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46432U -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46432U
CN215146432U CN202121585551.0U CN202121585551U CN215146432U CN 215146432 U CN215146432 U CN 215146432U CN 202121585551 U CN202121585551 U CN 202121585551U CN 215146432 U CN215146432 U CN 215146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hannel
screw
driving device
moving rod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855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建生
甄华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Wisdom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Wisdo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Wisdom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Wisdo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855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46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46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46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该全自动锁螺丝机包括:螺丝输送装置和螺丝旋拧装置。其中,螺丝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第一输送通道内的螺丝能输送至第二输送通道内,螺丝旋拧装置包括电批以及连接于电批输出端的移动杆,第二输送通道内的螺丝能置于移动杆的端部,电批能带动移动杆移动并旋转,以使得螺丝随移动杆旋转并锁紧至零部件上。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锁螺丝机,节约人力,提高锁螺丝的工作效率,使得每颗螺丝的扭力能够保持一致,进而保证螺丝在锁紧的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出现滑牙、拧歪的现象,从而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微型电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微型电器生产的过程中,螺丝是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在生产微型电器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将各个零部件紧密连接起来,锁螺丝加工工序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的锁螺丝工序通常需要人工对螺丝进行锁紧,这样一方面降低锁紧螺丝效率,另一方面在锁紧螺丝的过程中,会使得零部件在螺丝锁紧的过程中受力不均匀,无法保证零部件上的每个螺丝的扭力一致,进而会导致出现螺丝拧歪、滑牙等现象,甚至发生零部件报废的现象。同时,有些零部件上的通孔的设置空间很狭小,无法依靠人工使用螺丝刀进行旋拧。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该全自动锁螺丝机锁紧螺丝的效率高、在锁紧螺丝的过程中螺丝受力均匀、能够有效地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包括:
螺丝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内的所述螺丝能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
螺丝旋拧装置,包括电批以及连接于所述电批输出端的移动杆,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内的所述螺丝能置于所述移动杆的端部,所述电批能带动所述移动杆移动并旋转,以使得所述螺丝随所述移动杆旋转并锁紧至所述零部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丝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三输送通道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第三输送通道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三输送通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所述第二输送通道;当所述第三输送通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输送通道远离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且断开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之间的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输送通道设置有开槽,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三输送通道嵌入所述开槽,以连通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所述第二输送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输送通道还包括开设有第一长型孔的支架、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
