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7343U - 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 - Google Patents

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7343U
CN215157343U CN202121376879.1U CN202121376879U CN215157343U CN 215157343 U CN215157343 U CN 215157343U CN 202121376879 U CN202121376879 U CN 202121376879U CN 215157343 U CN215157343 U CN 215157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packing
area
groov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768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剑
泮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Weide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Weide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Weide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Weide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768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7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7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7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包括轻质打包带、加压装置和安装扣,所述轻质打包带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轻质打包带的外部卡接有安装扣,所述加压装置的内侧夹持有安装扣,所述加压装置设置于轻质打包带的一侧,所述安装扣的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轻质打包带包括带体、安装于带体内的韧性带、安装于带体顶部开设凹槽内的防护带和穿设于防护带内的增强带。本实用新型中,在对包装箱进行打包时,由于打包带的韧性较强,在包装箱的拐角处,打包带不能够很好的与包装箱贴合,所以通过设置有安装扣,再进行打包时工人可以通过限位杆对打包带进行限位,利用压力使打包带与包装箱贴合。

Description

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包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
背景技术
打包带别名捆扎带,包装用打包带系以聚乙烯、聚丙烯树脂和冷轧带钢为主要原料,也有以尼龙和聚酯为原料的,经挤出单向拉伸制得、热处理发蓝制出,除用于瓦楞纸箱的封箱捆扎、热轧钢卷捆扎和冷轧钢卷捆扎外,还可捆扎玻璃、管材、素材和水果等。
现有的打包带在使用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现有的打包带在使用时不能根据包装箱的拐角处进行处理,一般都通过人工进行按压和折叠,再通过捆扎的形式,使打包带与包装箱贴合,使用起来非常不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包括轻质打包带、加压装置和安装扣,所述轻质打包带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轻质打包带的外部卡接有安装扣,所述加压装置的内侧夹持有安装扣,所述加压装置设置于轻质打包带的一侧,所述安装扣的内侧开设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轻质打包带包括带体、安装于带体内的韧性带、安装于带体顶部开设凹槽内的防护带和穿设于防护带内的增强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带体使用时,韧性带可以使带体更具有韧性,同时工人可以通过防护带加强带体于安装扣的卡合度,在需要将带体分为两端时,可将防护带取下后,沿着带体顶部开设的凹槽将带体分开,通过设置有增强带增强防护带的强度,避免在运输使用过程中防护带脱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加压装置包括设于安装扣外的固定夹片、安装于固定夹片顶部的压片、开设于压片外部的连接件和设于连接件内侧的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加压装置可以使安装扣和轻质打包带更加贴合,使用时工人将轻质打包带和安装扣重合的位置放于固定夹片之间,通过对压片的按压使纹理槽二顶部和内侧的卡槽分别与固定套和轻质打包带挤压重合,使限位框不会出现移位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安装扣包括安装于带体外部的限位框、开设于限位框外部的纹理槽一、安装于限位框外的固定套、安装于固定套两端的限位杆和开设于限位框内的纹理槽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限位框的顶部和内侧开设有纹理槽一和纹理槽二,使限位框方便与轻质打包带卡合,同时不容易出现移位现象,所述纹理槽一的材质为聚酯纤维层,使限位框更具有弹性和韧性,再利用限位杆对带体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带体顶部开设的凹槽安装有防护带,所述防护带的底部与凹槽适配,所述防护带顶部开设有与纹理槽二适配的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带具有填充作用和增强作用,在不需要将带体分为两个时,防护带通过其顶部开设的卡块,使带体加强了与安装扣之间的摩擦力,在需要将带体分开时,可以将防护带取下,工人通过带体顶部开设的凹槽能够轻松将带体分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压片安装于固定夹片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压片安装于固定夹片的中间部位,所述压片的材质为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片位于固定夹片中间,工人在对压片进行施压时,压力可以较为均匀的分担于固定夹片每个部分,通过挤压和转轴的协调,可以使具有较高强度的限位框上开设的卡槽与固定套和带体卡合。