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4179U - 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4179U
CN215154179U CN202121303848.3U CN202121303848U CN215154179U CN 215154179 U CN215154179 U CN 215154179U CN 202121303848 U CN202121303848 U CN 202121303848U CN 215154179 U CN215154179 U CN 215154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fixedly connected
mounting
wall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038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怒龙
薛南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hampion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hampion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hampion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hampion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038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4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4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4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包括设置在车厢和车底座之间的后翻转座本体,所述车底座的顶部固定嵌装有两个倾斜设置的气缸,车厢的底部滑动安装有两个移动块,气缸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移动块的底部相铰接,所述后翻转座本体包括固定安装在车底座顶部一侧的支撑轴,车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动套,转动套的内侧呈环形嵌装有多个防磨滚珠,防磨滚珠与支撑轴的外侧滚动接触,所述支撑轴上设有自动添加润滑剂机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自动对支撑轴和转动套之间添加润滑剂,使得支撑轴的外侧和防磨滚珠的外侧与润滑剂充分接触,提高润滑效果,方便人员操作。

Description

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厢后翻转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露天矿区,矿用自卸汽车在运输过程中,车厢依靠副车架上的后翻转座进行翻转卸料作业,由于车厢长时间翻转,经常存在转动套与支撑轴之间润滑不足,长时间润滑不足容易造成转动套磨损的风险较高,因此为了降低转动座磨损的风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在转动套和支撑轴之间添加润滑剂;
现有的后翻转座,其不具备自动添加润滑剂的功能,通过人员添加润滑剂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且在添加的过程中由于转动套和支撑轴之间的缝隙较小,操作不便,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包括设置在车厢和车底座之间的后翻转座本体,所述车底座的顶部固定嵌装有两个倾斜设置的气缸,车厢的底部滑动安装有两个移动块,气缸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移动块的底部相铰接,所述后翻转座本体包括固定安装在车底座顶部一侧的支撑轴,车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动套,转动套的内侧呈环形嵌装有多个防磨滚珠,防磨滚珠与支撑轴的外侧滚动接触,所述支撑轴上设有自动添加润滑剂机构。
优选的,所述自动添加润滑剂机构包括开设在支撑轴后端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储存盒,储存盒内填充有润滑剂,储存盒内设有添加管,添加管的顶端延伸至储存盒的上方,储存盒固定套设在添加管上,添加管上螺纹套设有堵盖,储存盒内设有吸油头,吸油头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软管,安装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顶部嵌装有第一单向阀,软管的顶端延伸至矩形槽内并与第一单向阀的底部连通并固定,矩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出油孔,左右相对的两个出油孔对称设置,出油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二单向阀,出油孔位于对应的转动套内,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底端延伸至安装槽内并固定连接有滑块,储存盒的顶部和安装槽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的左侧和储存盒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T形定位杆,滑块滑动套设在T形定位杆上,滑块的顶部与T形定位杆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活动套设在对应的T形定位杆上,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部嵌装有第一滚珠,固定块的上方设有偏心轮,偏心轮的底部与第一滚珠的顶部滚动接触,安装槽的顶部内壁上嵌装有微型马达,微型马达的输出轴左端延伸至安装杆的左侧并与偏心轮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储存