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18780U - 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8780U
CN215118780U CN202121353462.3U CN202121353462U CN215118780U CN 215118780 U CN215118780 U CN 215118780U CN 202121353462 U CN202121353462 U CN 202121353462U CN 215118780 U CN215118780 U CN 215118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terminal group
voltage
power supply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34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福刚
黄明礼
张国栋
魏宁
方利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Echo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34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8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8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8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包括:电路板、多个继电器、以及多个继电器底座;电路板包括多个连接端子组;各继电器底座固定于电路板上;每个继电器底座包括镂空结构,以露出一个连接端子组;每个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和继电器端子组;继电器与继电器底座可插拔连接,且在继电器插入继电器底座时,继电器端子组通过镂空结构与连接端子组接触且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提供技术方案能够简化组装连接方式,有利于降低连线的出错率,便于继电器的管理和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通常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是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以及电力电子设备中重要的控制元件,可以起到自动调节、安全保护和转换电路的作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通常会使用到很多继电器,而各个继电器通过对应的电子线与各设备器件实现电连接,如此就会出现多条电子线交错混杂,不仅组装和更换继电器不便,还容易出现接线错误;另外,多个继电器摆放凌乱,不便于管理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可以简化组装连接方式,降低连线出错率,还便于对各继电器的管理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包括:电路板、多个继电器、以及多个继电器底座;
所述电路板包括多个连接端子组;各所述继电器底座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
每个所述继电器底座包括镂空结构,以露出一个所述连接端子组;
每个所述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和继电器端子组;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继电器底座可插拔连接,且在所述继电器插入所述继电器底座时,所述继电器端子组通过所述镂空结构与所述连接端子组接触且电连接。
可选的,每个所述连接端子组包括多个连接端子;每个所述继电器端子组包括与一个所述连接端子组中的多个连接端子一一对应的多个继电器端子;每个所述继电器底座的镂空结构包括与所述继电器端子组中多个所述继电器端子一一对应的多个过孔;各所述继电器端子一一对应地贯穿各所述过孔与各所述连接端子一一对应接触并电连接。
可选的,每个所述过孔中设置有一弹夹;每个所述继电器端子包括一弹片;各所述继电器端子的弹片与各所述过孔的弹夹可插拔连接。
可选的,多个所述继电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继电器和至少一个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继电器端子组包括八个所述继电器端子;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继电器端子组包括十四个所述继电器端子。
可选的,至少部分所述继电器底座与所述电路板焊接固定;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继电器底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电路板固定。
可选的,所述板载继电器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电路板与各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各所述继电器提供供电电压。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电源端子和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外部电源可插拔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通过所述电源端子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还与各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源信号转换为各所述继电器的供电电压。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还包括控制端子组、输入端子组和输出端子组;所述控制端子组与外部控制器可插拔连接;所述输入端子组与外部信号提供模块可插拔连接;所述输出端子组与外部信号接收模块可插拔连接。
可选的,所述多个继电器包括至少一个高压继电器和至少一个低压继电器;所述输入端子组包括至少一个高压输入端组和至少一个低压输入端子组;所述输出端子组包括至少一个高压输出端子组和至少一个低压输出端子组;与所述高压继电器的继电器端子组电连接的所述连接端子组分别与所述高压输入端子组和所述高压输出端子组电连接;所述高压继电器用于在导通时控制所述高压输入端子组与所述高压输出端子组导通,或者在断开时控制所述高压输入端子组与所述高压输出端子组断开;与所述低压继电器的继电器端子组电连接的所述连接端子组分别与所述低压输入端子组和所述低压输出端子组电连接;所述低压继电器用于在导通时控制所述低压输入端子组与所述低压输出端子组导通,或者在断开时控制所述低压输入端子组与所述低压输出端子组断开。
