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7657U - 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7657U
CN215157657U CN202120816074.8U CN202120816074U CN215157657U CN 215157657 U CN215157657 U CN 215157657U CN 202120816074 U CN202120816074 U CN 202120816074U CN 215157657 U CN215157657 U CN 215157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tainer
bending
container coupling
contain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60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凯
龙武国
赵祖兴
李鹏
吴佳
刘文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i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iy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iy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iy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60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7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7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7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其中集装箱联结装置用于连接两个集装箱的承载梁,包括: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包括垫板和引导板,所述垫板为槽结构,所述垫板包括底壁和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侧壁的顶端具有向外翻折的弯折耳,所述引导板纵向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且与每个所述侧壁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承载梁的凹槽;压板,设置于所述称重底座上方,所述压板的两端具有向内的弯折槽,所述弯折槽与所述弯折耳滑插扣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连接两个集装箱,保障两个集装箱之间的连接刚度,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货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货运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比重正逐步呈现增大态势。而铁路货运中大宗货物占比又最大。考虑到运输经济效益及集装箱基本型式,20英尺集装箱当属铁路货运中经济效益较高的箱型。2个20英尺集装箱正好与当前70t平车匹配使用且充分发挥了平车运力。
集装箱运输平车,基本都可以一次性装运2个20英尺集装箱或一个40英尺集装箱。但随着多式联运技术发展,采用集装箱技术范围所设计且应用的平台也正逐步增多,如:钢卷集装化运输平台、木材集装化运输平台等。但木材集装化运输平台较为特殊,其集装平台的长度若可以由20英尺通过联接方式达到40英尺,则可以满足更多种长度规格木材的运输,大大地增强了其应用的灵活性及实用性。
当前,用于集装箱联接方式主要是通过角件连接器将相邻的两个20英尺集装箱间角件进行连接及连接顶底角件间立柱间进行扣件螺栓或销连接等予以实现。然而,木材集装运输平台在吊装时,需要将两个集装箱同步性吊出。由于在吊装时,集装箱很可能因货物分布不均匀等而导致左、右、前、后错位或扭转,加之,两个20英尺集装箱间因尺寸及运输车辆锁座设置等原因,存在一定的组装间隔,吊装时极易产生较大的扭转力矩,因此,很难在两个集装箱底角件承载梁间加装可靠的连接扣件。
因此,期待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连接两个集装箱,保障两个集装箱之间的连接刚度,提高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能够连接两个集装箱,保障两个集装箱之间的连接刚度,提高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用于连接两个集装箱的承载梁,该联结装置包括:
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包括垫板和引导板,所述垫板为槽结构,所述垫板包括底壁和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侧壁的顶端具有向外翻折的弯折耳,所述引导板纵向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且与每个所述侧壁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承载梁的凹槽,构成所述凹槽的所述引导板的侧壁的顶端两侧分别具有导向斜面;
压板,设置于所述称重底座上方,所述压板的两端具有向内的弯折槽,所述弯折槽与所述弯折耳滑插扣接。
可选方案中,还包括外扣板,所述外扣板包裹在所述压板的外表面,且所述压板与所述外扣板之间设有活动间隙。
可选方案中,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连接所述压板和所述外扣板,以限制所述外扣板相对于所述压板滑动。
可选方案中,垫板的底壁具有贯穿所述底壁的漏水孔。
可选方案中,所述外扣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外扣板包括包裹在所述弯折槽外表面的扣板和与所述扣板焊接的连接板。
可选方案中,所述弯折耳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可选方案中,还包括垫棒,所述垫棒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垫棒用于插入所述弯折耳与所述弯折槽之间形成的空隙中,且所述垫棒与所述空隙过盈配合。
可选方案中,所述垫棒的横截面包括弧形区和直线区,且所述弧形区与所述直线区的连接处设有过渡圆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联结式集装箱,包括至少两个在长度方向上互相联结的集装箱,两个所述集装箱通过上述的集装箱联结装置进行联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联结装置,可便捷的将两个集装箱的承重梁联接在一起,进而将两个集装装联结在一起,之后再结合传统的连接方式,即:角件联接、顶底角件立柱间连接后,可满足多种方式集装箱的联接且更为可靠。为集装化运输平台的联接提供了一种新的联接方式,也为集装箱联接方案制定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更为重要的是,该联结装置通过插扣型式予以实现,大大节省了传统的联接方式中的螺纹紧固、劈开开口销等方式的劳动强度投入,同时拆卸也较为简单。另外,由于该型结构相对小巧,几乎不影响集装箱装载容积且采用现有成熟零件即可实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更换方便,如此,更极大地体现了其综合效益。
