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0310U -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0310U
CN215150310U CN202121097771.9U CN202121097771U CN215150310U CN 215150310 U CN215150310 U CN 215150310U CN 202121097771 U CN202121097771 U CN 202121097771U CN 215150310 U CN215150310 U CN 215150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work
template
support
cavity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977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渊
徐立新
莫亚思
赵辉
蒋方靖
金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977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0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0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0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用于流水式生产线作业,包括,底部支撑模板,所述底部支撑模板包括移动模板,所述移动模板用于带动预制式悬浮隧道移动;外模,所述外模设置于底部支撑模板上,所述外模通过机械设备控制,实现外模的安装和拆卸;内模,所述外模与内模形成圆环形浇筑腔,所述圆环浇筑腔至少包括第一浇筑腔以及第二浇筑腔;所述圆环形浇筑腔内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固定于所述移动模板上;内支撑架,所述内支撑架贯穿预制生产线,以形成内部支撑,所述内模支撑于所述内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模板,能够实现边预制边移动,减少了整个预制的成本,使用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悬浮隧道生产制造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悬浮隧道生产的工艺中,其模板主要是通过多种移动式模板,但是由于某些情况下,悬浮隧道为多层结构,且结构内设有多个腔体,导致模板安装拆卸麻烦,模板结构大多只有内外模,不易匹配安装,故难以满足该种情况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通过多个浇筑腔的分割,以及支撑架的增加,能够满足多层的悬浮隧道预制,同时能够增加移动模板以及支撑架,使得模板部分移动,大部分固定,便于特殊结构的预制。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用于流水式生产线作业,包括,
底部支撑模板,所述底部支撑模板包括移动模板,所述移动模板用于带动预制式悬浮隧道移动;
外模,所述外模设置于底部支撑模板上,所述外模通过机械设备控制,实现外模的安装和拆卸;
内模,所述外模与内模形成圆环形浇筑腔,所述圆环浇筑腔至少包括第一浇筑腔以及第二浇筑腔;
所述圆环形浇筑腔内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固定于所述移动模板上;
内支撑架,所述内支撑架贯穿预制生产线,以形成内部支撑,所述内模支撑于所述内支撑架上。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多个浇筑腔,尤其是至少两个浇筑腔,至少形成三层结构,能够满足特殊情况下,悬浮隧道特殊结构的预制生产,适合多层结构的悬浮隧道生产,提高了悬浮隧道的效率。
本技术方案中,底部设置移动模板,进而模板能够移动,而其他核心模板固定不动,当结构复杂时,浇筑后的悬浮隧道预制体直接移动走,而模板无需移动,便于生产使用,尤其是结构复杂的模板,通过该种方式,节省了模板的移动成本。
本技术方案中,增加了支撑架,且支撑架贯穿预制生产线,进而整个悬浮隧道预制中,浇筑腔内部可以通过内支撑架支撑,即使预制体沿着生产线运动时,支撑架还能够作为预制体的临时支撑,提高支撑效率。