可选的,沿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继电器底座的厚度为5-1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继电器底座,继电器底座上设置有镂空结构,采用镂空结构实现与继电器可插拔连接,使得继电器端子组通过该镂空结构与连接端子组接触并电连接,从而在节省空间的同时,能够避免过多电子线交错混杂,避免接线错误,而且使得组装和更换继电器变得简单方便,便于继电器的管理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板载继电器装置10包括:电路板100、多个继电器200、以及多个继电器底座300;电路板100可以包括多个连接端子组110;各继电器底座300固定于电路板100上;每个继电器底座300可以包括镂空结构310,以露出一个连接端子组110;每个继电器200可以包括继电器主体220和继电器端子组210;继电器200与继电器底座300可插拔连接,且在继电器200插入继电器底座300时,继电器端子组210通过镂空结构310与连接端子组110接触且电连接。
具体的,电路板100,即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通过将多个继电器200对应的电子线以印刷的方式刻蚀在电路板100上,可以实现继电器200的电路的微型迷你化,从而避免过多的电子线交错混杂,避免出现接线错误,降低出错率。电路板100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110,每个继电器200包括继电器端子组210,一个继电器端子组210通过与电路板100上的一个连接端子组110接触电连接,以实现继电器200与电路板100的电连接。
而且,在电路板100上还设置有继电器底座300,继电器底座300上设置有镂空结构310,镂空结构310沿垂直电路板100所在平面的方向贯穿继电器底座300设置,使得继电器端子组210通过镂空结构310与连接端子组110实现电连接,也就是说,镂空结构可以310作为继电器端子组210与连接端子组110的连接通道。另外,镂空结构310还与继电器端子组210可插拔连接,即当继电器端子组210与连接端子组110接触电连接的同时,继电器端子组210还与镂空结构310插接固定,当需要取下或更换继电器200时,可直接将继电器200拔出镂空结构310即可,也就是说,镂空结构310还可以起到连接固定继电器200的作用,通过插拔固定的方式,相对于使用焊接或螺丝等紧固件固定的方式,使得组装和更换继电器200变得更加简单方便,便于管理和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沿垂直于电路板10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继电器底座300的厚度可以为5-10mm。通过合理的选择继电器底座300的厚度,既可以保证继电器200与继电器底座300的插接更加稳固安全,还可以实现继电器端子组210与连接端子组110的有效接触电连接。
可选的,至少部分继电器底座300与电路板100焊接固定;和/或,至少部分继电器底座300通过紧固件与电路板100固定。
具体的,多个继电器底座300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与电路板100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采用焊接或紧固件的方式,也就是说,多个继电器底座300可以与电路板10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使得继电器底座300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在电路板100上;多个继电器底座300还可以与电路板100通过紧固件的方式固定,使得继电器底座300可以从电路板100上拆卸下来,便于更换,紧固件示例性的可以为螺丝螺母;优选的,一些需要稳定固定且无需拆卸的继电器底座300与电路板100焊接固定,一些需要经常拆卸更换的及电子底座300与电路板100采用紧固件固定。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和图2,每个连接端子组110可以包括多个连接端子111;每个继电器端子组210可以包括与一个连接端子组110中的多个连接端子111一一对应的多个继电器端子211;每个继电器底座300的镂空结构310可以包括与继电器端子组210中多个继电器端子211一一对应的多个过孔311;各继电器端子211一一对应地贯穿各过孔311与各连接端子111一一对应接触并电连接。
具体的,继电器200可以包括任何具有自动调节、安全保护和转换电路的电子控制器件,每个继电器200的继电器端子组210具体可以包括多个继电器端子211,这些继电器端子211可以包括控制端子、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通过连接或断开的方式,实现继电器200的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与继电器200电连接的回路的导通或关断,控制端子通过接收供电电压来控制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连接或断开。每个连接端子110包括多个连接端子111,多个继电器端子211与多个连接端子111一一对应,当每个继电器端子211插入镂空结构310时,与对应的连接端子111实现接触电连接。镂空结构310可以是一个截面较大的过孔,多个继电器端子211通过一个过孔与对应的连接端子111电连接;镂空结构310还可以包括多个截面较小的过孔311,每个截面较小的过孔311用于暴露一个连接端子111,如此,既可以使得对应的继电器端子211能够通过该过孔311与对应的连接端子111接触实现电连接,还可以避免多个继电器端子211相互接触导致继电器200自身短接的问题,多个过孔311起到绝缘屏蔽的作用。
可选的,每个过孔311中可以设置有一弹夹;每个继电器端子211可以包括一弹片;各继电器端子211的弹片与各过孔311的弹夹可插拔连接。
具体的,每个继电器端子211与每个过孔311的插接可以通过弹片和弹夹的方式实现,即当继电器端子211的弹片结构插入过孔311时,过孔311中的弹夹结构可以将弹片夹住固定,使得继电器200的组装简单方便;当需要卸下或更换继电器200时,将继电器端子211的弹片结构拔出弹夹即可,使得继电器200的管理和控制快捷高效。
可选的,多个继电器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继电器201和至少一个第二继电器202;第一继电器201的继电器端子组可以包括八个继电器端子;第二继电器202的继电器端子组可以包括十四个所述继电器端子。