所述支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长型孔内,所述第二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并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螺丝旋拧装置连接;
当所述第三输送通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螺丝旋拧装置朝向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中的所述螺丝运动并与所述螺丝抵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杆为中空结构,所述移动杆连接有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移动杆连接并被配置为对所述移动杆抽真空以使所述移动杆吸附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中的所述螺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且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所述螺丝旋拧装置固接;
当所述移动杆吸附所述螺丝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螺丝旋拧装置移动并带动所述螺丝运动至所述零部件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包括夹持件和第四驱动装置,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靠近所述零部件的一端,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夹持件打开以供所述移动杆通过,以及能驱动所述夹持件关闭以封堵所述第二输送通道靠近所述零部件的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件包括两个夹瓣、开设有两个呈角度的第二长型孔的支板、两个第三销轴;
所述支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两个所述夹瓣的一端与第二输送通道外壁连接,另一端通过两个所述第三销轴穿设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长型孔中;以使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支板运动实现两个所述夹瓣的启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件还包括两个第四销轴,所述第四销轴穿设于第二输送通道的外壁上,并连接于所述夹瓣,所述夹瓣能绕所述第四销轴进行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夹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螺丝通过第一输送通道运动至第二输送通道,然后移动杆将螺丝吸附至移动杆的端部,随后移动杆运动至零部件的通孔处,电批驱动移动杆进行旋转,使得螺丝旋拧至零部件上。这样不需要人工对螺丝进行锁紧,节约人力,同时提高了锁螺丝的工作效率,使得每颗螺丝的扭力能够保持一致,进而保证螺丝在锁紧的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出现滑牙、拧歪的现象,从而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锁螺丝机在第三输送通道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锁螺丝机在第三输送通道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II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锁螺丝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锁螺丝机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螺丝输送装置;11-第一输送通道;12-第二输送通道;121-开槽;
13-第三输送通道;131-支架;132-第一长型孔;133-第一销轴;134-第二销轴;14-第一驱动装置,15-第二驱动装置;16-第三驱动装置;17-第一连接杆;18-第二连接杆;19-第四驱动装置;
2-螺丝旋拧装置;21-电批,211-第一连接板;212-第二连接板;22-移动杆;23-抽真空装置;
3-夹持件;31-夹瓣;32-支板;321-第二长型孔;33-第三销轴;34-第四销轴;
4-结构架;41-滑动导轨;42-微调模组;421-微调手柄;
5-箱体;51-警报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在本实施例中全自动锁螺丝机主要应用于将螺丝锁紧至零部件上,该全自动锁螺丝机主要包括:螺丝输送装置1和螺丝旋拧装置2。其中,螺丝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输送通道11和第二输送通道12,第一输送通道11内的螺丝能输送至第二输送通道12内;螺丝旋拧装置2包括电批21以及连接于电批21输出端的移动杆22,第二输送通道12内的螺丝能置于移动杆22的端部,电批21能带动移动杆22移动并旋转,以使得螺丝随移动杆22旋转并锁紧至零部件上。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通道11与第二输送通道12连通,且第一输送通道11和第二输送通道12均设置为中空结构,以便螺丝能够沿着第一输送通道11运动至第二输送通道12,之后移动杆22与第二输送通道12中的螺丝进行抵接,以使螺丝置于移动杆22的端部,进而电批21可以带动着移动杆22和移动杆22端部的螺丝移动运动至零部件上的通孔处,然后电批21驱动移动杆22进行旋转使得螺丝旋拧至零部件上的通孔处。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输送通道11与第二输送通道12呈30°-60°的倾斜角度,例如可以设置第一输送通道11与第二输送通道12呈现30°、45°、50°、60°等倾斜角度。如果该倾斜角度设置的过小(例如小于30°)时,这样螺丝在第一输送通道11运动的过程中,螺丝所受到的摩擦力很有可能大于或等于螺丝重力沿第一输送通道11方向的分力,这样就会使得螺丝停滞在第一输送通道11中,导致全自动锁螺丝机无法正常工作;如果该倾斜角度设置的过大(例大于60°)时,螺丝会直接“冲”向第二输送通道12中,对第二输送通道12的内壁产生强烈的冲击力,进而降低第二输送通道12以及螺丝的使用寿命,同时螺丝有可能在“冲”向第二输送通道12的过程中发生翻滚、旋转等现象,这样会出现螺钉和螺帽的位置颠倒的现象,导致全自动锁螺丝机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将第一输送通道11与第二输送通道12之间的倾斜角度设置为30°-60°,不仅可以延长螺丝和第二输送通道12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提高全自动锁螺丝机的工作效率。
