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29936U - 接骨板折弯器 - Google Patents

接骨板折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9936U
CN215129936U CN202120101478.9U CN202120101478U CN215129936U CN 215129936 U CN215129936 U CN 215129936U CN 202120101478 U CN202120101478 U CN 202120101478U CN 215129936 U CN215129936 U CN 215129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hole
shaft
clamping groove
hole
bon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014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碧涛
张春雨
陈贤帅
曾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ih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ih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ih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ih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014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9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9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9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骨板折弯器,包括:铰接轴;第一钳体,其设有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第一轴孔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一钳体,第二轴孔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一钳体,第一轴孔与铰接轴可拆卸配合连接或第二轴孔与铰接轴可拆卸配合连接,第一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手柄;第二钳体,其设有第三轴孔与第四轴孔,第三轴孔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二钳体,第四轴孔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二钳体,第三轴孔与铰接轴可拆卸配合连接或第四轴孔与铰接轴可拆卸配合连接,第二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手柄。本实用新型的接骨板折弯器,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铰接轴形成多种连接方式,从而实现接骨板折弯器对接骨板多种方向的折弯。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治疗骨或关节的装置中。

Description

接骨板折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骨或关节的装置领域,特别涉及接骨板折弯器。
背景技术
接骨板用于骨折处内固定技术。接骨板按照人体骨骼的形状制造以使得接骨板与骨骼贴合,从而达到接骨板准确可靠的固定效果。由于不同位置骨骼形态的差异,需要使用接骨板折弯器对接骨板进行折弯塑形。然而,现有的接骨板折弯器对接骨板的折弯方向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骨板折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接骨板折弯器,包括:
铰接轴;
第一钳体,其设有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轴孔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铰接轴可拆卸配合连接或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铰接轴可拆卸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手柄;
第二钳体,其设有第三轴孔与第四轴孔,所述第三轴孔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钳体,所述第四轴孔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钳体,所述第三轴孔与所述铰接轴可拆卸配合连接或所述第四轴孔与所述铰接轴可拆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钳体的第一轴孔或第二轴孔可拆卸配合连接于铰接轴,第二钳体的第三轴孔或第四轴孔可拆卸配合连接于铰接轴,将接骨板放置于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之间,手握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将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绕铰接轴转动并互相靠近,则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靠近并折弯接骨板,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铰接轴形成多种连接方式,拆卸铰接轴后按照不同方式再组装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使得接骨板折弯器的折弯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接骨板折弯器对接骨板多种方向的折弯。
接骨板折弯器能对不同板厚、板宽或轮廓尺寸的接骨板进行夹紧折弯,通用性较好,通过铰接轴、第一钳体、第二钳体组装形式的改变,实现了多个方向折弯的功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轴可拆卸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三轴孔或所述铰接轴可拆卸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四轴孔。
第一钳体的第一轴孔与第二钳体的第三轴孔通过铰接轴连接,或者第一钳体的第二轴孔与第二钳体的第四轴孔通过铰接轴连接,减少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连接形式的种类,简化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连接形式,从而使得第一钳体、第二钳体、铰接轴之间的拆卸及安装更加清晰便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钳体的前侧面为第一正面,所述第二钳体的前后侧面分别为第二正面与第二背面,所述第二正面设有轴座,所述轴座向前突起,所述第四轴孔设置于所述轴座上,所述第二正面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向前突出;
所述铰接轴可拆卸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四轴孔,所述第一正面正对所述第二正面;
或者,所述铰接轴可拆卸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三轴孔,所述第一正面正对所述第二背面。
