梁,使级配梁底面的高度与铣刨鼓底面的高度相同,也就是将级配梁上升到与铣刨鼓底部刀头130的刀尖齐平的高度,从而使级配梁和铣刨鼓同时触地,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得到所述机身距离所述级配梁的第二高度h2;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至多进行一次使铣刨鼓下降触地的校准操作,通过记录第一高度h1和第二高度h2,可获得二者差值,也就是h3=h1-h2。这样,在后续的铣刨旧路面的多次下刀操作过程中,铣刨鼓在前述基准位置的基础上,只需操作铣刨机的机身缓慢下降上述差值h3,也就是机身相对地面到达第二高度h2,从而使铣刨鼓准确触地,确保铣刨鼓触地的安全性。
另外,铣刨机通常都安装有级配梁,以配合对路面的整修作业,因此可以利用级配梁与检测装置相互配合,从而方便确定前述基准位置;同时,利用级配梁体积大方便观察的特点,便于操作人员作为参照物查看,从而确保前述基准位置确定的准确性;而且级配梁与铣刨鼓齐平触地,或者级配梁先于铣刨鼓触地,在铣刨鼓下降过程中,对铣刨鼓可以起到辅助支撑作用,防止操作人员因自身操作失误而使铣刨鼓急速下降并触碰地面,而对铣刨鼓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铣刨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下刀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下刀装置的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连接”包括可拆卸连接与不可拆卸连接,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不可拆卸连接,这里的不可拆卸连接也可以称为固定连接;而本实施方式中如果没有明确指出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或者不可拆卸连接,则认为可拆卸连接与不可拆卸连接均适用,具体使用可拆卸连接还是不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具体的实施过程的具体实施条件而定,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后文中将不再对“连接”进行相应的解释说明。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设置”包括安装、固定、连接的情况,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设置”可以是安装、固定、连接中的至少一种,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后文中将不再对“设置”进行相应的解释说明。
而且,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Z轴的正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横向,X轴的正向表示前,X轴的负向表示后。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及X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下刀装置,用于铣刨机,级配梁300安装在所述铣刨机上,包括:
铣刨鼓100,安装在所述铣刨机上,所述铣刨鼓100适于随所述铣刨机的机身210相对地面升降以铣刨地面,所述级配梁300适于相对所述铣刨鼓100上下移动;以及
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铣刨机处,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级配梁300相对所述铣刨机的机身210上下移动的距离;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至少适于检测所述级配梁300先于所述铣刨鼓100触碰地面时的所述机身210距离所述级配梁300的第一高度,以及所述级配梁300和所述铣刨鼓100同时触碰地面时的所述机身210距离所述级配梁300的第二高度。
操作时,利用级配梁300可以相对所述铣刨鼓100上下移动,也就是说,级配梁300可以先于铣刨鼓100触地,或者级配梁300与铣刨鼓100同时触地,从而首先设置级配梁300低于铣刨鼓100;然后使铣刨机的机身可带动铣刨鼓100和级配梁300相对地面下降,并在级配梁300先于铣刨鼓100触地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机身210距离所述级配梁300的第一高度h1并作为铣刨鼓100触地前的基准位置;然后调整级配梁300,使级配梁300底面的高度与铣刨鼓100底面的高度相同,也就是将级配梁300上升到与铣刨鼓100底部刀头130的刀尖齐平的高度,从而使级配梁300和铣刨鼓100同时触地,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得到所述机身210距离所述级配梁300的第二高度h2;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至多进行一次使铣刨鼓100下降触地的校准操作,通过记录第一高度h1和第二高度h2,可获得二者差值,也就是h3=h1-h2。这样,在后续的铣刨旧路面的多次下刀操作过程中,铣刨鼓100在前述基准位置的基础上,只需操作铣刨机的机身210缓慢下降上述差值h3,也就是机身210相对地面到达第二高度h2,从而使铣刨鼓100准确触地,确保铣刨鼓100触地的安全性。另外,铣刨机通常都安装有级配梁300,以配合对路面的整修作业,因此可以利用级配梁300与检测装置相互配合,从而方便确定前述基准位置;同时,利用级配梁300体积大方便观察的特点,便于操作人员作为参照物查看,从而确保前述基准位置确定的准确性;而且级配梁300与铣刨鼓100齐平触地,或者级配梁300先于铣刨鼓100触地,在铣刨鼓100下降过程中,对铣刨鼓100可以起到辅助支撑作用,防止操作人员因自身操作失误而使铣刨鼓100急速下降并触碰地面,而对铣刨鼓100造成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高度h1并不限制具体的高度范围,只要是铣刨鼓100触地前与地面保持的安全距离范围内的机身210与地面之间的设定高度即可;或者,只要是操作人员可以明显辨别出铣刨鼓100没有触地的情况下,机身210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即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铣刨鼓100触地是指铣刨鼓100的刀头130的刀尖触地。
