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24688U - 防撞击消防手套 - Google Patents

防撞击消防手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4688U
CN215124688U CN202120485247.2U CN202120485247U CN215124688U CN 215124688 U CN215124688 U CN 215124688U CN 202120485247 U CN202120485247 U CN 202120485247U CN 215124688 U CN215124688 U CN 215124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love
fire
flame
retar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852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永佳
施巍
丛芳
杨小时
周凯
柳素燕
林建波
季铁卫
王继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ca Shanghai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Original Assignee
Esca Shanghai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ca Shanghai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filed Critical Esca Shanghai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852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4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4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4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击消防手套,其中,所述的手套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燃层、防水层及舒适层;其中,在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一侧的阻燃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防撞保护壳,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背区域,该手套通过防撞保护壳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外部冲击对手背的伤害,同时,由于将防撞保护壳设于阻燃层内侧,故可实现通过阻燃层对防撞保护壳的保护,避免外部高温破坏防撞保护壳。采用该种结构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具备保护性能好、适用性佳、使用寿命长,可有效对消防员的手部进行保护。

Description

防撞击消防手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消防防护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撞击消防手套。
背景技术
我国各地消防部队自2004年开始装备符合XF 7-2004《消防手套》标准的消防员灭火防护手套。该手套针对消防员在火场作业时,为抵御明火、热辐射、水浸、一般化学品和机械伤害而设计的,能够抵御一般的机械伤害,并具有防水性能和一定的热防护能力(TPP值),有效地减少了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作业中手部伤害事故发生。
但在一些救援环境下,除了需要防护火焰产生的高热量带来的伤害外,还需要注意防护一些玻璃碎片、掉落物带来的物理冲击,但现有技术中的消防手套多数由柔性材料构成,这类消防手套虽然可以避免外部物体破坏手套结构,但却无法避免外部冲击带给手部的伤害,这类伤害容易给手背指关节处带来伤害,进而导致肌腱断裂。故急需一种能够对外部冲击进行抵御的消防手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穿戴性能好的防撞击消防手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具有如下构成:
该防撞击消防手套,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手套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燃层、防水层及舒适层;其中,在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一侧的阻燃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防撞保护壳,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背区域。
较佳地,所述的防撞保护壳覆盖所述的掌背区域中靠近掌指关节的位置,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的形状与掌指关节的形状相匹配。
较佳地,所述的手套还包括阻燃棉布,所述的阻燃棉布与所述的阻燃层相连接,所述的防撞保护壳被限位于所述的阻燃棉布与所述的阻燃层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且所述的阻燃棉布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
更佳地,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与所述的阻燃棉布之间还设有阻燃海绵,且所述的阻燃海绵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
更佳地,所述的阻燃棉布的左右两侧与所述的阻燃层缝合连接,且缝合点贴近所述的防撞保护壳。
较佳地,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为碳纤维保护壳。
较佳地,所述的手套的袖口处设有罗口,所述的罗口上设有提拉面料,所述的提拉面料还与所述的阻燃层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侧还设有隔热层,且所述的隔热层位于所述的防水层与所述的舒适层之间;
所述的阻燃层的手心一侧的外侧设有掌心加强层,所述的掌心加强层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心位置。
更佳地,所述的隔热层由对位芳纶隔热毡构成,所述的掌心加强层由牛二层皮构成
较佳地,所述的阻燃层由牛二层皮构成,所述的防水层由聚四氟乙烯膜构成,所述的舒适层由对位芳纶针织布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燃层、防水层及舒适层;其中,在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一侧的阻燃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防撞保护壳,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背区域,该手套通过防撞保护壳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外部冲击对手背的伤害,同时,由于将防撞保护壳设于阻燃层内侧,故可实现通过阻燃层对防撞保护壳的保护,避免外部高温破坏防撞保护壳。该防撞击消防手套具备保护性能好、适用性佳、使用寿命长,可有效对消防员的手部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击消防手套的手背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击消防手套的剖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击消防手套中手背一侧的防撞保护壳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击消防手套的手心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阻燃层