第二钳体的第二正面设有轴座,当铰接轴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与第四轴孔时,第一钳体的第一正面正对第二正面,压块与第一正面配合以折弯接骨板,当铰接轴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与第三轴孔时,第一正面正对第二背面,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绕铰接轴剪切接骨板形成折弯效果,从而使得第一钳体、第二钳体、铰接轴之间的拆卸及安装更加清晰便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正面。
压块可拆卸连接于第二正面,从而使得压块便于更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块的后侧面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二正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可拆卸连接。
压块通过连接柱与第一正面的连接孔可拆卸连接,使得压块的位置固定不易松动,从而保证折弯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所述第一正面的朝向为所述第一钳体的前方向,所述第一钳体的左侧外壁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钳体,以所述第二正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背面的位置为所述第二钳体的前方向,所述第二钳体的右侧外壁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钳体,当所述铰接轴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四轴孔时,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
当铰接轴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与第四轴孔时,第一钳体的第一卡槽与第二钳体的第二卡槽连通,将接骨板放置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中,手握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令第二钳体绕铰接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卡槽相对于第一卡槽转动,从而令第二卡槽与第一卡槽折弯接骨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槽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调节块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另一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第二卡槽设有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调节块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另一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将接骨板放置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中,根据接骨板的宽度,调整第一调节块与所正对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令第一调节块将接骨板紧固于第一卡槽中,调整第二调节块与所正对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令第二调节块将接骨板紧固于第二卡槽中,从而使得接骨板稳固地卡接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钳体的左侧外壁上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钳体,当所述铰接轴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三轴孔时,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连通。
当铰接轴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与第三轴孔时,第一钳体的第一卡槽与第二钳体的第三卡槽连通,将接骨板放置于第一卡槽与第三卡槽中,手握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将第二钳体绕铰接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三卡槽相对于第一卡槽转动,令第三卡槽与第一卡槽折弯接骨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手柄向所述第一钳体的后方弯折。
第一钳体的第一手柄向后弯折,便于区分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且手握第一手柄令第一钳体相对于第二钳体进行转动时,若铰接轴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与第四轴孔,则第一手柄与铰接轴之间形成省力杠杆,若铰接轴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与第三轴孔,一只手握住第一手柄,另一只手握住第二手柄,由于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相互错开,双手交错发力,从而使得双手更好发力,有助于提高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折弯力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正面设有凹腔,所述第二轴孔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凹腔的侧壁,当所述铰接轴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轴孔与所述第四轴孔时,所述轴座插入所述凹腔中。
当铰接轴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与第四轴孔时,第二钳体上的轴座安装到第一正面上的凹腔中,利用凹腔对轴座进行限位,从而使得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骨板折弯器,其一实施例的轴测示意图,其中铰接轴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与第四轴孔;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骨板折弯器,其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轴测示意图,其中铰接轴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与第四轴孔;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骨板折弯器,其一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其中铰接轴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与第四轴孔;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骨板折弯器,其一实施例的轴测示意图,其中铰接轴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与第三轴孔;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骨板折弯器,其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装配示意图,其中铰接轴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与第三轴孔;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骨板折弯器,其一实施例中第一钳体的轴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骨板折弯器,其一实施例中第一钳体另一角度的轴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骨板折弯器,其一实施例中第二钳体的轴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骨板折弯器,其一实施例中第二钳体另一角度的轴测示意图。