这样,操作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下刀装置时,利用检测装置与铣刨机和铣刨鼓100相互配合,至少能够检测所述铣刨鼓100触碰地面前的所述机身210距离所述级配梁300的所述铣刨机的机身210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h1和所述铣刨鼓100触碰地面时的所述机身210距离所述级配梁300的第二高度h2,从而仅仅需要进行一次手动操作使铣刨鼓100触地,便省去了后续铣刨路面过程中的多次手动操作使铣刨鼓100触地,从而简化零点定位操作,提高效率。同时,操作人员在后续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铣刨鼓触碰地面前的所述机身210距离所述级配梁300的所述铣刨机的机身距离地面的第一高度h1”,作为机身210的预先下降高度,而在机身210达到第一高度h1后,操作人员再使机身210缓慢下降到第二高度h2,从而确保了铣刨鼓100下降的平稳安全进行,防止机身210直接下降到第二高度h2而容易使铣刨鼓100出现快速触地的情况,而瞬间使其刀头130被打断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装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可以检测所述铣刨机的机身210距离地面的高度即可,对于检测装置的解释说明将在本实施方式的后文中详细介绍。
另外,对于“使铣刨鼓100的刀头130的刀尖触碰到地面,检测到第二高度h2并记录”可以是在下刀装置或铣刨机出厂前通过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准确操作而获得的,或者是在铣刨机作业前,在相应的作业路面通过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准确操作而获得的。所以,只需要准确获得一次“所述铣刨鼓100触碰地面时的所述机身210与所述级配梁300之间的第二高度”,便可以避免多次的人工操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相应的效率。
参见图1至图3,优选地,所述级配梁300与所述机身210通过导轨相配合,所述级配梁300适于沿着所述导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降。
利用“所述级配梁300适于沿着所述导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降”,也就是级配梁300的浮动升降功能,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级配梁300的高度变化而获得,利用级配梁300可以相对铣刨鼓100上下移动的特点,并且“所述级配梁300适于沿着所述导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降”,则使得级配梁300在重力的作用下的高度低于铣刨鼓100刀尖的高度,从而使级配梁300先与铣刨鼓100刀尖而先触地,当级配梁300触地后,机身210停止下降,并观察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不改变后,进行记录,便获得第一高度h1;然后使机身210继续下降直到铣刨鼓100的刀尖触地,则使机身210停止下降并记录检测装置,而获得第二高度h2;然后再利用前面相应的操作,便可以使铣刨鼓100准确下降到与地面接触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采用传动机构,如液压缸,驱动级配梁300升降,而要实现“所述级配梁300适于沿着所述导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降”需要级配梁300自身具有一定重量,可以克服液压缸对级配梁300不驱动情况下的自锁作用,或者通过改变液压系统而使液压缸处于随动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级配梁300与所述机身210通过导轨相配合”确保了所述导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降的移动轨迹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检测装置检测的准确性。
参见图1至图3,优选地,所述下刀装置还包括活塞缸装置400,所述活塞缸装置400的活塞杆410与所述级配梁300连接,所述活塞缸装置400的活塞缸420与所述机身210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活塞杆410的伸缩长度。
这里的活塞缸装置400可以是液动也可以是气动,而且活塞缸装置400的活塞杆410可以相对活塞缸420进行随动。这里的检测装置可以是位移传感器,从而检测活塞杆410的伸出长度。
如此设置,通过检测所述活塞杆410的伸缩长度,从而准确获知第一高度h1和第二高度h2,而且活塞缸装置400还可以用于驱动级配梁300升降。
参见图1至图3,优选地,所述机身210和所述级配梁300均固定有耳板结构500,所述活塞缸420和所述活塞杆410分别与相应的耳板结构500铰接。
这里的耳板结构500可以是连接耳。
如此设置,使活塞杆410和活塞缸420相对移动更加灵活。
附图未示出,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为激光测量仪或红外测距仪。
附图未示出,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为位移传感器。
使用激光测量仪或红外测距仪可以直接照射级配梁300而获得相应的第一高度h1和第二高度h2,从而检测更加准确,使用更加方便。
参见图1至图3,优选地,所述铣刨鼓100包括铣刨滚筒110、多个刀座120和多个刀头130,多个所述刀座120沿着所述铣刨滚筒110的外圆周表面布置,所述刀头130安装在所述刀座120处。
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铣刨鼓100的刀尖就是刀头130的刀尖。
另外,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铣刨机,包括所述的下刀装置。
参见图1至图3,优选地,铣刨机包括多个支腿220和机身210,所述的下刀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210下侧,多个所述支腿220与所述机身210连接,所述支腿220适于使所述机身210相对地面升降。
这里的支腿220可以包括前支腿220和后支腿220,分别布置在下刀装置的前后侧。
通常可以后支腿220仅作为支撑,而前支腿220升降。
参见图1至图3,优选地,所述的铣刨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下刀装置的检测装置和所述支腿220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而控制所述支腿220的升降高度。
并且,可以在铣刨鼓100触地后,通过控制器设定而使铣刨鼓100再下降设定的铣刨深度,从而实现铣刨鼓100的自动升降。
虽然本实用新型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下刀装置,用于铣刨机,级配梁(300)安装在所述铣刨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铣刨鼓(100),安装在所述铣刨机上,所述铣刨鼓(100)适于随所述铣刨机的机身(210)相对地面升降以铣刨地面,所述级配梁(300)适于相对所述铣刨鼓(100)上下移动;以及