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限位杆设于固定套的两端,所述限位杆与固定套连接的部位设置有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包装箱进行打包时,由于打包带的韧性较强,在包装箱的拐角处,打包带不能够很好的与包装箱贴合,所以通过设置有限位杆,再进行打包时工人可以通过限位杆对打包带进行限位,利用压力使打包带与包装箱贴合。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固定套设于限位框两端,所述固定套通过限位框顶部开设的凹槽卡合于限位框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套对限位框提供保护作用,使限位框不容易遭受磨损和破坏,同时利用自身的韧性使安装扣具有可塑性,在包装的拐角处使安装扣能够更方便根据折叠角度的使用而改变。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在对包装箱进行打包时,由于打包带的韧性较强,在包装箱的拐角处,打包带不能够很好的与包装箱贴合,所以通过设置有安装扣,再进行打包时工人可以通过限位杆对打包带进行限位,利用压力使打包带与包装箱贴合。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带体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使工人需要使用两根打包带时,可以通过凹槽将带体裁剪为两根打包带,增强打包带实用性,同时在凹槽内设置有防护带加强了带体的强度,方便与安装扣卡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轻质打包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压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轻质打包带;110、带体;120、韧性带;130、防护带;140、增强带;
200、加压装置;210、固定夹片;220、压片;230、连接件;240、转轴;
300、安装扣;310、限位框;320、纹理槽一;330、固定套;340、限位杆;350、纹理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包括轻质打包带100、加压装置200和安装扣300,所述轻质打包带100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轻质打包带100的外部卡接有安装扣300,所述加压装置200的内侧夹持有安装扣300,所述加压装置200设置于轻质打包带100的一侧,所述安装扣300的内侧开设有卡槽。
所述轻质打包带100包括带体110、安装于带体110内的韧性带120、安装于带体110顶部开设凹槽内的防护带130和穿设于防护带130内的增强带140,在带体110使用时,韧性带120可以使带体110更具有韧性,同时工人可以通过防护带130加强带体110于安装扣300的卡合度,在需要将带体110分为两段时,可将防护带130取下后,沿着带体110顶部开设的凹槽将带体110分开,通过设置有增强带140增强防护带130的强度,避免在运输使用过程中防护带130脱落,所述带体110顶部开设的凹槽安装有防护带130,所述防护带130的底部与凹槽适配,所述防护带130顶部开设有与纹理槽二350适配的卡块,所述防护带130具有填充作用和增强作用,在不需要将带体110分为两个时,防护带130通过其顶部开设的卡块,使带体110加强了与安装扣300之间的摩擦力,在需要将带体110分开时,可以将防护带130取下,工人通过带体110顶部开设的凹槽能够轻松将带体110分开。
实施例二:
结合图3和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加压装置200包括设于安装扣300外的固定夹片210、安装于固定夹片210顶部的压片220、开设于压片220外部的连接件230和设于连接件230内侧的转轴240,通过设置有加压装置200可以使安装扣300和轻质打包带100更加贴合,使用时工人将轻质打包带100和安装扣300重合的位置放于固定夹片210之间,通过对压片220的按压使纹理槽二350顶部和内侧的卡槽分别与固定套330和轻质打包带100挤压重合,使限位框310不会出现移位现象,所述压片220安装于固定夹片210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压片220安装于固定夹片210的中间部位,所述压片220的材质为橡胶垫,所述压片220位于固定夹片210中间,工人在对压片220进行施压时,压力可以较为均匀的分担于固定夹片210每个部分,通过挤压和转轴240的协调,可以使具有较高强度的限位框310上开设的卡槽与固定套330和带体110卡合。
所述安装扣300包括安装于带体110外部的限位框310、开设于限位框310外部的纹理槽一320、安装于限位框310外的固定套330、安装于固定套330两端的限位杆340和开设于限位框310内的纹理槽二350,通过在限位框310的顶部和内侧开设有纹理槽一320和纹理槽二350,使限位框310方便与轻质打包带100卡合,同时不容易出现移位现象,所述纹理槽一320的材质为聚酯纤维层,使限位框310更具有弹性和韧性,再利用限位杆340对带体110进行限位。
所述限位杆340设于固定套330的两端,所述限位杆340与固定套330连接的部位设置有转轴,在对包装箱进行打包时,由于打包带的韧性较强,在包装箱的拐角处,打包带不能够很好的与包装箱贴合,所以通过设置有限位杆340,再进行打包时工人可以通过限位杆340对打包带进行限位,利用压力使打包带与包装箱贴合,所述固定套330设于限位框310两端,所述固定套330通过限位框310顶部开设的凹槽卡合于限位框310外部,所述固定套330对限位框310提供保护作用,使限位框310不容易遭受磨损和破坏,同时利用自身的韧性使安装扣300具有可塑性,在包装的拐角处使安装扣300能够更方便根据折叠角度的使用而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工人可以通过防护带130加强带体110于安装扣300的卡合度,在需要将带体110分为两段时,可将防护带130取下后,沿着带体110顶部开设的凹槽将带体110分开,通过设置有增强带140增强防护带130的强度,避免在运输使用过程中防护带130脱落,在不需要将带体110分为两个时,防护带130通过其顶部开设的卡块,使带体110加强了与安装扣300之间的摩擦力,在需要将带体110分开时,可以将防护带130取下,工人通过带体110顶部开设的凹槽能够轻松将带体110分开。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轻质打包带(100),所述轻质打包带(100)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轻质打包带(100)的外部卡接有安装扣(300);