本技术方案中,钢筋笼固定于移动模板上,浇筑完成后,钢筋笼可以随移动模板移动,实现整个预制体的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支撑模板包括移动模板以及至少贯穿预制生产线的轨道,所述轨道用于移动模板浇筑后的滑移。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贯穿生产线的轨道,进而移动模板能够沿着轨道在预制生产线上移动,进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底部支撑模板一直移动,满足不同位置的浇筑腔外侧支撑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包括支撑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的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与支撑底座之间形成卡槽结构,所述移动模板插入卡槽结构后,沿所述卡槽结构进行限位滑动。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形成卡槽结构,使得底部的移动模板能够稳定的卡入卡槽中,并沿着卡槽底部进行对应的滑动,提升滑动效率,确保滑动安全,尤其是隧道预制体体积比较大,容易有安全事故,而这一结构的增加,很好地保障了安全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外部支撑体,所述外部支撑体连接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外模靠近或远离内模,以实现浇筑腔的安装或拆卸。
本技术方案中,增加外部支撑体,一方面,提升外部的稳定性,进而浇筑中整个浇筑腔能够被外部支撑体支撑,实现稳定安装;另一方面,驱动单元的增加,能够带动模板进行移动,实现外部模板的安装和拆卸,一旦内部结构复杂,外部也不会得到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部支撑体至少为2层,每层所述外部支撑体分别对应一个浇筑腔以及一组驱动单元,通过控制对应的驱动单元,以实现对应浇筑腔中外模的安装和拆卸。
本技术方案中,每个浇筑腔对应一个支撑体,独立控制,也可以同时控制,同时配合支撑架体,能够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提升整个的浇筑效率和安全性,更适合于结构复杂的预制体的生产,尤其是多层结构,且需要配合多个驱动单元实现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模至少包括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所述内模至少包括与第一外模形成第一浇筑腔的第一内模以及与第二外模形成第二浇筑腔的第二内模。
本实施例中,通过移动和固定,形成两个不同的浇筑腔结构,进而部分浇筑腔的模板可以移动,部分浇筑腔的模板固定,在浇筑腔完成浇筑后,部分浇注体可以随着模板进行移动。
如果浇筑腔的数量大于2个时,则可以将外模分割,具体地,将外模分割为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内模分割为第一内模、第二内模和第三内模,所述第一外模与第一内模配合形成第一个浇筑腔,所述第二外模和第二内模配合形成第二个浇筑腔,所述第三外模与第三内模形成第三浇筑腔。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多个内外模,分别形成对应的浇筑腔,进而整个浇筑中,可以独立施工,避免同时浇筑造成的浇筑不均匀等问题,更适合于多层结构的浇筑施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至少第一内模与第二内模之一带有分支浇筑腔,所述分支浇筑腔与所述浇筑腔连接,使得浇筑腔内形成至少2个腔室。
本技术方案中,当预制体内设有腔体时,通过内模佩带的分支浇筑腔,实现的是腔室的划分,能够满足多层、多腔体结构体的一次预制成型,为该特殊结构的预制提供了基础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内部支撑体,所述内部支撑体设置于分支浇筑腔以及浇筑腔之间,用于分支浇筑腔和浇筑腔连接处的支撑。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提升整个强度,故设置有内部支撑体,内部支撑体可以实现腔室浇筑中的支撑固定,而由于底部有滑轨,进而后期预制体可以随着底部进行对应的滑动,在其移动后,内部支撑体会露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支撑架至少设有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分别用于第一浇筑腔以及第二浇筑腔的内部支撑。
本技术方案中,内支撑架单独形成多个内部支撑,对应于不同的浇筑腔,实现了浇筑腔内部的支撑,确保了浇筑中的稳定以及强度,而对应的,由于外部模板的移除,进而在预制体制备完成后,可以通过底部移动模板,移动预制体,使得内部的支撑得以露出,进行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支撑架包括位于预制生产线两端的架体,以及贯穿预制生产线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预制生产线两端的架体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内部支撑架结构复杂,内部只有横梁,不会对多腔室进行干扰,进而不影响其他复杂结构的施工,整体工艺更加简单,提高了整个预制体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部浇筑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浇筑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部浇筑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的使用过程。