2 防水层
31 舒适层
32 隔热层
4 防撞保护壳
5 阻燃海绵
6 阻燃棉布
7 罗口
8 提拉面料
9 掌心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燃层1、防水层2及舒适层31;其中,在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一侧的阻燃层1与防水层2之间设有防撞保护壳4,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背区域。需注意的是所有图中的虚线均为实际的缝合线。
通过防撞保护壳4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消防员在任务处置过程中手背指关节被刺伤的概率很高的问题,有效避免外力冲击伤害,同时,将防撞保护壳4设置于阻燃层1内部,可有效通过阻燃层1对防撞保护壳4进行保护,避免大火烧坏防撞保护壳4,确保该手套在高温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
由图1可以看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覆盖所述的掌背区域中靠近掌指关节的位置,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的形状与掌指关节的形状相匹配。通过在手背位置设置的该防撞保护壳4可有效对手背进行保护,并且不影响手部活动的灵活性,在外物对佩戴者的手背进行冲击时,通过防撞保护壳4缓冲、分散冲击力,有效对消防员手部进行保护。且从图1中可看出,在该实施例中防撞保护壳4覆盖所述的掌背区域中靠近掌指关节的位置至手背中段位置,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仅保障了防护性,同时也不会因为防撞保护壳4的设置而影响手套的灵活性及舒适性。
由图2及图3可以看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手套还包括阻燃棉布6,所述的阻燃棉布6与所述的阻燃层1相连接,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被限位于所述的阻燃棉布6与所述的阻燃层1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且所述的阻燃棉布6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与所述的阻燃棉布6之间还设有阻燃海绵5,且所述的阻燃海绵5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通过阻燃海绵5的设置可在佩戴者的手部与防撞保护壳4之间形成缓冲,使得佩戴更为舒适。
其中,所述的阻燃棉布6为具有阻燃特性的棉布,即由阻燃棉线制成的机织布构成,而阻燃海绵5为具有阻燃特性的海绵。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阻燃棉布6的左右两侧与所述的阻燃层1缝合连接,且缝合点贴近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通过较为简单的制造工艺,就可将防撞保护壳4固定在手套上,由缝合线对防撞保护壳4进行限位,图3中的左右2侧的虚线即为缝合线。
其中,图2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击消防手套的剖开状态示意图,该图绘制了从手套的一侧将手套剖开的状态,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看出该手套手背侧的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撞保护壳4为碳纤维保护壳。
通过实验可知,防撞击消防手套中通过阻燃抗冲击的碳纤维保护壳来进行手部防护,同时在碳纤维保护壳靠近手的一侧设有阻燃海绵5,可实现在5J能量冲击下,手套传递至手部的单次最高冲击力不大于5kN,手套未破损,且未出现锋利边缘。该保护壳能对消防员的手背指关节起到良好的保护,大大降低了消防员手背受伤的概率。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侧还设有隔热层32,且所述的隔热层32位于所述的防水层与所述的舒适层31之间;
所述的阻燃层的手心一侧的外侧设有掌心加强层9,所述的掌心加强层9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心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热层32由对位芳纶隔热毡构成,所述的掌心加强层9由牛二层皮构成。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阻燃层1由牛二层皮构成,所述的防水层2由聚四氟乙烯膜(即PTFE防水透气膜)构成,所述的舒适层31由对位芳纶针织布构成。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耐水洗的阻燃牛二层皮构成阻燃层1,可有效实现阻燃,并可避免外部火焰烧毁手套,而采用聚四氟乙烯膜构成防水层2可在确保手套防水的情况下,仍保障手套的透气性,较现有技术中采用PU(即聚氨酯)或者TPU(即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气微孔膜构成防水层的手套相比,采用该具有高透湿率的聚四氟乙烯膜组成的手套,具备抗酸碱及各种有机溶剂,耐热及耐寒性的优良特性,可在-180℃~260℃长期使用,适合在具有高温的消防灭火救灾作业使用。并可通过聚四氟乙烯膜的聚合体结构的不断变化,实现薄膜毛孔始终保持敞开,确保手套内的湿气能够高效率地水平传导,实现最大程度的热湿舒适性。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的阻燃层1的手心一侧的外侧设有掌心加强层9,并使得所述的掌心加强层9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心位置,从而对掌心进行进一步的保护,该掌心加强层9也由牛二层皮构成,实现了优秀的阻燃、耐高温以及抗切割、防穿刺、耐磨等性能。
在该实施例中,在该实施例中由对位芳纶隔热衬构成隔热层32,并由对位芳纶针织布构成该手套手背侧的舒适层31,其中对位芳纶隔热衬位于防水层2与对位芳纶针织布之间。其中,隔热芳纶非织布(即对位芳纶隔热衬)的设置主要是考虑到手部的弯曲的动作将导致该部位的材料收到较大的拉伸作用,会使手套材料各层间起到热绝缘作用的空气层变薄导致热防护性能降低,因此加入芳纶非织造布增加隔热效果;用对位芳纶针织布作为舒适层,便于手部弯曲。经过测试,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手背部位TPP值>60(其中,TPP为Thermal Protective Performance的缩写,即热防护性能),抗撕裂、穿刺以及切割性能均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手套的袖口处设有罗口7,所述的罗口7上设有提拉面料8,所述的提拉面料8还与所述的阻燃层1相连接。
