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2397U - 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2397U
CN215102397U CN202021519173.1U CN202021519173U CN215102397U CN 215102397 U CN215102397 U CN 215102397U CN 202021519173 U CN202021519173 U CN 202021519173U CN 215102397 U CN215102397 U CN 215102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hamber
flocculation chamber
flocculation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191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剑堃
徐强
孙业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Chengyu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Chengyu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Chengyu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Chengyu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191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2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2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2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包括实验台,所述实验台底面一侧固定有絮凝室,所述絮凝室连通有U型管,所述絮凝室内部转动设有入水口调节机构;所述入水口调节机构包括横向设于絮凝室内的转管,转管上固定套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入水口,且所述入水口和转管内部连通;所述转管轴承穿设絮凝室并于其端部固定有调节盘,所述转管另一端轴承穿设絮凝室并于其端部轴承连接折弯管,所述折弯管和U型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絮凝室设有用于观察入水口位置的透明窗。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设备重量,优化了设备工艺;进一步提高了其内混合液的反应速度,降低了废水净化时长,结构合理,构造科学,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尤其是化学实验室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进行排放会造成巨大的污染,因此需要先进行相应的处理,待其稳定或者反应差不多后再进行排放,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污染,因此需要配套相应的化学实验室排水净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通过设有透明观察窗的絮凝室,使得絮凝室内固液分离的废水能够由入水口调节机构自动向搅拌室内输入,无需另加水泵设备,降低了设备重量,优化了设备工艺;且通过本体转动的搅拌室和其内轴承设置的搅拌叶轮使得内部混合液具有双重搅动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其内混合液的反应速度;降低废水净化时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包括实验台,所述实验台底面一侧固定有絮凝室,所述絮凝室连通有U型管,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室内部转动设有入水口调节机构;
所述入水口调节机构包括横向设于絮凝室内的转管,转管上固定套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入水口,且所述入水口和转管内部连通;所述转管轴承穿设絮凝室并于其端部固定有调节盘,所述转管另一端轴承穿设絮凝室并于其端部轴承连接折弯管,所述折弯管和U型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絮凝室设有用于观察入水口位置的透明窗。
优选的,所述实验室底面对应絮凝室一侧固定有过滤室,所述絮凝室和过滤室之间通过U型管连通,所述U型管的底端设有搅拌室,所述搅拌室和U型管连通;所述搅拌室位于所述絮凝室和过滤室的下方,所述U型管的输入端连接于絮凝室侧中点,所述U型管的输出端连接于过滤室的侧顶端。
优选的,所述实验台底面两侧垂直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装配有控制箱;所述实验台顶面还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连通絮凝室。
优选的,所述絮凝室连通有絮凝剂储存盒,所述絮凝剂储存盒固定于实验台上方,所述絮凝剂储存盒连通有絮凝剂下料管,所述絮凝剂下料管的底端延伸至絮凝室内,且所述絮凝剂下料管上设有用于絮凝剂下料控制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由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絮凝室底面连通有沉淀物排出管。
优选的,所述U型管上方的实验台上设有反应剂储存盒,所述反应剂储存盒下方连通有反应剂下料管,所述反应剂下料管底端延伸至U型管的输入端,且所述反应剂下料管上还设有反应剂下料控制的第二阀门;所述U型管在靠近絮凝室一侧的竖管上装配有第三阀门,所述U型管在靠近过滤室一侧的竖管上装配有提升泵;所述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提升泵均由控制箱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室外两侧均设有第一轴承,所述搅拌室通过第一轴承与U型管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室外固定套设有带轮圈,所述带轮圈上套设皮带,所述皮带由电机传动;所述搅拌室内表面两侧等距设有多个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固定套设有多个搅拌叶轮。