图中:
100、内模;110、第一内模;120、第二内模;130、第三内模;200、外模;210、第一外模;220、第二外模;230、第三外模;300、底部支撑模板;310、移动模板;320、轨道;321、支撑底座;322、滑动轨道;10、圆环浇筑腔;11、第一浇筑腔;12、第二浇筑腔;13、分支浇筑腔;14、第三浇筑腔;20、驱动单元;40、钢筋笼;400、内部支撑体;410、第一支撑部;420、第二支撑部;430、第三支撑部;500、外部支撑体;510、底部外支撑体;520、中部外支撑体;530、顶部外支撑体;600、端模;40、钢筋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介绍核心结构。
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用于流水式生产线作业,包括,
底部支撑模板300,所述底部支撑模板300包括移动模板310,所述移动模板310用于带动预制式悬浮隧道移动;
外模200,所述外模200设置于底部支撑模板300上,所述外模200通过机械设备控制,实现外模200的安装和拆卸;
内模100,所述外模200与内模100形成圆弧形浇筑腔,所述圆弧形浇筑腔至少包括第一浇筑腔和第二浇筑腔;
所述圆环形浇筑腔内设有钢筋笼40,所述钢筋笼40固定于所述移动模板310上;
底部支撑模板300匹配后形成外模单元,所述外模单元与内模100形成圆环形浇筑腔,所述圆环浇筑腔至少包括第一浇筑腔11以及第二浇筑腔12;
具体地,第一浇筑腔11和第二浇筑腔12可以为大小相同或不同的腔体,其实现的是对整个浇筑腔的划分。
内支撑架800,所述内支撑架贯穿预制生产线,以形成内部支撑,所述内模100支撑于所述内支撑架800上。
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浇筑腔,尤其是至少两个浇筑腔,至少形成三层结构,能够满足特殊情况下,悬浮隧道特殊结构的预制生产,适合多层结构的悬浮隧道生产,提高了悬浮隧道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底部设置移动模板,进而模板能够移动,而其他核心模板固定不动,当结构复杂时,浇筑后的悬浮隧道预制体直接移动走,而模板无需移动,便于生产使用,尤其是结构复杂的模板,通过该种方式,节省了模板的移动成本。
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支撑架,且支撑架贯穿预制生产线,进而整个悬浮隧道预制中,浇筑腔内部可以通过内支撑架支撑,即使预制体沿着生产线运动时,支撑架还能够作为预制体的临时支撑,提高支撑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以整个结构的支撑为主进行介绍。
首先介绍底部支撑。
具体地,所述底部支撑模板300包括移动模板310以及至少贯穿预制生产线的轨道320,所述轨道320用于移动模板310浇筑后的滑移。
本实施例中,设置贯穿生产线的轨道,进而移动模板能够沿着轨道在预制生产线上移动,进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底部支撑模板一直移动,满足不同位置的浇筑腔外侧支撑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320包括支撑底座321,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321上的滑动轨道322,所述滑动轨道322与支撑底座321之间形成卡槽结构,所述移动模板310插入卡槽结构后,沿所述卡槽结构进行限位滑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形成卡槽结构,使得底部的移动模板能够稳定的卡入卡槽中,并沿着卡槽底部进行对应的滑动,提升滑动效率,确保滑动安全,尤其是隧道预制体体积比较大,容易有安全事故,而这一结构的增加,很好地保障了安全问题。
其次,介绍外部支撑。
参照附图1所示,还包括外部支撑体500,所述外部支撑体500连接有驱动单元20,所述驱动单元20用于驱动外模200靠近或远离内模100,以实现浇筑腔的安装或拆卸。
本实施例中,增加外部支撑体,一方面,提升外部的稳定性,进而浇筑中整个浇筑腔能够被外部支撑体支撑,实现稳定安装;另一方面,驱动单元的增加,能够带动模板进行移动,实现外部模板的安装和拆卸,一旦内部结构复杂,外部也不会得到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支撑体500至少为2层,每层所述外部支撑体500分别对应一个浇筑腔以及一组驱动单元,通过控制对应的驱动单元,以实现对应浇筑腔中外模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施例中,每个浇筑腔对应一个支撑体,独立控制,也可以同时控制,同时配合支撑架体,能够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提升整个的浇筑效率和安全性,更适合于结构复杂的预制体的生产,尤其是多层结构,且需要配合多个驱动单元实现控制。
最后,介绍内部支撑。
为了实现多个腔体,故在浇筑腔内设置分支浇筑腔,以形成多个腔室。