100、第一钳体,101、第一正面,110、第一轴孔,120、第二轴孔,130、第一手柄,140、第一卡槽,141、第一调节块,150、凹腔,200、第二钳体,201、第二正面,202、第二背面,203、连接孔,210、第三轴孔,220、第四轴孔,230、第二手柄,240、轴座,250、压块,251、连接柱,260、第二卡槽,261、第二调节块,270、第三卡槽,300、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接骨板折弯器作出如下实施例:
接骨板折弯器包括第一钳体100、第二钳体200、铰接轴300。第一钳体100设有第一轴孔110与第二轴孔120,第一轴孔110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一钳体100,第二轴孔120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一钳体100。第一钳体100的底部设有第一手柄130,第一钳体100的第一轴孔110或第二轴孔120可拆卸配合连接于铰接轴300。第二钳体200设有第三轴孔210与第四轴孔220,第三轴孔210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二钳体200,第四轴孔220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二钳体200。第二钳体200的底部设有第二手柄230,第二钳体200的第三轴孔210或第四轴孔220可拆卸配合连接于铰接轴300。则铰接轴300、第一钳体100、第二钳体200的组装形式有八种,例如:若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110与第三轴孔210,则第二钳体200前后对调后形成两种组装形式;若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110与第四轴孔220,则第二钳体200的左右对调后形成两种组装形式;若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120与第三轴孔210,则第二钳体200前后对调后形成两种组装形式;若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120与第四轴孔220,则第二钳体200左右对调后形成两种组装形式。接骨板折弯器对接骨板进行折弯时,将接骨板放置于第一钳体100与第二钳体200之间,手握第一手柄130与第二手柄230,将第一钳体100与第二钳体200绕铰接轴300转动并互相靠近,则第一钳体100与第二钳体200靠近并折弯接骨板,拆卸铰接轴300后按照不同方式再组装第一钳体100与第二钳体200,使得接骨板折弯器的折弯方向发生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110或第二轴孔120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铰接轴300为光轴,铰接轴300的末端设有外螺纹,铰接轴300穿过第一轴孔110或第二轴孔120后,利用螺母锁附于铰接轴300的末端,从而使得铰接轴300穿设于第一轴孔110或第二轴孔120中,且第一钳体100可绕着铰接轴300的轴线转动;或者,铰接轴300的末端侧壁上设有销孔,铰接轴300穿过第一轴孔110或第二轴孔120后,利用销钉穿设于铰接轴300的末端销孔中,从而使得铰接轴300穿设于第一轴孔110或第二轴孔120中,且第一钳体100可绕着铰接轴300的轴线转动;或者,铰接轴300的末端设有外螺纹,铰接轴300的末端穿过第一轴孔110或第二轴孔120后,铰接轴300的末端螺纹连接于第三轴孔210或第四轴孔220中,从而使得第一钳体100可绕着铰接轴300的轴线转动,且第一钳体10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钳体200转动;当然,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于第三轴孔210或第四轴孔220的方式可参照上述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110与第三轴孔210或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120与第四轴孔220。则铰接轴300、第一钳体100、第二钳体200的组装形式有四种,例如:若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110与第三轴孔210,则第二钳体200前后对调后形成两种组装形式;若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120与第四轴孔220,则第二钳体200左右对调后形成两种组装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钳体100的前侧面为第一正面101,第二钳体200的前后侧面分别为第二正面201与第二背面202,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120与第四轴孔220且第一正面101正对第二正面201,或者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110与第三轴孔210且第一正面101正对第二背面202,则铰接轴300、第一钳体100、第二钳体200的组装形式有两种。其中第二钳体200的第二正面201上设有轴座240,轴座240向第二正面201的前方突起,第四轴孔220设置于轴座240上。第二正面201上设有压块250,压块250向前突起。当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120与第四轴孔220时,第一钳体100的第一正面101与第二钳体200的第二正面201正对,令第一钳体100与第二钳体200绕铰接轴300转动并互相靠近,将接骨板放置于第一正面101与第二正面201的压块250之间,第一正面101与第二正面201的压块250对接骨板折弯。当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110与第三轴孔210时,第一钳体100的第一正面与第二钳体200的第二背面202正对,令第一钳体100绕铰接轴300转动,将接骨板放置于第一钳体100与第二钳体200的剪切角之间,从而使得令第一钳体100侧面与第二钳体200的侧面折弯接骨板。