示例性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第一继电器201可以包括八个继电器端子(P1、P2、P3、P4、P5、P6、P7和P8),其中继电器端子P1和继电器端子P8为控制端子,继电器端子P1与用于与供电端电连接,继电器端子P8与接地端电连接,继电器端子P3和继电器端子P6为输入端子,继电器端子P2和继电器端子P7为常闭输出端子,继电器端子P4和继电器端子P5为常开输出端子;在继电器端子P1没有供电电压接入时,继电器端子P3与继电器端子P2接触电连接,继电器端子P6与继电器端子P7接触电连接;在继电器端子P1有供电电压接入时,继电器端子P3与继电器端子P4接触电连接形成第一闭合回路,继电器端子P6与继电器端子P5接触电连接形成第二闭合回路;也就是说第一继电器201可以同时控制两个回路的导通和关断。
如图4所示,第二继电器202可以包括十四个继电器端子(Q1、Q2、Q3、Q4、Q5、Q6、Q7、Q8、Q9、Q10、Q11、Q12、Q13和Q14),其中继电器端子Q13和继电器端子Q14为控制端子,继电器端子Q13与用于与供电端电连接,继电器端子Q14与接地端电连接,继电器端子Q9、继电器端子Q10、继电器端子Q11和继电器端子Q12为输入端子,继电器端子Q1、继电器端子Q2、继电器端子Q3和Q4为常闭输出端子,继电器端子Q5、继电器端子Q6、继电器端子Q7和继电器端子Q8为常开输出端子;在继电器端子Q11没有供电电压接入时,继电器端子Q9与继电器端子Q1接触电连接,继电器端子Q10与继电器端子Q2接触电连接,继电器端子Q11与继电器端子Q3接触电连接,继电器端子Q12与继电器端子Q4接触电连接;在继电器端子Q13有供电电压接入时,继电器端子Q9与继电器端子Q5接触电连接形成第一闭合回路,继电器端子Q10与继电器端子Q6接触电连接形成第二闭合回路,继电器端子Q11与继电器端子Q7接触电连接形成第三闭合回路,继电器端子Q12与继电器端子Q8接触电连接形成第四闭合回路;也就是说第二继电器202可以同时控制四个回路的导通和关断。
相应的,参考图2,电路板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端子组101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端子组102;第一连接端子组101可以包括八个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组102可以包括14个连接端子。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端子组101的八个连接端子与第一继电器201的八个继电器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第二连接端子组102的十四个连接端子与第二继电器202的十四个继电器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该板载继电器装置10还可以包括:电源模块400;电源模块400可以设置于100电路板上;电源模块400通过电路板100与各继电器200电连接;电源模块400用于为各继电器200提供供电电压。
具体的,电源模块400可以是具有供电能力的蓄电池等。电源模块400通过电路板100上的印刷电路与多个继电器200的控制端子电连接,示例性的,电源模块400通过电路板100与第一继电器201的继电器端子P1和第二继电器202的继电器端子Q13电连接。电源模块400用于为各继电器200提供供电电压,以使各继电器200在接入供电电压时导通。可选的,电源模块400为各继电器200提供的供电电压为12-24V。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电路板100还可以包括电源端子510和电源转换电路520;电源端子510与外部电源(图中未示出)可插拔连接;电源转换电路520通过电源端子51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源转换电路520还与各继电器200电连接;电源转换电路520用于将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源信号转换为各继电器200的供电电压。
具体的,电源转换电路520可以是任何能够实现电压转换的电路或芯片。电源转换电路520通过电路板100与电源端子510电连接,外部电源通过可插拔的方式与电源端子510电连接,在外部电源插入电源端子510时,外部电源的电源信号可以传输至电源转换电路520中,电源转换电路520用于将电源信号转换为各继电器200的供电电压。电源转换电路520还通过电路板100上的印刷电路与多个继电器200的控制端子电连接,示例性的,电源转换电路520通过电路板100与第一继电器201的继电器端子P1和第二继电器202的继电器端子Q13电连接。电源转换电路520还用于为各继电器200提供供电电压,以使各继电器200在接入供电电压时导通。可选的,电源转换电路520可以将220V的电源信号转换为12-24V的供电电压。
可选的,该板载继电器装置10的电路板100上可以同时设置电源模块400和电源转换电路520,电源转换电路520通过电源端子51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当外部电源连接方便时,如板载继电器装置10距离外部电源较近,优选电源转换电路520将外部电源的电源信号转换为各继电器200的供电电压,为各继电器200供电;当外部电源连接不方便时,如板载继电器装置10与外部电源距离较远,优选电源模块400为各继电器200供电。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电路板100还可以包括控制端子组600、输入端子组700和输出端子组800;控制端子组600与外部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可插拔连接;输入端子组700与外部信号提供模块(图中未示出)可插拔连接;输出端子组800与外部信号接收模块(图中未示出)可插拔连接。
具体的,控制端子组600与外部控制器可插拔连接,控制端子组600可以包括与各继电器200的控制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的控制输入端子,每个控制输入端子用于将外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传输至对应的控制端子,以控制对应的继电器200的导通或断开,示例性的,各控制输入端子可以设置于对应的继电器200的控制端子和电源模块400或电源转换电路520之间,在接收到外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时,可以使得对应的继电器200的控制端子与电源模块400或电源转换电路520成功连接,从而使得电源模块400或电源转换电路520将供电电压传输至对应的继电器200的控制端子,进而使得对应的继电器200闭合,导通对应的回路。可选的,外部控制器可以是任何具有计算和控制功能的计算机、处理器等。
输入端子组700与外部信号提供模块可插拔连接,输入端子组700还包括与各继电器200的输入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的输入控制端子,不同的输入控制端子与不同的外部信号提供模块可插拔连接,各输入控制端子用于将对应的外部信号提供模块的外部信号传输至对应的继电器的输入端子。