通过罗口7的设计,可有效使得手套的佩戴更为贴合,同时提拉面料8的设置可使得用户可在佩戴手套时通过提拉该提拉面料8将手套拉到合适位置,从而有效避免直接拉扯罗口7,导致罗口变形,延长罗口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燃层、防水层及舒适层;其中,在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一侧的阻燃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防撞保护壳,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背区域,该手套通过防撞保护壳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外部冲击对手背的伤害,同时,由于将防撞保护壳设于阻燃层内侧,故可实现通过阻燃层对防撞保护壳的保护,避免外部高温破坏防撞保护壳。该防撞击消防手套具备保护性能好、适用性佳、使用寿命长,可有效对消防员的手部进行保护,具有良好的抗切割、防穿刺、耐磨和隔热等性能,有效保护复杂环境下消防员手部安全。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9)

1.一种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套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燃层、防水层及舒适层;其中,在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一侧的阻燃层与防水层之间设有防撞保护壳,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背区域;
所述的手套还包括阻燃棉布,所述的阻燃棉布与所述的阻燃层相连接,所述的防撞保护壳被限位于所述的阻燃棉布与所述的阻燃层之间形成的空间中,且所述的阻燃棉布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覆盖所述的掌背区域中靠近掌指关节的位置,且所述的防撞保护壳的形状与掌指关节的形状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与所述的阻燃棉布之间还设有阻燃海绵,且所述的阻燃海绵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棉布的左右两侧与所述的阻燃层缝合连接,且缝合点贴近所述的防撞保护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保护壳为碳纤维保护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套的袖口处设有罗口,所述的罗口上设有提拉面料,所述的提拉面料还与所述的阻燃层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套的手背侧还设有隔热层,且所述的隔热层位于所述的防水层与所述的舒适层之间;
所述的阻燃层的手心一侧的外侧设有掌心加强层,所述的掌心加强层位于所述的手套的掌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层由对位芳纶隔热毡构成,所述的掌心加强层由牛二层皮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击消防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层由牛二层皮构成,所述的防水层由聚四氟乙烯防水膜构成,所述的舒适层由对位芳纶针织布构成。
CN202120485247.2U 2021-03-08 2021-03-08 防撞击消防手套 Active CN215124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5247.2U CN215124688U (zh) 2021-03-08 2021-03-08 防撞击消防手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5247.2U CN215124688U (zh) 2021-03-08 2021-03-08 防撞击消防手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4688U true CN215124688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3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85247.2U Active CN215124688U (zh) 2021-03-08 2021-03-08 防撞击消防手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4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79050B2 (en) Structural fire glove
US4433439A (en) Heat resistant protective hand covering
US9655393B2 (en) Layered structural fire glove
US5860163A (en) Garment thermal liner having insulating beads
EP2739361B1 (en) Protective garment with vent features
KR100964968B1 (ko) 에어셀을 갖는 소방용 방수 방화복 내부 원단 및 이를 이용한 소방용 방수 방화복
US6594830B2 (en) Protective glove liner
US7225473B2 (en) Protective glove having leather face, leather back, and heat-resistant cover covering leather back, for firefighter, emergency rescue worker, or other worker in high-heat area
KR101614873B1 (ko) 소방복 및 화학보호복의 특수복용 원단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특수복
US20100212057A1 (en) Buoyant impact-resistant suit
Mao Textile materials for protective textiles
CN215124688U (zh) 防撞击消防手套
CN214710679U (zh) 复合多层结构的消防手套
CN103126126A (zh) 可拆卸式保健及防护的多功能休闲服
CN215275487U (zh) 一种应急逃生防火衣
CN214710690U (zh) 隔热消防防护手套
KR200435596Y1 (ko) 방검 및 내화용 안전장갑
KR101614875B1 (ko) 소방복 및 화학보호복의 특수복용 원단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특수복
CN214710678U (zh) 兼顾灵活性的防护型消防手套
CN208064530U (zh) 隐蔽式防护服
KR101710894B1 (ko) 산업용 특수복 원단 및 이에 의한 산업용 특수복
US20230068746A1 (en) Flame resistant material having traction and enhanced thermal properties
CN218784253U (zh) 一种耐热阻燃防闪爆的防静电服装
US20230101365A1 (en) Flame resistant material for a protective garment
KR102602799B1 (ko) 드라이슈트용 방화 내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