第二正面201与压块25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利用螺钉穿过压块250后拧入第二正面201;或者,第二正面201设有凹槽,凹槽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二钳体200的侧壁,凹槽的内壁上设有扣位,压块250滑动设置于凹槽中,压块250的外壁上设有凸块,凸块与扣位配合,从而使得压块250卡接于凹槽中;或者,第二正面201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为圆柱体,连接杆向前突出,连接杆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压块250设有螺纹孔,压块250与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正面201设有连接孔203,压块250上设有连接柱251,连接柱251插入连接孔203中,连接柱251与连接孔203可拆卸连接。连接柱251与连接孔203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连接柱251为圆柱体,连接柱251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连接孔203为圆孔,连接孔203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连接柱251与连接孔203螺纹连接;或者,连接孔203的内壁上设有扣位,连接柱251的外壁上设有卡扣,连接柱251插入连接孔203中,卡扣与扣位配合使得连接柱251与连接孔203卡接;或者,连接孔203为通孔,连接孔203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二钳体200,连接柱251穿过连接孔203后向第二钳体200的第二背面202延伸,连接柱251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利用螺母在第二背面202锁附在连接柱251的末端。
以第一正面101的朝向为第一钳体100的前方向,第一钳体100的左侧外壁上设有第一卡槽140,第一卡槽140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一钳体100。以第二正面201相对于第二背面202的位置为第二钳体200的前方向,第二钳体200的右侧外壁上设有第二卡槽260,第二卡槽260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二钳体200。当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120与第四轴孔220时,第一正面101正对第二正面201,第一卡槽140与第二卡槽260沿前后方向连通。将接骨板放置于第一卡槽140与第二卡槽260中,手握第一手柄130将第一钳体100绕铰接轴300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卡槽140相对于第二卡槽260转动,则接骨板被第一卡槽140与第二卡槽260折弯。
第一卡槽140内设有第一调节块141,第一调节块141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卡槽140的上侧内壁上,第一调节块141与第一卡槽140的下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将接骨板放置于第一卡槽140中,通过调整第一调节块141与第一卡槽140的下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令第一调节块141压紧接骨板,从而令第一卡槽140卡紧接骨板。第二卡槽260内设有第二调节块261,第二调节块261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卡槽260的上侧内壁上,第二调节块261与第二卡槽260的下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将接骨板放置于第二卡槽260中,通过调整第二调节块261与第二卡槽260的下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令第二调节块261压紧接骨板,从而令第二卡槽260卡紧接骨板,最后使得接骨板被稳固压紧于第一卡槽140与第二卡槽260中。
第二钳体200的左侧外壁上设有第三卡槽270,第三卡槽270沿前后方向贯穿第二钳体200。当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110与第三轴孔210时,第一正面101正对第二背面202,第三卡槽270与第一卡槽140沿前后方向连通。将接骨板放置于第一卡槽140与第三卡槽270中,手握第一手柄130将第一钳体100绕铰接轴300转动,则第一卡槽140相对于第三卡槽270转动,则接骨板被第一卡槽140与第三卡槽270折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手柄130向第一钳体100的后方折弯,由于第一钳体100的第一正面101正对第二钳体200的第二正面201或第二背面202,使得第一手柄130相对于第二手柄230展开,从而便于人手握持。当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一轴孔110与第三轴孔210时,第一手柄130与第二手柄230展开,从而使得第一手柄130绕铰接轴300转动时更易握持,双手不会互相干涉;当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120与第四轴孔220时,第一手柄130与第二手柄230展开,从而使得第一手柄130、第一钳体100、铰接轴300之间形成省力杠杆,从而便于手部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正面101设有凹腔150,第二轴孔120沿左右方向贯穿凹腔150的侧壁,当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第二轴孔120与第四轴孔220时,轴座240位于凹腔150中,从而利用凹腔150对轴座240进行限位,第一钳体100与第二钳体200绕铰接轴300转动时,避免轴座240松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接骨板折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铰接轴(300);
第一钳体(100),其设有第一轴孔(110)与第二轴孔(120),所述第一轴孔(110)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钳体(100),所述第二轴孔(120)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钳体(100),所述第一轴孔(110)与所述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或所述第二轴孔(120)与所述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钳体(100)的底部设有第一手柄(130);
第二钳体(200),其设有第三轴孔(210)与第四轴孔(220),所述第三轴孔(210)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钳体(200),所述第四轴孔(220)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钳体(200),所述第三轴孔(210)与所述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或所述第四轴孔(220)与所述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钳体(200)的底部设有第二手柄(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骨板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孔(110)与所述第三轴孔(210)或所述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轴孔(120)与所述第四轴孔(2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骨板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100)的前侧面为第一正面(101),所述第二钳体(200)的前后侧面分别为第二正面(201)与第二背面(202),所述第二正面(201)设有轴座(240),所述轴座(240)向前突起,所述第四轴孔(220)设置于所述轴座(240)上,所述第二正面(201)设有压块(250),所述压块(250)向前突出;