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微型马达的底部固定并电性连接有无线遥控开关,微型马达和无线遥控开关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底座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前侧和后侧均为开口设置的凹槽,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与支撑轴的底部固定安装,两个转动套位于两个支撑座之间,车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座,连接座的底部与对应的转动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上固定套设有矩形密封圈,矩形密封圈的外侧与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的顶部设为出口,第二单向阀远离活塞的一侧设为出口,活塞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与第一单向阀的外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壁与T形定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存盒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的内壁与软管的外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右侧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内壁与微型马达的输出轴外侧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无线遥控开关匹配设置有外部遥控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车厢、车底座、气缸、移动块、支撑轴、转动套、防磨滚珠、安装槽、储存盒、蓄电池、软管、矩形槽、活塞、出油孔、第一单向阀、移动杆、T形定位杆、安装杆、滑块、弹簧、固定块、微型马达与偏心轮相配合,防磨滚珠的设置,可降低转动套与支撑轴之间的摩擦力,添加润滑剂时,通过外部遥控器控制微型马达启动,微型马达的输出轴带动偏心轮转动前半圈时挤压着第一滚珠向下移动,第一滚珠通过固定块带动移动杆向下移动,移动杆带动滑块向下滑动并对弹簧进行拉伸,移动杆带动活塞向下移动使得矩形槽内产生负压抽吸力,抽吸的力依次通过第一单向阀、软管和吸油头对储存盒内的润滑剂进行抽取,抽取的润滑剂进入到活塞的上方,当偏心轮转动后半圈时,逐渐放松对第一滚珠的挤压力,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通过滑块带动移动杆向上移动,移动杆带动活塞向上对推动位于其上方的润滑剂依次经四个第二单向阀和四个出油孔排出至支撑轴的上方,偏心轮持续转动,进而使得活塞持续循环下上移动并对润滑剂进行抽取,润滑剂顺着支撑轴的弧形面向下流动,并对支撑轴的外侧进行包裹,此时防磨滚珠与润滑剂充分接触,润滑剂添加完成后,停止微型马达。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自动对支撑轴和转动套之间添加润滑剂,使得支撑轴的外侧和防磨滚珠的外侧与润滑剂充分接触,提高润滑效果,方便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车厢、101车底座、102气缸、103移动块、1支撑轴、2转动套、3防磨滚珠、4安装槽、5储存盒、6蓄电池、7软管、8矩形槽、9活塞、10出油孔、11第一单向阀、12移动杆、13T形定位杆、14安装杆、15滑块、16弹簧、17固定块、18微型马达、19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包括设置在车厢100和车底座101之间的后翻转座本体,车底座101的顶部固定嵌装有两个倾斜设置的气缸102,车厢100的底部滑动安装有两个移动块103,气缸102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移动块103的底部相铰接,后翻转座本体包括固定安装在车底座101顶部一侧的支撑轴1,车厢10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动套2,转动套2的内侧呈环形嵌装有多个防磨滚珠3,防磨滚珠3与支撑轴1的外侧滚动接触,支撑轴1上设有自动添加润滑剂机构;
自动添加润滑剂机构包括开设在支撑轴1后端的安装槽4,安装槽4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储存盒5,储存盒5内填充有润滑剂,储存盒5内设有添加管,添加管的顶端延伸至储存盒5的上方,储存盒5固定套设在添加管上,添加管上螺纹套设有堵盖,储存盒5内设有吸油头,吸油头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软管7,安装槽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槽8,矩形槽8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9,活塞9的顶部嵌装有第一单向阀11,软管7的顶端延伸至矩形槽8内并与第一单向阀11的底部连通并固定,矩形槽8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出油孔10,左右相对的两个出油孔10对称设置,出油孔10内固定套设有第二单向阀,出油孔10位于对应的转动套2内,活塞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的底端延伸至安装槽4内并固定连接有滑块15,储存盒5的顶部和安装槽4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4,安装杆14的左侧和储存盒5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T形定位杆13,滑块15滑动套设在T形定位杆13上,滑块15的顶部与T形定位杆13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6,弹簧16活动套设在对应的T形定位杆13上,移动杆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的顶部嵌装有第一滚珠,固定块17的上方设有偏心轮19,偏心轮19的底部与第一滚珠的顶部滚动接