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30915U - 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30915U
CN215130915U CN202120988923.8U CN202120988923U CN215130915U CN 215130915 U CN215130915 U CN 215130915U CN 202120988923 U CN202120988923 U CN 202120988923U CN 215130915 U CN215130915 U CN 215130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sthesis
bone
micro
face
diaphy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889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耘
仇长东
祝腾蛟
刘冰川
胡元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09889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30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30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30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包括骨干修补假体和至少一个干骺端假体;在不同的重建阶段,所述骨干修补假体与不同的所述干骺端假体连接;所述干骺端假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突起,所述干骺端假体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骨组织连接;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突起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沿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骨组织连接。本申请能保留干骺端的残余骨质,同时通过分体设置的两段假体实现其中一段的置换,降低假体的整体替换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健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四肢骨缺损的重建装置。
背景技术
创伤性、骨髓炎性以及骨肿瘤性骨缺损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且一直是创伤骨科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针对四肢骨干骺端大段骨缺损,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是采用肿瘤假体,此方案的不足之处是需要完全去除干骺端残余的骨质,即破坏了具有正常功能的自然关节面,这给患者造成了带来更大创伤的同时给患者的自然功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进一步,在一些情况下,上述的肿瘤假体还需要进行翻修,即置换肿瘤假体,这会进一步破坏原有骨组织,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能较好解决此类问题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实现了四肢骨的大段骨缺损组织的填充的同时能够保留干骺端的残余骨质,进而保留了原有的自然关节面,且能对骨缺损部位进行完整的填充,恢复自然解剖结构以及力学传导性能,同时通过分体设置的两段假体实现其中一段的置换,降低假体的整体替换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包括骨干修补假体和至少一个干骺端假体;在不同的重建阶段,所述骨干修补假体与不同的所述干骺端假体连接;所述干骺端假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突起,所述干骺端假体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骨组织连接;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突起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沿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骨组织连接。
优选地,骨干修补假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还设有沿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髓针,所述髓针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髓针插入髓腔。
优选地,髓针上设有第三连接孔,锁钉穿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连接孔,实现所述骨干修补假体与第二骨组织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干骺端假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突起,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突起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槽中。
优选地,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边缘设有至少一个楔形槽。
优选地,所述干骺端假体上设有第一微孔部,所述第一微孔部设有多个微孔。
优选地,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本体上设有第二微孔部,所述第二微孔部设有多个微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孔部的边缘与所述干骺端假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之间具有间距,和/或所述第二微孔部的边缘与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之间具有间距。
优选地,所述微孔的孔径平均为500-700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孔部和/或所述第二微孔部的孔隙率为60-80%。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干骺端假体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骨干修补假体的结构图。
图中标示如下:
10-干骺端假体 11-第二定位突起 12-第一定位突起
13-加强筋 14-第一微孔部 15-第一连接孔
20-骨干修补假体 21-第一定位槽 22-第二定位槽
23-髓针 24-固定部 25-第二连接孔
26-楔形槽 27-加强筋 28-第二微孔部
29-第三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将与骨缺损部位的几何形态匹配的干骺端假体直接与干骺端连接,避免去除干骺端残余的骨质,同时通过分体设置的两段假体实现其中一段的置换,降低假体的整体替换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如图1所示,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包括骨干修补假体20和干骺端假体10。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多个干骺端假体10,用于在不同的重建阶段进行置换,也就是说,在不同的重建阶段,所述骨干修补假体与不同的所述干骺端假体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干骺端假体10的第一端(图2中的上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突起12,所述干骺端假体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5,所述第一连接孔13与干骺端的第一骨组织连接。干骺端假体10上设有第一微孔部14,所述第一微孔部14设有多个微孔,第一微孔部是骨干修补假体与骨接触的区域或骨组织爬覆的区域,其为仿松质骨结构,为骨组织爬覆以及长入提供了很好的微环境,实现骨干修补假体植入后与人体长期稳定结合。干骺端假体10上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13,提高干骺端假体10的强度。
优选地,微孔的孔径平均为500-700μm,第一微孔部的孔隙率为60-80%。
如图3所示,所述骨干修补假体20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22,所述第一定位突起12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槽22中。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沿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固定部24,所述固定部24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25,固定部24贴附在四肢骨的骨干的外表面,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25与四肢骨的骨干的第二骨组织连接。通过穿过第二连接孔的锁钉将固定部与骨干连接在一起,使得骨干修补假体固定在骨干上。骨干修补假体20的本体上设有第二微孔部28,所述第二微孔部28设有多个微孔,第二微孔部是骨干修补假体与骨接触的区域或骨组织爬覆的区域,其为仿松质骨结构,为骨组织爬覆以及长入提供了很好的微环境,实现骨干修补假体植入后与人体的长期稳定结合。骨干修补假体20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其长度延伸的加强筋27,提高骨干修补假体20的强度。