更进一步地,移动杆22的端部可以采用磁性材质制成,这样当螺丝运动至第二输送通道12中后,移动杆22能够将螺丝吸附至端部,进而电批21带动移动杆22和螺丝一起运动至零部件位置,然后将螺丝锁紧至零部件上的通孔处。由于螺丝的外螺纹与通孔的内螺纹之间连接的力要远大于移动杆22端部对螺丝的吸附力,因此当螺丝锁紧至通孔处时,移动杆22可以很容易地脱离螺丝并退回至初始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螺丝通过第一输送通道11运动至第二输送通道12,然后移动杆22将螺丝吸附至移动杆22的端部,随后移动杆22运动至零部件的通孔处,电批21驱动移动杆22进行旋转,使得螺丝旋拧至零部件上。这样不需要人工对螺丝进行锁紧,节约人力,同时提高了锁螺丝的工作效率,使得每颗螺丝的扭力能够保持一致,进而保证螺丝在锁紧的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出现滑牙、拧歪的现象,从而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螺丝输送装置1还包括第三输送通道13和第一驱动装置14,第一驱动装置14能驱动第三输送通道13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三输送通道13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三输送通道13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输送通道11和第二输送通道12;当第三输送通道13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三输送通道13远离第二输送通道12且断开第一输送通道11和第二输送通道12之间的连通。
进一步地,当螺丝的长径比小于或等于1:1时,通过设置第三输送通道13能够有利于螺丝从第一输送通道11顺利地运动至第二输送通道12,避免螺丝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翻滚等现象,从而能够使得运动后的螺丝其螺帽位置靠近移动杆22的端部,螺钉位置靠近零部件,进而提高螺丝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输送通道11、第二输送通道12以及第三输送通道13可以设置为管状结构,也可以设置为方形、不规则形状等其他形状的结构,只要确保第一输送通道11、第二输送通道12以及第三输送通道13中间为中空结构即可,进而便于螺丝通过。
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14设置在第一输送通道11上,且第一驱动装置14与第三输送通道13连接。当第一驱动装置14带动第三输送通道13运动至第一位置时,也就是说,此时第三输送通道13将第一输送通道11和第二输送通道12连通,这样螺丝能够沿着第一输送通道11顺利地运动至第二输送通道12,且在运动过程中螺丝不会发生翻滚等现象。当第一驱动装置14带动第三输送通道13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也就是说,此时第三输送通道13将第一输送通道11和第二输送通道12断开,螺丝无法运动至第二输送通道12。同时当第三输送通道13处于第二位置时,进而移动杆22能够吸附螺丝并穿过第二输送通道12进行运动,也就是说,此时第三输送通道13处于第二位置为移动杆22的运动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通道12设置有开槽121,第一驱动装置14能够驱动第三输送通道13嵌入开槽121,以连通第一输送通道11和第二输送通道12。
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第三输送通道13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此时第三输送通道13嵌入开槽121,这样螺丝能够经第三输送通道13平稳地运动至第二输送通道12;然后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第三输送通道13运动时第二位置,此时第三输送通道13远离开槽121,进而移动杆22能够运动至第二输送通道12并顺利地与螺丝进行吸附。开槽121的体积大于第三输送通道13嵌入开槽121部分的体积,这样有利于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第三输送通道13灵活地在开槽121中运动,以便于第三输送通道1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行有效地切换,进而保证全自动锁螺丝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输送通道13还包括开设有第一长型孔132的支架131、第一销轴133和第二销轴134。支架131的一端铰接于第三输送通道13,第一驱动装置14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销轴133转动连接于第一长型孔132内,第二销轴134穿设于第三输送通道13并与第一输送通道11转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销轴133穿设在第一长型孔132中,且第一销轴133的两端均部分露出于第一长型孔132,这样便于第一驱动装置14的输出端与第一销轴133进行固定连接,第二销轴134将第三输送通道13与第一输送通道11转动连接,进而使得当第一驱动装置14输出端带动第一销轴133在第一长型孔132中移动时,第三输送通道13能够沿着第二销轴134进行转动,以使第三输送通道13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状态。