本实用新型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装箱联结装置的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称重底座和垫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装箱联结装置连接两个承载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外扣板;2-压板;21-弯折槽;3-垫棒;4-扣板;5-连接板;7-承重底座;71-弯折耳;72-漏水孔;8-引导板;9-承载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虽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优选的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不同结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5,该集装箱联结装置包括:
承重底座7,所述承重底座7包括垫板和引导板8,所述垫板为槽结构,所述垫板包括底壁和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侧壁的顶端具有向外翻折的弯折耳71,所述引导板8纵向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且与每个所述侧壁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承载梁9的凹槽;
压板2,设置于所述称重底座上方,所述压板2的两端具有向内的弯折槽21,所述弯折槽21与所述弯折耳71滑插扣接。
具体地,参考图1、图2和图4,所述承重底座7包括垫板和引导板8,所述垫板为槽结构,具体为,所述垫板包括底壁和与底壁连接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侧壁与底壁几乎垂直设置,侧壁的高度与集装箱承载梁9的厚度相适应。所述侧壁的顶端具有向外翻折的弯折耳71。承重底座7的垫板上还设有漏水孔72,漏水孔72防止使用过程中,雨水聚集于承载梁9底部及联结装置中,引起腐蚀而损坏承载梁9及联结装置。本实施例中,承重底座7为一体成型结构,材料为金属,如钢或其他具有承重能力的材料。所述引导板8纵向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引导板8与底壁固定连接,如焊接或螺钉连接。引导板8与每个所述侧壁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承载梁9的凹槽。即形成两个凹槽,每个凹槽容纳一个集装箱的承载梁9。参考图1和图3,承重底座7上方设置有压板2,压板2两端具有向内的弯折槽21,弯折槽21的容纳空间略大于弯折耳71所占的体积,使压板2能够通过横向滑动,将弯折槽21与弯折耳71扣接在一起,进而将压板2和承重底座7扣接在一起。参考图4,图4为应用该联结装置连接两个集装箱的承载梁9,进而连接两个集装箱的示意图。可选实施例中,将两个集装箱在长度方向上连接。如将两个20英寸的集装箱联结,达到40英寸。则可以满足更多种长度规格物料的运输,大大地增强了其应用的灵活性及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集装箱联结装置,可便捷的将两个集装箱的承重梁联接在一起,进而将两个集装装联结在一起,之后再结合传统的连接方式,即:角件联接、顶底角件立柱间连接后,可满足多种方式集装箱的联接且更为可靠。为集装化运输平台的联接提供了一种新的联接方式,也为集装箱联接方案制定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更为重要的是,该联结装置通过插扣型式予以实现,大大节省了传统的联接方式中的螺纹紧固、劈开开口销等方式的劳动强度投入,同时拆卸也较为简单。另外,由于该型结构相对小巧,几乎不影响集装箱装载容积且采用现有成熟零件即可实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更换方便,如此,更极大地体现了其综合效益。
参考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后续压板2在承受载荷后,仍存在较大的变形、失效风险,尤其对于弯折槽21处。为此,本实施例还加装形状如同钢箍的外扣板1,以确保扣件整体的刚度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外扣板1组装方式同压板2组装于承重底座7方式一样,也是横向水平放置好后,插扣入压板2的外侧。外扣板1包裹在所述压板2的外表面,且所述压板2与所述外扣板1之间设有活动间隙。本实施例中,外扣板1包括包裹在所述弯折槽21外表面的扣板和与所述扣板焊接的连接板。采用焊接的方式,可根据实际两个集装箱承载梁9之间的距离设定连接板的长度。其他实施例中,外扣板1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实施例中,外扣板1为网状结构,材料为金属。外扣板1的扣槽尺寸与压板2最大外形尺寸上存在有一定量的间隙,其不仅保证外扣板1可顺畅地扣入压板2上,同时,也考虑了在吊装过程中,称重底座及压板2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量的释放。而且还可以防止雨水积聚于外扣板1与压板2间形成集聚,而腐蚀损坏联结装置。
为防止使用过程中,外扣板1意外滑出,本实施例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连接所述压板2和所述外扣板1,以限制所述外扣板1相对于所述压板2滑动。限位部件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为设置在压板2和所述外扣板1两个端面的挡板。
为防止应用过程中承重底座7、压板2及外扣板4组成承受交变载荷发生分离,可在压板2与承重底座7间开设盲孔并插入圆销或旋入螺钉进行固定,同时限制位置选择于正好也能限制外扣板4左右移动更为妥当。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折耳7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弧形的弯折耳71结构设计主要是出于优化载荷分布、便于形成滑槽结构及增大承载截面积等原因而设计。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垫棒3,所述垫棒3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垫棒3用于插入所述弯折耳71与所述弯折槽21之间形成的空隙中,且所述垫棒3与所述空隙过盈配合。可选方案中,垫棒3的材料为钢。装配时,垫棒3的外形尺寸相较圆弧空间处具有一定的过盈量,保证圆弧处载荷传递的稳定且还可有效地通过增大与承重底座7、压板2间摩擦力而防止后续使用过程中压板2、垫棒3、承重底座7分离,甚至脱出的现象出现。此外,由于弧形结构在承受垂向载荷时,除存在扭矩作用外,还存在较大的剪切应力存在,因此,垫棒3外形结构为半圆形,在考虑过盈量的话,过盈量应设置在半圆体截面的直线段处,如此,该半圆结构要比绝对的半圆结构稍偏大。为防止棱边卡滞妨碍组装及应力过分集中,本实施例对所制作的半圆垫棒3圆弧与直线转化处的直边进行圆弧过渡处理。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构成所述凹槽的所述引导板8的侧壁的顶端两侧分别具有导向斜面,倾斜方式如图所示,该斜面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使集装箱的承载梁9顺利滑入凹槽中。使用时,首先将承重底座7摆放在两个待连接集装箱合适位置后(可设置1个、两个或多个联结装置),分别吊入运输集装箱,吊入时,须调整集装箱角件间承载梁9位置,使其可沿引导板8上的斜面段逐步地滑入承重底座7的凹槽中。此时,将压板2放于承载梁9上表面,并以朝角件所在方向移动压板2,使承重底座7的弯折耳71完全卡入压板2的折弯槽中。然后在承重底座7与压板2两侧圆弧结构处,分别塞入垫棒3,最后将外扣板1扣装在压板2上。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联结式集装箱,包括至少两个在长度方向上互相联结的集装箱,其中,两个所述集装箱通过上述的集装箱联结装置进行联结。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9)