优选地,骨干修补假体20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还设有沿所述骨干修补假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髓针23,所述髓针23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髓针23插入髓腔。髓针23上设有第三连接孔29,锁钉穿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25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连接孔29,实现所述骨干修补假体20与第二骨组织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干骺端假体10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二定位突起11,骨干修补假体20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槽21,所述第二定位突起11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槽21中,用于骨干修补假体20和干骺端假体10的进一步定位。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二定位突起11为呈圆柱状,第二定位槽21为柱形槽。两个定位附能够有效地实现干骺端假体和骨干修补假体的可靠固定并抑制两个假体之间发生相互旋转。
优选地,第一定位突起12呈锥台状,第一定位槽22为圆锥槽,锥形的定位方式使得二者的定位更准确。
优选地,骨干修补假体20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边缘设有至少一个楔形槽26,在置换干骺端假体时,利用楔形槽26将干骺端假体10与骨干修补假体26分离。本申请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需要关节置换时,先通过骨干修补假体20的楔形槽26实现干骺端假体10与骨干修补假体20的拆分,术中移除干骺端假体10,保留骨干修补假体20,通过第二定位槽21以及第一定位槽22定位干骺端假体,实现翻修干骺端假体的置换,达到部分拆除重建装置即可完成置换的目的。这样的置换方法不破坏骨干修补假体的结构以及骨干修补假体与骨组织之间的连接,通过骨干修补假体的定位孔实现干骺端假体的固定,从而实现翻修关节置换。
优选地,所述第一微孔部14的边缘与所述干骺端假体10的第一端的端面之间具有间距,避免翻修关节置换时对干骺端假体的第一端的端部的骨组织造成伤害。
优选地,所述第二微孔部28的边缘与骨干修补假体20的第一端的端面之间具有间距,避免翻修关节置换时对骨干修补假体的第一端的端部的骨组织造成伤害。
优选地,微孔的孔径平均为500-700μm,第二微孔部28的孔隙率为60-80%。
优选地,骨干修补假体20和干骺端假体10的几何尺寸可以根据病患的骨缺损区域以及健康侧四肢骨的几何形貌进行定制化设计,基于钛合金材料采用增材制造工艺实现。定制化设计有利于恢复骨缺损区域的形貌,实现四肢干骺端大段骨缺损填充。
本申请实现了四肢骨的大段骨缺损组织的填充的同时能够保留干骺端的残余骨质,进而保留了原有的自然关节面,且能对骨缺损部位进行完整的填充,恢复自然解剖结构以及力学传导性能。
另外,本发明在术后能够在不破坏骨干修补假体以及更多骨组织的前提下进行翻修关节置换。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骨干修补假体和至少一个干骺端假体;
在不同的重建阶段,所述骨干修补假体与不同的所述干骺端假体连接;
所述干骺端假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突起,所述干骺端假体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骨组织连接;
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突起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沿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长轴方向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骨组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还设有沿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髓针,所述髓针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间距,所述髓针插入髓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髓针上设有第三连接孔,锁钉穿过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连接孔,实现所述骨干修补假体与第二骨组织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骺端假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突起,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突起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边缘设有至少一个楔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骺端假体上设有第一微孔部,所述第一微孔部设有多个微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本体上设有第二微孔部,所述第二微孔部设有多个微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部的边缘与所述干骺端假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之间具有间距,和/或所述第二微孔部的边缘与所述骨干修补假体的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之间具有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径平均为500-7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肢骨的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部和/或所述第二微孔部的孔隙率为60-80%。
CN202120988923.8U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 Active CN215130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8923.8U CN215130915U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88923.8U CN215130915U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30915U true CN21513091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68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88923.8U Active CN215130915U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309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08345B2 (en) Resilient arthroplasty device
CN201500170U (zh) 一种置入股骨头里的支撑棒
CN204951237U (zh) 一种长骨中段骨缺损半替代装置
CN207125820U (zh) 一种局部置换融合型股骨头假体
CN106798601B (zh) 一种支架
CN112423687A (zh) 用于促进新的骨组织的形成的装置
JP2017511746A (ja) オッセオインテグレーション可能な機器
CN110916853A (zh) 一种胫骨中段重建装置及制备方法、装置模型构建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设备
CN106798600B (zh) 一种组合支架
CN215130915U (zh) 一种四肢骨的重建装置
CN112998912A (zh) 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3d打印髋臼杯假体
CN215584480U (zh) 一种3d打印定制半踝关节假体
CN109157309A (zh) 胫骨近端填充块假体
CN212346821U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腓骨假体
CN104921796B (zh) 一种肿瘤型膝关节假体髓内针
CN113797000A (zh) 一种距骨融合表面型人工踝关节假体
CN212281780U (zh) 一种胫骨假体
CN211750282U (zh) 高融合度的骨盆假体
CN209316155U (zh) 胫骨近端填充块假体
CN113069248A (zh) 一种腕关节的骨缺损修复系统
CN111467087A (zh) 一种3d打印表面多孔股骨近端弧形髓内柄
CN111938878A (zh) 一种胫骨假体
CN214805725U (zh) 一种肱骨的近端骨缺损重建装置
CN210170232U (zh) 一种股骨远端单髁重建假体
CN212415998U (zh) 组配式肿瘤型人工肘关节假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8

Address after: 102200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Changping District Bai Fu Road 1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AK 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9 Garden North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