从而使得第三输送通道13结构简单,运行便捷,在后期需要更换第三输送通道13等零部件时,用户只需要将第一销轴133、第二销轴134进行拆卸,即可实现第三输送通道13的更换,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示例性地,在第三输送通道13上还可以设置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14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输送通道13的外壁上,这样当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弹性件伸长时,第三输送通道13处于第二位置,也就是说,此时第三输送通道13离开开槽121,第一输送通道11与第二输送通道12断开;当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弹性件恢复原长时,第三输送通道13处于第一位置,也就是说,此时第三输送通道13嵌入开槽121,第一输送通道11与第二输送通道12连通,进而有利于螺丝沿第一输送通道11平稳地运动至第二输送通道12。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全自动锁螺丝机包括第二驱动装置15和第二连接板212,第二驱动装置15与螺丝旋拧装置2连接;当第三输送通道13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驱动装置15驱动螺丝旋拧装置2朝向第二输送通道12中的螺丝运动并与螺丝抵接。移动杆22为中空结构,移动杆22连接有抽真空装置23,抽真空装置23与移动杆22连接并被配置为对移动杆22抽真空以使移动杆22吸附第二输送通道12中的螺丝。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装置15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12上,另一端与螺丝旋拧装置2连接,例如可以通过采用卡接、铆接、焊接、螺栓连接等形式进行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后期拆卸并更换零部件,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栓连接的形式将第二驱动装置1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12连接,另一端与螺丝旋拧装置2进行连接。
优选地,移动杆22设置为中空结构,这样当第一驱动装置14驱动第三输送通道13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驱动装置15带动螺丝旋拧装置2朝向第二输送通道12中的螺丝运动,抽真空装置23开始工作,将移动杆22中的空气抽出,使得移动杆22的中空结构为真空状态,进而能够移动杆22的端部能够吸附螺丝。具体地,移动杆22上开设有开口,抽真空装置23与开口固连,当第二驱动装置15驱动螺丝旋拧装置2运动时,抽真空装置23与移动杆22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进而使得移动杆22的中空结构能够=始终保持真空状态,增强移动杆22对螺丝的吸附效果。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全自动锁螺丝机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16,第三驱动装置16与第二驱动装置15通过第一连接杆17连接,且第三驱动装置16通过第一连接板211与螺丝旋拧装置2固接;当移动杆22吸附螺丝后,第三驱动装置16能驱动螺丝旋拧装置2移动并带动螺丝运动至零部件处。
优选地,为了提高第三驱动装置16与螺丝旋拧装置2连接的紧固性和可靠性,采用第一连接板211进行固定连接,将第一连接板211焊接于螺丝旋拧装置2上,通过螺栓将第三驱动装置16旋拧固定于第一连接板211上,再通过第一连接杆17将第二驱动装置15与第一连接板211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7中设置有第一弹性件,这样有利于缓冲第三驱动装置16驱动螺丝旋拧装置2运动时的作用力,进而避免第一连接板211与第二驱动装置15发生碰撞。
进一步地,当第三输送通道13处于第二位置时,首先第二驱动装置15驱动螺丝旋拧装置2运动,抽真空装置23开始工作,进而使得移动杆22将螺丝进行吸附;然后第三驱动装置16驱动螺丝旋拧装置2继续朝向零部件运动,使得螺丝运动至零部件的通孔处,然后电批21驱动移动杆22进行旋拧,从而将螺丝拧紧至零部件的通孔上。这样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5和第三驱动装置16分步协同作用,进而将螺丝旋拧至零部件上,这样当全自动锁螺丝机发生故障时,用户只需要通过观察螺丝旋拧装置2的运动状态即可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是某一个驱动装置发生故障,进而能够高效率地排查出故障的来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2、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全自动锁螺丝机还包括夹持件3和第四驱动装置19,夹持件3设置于第二输送通道12靠近零部件的一端,第四驱动装置19能驱动夹持件3打开以供移动杆22通过,以及能驱动夹持件3关闭以封堵第二输送通道12靠近零部件的一端。
优选地,为了避免第二输送通道12被外界的灰尘污染或被杂质堵塞,在第二输送通道12靠近零部件的一端设置夹持件3,第四驱动装置19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板212上,另一端与夹持件3连接。当第四驱动装置19朝向零部件方向运动时,夹持件3能打开,这样移动杆22能够带动所吸附的螺丝穿过夹持件3进而到达零部件的通孔处;当移动杆22退回至初始状态时,第四驱动装置19朝向远离零部件的方向运动,进而能够驱动夹持件3关闭,从而封堵第二输送通道12中的螺丝,进而避免螺丝从第二输送通道12中掉落。
如图2、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夹持件3包括两个夹瓣31、开设有两个呈角度的第二长型孔321的支板32、两个第三销轴33以及两个第四销轴34。支板32的一端铰接于第四驱动装置19的输出端,两个夹瓣31的一端与第二输送通道12外壁连接,另一端通过两个第三销轴33穿设连接于两个第二长型孔321中;以使第四驱动装置19带动支板32运动实现两个夹瓣31的启闭。第四销轴34穿设于第二输送通道12的外壁上,并连接于夹瓣31,夹瓣31能绕第四销轴34进行转动,以打开或关闭夹瓣31。