所述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轴孔(120)与所述第四轴孔(220),所述第一正面(101)正对所述第二正面(201);
或者,所述铰接轴(300)可拆卸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孔(110)与所述第三轴孔(210),所述第一正面(101)正对所述第二背面(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5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正面(2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骨板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50)的后侧面设有连接柱(251),所述第二正面(201)设有连接孔(203),所述连接柱(251)与所述连接孔(203)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折弯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正面(101)的朝向为所述第一钳体(100)的前方向,所述第一钳体(100)的左侧外壁上设有第一卡槽(140),所述第一卡槽(140)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一钳体(100),以所述第二正面(201)相对于所述第二背面(202)的位置为所述第二钳体(200)的前方向,所述第二钳体(200)的右侧外壁上设有第二卡槽(260),所述第二卡槽(260)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钳体(200),当所述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轴孔(120)与所述第四轴孔(220)时,所述第一卡槽(140)与所述第二卡槽(26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骨板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40)设有第一调节块(141),所述第一调节块(14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槽(140)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调节块(141)与所述第一卡槽(140)的另一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第二卡槽(260)设有第二调节块(261),所述第二调节块(26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槽(260)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调节块(261)与所述第二卡槽(260)的另一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骨板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体(200)的左侧外壁上设有第三卡槽(270),所述第三卡槽(270)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钳体(200),当所述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孔(110)与所述第三轴孔(210)时,所述第三卡槽(270)与所述第一卡槽(14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130)向所述第一钳体(100)的后方弯折。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骨板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面(101)设有凹腔(150),所述第二轴孔(120)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凹腔(150)的侧壁,当所述铰接轴(300)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轴孔(120)与所述第四轴孔(220)时,所述轴座(240)插入所述凹腔(150)中。
CN202120101478.9U 2021-01-14 2021-01-14 接骨板折弯器 Active CN215129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01478.9U CN215129936U (zh) 2021-01-14 2021-01-14 接骨板折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01478.9U CN215129936U (zh) 2021-01-14 2021-01-14 接骨板折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9936U true CN215129936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3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01478.9U Active CN215129936U (zh) 2021-01-14 2021-01-14 接骨板折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9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62369B2 (en) Backshell coupling for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US9561584B2 (en) Tool for coupling fluid lines
RU2675870C2 (ru) Корпус инструмента, имеющий прижимной элемент с некруглым поперечным сечением, и способ крепления в нем режущей пластины
KR101940842B1 (ko) 전동 공구 홀더
CN101497192B (zh)
CN107107317A (zh) 液压电动工具
TW200805846A (en) Compression tool length adjuster and method thereof
CN210702930U (zh) 一种去毛刺组件及滚齿机
JPH05154769A (ja) 工作物の前方および側方導入用プライア
CN215129936U (zh) 接骨板折弯器
CN112690889A (zh) 接骨板折弯器
JPH033527B2 (zh)
CN2790679Y (zh) 快速锁紧水泵钳
KR200492515Y1 (ko) 배관용 압착 체결구
US20090293577A1 (en) Jaw set and jaw set system with hinged jaw arms for use in a pressing tool
TWI648139B (zh) Multifunctional wire cutter structure improvement
JP5046896B2 (ja) 手動圧着工具
CN201002220Y (zh) 可调式钳类工具
CN112043468A (zh) 一种夹持定位器械
CN113813030A (zh) 一种骨盆复位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5617829U (zh) 用于直角接头的装配装置
CN214349028U (zh) 一种折弯机用的夹具装置
CN111714186A (zh) 一种带调节锁扣结构的手术钳
WO2019134365A1 (zh) 一种双用钳
CN201437239U (zh) 往复式气动工具的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