输出端子组800与外部信号接收模可插拔连接,输出端子组800可以包括与各继电器200的输出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的输出控制端子,不同的输出控制端子与不同的外部信号接收模块可插拔连接,各输出控制端子用于将接收到的外部信号再传输至对应的外部信号接收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外部信号提供模块、对应的输入控制端子、对应的继电器、对应的输出控制端子和外部信号接收模块可以构成对应继电器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控制的回路,由外部控制器控制该回路的导通或关断,即外部控制器通过向对应的控制输入端子发送控制信号,电源模块或电源转换电路将供电电压传输至对应的继电器的控制端子,以控制对应的继电器闭合,此时该回路导通,外部信号提供模块提供的外部信号依次经过对应的输入控制端子、对应的继电器、对应的输出控制端子传输至外部信号接收模块,使得外部信号接收模块开始工作。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和图2,多个继电器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高压继电器230和至少一个低压继电器240;输入端子组7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高压输入端组和至少一个低压输入端子组;输出端子组8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高压输出端子组和至少一个低压输出端子组;与高压继电器230的继电器端子组电连接的连接端子组分别与高压输入端子组和高压输出端子组电连接;高压继电器230用于在导通时控制高压输入端子组与高压输出端子组导通,或者在断开时控制高压输入端子组与高压输出端子组断开;与低压继电器240的继电器端子组电连接的连接端子组分别与低压输入端子组和低压输出端子组电连接;低压继电器240用于在导通时控制低压输入端子组与低压输出端子组导通,或者在断开时控制低压输入端子组与低压输出端子组断开。
示例性的,外部信号提供模块可以包括外部电源,外部信号接收模块可以包括照明光源和电机等。外部电源可以与高压输入端子组可插拔电连接,电机与高压输出端子组可插拔电连接。外部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源模块或电源转换电路将供电电压传输至高压继电器230以控制高压继电器230闭合,进而导通高压输入端子组和高压输出端子组,进而使得电源信号成功传输至电机,使得电机启动工作;外部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源模块或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向高压继电器230提供供电电压,使得高压继电器230断开,从而断开高压输入端子组和高压输出端子组,进而使得电源信号无法传输至电机,最终电机停止工作。
外部电源还可以与低压输入端子组可插拔电连接,照明光源与低压输出端子组可插拔电连接。外部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源模块或电源转换电路将供电电压传输至低压继电器240以控制低压继电器240闭合,进而导通低压输入端子组和低输出端子组,进而使得电源信号成功传输至照明光源,使得照明光源点亮照明;外部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源模块或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向低压继电器240提供供电电压,使得低压继电器240断开,从而断开低压输入端子组和低压输出端子组,进而使得电源信号无法传输至照明光源,以熄灭照明光源。
相对应的,电路板100可以设置有高压区130和低压区140,低压区140设置低压输入端子、低压输出端子和高压输入端子,高压区130设置高压输出端子,即可以实现低压输入、高压输出的效果。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该板载继电器装置10的电路板100上还可以设置有外部感应传感器900,外部感应传感器900通过控制端子组600的一个控制输入端子可以将外部感应信号传输至外部控制器,进而外部控制器根据外部感应信号对各继电器200的导通或断开状态,以及照明光源和电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载继电器装置,通过将多个继电器底座固定在电路板上,多个继电器与多个继电器底座可插拔连接,各继电器底座设置的镂空结构,一方面可以作为继电器的继电器端子组与电路板的连接端子组一一对应电连接的通道,另一方面可以设置弹夹结构可以实现与弹片结构的继电器端子组的灵活插拔固定,不但可以节省空间、避免过多电子线交错混杂引起的接线错误问题、降低出错率,而且使得组装和更换继电器变得简单方便,便于多个继电器的管理和控制。另外,该板载继电器装置的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电源模块和/或电源转换电路,可以实现继电器的多种供电方式;还设置有可与外部控制器插拔电连接的控制端子组,与外部信号提供模块可插拔电连接的输入端子组,以及与外部信号接收模块可插拔电连接的输出端子组,使得该板载继电器装置的应用场景更加灵活广泛。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多个继电器、以及多个继电器底座;
所述电路板包括多个连接端子组;各所述继电器底座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
每个所述继电器底座包括镂空结构,以露出一个所述连接端子组;
每个所述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和继电器端子组;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继电器底座可插拔连接,且在所述继电器插入所述继电器底座时,所述继电器端子组通过所述镂空结构与所述连接端子组接触且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载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端子组包括多个连接端子;每个所述继电器端子组包括与一个所述连接端子组中的多个连接端子一一对应的多个继电器端子;
每个所述继电器底座的镂空结构包括与所述继电器端子组中多个所述继电器端子一一对应的多个过孔;各所述继电器端子一一对应地贯穿各所述过孔与各所述连接端子一一对应接触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载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过孔中设置有一弹夹;每个所述继电器端子包括一弹片;
各所述继电器端子的弹片与各所述过孔的弹夹可插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载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继电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继电器和至少一个第二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继电器端子组包括八个所述继电器端子;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继电器端子组包括十四个所述继电器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载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继电器底座与所述电路板焊接固定;