示例性地,第四驱动装置19铰接于支板32的一端,两个第三销轴33穿设在第二长型孔321中,并分别将支板32与两个夹瓣31滑动连接,两个第四销轴34穿设于夹瓣31的另一端,并将夹瓣31与第二输送通道12的外壁转动连接,两个第二长型孔321呈一定的角度,当第四驱动装置19驱动支板32向零部件的方向运动时,两个呈角度的第二长型孔321能够对第三销轴33起到一定的导向的作用,进而使得两个第三销轴33沿着两个第二长型孔321向外侧运动,也就是说,两个夹瓣31分别以两个第四销轴34为旋转支点进行旋转,从而使得第三销轴33能够带动两个夹瓣31打开。此外两个呈角度的第二长型孔321能够对第三销轴33的运动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两个夹瓣31开度过大(例如大于180°)而与第四驱动装置19或第二输送通道12发生碰撞。在支板32上沿零部件方向还设置有倒角,在用户取放零部件时,有利于对用户的手臂皮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电批21与抽真空装置2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8,在第二连接杆18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能够对螺丝旋拧装置2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进而避免螺丝旋拧装置2在运动时与抽真空装置23发生碰撞,进而可以保护抽真空装置23和螺丝旋拧装置2,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优选地,为了能够满足对零部件的不同方向上的通孔进行锁紧螺丝,在本实施例中,选取两台全自动锁螺丝机并水平设置于零部件的两侧,这样能够满足对零部件水平方向的两侧同步进行螺丝锁紧,进而提高了锁紧螺丝的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全自动锁螺丝机还包括结构架4,螺丝输送装置1、螺丝旋拧装置2以及电动机均设置于结构架4上,且在结构架4上还设置有滑动导轨41,这样电动机能够驱动螺丝输送装置1和螺丝旋拧装置2沿滑动导轨41进行移动,进而可以满足对零部件上同一高度的不同位置的通孔进行锁紧螺丝,提高全自动锁螺丝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如图5所示,优选地,在结构架4上还设置有微调模组42,微调模组42与架构架的底部连接,用于对结构架4进行高度调节,进而保证螺丝输送装置1和螺丝旋拧装置2能够准确高效地对零部件上的通孔进行螺丝锁紧,提高全自动锁螺丝机的通用性。示例性地,微调模组42包括微调手柄421和显示仪表,用户能够手握微调手柄421,根据零部件上通孔的位置高度缓慢调节结构架4的高度,并通过显示仪表确定调节的高度是否准确。微调手柄421和显示仪表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实时地掌握结构的高度,并通过微调手柄421快速准确地调节结构架4高度,进而提高全自动锁螺丝机的工作效率。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全自动锁螺丝机还包括箱体5,箱体5设置于全自动锁螺丝机的四周,箱体5能够对全自动锁螺丝机以及用户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全自动锁螺丝机内部,同时也可以避免用户不小心将手臂伸向全自动锁螺丝机内部而造成伤害。箱体5上设置有警报灯51,当全自动锁螺丝机发生故障时,警报灯51亮起,进而能够使得用户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提高全自动锁螺丝机的工作效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用于将螺丝锁紧至零部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锁螺丝机包括:
螺丝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输送通道(11)和第二输送通道(12),所述第一输送通道(11)内的所述螺丝能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通道(12)内;
螺丝旋拧装置(2),包括电批(21)以及连接于所述电批(21)输出端的移动杆(22),所述第二输送通道(12)内的所述螺丝能置于所述移动杆(22)的端部,所述电批(21)能带动所述移动杆(22)移动并旋转,以使得所述螺丝随所述移动杆(22)旋转并锁紧至所述零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输送装置(1)还包括第三输送通道(13)和第一驱动装置(1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能驱动所述第三输送通道(13)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三输送通道(1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输送通道(13)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输送通道(11)和所述第二输送通道(12);当所述第三输送通道(1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输送通道(13)远离所述第二输送通道(12)且断开所述第一输送通道(11)和所述第二输送通道(12)之间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12)设置有开槽(121);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能够驱动所述第三输送通道(13)嵌入所述开槽(121),以连通所述第一输送通道(11)和所述第二输送通道(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13)还包括开设有第一长型孔(132)的支架(131)、第一销轴(133)和第二销轴(134);