触,安装槽4的顶部内壁上嵌装有微型马达18,微型马达18的输出轴左端延伸至安装杆14的左侧并与偏心轮19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储存盒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6,微型马达18的底部固定并电性连接有无线遥控开关,微型马达18和无线遥控开关均与蓄电池6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自动对支撑轴1和转动套2之间添加润滑剂,使得支撑轴1的外侧和防磨滚珠3的外侧与润滑剂充分接触,提高润滑效果,方便人员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车底座10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前侧和后侧均为开口设置的凹槽,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与支撑轴1的底部固定安装,两个转动套2位于两个支撑座之间,车厢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座,连接座的底部与对应的转动套2的顶部固定连接,活塞9上固定套设有矩形密封圈,矩形密封圈的外侧与矩形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单向阀11的顶部设为出口,第二单向阀远离活塞9的一侧设为出口,活塞9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与第一单向阀11的外侧固定连接,滑块15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壁与T形定位杆13的外侧滑动连接,储存盒5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的内壁与软管7的外侧固定连接,安装杆14的右侧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内壁与微型马达18的输出轴外侧活动接触,无线遥控开关匹配设置有外部遥控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自动对支撑轴1和转动套2之间添加润滑剂,使得支撑轴1的外侧和防磨滚珠3的外侧与润滑剂充分接触,提高润滑效果,方便人员操作。
工作原理:使用时,防磨滚珠3的设置,可降低转动套2与支撑轴1之间的摩擦力,当需要添加润滑剂时,则通过外部遥控器操控无线遥控开关控制微型马达18启动,微型马达18的输出轴带动偏心轮19转动,偏心轮19转动前半圈时对滚珠进行挤压,挤压的力带动第一滚珠向下移动,第一滚珠带动固定块17向下移动,固定块17带动移动杆12向下移动,移动杆12带动滑块15在T形定位杆13上向下滑动,滑块15向下移动的同时对弹簧16进行拉伸,同时移动杆12带动活塞9向下移动,活塞9向下移动的同时使得矩形槽8内产生负压抽吸力,抽吸的力依次通过第一单向阀11、软管7和吸油头对储存盒5内的润滑剂进行抽取,抽取的润滑剂依次经吸油头、软管7和第一单向阀11进入到活塞9的上方,当偏心轮19转动后半圈时,逐渐放松对第一滚珠的挤压力,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16通过滑块15带动移动杆12向上移动,移动杆12带动活塞9向上移动,活塞9向上对位于其上方的润滑剂进行推动,在推动力下,使得润滑剂依次经四个第二单向阀和四个出油孔10排出至支撑轴1的上方,偏心轮19持续转动,进而使得活塞9持续循环下上移动并对润滑剂进行抽取,使得润滑剂顺着支撑轴1的弧形面向下流动,并对支撑轴1的外侧进行包裹,此时转动中的防磨滚珠3与润滑剂充分接触,达到润滑的效果,润滑剂添加完成后,停止微型马达18,便于自动对支撑轴1和转动套2之间进行添加润滑剂,使得支撑轴1的外侧和防磨滚珠3的外侧与润滑剂充分接触,提高润滑效果。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包括设置在车厢(100)和车底座(101)之间的后翻转座本体,所述车底座(101)的顶部固定嵌装有两个倾斜设置的气缸(102),车厢(100)的底部滑动安装有两个移动块(103),气缸(102)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移动块(103)的底部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翻转座本体包括固定安装在车底座(101)顶部一侧的支撑轴(1),车厢(10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动套(2),转动套(2)的内侧呈环形嵌装有多个防磨滚珠(3),防磨滚珠(3)与支撑轴(1)的外侧滚动接触,所述支撑轴(1)上设有自动添加润滑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添加润滑剂机构包括开设在支撑轴(1)后端的安装槽(4),安装槽(4)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储存盒(5),储存盒(5)内填充有润滑剂,储存盒(5)内设有添加管,添加管的顶端延伸至储存盒(5)的上方,储存盒(5)固定套设在添加管上,添加管上螺纹套设有堵盖,储存盒(5)内设有吸油头,吸油头的顶部连通并固定有软管(7),安装槽(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槽(8),矩形槽(8)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9),活塞(9)的顶部嵌装有第一单向阀(11),软管(7)的顶端延伸至矩形槽(8)内并与第一单向阀(11)的底部连通并固定,矩形槽(8)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倾斜设置的出油孔(10),左右相对的两个出油孔(10)对称设置,出油孔(10)内固定套设有第二单向阀,出油孔(10)位于对应的转动套(2)内,活塞(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的底端延伸至安装槽(4)内并固定连接有滑块(15),储存盒(5)的顶部和安装槽(4)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4),安装杆(14)的左侧和储存盒(5)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T形定位杆(13),滑块(15)滑动套设在T形定位杆(13)上,滑块(15