1.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用于连接两个集装箱的承载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装置包括:
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包括垫板和引导板,所述垫板为槽结构,所述垫板包括底壁和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侧壁的顶端具有向外翻折的弯折耳,所述引导板纵向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壁之间,且与每个所述侧壁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承载梁的凹槽,构成所述凹槽的所述引导板的侧壁的顶端两侧分别具有导向斜面;
压板,设置于所述承重底座上方,所述压板的两端具有向内的弯折槽,所述弯折槽与所述弯折耳滑插扣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联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扣板,所述外扣板包裹在所述压板的外表面,且所述压板与所述外扣板之间设有活动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联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连接所述压板和所述外扣板,以限制所述外扣板相对于所述压板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联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的底壁具有贯穿所述底壁的漏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联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扣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外扣板包括包裹在所述弯折槽外表面的扣板和与所述扣板焊接的连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联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耳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联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棒,所述垫棒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垫棒用于插入所述弯折耳与所述弯折槽之间形成的空隙中,且所述垫棒与所述空隙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联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棒的横截面包括弧形区和直线区,且所述弧形区与所述直线区的连接处设有过渡圆弧。
9.一种联结式集装箱,包括至少两个在长度方向上互相联结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集装箱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联结装置进行联结。
CN202120816074.8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Active CN215157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6074.8U CN215157657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6074.8U CN215157657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7657U true CN215157657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61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6074.8U Active CN215157657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76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996A (zh) * 2021-04-20 2021-08-06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2996A (zh) * 2021-04-20 2021-08-06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CN113212996B (zh) * 2021-04-20 2022-08-23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23320B2 (en) Hoisting device for big loads
US8529175B2 (en)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concentrated mass loads by container
CN215157657U (zh) 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CN101016722A (zh) 甲板
CN112874556A (zh) 平车的中梁及具有其的平车
CN113212996B (zh) 一种集装箱联结装置及联结式集装箱
CN114715212B (zh) 一种集装箱承载装置及集装箱运输设备
CN110053636A (zh) 一种装甲车运输平车
CN210502459U (zh) 一种圆柱状货物用装载装置
CN212198034U (zh) 电梯的升降平台
CN2646081Y (zh) 货物支座
US7337737B1 (en) Stanchion assembly
CN209719581U (zh) 一种装甲车运输平车
CN111348567A (zh) 一种桁架臂及工程车辆
CN206749822U (zh) 一种轨道顶肩卡轨器
CN218086563U (zh) 滑板托盘
CN216994325U (zh) 一种车架结构及铁路货车
US4171122A (en) Tensible reinforcement bar for shipping containers
CN213174404U (zh) 一种屋架的桁架
CN213594871U (zh) 一种卷钢运输槽座
CN216509747U (zh) 一种运输辅助工装架
CN216468075U (zh) 一种高抗拉性能的货车纵梁连接板
CN213056838U (zh) 一种载货汽车起重尾板装卸平台组合式主梁结构
CN218087082U (zh) 一种地面定位集装箱
CN220502414U (zh) 龙门吊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