所述支架(13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13),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销轴(133)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长型孔(132)内,所述第二销轴(134)穿设于所述第三输送通道(13)并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1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驱动装置(15),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5)与所述螺丝旋拧装置(2)连接;
当所述第三输送通道(1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5)驱动所述螺丝旋拧装置(2)朝向所述第二输送通道(12)中的所述螺丝运动并与所述螺丝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22)为中空结构,所述移动杆(22)连接有抽真空装置(23),所述抽真空装置(23)与所述移动杆(22)连接并被配置为对所述移动杆(22)抽真空以使所述移动杆(22)吸附所述第二输送通道(12)中的所述螺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16),所述第三驱动装置(16)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5)通过第一连接杆(17)连接,且所述第三驱动装置(16)通过第一连接板(211)与所述螺丝旋拧装置(2)固接;
当所述移动杆(22)吸附所述螺丝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16)能驱动所述螺丝旋拧装置(2)移动并带动所述螺丝运动至所述零部件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件(3)和第四驱动装置(19),所述夹持件(3)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通道(12)靠近所述零部件的一端,所述第四驱动装置(19)能驱动所述夹持件(3)打开以供所述移动杆(22)通过,以及能驱动所述夹持件(3)关闭以封堵所述第二输送通道(12)靠近所述零部件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3)包括两个夹瓣(31)、开设有两个呈角度的第二长型孔(321)的支板(32)以及两个第三销轴(33);
所述支板(3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四驱动装置(19)的输出端,两个所述夹瓣(31)的一端与第二输送通道(12)外壁连接,另一端通过两个所述第三销轴(33)穿设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长型孔(321)中,以使所述第四驱动装置(19)带动所述支板(32)运动实现两个所述夹瓣(31)的启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3)还包括两个第四销轴(34),所述第四销轴(34)穿设于第二输送通道(12)的外壁上,并连接于所述夹瓣(31),所述夹瓣(31)能绕所述第四销轴(34)进行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夹瓣(31)。
CN202121585551.0U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Active CN215146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5551.0U CN215146432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5551.0U CN215146432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46432U true CN215146432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94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85551.0U Active CN215146432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464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98270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原材料切割设备
CN113352073A (zh)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CN207759210U (zh) 一种剥标板角度可调的贴标机
CN215146432U (zh) 一种全自动锁螺丝机
CN103088562B (zh) 缝纫机缝纫物移送装置
CN209239569U (zh) 一种设置有上料机构的阀杆杆部钻孔加工设备
CN207616301U (zh) 一种木工刨床的自动打磨装置
CN210972987U (zh) 一种高适配性的玻璃上料装置
CN202209758U (zh) 空调器及其扫风面板的驱动装置
CN209343275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滑门机构
CN210454184U (zh) 一种纸箱印刷机
CN207133780U (zh) 一种新型防尘固定式计算机键盘
CN208276941U (zh) 机械手臂用拆卸装置
CN219326414U (zh) 一种电芯贴胶装置
CN203206662U (zh) 一种立式插件机跨距元器件通用插件装置
CN215753754U (zh) 一种吸附式自动预紧固定尼龙扎带的装置
CN219059335U (zh) 一种布片缝合设备
CN109121730B (zh) 一种方便切换的水稻脱粒机
CN207038341U (zh) 一种新型绕线机的快速切换装置
CN221028499U (zh) 一种皮革生产用下料机构
CN217860844U (zh) 一种定位夹具
CN218751723U (zh) 自动取料机构
CN214827675U (zh) 高强度沙发布热定型装置中的出料组件
CN220580583U (zh) 一种带有夹紧机构的安装工具
CN220950148U (zh) 一种塑料制品自动化下料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