加压装置(200),所述加压装置(200)的内侧夹持有安装扣(300),所述加压装置(200)设置于轻质打包带(100)的一侧;
安装扣(300),所述安装扣(300)的内侧开设有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打包带(100)包括带体(110)、安装于带体(110)内的韧性带(120)、安装于带体(110)顶部开设凹槽内的防护带(130)和穿设于防护带(130)内的增强带(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200)包括设于安装扣(300)外的固定夹片(210)、安装于固定夹片(210)顶部的压片(220)、开设于压片(220)外部的连接件(230)和设于连接件(230)内侧的转轴(2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扣(300)包括安装于带体(110)外部的限位框(310)、开设于限位框(310)外部的纹理槽一(320)、安装于限位框(310)外的固定套(330)、安装于固定套(330)两端的限位杆(340)和开设于限位框(310)内的纹理槽二(3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10)顶部开设的凹槽安装有防护带(130),所述防护带(130)的底部与凹槽适配,所述防护带(130)顶部开设有与纹理槽二(350)适配的卡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220)安装于固定夹片(210)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压片(220)安装于固定夹片(210)的中间部位,所述压片(220)的材质为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40)设于固定套(330)的两端,所述限位杆(340)与固定套(330)连接的部位设置有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30)设于限位框(310)两端,所述固定套(330)通过限位框(310)顶部开设的凹槽卡合于限位框(310)外部。
CN202121376879.1U 2021-06-21 2021-06-21 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 Active CN215157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6879.1U CN215157343U (zh) 2021-06-21 2021-06-21 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6879.1U CN215157343U (zh) 2021-06-21 2021-06-21 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7343U true CN21515734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84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76879.1U Active CN215157343U (zh) 2021-06-21 2021-06-21 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7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11500B2 (en) Reusable bag with fastening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CN215157343U (zh) 加强编制纹理结构的轻质打包带
NO152160B (no) Storsekk med loeftestropper
JP2023027334A (ja) 補助留め具を備えたクロージャ物品
JP2005219750A (ja) パレット積載物用カバー
CN104875933A (zh) 一种防止包装破损的手动打包辅助装置
JP2009270239A (ja) チェンソープロテクター
US11945613B2 (en) Compressed bale, packaging device and production device for compressed bales
US9771186B1 (en) Shipping bag with non-registering handle
JP4253818B2 (ja) 荷崩れ防止ベルト
CN216995767U (zh) 一种防滑pet塑钢打包带
CN104003061A (zh) 万用自紧可调分合式文件夹装器及物品装夹器
CN214525493U (zh) 一种高强度防汛编织袋
JP4638518B2 (ja) 荷崩れ防止用バンド
CN208882489U (zh) 一种可调节式包装带
CN21103025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维修的全自动超音波拉链点记号切条机
IT202000005485U1 (it) Materiale cartaceo/fibroso per avvolgere oggetti al fine di raggrupparli per la movimentazione.
CN210809663U (zh) 一种箱包的内束组合带
JP3120430U (ja) 荷崩れ防止具
CN2391844Y (zh) 带头材料片
JP3167123B2 (ja) 荷崩れ防止具
JP3137362U (ja) 荷崩れ防止ベルト
CN204197616U (zh) 卡板货物绑带
WO2018216316A1 (ja) 運搬容易な帯付ゴミ袋
IT202000023068A1 (it) Materiale cartaceo/fibroso per avvolgere oggetti al fine di raggrupparli per la movimentazi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