具体地,参照附图1所示,还包括内部支撑体400,所述内部支撑体400设置于分支浇筑腔13以及浇筑腔之间,用于分支浇筑腔13和浇筑腔连接处的支撑。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整个强度,故设置有内部支撑体,内部支撑体可以实现腔室浇筑中的支撑固定,而由于底部有滑轨,进而后期预制体可以随着底部进行对应的滑动,在其移动后,内部支撑体会露出。
参照附图所示,所述内支撑架400至少设有第一支撑部410以及第二支撑部420,所述第一支撑部410以及第二支撑部420分别用于第一浇筑腔11以及第二浇筑腔12的内部支撑。
本实施例中,内支撑架单独形成多个内部支撑,对应于不同的浇筑腔,实现了浇筑腔内部的支撑,确保了浇筑中的稳定以及强度,而对应的,由于外部模板的移除,进而在预制体制备完成后,可以通过底部移动模板,移动预制体,使得内部的支撑得以露出,进行拆卸。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主要介绍内支撑架和多个腔体的形成。
参照附图所示,所述内支撑架800包括位于预制生产线两端的架体810,以及贯穿预制生产线的横梁820,所述横梁820的两端分别与预制生产线两端的架体810连接。
本实施例中,内部支撑架结构复杂,内部只有横梁,不会对多腔室进行干扰,进而不影响其他复杂结构的施工,整体工艺更加简单,提高了整个预制体的施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为了形成2个装配腔,此时,所述外模200至少包括第一外模210和第二外模220,所述内模100至少包括与第一外模210形成第一浇筑腔11的第一内模110以及与第二外模220形成第二浇筑腔12的第二内模120。
本实施例中,通过移动和固定,形成两个不同的浇筑腔结构,进而部分浇筑腔的模板可以移动,部分浇筑腔的模板固定,在浇筑腔完成浇筑后,部分浇注体可以随着模板进行移动。
如果浇筑腔的数量大于2个时,则可以将内模和外模分割,具体地,外模200分割为第一外模210、第二外模220和第三外模230,所述内模100分割为第一内模110、第二内模120和第三内模130,所述第一外模210与第一内模110配合形成第一个浇筑腔,所述第二外模220和第二内模120配合形成第二个浇筑腔;第三外模230和第三内模130配合形成第三个浇筑腔。
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内外模,分别形成对应的浇筑腔,进而整个浇筑中,可以独立施工,避免同时浇筑造成的浇筑不均匀等问题,更适合于多层结构的浇筑施工。
为了形成多个腔室,故在第一内模110与第二内模120之一带有分支浇筑腔13,所述分支浇筑腔13与所述浇筑腔连接,使得浇筑腔内形成至少2个腔室。
本实施例中,当预制体内设有腔体时,通过内模配合的分支浇筑腔,实现的是腔室的划分,能够满足多层、多腔体结构体的一次预制成型,为该特殊结构的预制提供了基础结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结合主要具体施工进行介绍。
本实施例中,预制体悬浮结构包括三层,内部设有多个腔体,故其内模和外模均比上述实施例多,为三个,同时配合上下侧设置腔体,具体结构和施工如下:
参照附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底部的第一浇筑腔11,中间的第二浇筑腔12以及顶部的第三浇筑腔14,参照附图1所示,内模100包括第一内模110、第二内模120以及第三内模130,外模200包括第一外模210、第二外模220和第三外模230,移动模板310上绑着钢筋笼,浇筑时,混凝土与钢筋笼混合,可以使得预制体直接与移动模板连接,实现浇筑。
具体地,底部支撑模板300中移动模板310选用液压式定型钢模板。底模下设两条轨道,为可沿轨道移动的模板。单条预制生产线需配备5幅底模,单幅由两个轨道滑靴、一个钢底座、一片刚模板组成。此时,其形成底部模板的同时,由于配合有轨道,故可以在悬浮结构预制后,带着预制体沿着轨道移动,以露出其他结构,实现后期拆卸。
具体地,移动模板310上绑设有钢筋笼,为后期整个预制体的移动,做好了基础准备工作。
外部支撑体500,从下之上,包括底部外支撑体510、中部外支撑体520以及顶部外支撑体530。
内部支撑体400从下至上,包括第一支撑部410、第二支撑部420以及第三支撑部430,分别用于支撑不同层的浇筑腔。
对于底部的第一浇筑腔11,其外部通过底部外支撑体510构成,其有第一外模210以及第一内模110,具体地,第一内模为液压式定型钢模板,为非移动固定结构。第一内模110的幅数根据隧道结构内腔数量而定,本实施例中,第一内模还包括与第一内模垂直的第一钢模板以及与第一钢模板垂直的第二钢模板,第二钢模板有三个,第一钢模板以及第二钢模板分别构成不同的分支浇筑腔13,而每个分支浇筑腔侧部均配合有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的结构不同,具体包括位于四个液压千斤顶、两根钢支撑、四片钢模板组成。预制生产线两端外侧设内模支撑架,当底部结构预制完成后,支撑从结构体移除的底内模。
第一外模210以及底部外支撑体510具体包括非移动固定结构的第一外模,第一外模210为两个,对称设置,其可通过液压千斤顶上下移动实现模板的安装与移除。底部外支撑体510为对称的2幅,单幅由一个钢底座、两个液压千斤顶、三根钢支撑、一片钢模板组成。对于中间的第二浇筑腔12,有第二内模120以及第二外模220构成,其第二外模220选用液压式定型钢模板,第二外模220可通过液压千斤顶构成的中部外支撑体520的开合实现模板的安装与移除,第二外模的基础为固定结构。中部外支撑体520为对称2幅,单幅由一个钢底座、两个液压千斤顶、两根钢支撑、一片钢模板组成。