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继电器底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电路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载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电路板与各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各所述继电器提供供电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载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电源端子和电源转换电路;
所述电源端子与外部电源可插拔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通过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还与各所述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源信号转换为各所述继电器的供电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载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控制端子组、输入端子组和输出端子组;
所述控制端子组与外部控制器可插拔连接;
所述输入端子组与外部信号提供模块可插拔连接;
所述输出端子组与外部信号接收模块可插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载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继电器包括至少一个高压继电器和至少一个低压继电器;所述输入端子组包括至少一个高压输入端组和至少一个低压输入端子组;所述输出端子组包括至少一个高压输出端子组和至少一个低压输出端子组;
与所述高压继电器的继电器端子组电连接的所述连接端子组分别与所述高压输入端子组和所述高压输出端子组电连接;所述高压继电器用于在导通时控制所述高压输入端子组与所述高压输出端子组导通,或者在断开时控制所述高压输入端子组与所述高压输出端子组断开;
与所述低压继电器的继电器端子组电连接的所述连接端子组分别与所述低压输入端子组和所述低压输出端子组电连接;所述低压继电器用于在导通时控制所述低压输入端子组与所述低压输出端子组导通,或者在断开时控制所述低压输入端子组与所述低压输出端子组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载继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继电器底座的厚度为5-10mm。
CN202121353462.3U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 Active CN215118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3462.3U CN215118780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3462.3U CN215118780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8780U true CN215118780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09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3462.3U Active CN215118780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8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6791B (zh) 一种车载高可靠性加固以太网交换机
WO2021169694A1 (zh) 一种模块化拼接的mcu应用电路板
CN215118780U (zh) 一种板载继电器装置
WO2001035429A1 (fr) Piece electrique et systeme d'arret d'urgence et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comportant cette piece
US2002002246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termina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217282301U (zh) 一种双操作盒控制设备的系统
CN212970266U (zh) 双轴电机驱动控制印刷电路板组件和双轴电机驱动控制器
EP4195884A1 (en) Power supply with detachable communication module
CN212724321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遥控器的接收器
CN216437048U (zh) 一种具有温度检测功能的集成化igbt驱动板
CN211702550U (zh) 一种用于优化agv电气布局的电路板
CN218123720U (zh) 一种大功率天线交换装置
CN218071289U (zh) 大电流供电组件以及机械臂
CN219419567U (zh) 一种接插组件及接线端子、印刷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217428398U (zh) 一种调光电路、led驱动电路及灯具
CN217135401U (zh) 一种具有漏电预警模块的步进电机驱动器
CN217522257U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
CN212034451U (zh) 一种组合式电路板
CN214305488U (zh) 一种集成智能功率驱动的汇流板
CN220692540U (zh) 接线面板及配电箱
CN218825213U (zh) 便于组装的电源集成控制模块
CN112864821A (zh) 开关控制电器盒及配电方法
CN210867192U (zh) 一种双电路板的供电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0780521U (zh) 一种嵌入安装式开关电源模块组件
CN218676167U (zh) 一种pos终端内外置天线的切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