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1780U - 一种胫骨假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胫骨假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1780U
CN212281780U CN202020197608.9U CN202020197608U CN212281780U CN 212281780 U CN212281780 U CN 212281780U CN 202020197608 U CN202020197608 U CN 202020197608U CN 212281780 U CN212281780 U CN 212281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bia
prosthesis
tibial
unit
tibial prosthe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976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荔军
朱献文
陆国赞
朱纬纬
黄安琪
韦金刚
张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tai 3d Materia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tai 3d Materi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tai 3d Materia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tai 3d Materi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976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1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1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1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胫骨假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胫骨假体,包括:胫骨置换部以及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固定胫骨置换部与预设替换位置的健康骨骼,胫骨假体为3D打印胫骨假体;胫骨置换部包括:依次相接的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承重单元以及距骨固定单元。根据切除病灶侵犯的范围的CT数据或核磁数据,设计置入3D打印个性化胫骨远端假体,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异体骨和胫骨板,具有较好的稳定可靠性,而且手术更精准,大大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减少手术时间,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骨缺损重建存在着无法实现快速愈合以及确保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的技术缺陷,确保患者手术后有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胫骨假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胫骨假体。
背景技术
胫骨,作为人体重要的承重骨,是下肢的主要组成部分。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作为踝-后足复合体的重要组成结构,承担维持下肢负重行走以及保持正常的足踝部活动度的功能。
然而,踝关节或者后足的创伤以及恶性骨肿瘤等疾病都可能引起继发性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病变,引起严重的疼痛以及行走功能障碍,对于保守治疗无法获得满意疗效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较好的缓解疼痛,恢复功能。若完整切除病灶进行胫骨远端及踝关节置换,将破坏患侧胫骨远端及踝关节,对患者影响巨大,将导致下肢不等长、跛行,后期需多次进行翻修手术。
现有技术中,胫骨病灶切除后的骨缺损重建主要有三种选择:1)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或自体骨搬运;2)植入带有人工踝关节假体;3)植入融合胫距关节的胫骨假体。其中,运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肢体时,骨再生必然缓慢,诸如异体骨骨折、骨不愈合、排异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同时,既想保证患者自身的生理特征,又想重建骨缺损,是现有假体不能满足的。
因此,研发出一种胫骨假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骨缺损重建存在着无法实现快速愈合以及确保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胫骨假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骨缺损重建存在着无法实现快速愈合以及确保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的技术缺陷,确保患者手术后有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胫骨假体,所述胫骨假体包括:胫骨置换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胫骨置换部与预设替换位置的健康骨骼,所述胫骨假体为3D打印胫骨假体;
所述胫骨置换部包括:依次相接的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承重单元以及距骨固定单元。
优选地,所述胫骨置换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和/或,
所述固定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的表面设有若干竖行沟槽。
优选地,所述承重单元的内部为蜂窝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距骨固定单元的下部设有若干加强筋结构。
优选地,所述距骨固定单元为骨小梁结构。
优选地,所述骨小梁结构的孔隙率为40~85%。
优选地,所述距骨固定部通过螺钉与距骨固定。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近端固定单元和远端固定单元,所述近端固定单元与待替换位置的健康骨骼通过钢缆捆扎连接,所述远端固定单元与所述承重单元通过螺钉、沟槽或钢缆捆扎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连接结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近端固定单元的表面设有若干凸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胫骨假体,包括:胫骨置换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胫骨置换部与预设替换位置的健康骨骼,所述胫骨假体为3D打印胫骨假体;所述胫骨置换部包括:依次相接的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承重单元以及距骨固定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根据切除病灶侵犯的范围的CT数据或核磁数据,设计置入3D打印个性化胫骨远端假体,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异体骨和胫骨板,具有较好的稳定可靠性,而且手术更精准,大大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减少手术时间,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骨缺损重建存在着无法实现快速愈合以及确保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的技术缺陷,进一步确保患者手术后有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胫骨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中,胫骨置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中,固定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中,胫骨置换部中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中,胫骨置换部中承重单元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中,胫骨置换部中距骨固定单元的仰视图;
其中,胫骨置换部1、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11、承重单元12、距骨固定单元13、固定部2、近端固定单元21以及远端固定单元2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胫骨假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骨缺损重建存在着无法实现快速愈合以及确保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的技术缺陷,进一步确保患者手术后有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进行具体地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胫骨假体,包括:胫骨置换部1以及固定部2,固定部2用于固定胫骨置换部1与预设替换位置的健康骨骼,胫骨假体为3D打印胫骨假体;胫骨置换部1包括:依次相接的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11、承重单元12以及距骨固定单元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骨缺损重建存在着无法实现快速愈合以及确保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的技术缺陷,进一步确保患者手术后有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患者可在胫骨远端完整切除病灶,这样就可以使得病灶不易复发,同时,并根据切除病灶侵犯的范围的CT数据或核磁数据,设计置入3D打印个性化胫骨远端假体,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异体骨和胫骨板,具有较好的稳定可靠性,而且手术更精准,大大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减少手术时间,更为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每一位患者均使用个性化的胫骨假体,既降低了手术过程中的难度,同时,可与患处完美匹配,获得良好的初始稳定性,使界面快速愈合,降低患者愈后的痛苦;同时还可提高愈后效果,确保良好的远期稳定性,使得患者恢复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进一步地优化技术方案,为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及提高胫骨假体的精密程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胫骨置换部1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固定部2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结构可减少连接螺钉等连接部件的使用,有效降低操作难度,同时,对于长期的术后愈合过程中,不会因为连接部件的松动而影响胫骨假体的植入效果。