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铣刨机处,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级配梁(300)相对所述铣刨机的机身(210)上下移动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梁(300)与所述铣刨机的机身(210)通过导轨相配合,所述级配梁(300)适于沿着所述导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装置还包括活塞缸装置(400),所述级配梁(300)与所述机身(210)通过所述活塞缸装置(400)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活塞缸装置(400)的活塞杆(410)的伸缩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210)和所述级配梁(300)均固定有耳板结构(500),所述活塞缸(420)和所述活塞杆(410)分别与相应的耳板结构(500)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激光测量仪或红外测距仪或位移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下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刨鼓(100)包括铣刨滚筒(110)、多个刀座(120)和多个刀头(130),多个所述刀座(120)沿着所述铣刨滚筒(110)的外圆周表面布置,所述刀头(130)安装在所述刀座(120)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下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至少适于检测所述级配梁(300)先于所述铣刨鼓(100)触碰地面时的所述机身(210)距离所述级配梁(300)的第一高度,以及所述级配梁(300)和所述铣刨鼓(100)同时触碰地面时的所述机身(210)距离所述级配梁(300)的第二高度。
8.一种铣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下刀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铣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支腿(220)和机身(210),所述下刀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210)下侧,多个所述支腿(220)与所述机身(210)连接,所述支腿(220)适于使所述机身(210)相对地面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铣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下刀装置的检测装置和所述支腿(220)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而控制所述支腿(220)的升降高度。
CN202120611554.0U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下刀装置及铣刨机 Active CN215164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1554.0U CN215164466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下刀装置及铣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1554.0U CN215164466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下刀装置及铣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4466U true CN215164466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2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1554.0U Active CN215164466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下刀装置及铣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4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9689B2 (en) Automatic cut-transition milling machine and method
CN209446782U (zh) 可同时多测线进行隧道衬砌无损检测的检测台车
CN108838304B (zh) 一种锚索切割机的切割施工方法
CN111559411A (zh) 一种可移动式的重载搬运机器人装置、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5358469A (zh) 一种带有伸缩节的起重机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021123A1 (en) UPGRADE SYSTEM FOR WORKING MACHINES
CN215164466U (zh) 一种下刀装置及铣刨机
CN107552935B (zh) 一种固定式钢轨闪光焊接自动对中及测量装置
CN112627476B (zh) 一种刮平装置
CN105862081B (zh) 一种铝电解槽换极过程阳极自动打壳开缝系统和方法
CN105066846B (zh) 汽车升窗导轨测试机的检测装置
CN105135992B (zh) 汽车升窗导轨测试机的弧度检测装置
CN113669011B (zh) 牙轮钻机水平调平的方法
KR101048578B1 (ko) 항공기 리프트 잭 제어 시스템
CN203604938U (zh) 一种光学镜头定位装置
CN211777588U (zh) 一种掘进机机载探放水装置
CN213676699U (zh) 用于起重机轨道综合检测的机器人装置
CN209707404U (zh) 一种断刀检测装置
CN110847936B (zh) 一种智能隧道断面平整装置
CN215164469U (zh) 一种下刀装置及铣刨机
CN220583328U (zh) 一种水工环地质裂缝测量装置
KR102121747B1 (ko) 교량의 상부 구조물 인상장치
CN110181332A (zh) 一种断刀检测装置
CN109540919A (zh) 一种断刀检测装置
CN218894654U (zh) 一种隧道激光钻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