对于第二内模120,其包括模板以及与之连接的支撑单元,其中模板选用液压式定型钢模板,为非移动固定结构。第二内模中第二支撑部420内的支撑单元的幅数根据隧道结构内腔数量而定,本实施例中,其具体由四个液压千斤顶、三根钢支撑、两片可活动模板、三片常规模板组成。
预制作业线两端外侧设内模支撑架,当中部结构预制完成后,支撑从结构体移除的第二支撑部420。本实施例中,由于此处没有分支浇筑腔,故第二支撑部420部分形成V型结构,分别抵住于第二内模120的内壁,以实现更好的支撑。
对于第三浇筑腔14,本实施例中,其有第三内模130和第三外模230构成,且所述第三内模130带有分支浇筑腔13,具体地,第三内模130选用液压式定型钢模板,为非移动固定结构。其配合的支撑单元的幅数根据隧道结构内腔数量而定,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三内模130带有分支浇筑腔13,故配合的支撑单元由一个液压千斤顶、两根钢支撑、三片钢模板组成。中间的顶内模由四个液压千斤顶、三根钢支撑、两片可活动钢模板、三片常规钢模板组成。预制作业线两端外侧设内模支撑架,当顶部结构预制完成后,支撑从结构体移除的顶内模。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预制生产线外的端模600,采用龙门吊安装。端模为前后2幅,单幅由一个底座、两个钢桁架、一片钢模板组成。
本实施例中,内部支撑体为非移动固定结构,从隧道管体内腔横穿整条预制生产线,设三道主横梁分别用于支撑第一内模、第二内模、第三内模。
本发明施工步骤如下:
1)在底模上绑扎底部钢筋。
2)待底部钢筋笼完成后,移动至步骤2位置,安装底侧模及底内模,浇筑底部结构。待底部结构浇筑完成48小时后,移除底侧模及底内模。
3)将已预制完成的隧道结构移至此位置,待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值75%以上时,安装侧模及中内模就位,浇筑中部结构。待中部结构浇筑完成48小时后,移除侧模及中内模。
4)将已预制隧道结构移动至此位置,待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值75%以上时,安装顶模及顶内模,浇筑顶部结构。待顶部结构浇筑完成48小时后,移除顶模及顶内模。
5)隧道管节预制完成。用龙门吊移开内模支撑架,将隧道结构移出,养护28天后可进行隧道管节安装施工。
6)重复1~5步骤,完成下一节隧道管节预制。
本发明采用“固定模板、移动结构本体”的预制工艺,根据管道结构特征,预制过程需分三个阶段进行,从下至上依次为底部结构预制、中部结构预制以及顶部结构预制。每完成一个阶段的预制,结构体向前移动,进行下一个阶段的结构预制,后一个阶段的结构体可作为前一个阶段结构体的端部模板。
本发明的预制工艺采用“流水线”模式,每完成一个阶段的预制结构则向前移动,后续阶段补上,因此在预制生产线的每一个阶段均有施工作业,单条预制生产线最短只需4个单元结构长度,较长线法占地面积小、预制工效高,较短线法线形控制精度高。。
本发明单条预制生产线只需2条移动轨道,用于底模移动,其余模板均采用固定模式,预制过程中无需大型起重设备,预制厂地基处理要求低,建造成本低,施工风险小。
本发明系统模板由底模、底侧模、底内模、侧模、中内模、顶模及顶内模组成,除底模外,均采用液压式定型模板,可通过液压千斤顶张开、收缩,完成模板的就位及移除,施工工艺简单,预制工效高。
本发明所有内模采用固定式支撑结构,在单条预制生产线两端设置内模支撑架,支撑架由三层贯穿生产线的横杆连接,横杆由结构体内腔贯通。底内模、中内模及顶内模共用端部支撑架,而不共用横杆。该内模设计可实现结构体预制过程中无模板阻挡问题,整个管道可一次性预制完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用于流水式生产线作业,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支撑模板,所述底部支撑模板包括移动模板,所述移动模板用于带动预制式悬浮隧道移动;
外模,所述外模设置于底部支撑模板上,所述外模通过机械设备控制,实现外模的安装和拆卸;
内模,所述外模与内模形成圆环形浇筑腔,所述圆环形浇筑腔至少包括第一浇筑腔以及第二浇筑腔;
所述圆环形浇筑腔内设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固定于所述移动模板上;
内支撑架,所述内支撑架贯穿预制生产线,以形成内部支撑,所述内模支撑于所述内支撑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模板包括移动模板以及至少贯穿预制生产线的轨道,所述轨道用于移动模板浇筑后的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支撑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的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与支撑底座之间形成卡槽结构,所述移动模板插入卡槽结构后,沿所述卡槽结构进行限位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支撑体,所述外部支撑体连接