此处请进一步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中,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11的表面设有若干竖行沟槽。竖行沟槽的结构设计,可有效提高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11与患者骨水泥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防止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11在植入后发生旋转,进一步使得胫骨假体整体植入后其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此处请进一步参阅图5,为有效降低胫骨假体植入后患者的异物感,在确保力学性能及满足患者生理特征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可对承重单元12做轻量化处理,具体地,可将承重单元12的内部设计为蜂窝状结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可将承重单元12设计为三角形中空结构、菱形中空结构等,视具体患处的结构不同可进行不同的轻量化处理。
进一步地优化技术方案,此处请参阅图6,为有效增强胫骨置换部1的强度及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中,距骨固定单元13的下部设有若干加强筋结构。
同时,为使得胫骨假体可以与相连的距骨紧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距骨固定单元13为骨小梁结构。
进一步地,在确定胫骨假体与距骨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同时促进患者自身骨的长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中,骨小梁结构的孔隙率为40~85%。
为有效降低手术繁琐度,同时,兼顾以短期及中长期的良好固定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距骨固定部2通过螺钉与距骨固定。
为确保固定部2的良好固定效果,兼顾以降低手术过程中的操作难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中,固定部2包括近端固定单元21和远端固定单元22,近端固定单元21与待替换位置的健康骨骼通过钢缆捆扎连接,远端固定单元22与承重单元12通过螺钉、沟槽或钢缆捆扎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连接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优化技术方案,为降低植入胫骨假体后对于接触面的供血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中,近端固定单元21的表面设有若干凸台,凸台的点式接触设,可有效降低对于接触面的供血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胫骨假体,包括:胫骨置换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胫骨置换部与预设替换位置的健康骨骼,所述胫骨假体为3D打印胫骨假体;所述胫骨置换部包括:依次相接的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承重单元以及距骨固定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根据切除病灶侵犯的范围的CT数据或核磁数据,设计置入3D打印个性化胫骨远端假体,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异体骨和胫骨板,具有较好的稳定可靠性,而且手术更精准,大大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减少手术时间,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胫骨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骨缺损重建存在着无法实现快速愈合以及确保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的技术缺陷,进一步确保患者手术后有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胫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假体包括:胫骨置换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用于固定所述胫骨置换部与预设替换位置的健康骨骼,所述胫骨假体为3D打印胫骨假体;
所述胫骨置换部包括:依次相接的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承重单元以及距骨固定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置换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和/或,所述固定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胫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骨髓腔插入单元的表面设有若干竖行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胫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单元的内部为蜂窝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胫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骨固定单元的下部设有若干加强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胫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骨固定单元为骨小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胫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小梁结构的孔隙率为40~8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胫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骨固定部通过螺钉与距骨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近端固定单元和远端固定单元,所述近端固定单元与待替换位置的健康骨骼通过钢缆捆扎连接,所述远端固定单元与所述承重单元通过螺钉、沟槽或钢缆捆扎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连接结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胫骨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固定单元的表面设有若干凸台。
CN202020197608.9U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胫骨假体 Active CN212281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7608.9U CN212281780U (zh)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胫骨假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97608.9U CN212281780U (zh)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胫骨假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1780U true CN212281780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58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97608.9U Active CN212281780U (zh)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胫骨假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17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1508A1 (en) * 2021-06-11 2022-12-15 Encore Medical, L.P. (D/B/A/ Djo Surgical) Orthopedic component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1508A1 (en) * 2021-06-11 2022-12-15 Encore Medical, L.P. (D/B/A/ Djo Surgical) Orthopedic component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schoff et al. Transcutaneous, distal femoral, intramedullary attachment for above-the-knee prostheses: an endo-exo device
Lu et al. Novel 3D-printed prosthetic composite for reconstruction of massive bone defects in lower extremities after malignant tumor resection
Li et al. Limb salvage surgery for calcaneal malignancy
Williams et 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echniques and results
CN111529139A (zh) 一种组配式肿瘤型人工胫距关节假体
CN109549763B (zh) 一种3d打印个性化的股骨远端单髁重建假体及其制备方法
Leung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proximal femoral defects with a vascular-pedicled graft
CN212281780U (zh) 一种胫骨假体
Papagelopoulos et al. Total calcaneus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using a 3-dimensional printed implant
Fuchs et al. Rotationplasty about the knee: surgical technique and anatomical considerations
CN109893301A (zh) 一种用于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移植体及方法
CN111134903A (zh) 一种胫骨假体
Hou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ipsilateral femoral and tibial bone defect by 3D printed porous scaffold without bone graft: A case report
Li et al. Composite artificial semi-knee joint system.
RU2456949C1 (ru) Способ пластики крыши вертлужной впадины при ее дефектах и дисплазиях структурным аутотрансплантатом
Steinau et al. Reconstructive plastic surgery in soft tissue sarcomas of the extremities
Cerkes et al. The combined scapular/parascapular flap for the treatment of extensive electrical burns of the upper extremity
CN109157309A (zh) 胫骨近端填充块假体
CN106031667A (zh) 人工膝关节及其胫骨构件与股骨构件
CN113797000A (zh) 一种距骨融合表面型人工踝关节假体
Friscia et al. Rotational osteotomy for proximal femoral focal deficiency.
CN207693728U (zh) 骨科机器人专用解剖水泥型单髁假体
Hopson et al. First metatarsal head osteoarticular transfer system for salvage of a failed hemicap-implant: a case report
CN212913480U (zh) 组配式肿瘤型人工胫距关节假体
Bansal et al. Partial Calcaneus Reconstruction using ‘Opportunistic Grafts’: A Case Re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