)的顶部与T形定位杆(13)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6),弹簧(16)活动套设在对应的T形定位杆(13)上,移动杆(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的顶部嵌装有第一滚珠,固定块(17)的上方设有偏心轮(19),偏心轮(19)的底部与第一滚珠的顶部滚动接触,安装槽(4)的顶部内壁上嵌装有微型马达(18),微型马达(18)的输出轴左端延伸至安装杆(14)的左侧并与偏心轮(19)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储存盒(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6),微型马达(18)的底部固定并电性连接有无线遥控开关,微型马达(18)和无线遥控开关均与蓄电池(6)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座(10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前侧和后侧均为开口设置的凹槽,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与支撑轴(1)的底部固定安装,两个转动套(2)位于两个支撑座之间,车厢(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座,连接座的底部与对应的转动套(2)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9)上固定套设有矩形密封圈,矩形密封圈的外侧与矩形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1)的顶部设为出口,第二单向阀远离活塞(9)的一侧设为出口,活塞(9)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与第一单向阀(11)的外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5)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内壁与T形定位杆(13)的外侧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盒(5)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的内壁与软管(7)的外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4)的右侧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的内壁与微型马达(18)的输出轴外侧活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遥控开关匹配设置有外部遥控器。
CN202121303848.3U 2021-06-03 2021-06-03 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 Active CN215154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3848.3U CN215154179U (zh) 2021-06-03 2021-06-03 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3848.3U CN215154179U (zh) 2021-06-03 2021-06-03 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4179U true CN215154179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89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03848.3U Active CN215154179U (zh) 2021-06-03 2021-06-03 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4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39146U (zh) 一种回转支承连续注油装置
CN101537991A (zh) 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
CN102535912B (zh) 节能型星形分布式地下立体车库
CN215154179U (zh) 用于车厢后翻转座的装置
CN116379062A (zh) 一种具有双向推力的球轴承
CN117087470A (zh) 一种节能型直流充电桩
CN201729628U (zh) 一种扩张器的支撑机构
CN212038642U (zh) 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救援扩张装置
CN215439457U (zh) 一种防坠落的穿梭车升降机座
CN106986279B (zh) 一种手扳葫芦的制动离合结构
CN101898735B (zh) 车用自救扩张器
CN211416428U (zh) 一种压力机滑块防坠落装置
CN201729630U (zh) 一种扩张器装置
CN110127508B (zh) 一种铸造模具搬运设备
CN108640021B (zh) 一种移动式举升机
CN113102547A (zh) 一种热轧钢卷开卷机
CN112431826A (zh) 一种能散热自动补油的液动压力机
CN220642391U (zh) 一种电动卧式液压千斤顶
CN219687429U (zh) 汽车转向用转动臂
CN207131201U (zh) 一种智能马蹄锁
CN201327941Y (zh) 一种充电式液压工具
CN215402769U (zh) 一种半沉式卷扬小车横梁的卷筒轴承座
CN213869778U (zh) 外置动力管杆输送机
CN221678456U (zh) 车辆高度调节装置及车辆
CN221857769U (zh) 一种消防施工用的管路铺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Shulong

Inventor after: Xue Nannan

Inventor before: Liu Nulong

Inventor before: Xue 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