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外模靠近或远离内模,以实现浇筑腔的安装或拆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支撑体至少为2层,每层所述外部支撑体分别对应一个浇筑腔以及一组驱动单元,通过控制对应的驱动单元,以实现对应浇筑腔中外模的安装和拆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至少包括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所述内模至少包括与第一外模形成第一浇筑腔的第一内模以及与第二外模形成第二浇筑腔的第二内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内模与第二内模之一带有分支浇筑腔,所述分支浇筑腔与所述浇筑腔连接,使得浇筑腔内形成至少2个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支撑体,所述内部支撑体设置于分支浇筑腔以及浇筑腔之间,用于分支浇筑腔和浇筑腔连接处的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架至少设有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分别用于第一浇筑腔以及第二浇筑腔的内部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架包括位于预制生产线两端的架体,以及贯穿预制生产线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预制生产线两端的架体连接。
CN202121097771.9U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 Active CN215150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7771.9U CN215150310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7771.9U CN215150310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0310U true CN215150310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74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97771.9U Active CN215150310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0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0185A (zh) 多功能混凝土预制构件成组立模生产设备及生产线
CN103770218B (zh) 大型标准构件的节段匹配预制方法
CN103726511A (zh) 一种用于大体积隧道沉管整体浇筑的模板系统
CN204195939U (zh) 多功能混凝土预制构件成组立模生产设备及生产线
CN109505271B (zh) 一种移动式液压台车拱涵成套施工工法
CN102528896B (zh) 一种砌块成型机
CN110497511B (zh) 一种适用于长线匹配法生产装配式下穿隧道框架的模具及预制方法
CN215150310U (zh)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式悬浮隧道的模板
CN216712772U (zh) 一种混凝土箱梁内模及内模系统
CN214419119U (zh) 一种电工盒专用砌体的预制模具
CN213034888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楼梯预制浇筑模具
CN113370380A (zh) 一种用于生产悬浮隧道管节的新型预制工艺
CN220052215U (zh) 一种用于预制地连墙的快拆底模结构
CN107060044B (zh) 一种用于浇筑沟槽的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6677527B (zh) 电梯井内隔梁一次浇筑成型施工方法
CN111472544A (zh) 组装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件永久模板
CN215282485U (zh) 一种分节自走行式现浇梁液压内模
CN211164514U (zh) 一种适用于长线匹配法生产装配式下穿隧道框架的模具
CN114193586B (zh) 下沉式管廊浇筑系统
CN113738401A (zh) 一种无支撑明挖隧道移动厂房衬砌施工设备及方法
CN115107147B (zh) 一种ppvc空间模块构建方法
CN219992206U (zh) 一种内、外模架同步快速提升液压爬模结构
CN216372650U (zh) 一种砖胎膜快速成型系统
CN210621484U (zh) 具有可调整节段拼装端模
CN219622704U (zh) 一种隧道仰拱水沟施工自行模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