优选的,所述过滤室内上下依次设有无机陶瓷过滤层和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下方的过滤室连通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有透明观察窗的絮凝室,使得絮凝室内固液分离的废水能够由入水口调节机构自动向搅拌室内输入,无需另加水泵设备,降低了设备重量,优化了设备工艺;且通过本体转动的搅拌室和其内轴承设置的搅拌叶轮使得内部混合液具有双重搅动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其内混合液的反应速度;降低废水净化时长;本实用新型将实验台的废水净化排出装配于实验台下方,结构合理,构造科学,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入水口调节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实验台;2、絮凝室;3、U型管;4、搅拌室;5、过滤室;6、控制箱;11、支撑板;12、进水槽;21、絮凝剂储存盒;22、絮凝剂下料管;23、第一阀门;24、入水口调节机构;25、沉淀物排出管;31、反应剂储存盒;32、第二阀门;33、第三阀门;34、提升泵;41、固定轴;42、搅拌叶轮;43、带轮圈;51、无机陶瓷过滤层;52、活性炭层;53、出水管;311、反应剂下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包括实验台1和控制箱6,所述实验室底面两侧固定有絮凝室2和过滤室5,所述絮凝室2和过滤室5之间通过U型管3连通,所述U型管3的底端设有搅拌室4,所述搅拌室4和U型管3连通;所述搅拌室4位于所述絮凝室2和过滤室5的下方,所述U型管3的输入端连接于絮凝室2侧中点,所述U型管3的输出端连接于过滤室5的侧顶端。
所述絮凝室2将实验台1上的废水经过絮凝剂初步絮凝后,形成固液分离状态后,其液体废水经U型管3排入至搅拌室4,在搅拌室4内经过与反应剂的充分反应后排入至过滤室5,经过滤室5的过滤后形成净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所述实验台1底面两侧垂直固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装配有控制箱6;所述实验台1顶面还设有进水槽12,所述进水槽12连通絮凝室2。
所述支撑板11在实验台1底面形成安装空间,通过安装空间装配絮凝室2、U型管3和过滤室5,所述絮凝室2、U型管3和过滤室5的截流下水通过控制箱6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所述絮凝室2连通有絮凝剂储存盒21,所述絮凝剂储存盒21固定于实验台1上方,所述絮凝剂储存盒21连通有絮凝剂下料管22,所述絮凝剂下料管22的底端延伸至絮凝室2内,且所述絮凝剂下料管22上设有用于絮凝剂下料控制的第一阀门23,所述第一阀门23由控制箱6电性连接;所述絮凝室2内还设有入水口调节机构24,且絮凝室2底面连通有沉淀物排出管25。
所述絮凝剂储存盒21将絮凝剂存储,在需要对絮凝室2内废水进行固液分离时,通过控制箱6开启第一阀门23,第一阀门23开启将絮凝剂从絮凝剂下料管22输入至絮凝室2内,使其内废水形成固液分离;入水口调节机构24用于调节U型管3的吸附高度,使具有不同高度固液分离界面的废水均能够被排出至U型管3内,而遗留的固态废弃物由沉淀物排出管25排出至絮凝室2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所述U型管3上方的实验台1上设有反应剂储存盒31,所述反应剂储存盒31下方连通有反应剂下料管311,所述反应剂下料管311底端延伸至U型管3的输入端,且所述反应剂下料管311上还设有反应剂下料控制的第二阀门32;所述U型管3在靠近絮凝室2一侧的竖管上装配有第三阀门33,所述U型管3在靠近过滤室5一侧的竖管上装配有提升泵34;所述第二阀门32、第三阀门33和提升泵34均由控制箱6电性连接。
所述反应剂储存盒31将反应剂存储,在需要对U型管3和搅拌室4内废水进行二次聚集沉淀,通过控制箱6开启第二阀门32和第三阀门33,第二阀门32开启将反应剂从反应剂下料管311输入至U型管3,第三阀门33开启将废水和反应剂混合物排入至搅拌室4,经搅拌室4充分搅拌反应后形成二次聚集沉淀,使废水进一步净化;净化后的废水在经过提升泵34后输入至过滤室5,对其进行过滤后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所述搅拌室4外两侧均设有第一轴承,所述搅拌室4通过第一轴承与U型管3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室4外固定套设有带轮圈43,所述带轮圈43上套设皮带,所述皮带由电机传动;所述搅拌室4内表面两侧等距设有多个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41,所述固定轴41上固定套设有多个搅拌叶轮42。
所述搅拌室4通过轴承与U型管3转动连接,当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带轮圈43,带轮圈43带动与其固定的搅拌室4在U型管3底端轴向转动,使其内反应剂和废水的混合物搅动,提高搅拌效果;其次,搅拌室4在轴向转动时,其内部转动连接的固定轴41保持静止,搅拌叶轮42也保持静止,相对于搅动的混合液形成对混合液的搅拌,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合液的搅拌效果,加快搅拌速率,提高反应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所述过滤室5内上下依次设有无机陶瓷过滤层51和活性炭层52,所述活性炭层52下方的过滤室5连通出水管53。
所述无机陶瓷过滤层51和活性炭层52对反应剂反应后的废水进行过滤后,形成净水,再将净水从出水管53排出,从而实现化学实验后的废水净化排出。
请参照哦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所述入水口调节机构24包括横向设于絮凝室2内的转管,转管上固定套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入水口,且所述入水口和转管内部连通;所述转管轴承穿设絮凝室2并于其端部固定有调节盘,所述转管另一端轴承穿设絮凝室2并于其端部轴承连接折弯管,所述折弯管和U型管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絮凝室2设有用于观察入水口位置的透明窗。
所述调节盘用于调节转盘的转动角度,从而实现入水口的位置调节,在废水经固液分离后,其分界面在入水口下方时,通过调节盘使得入水口靠近分界面,在开启第三阀门33后,因连通器原理,其内固液分离后的废水经入水口、转管、折弯管进而向U型管3输送,从而实现絮凝室2内废水自动输送,而无需使用抽水设备,从而减少设备使用量。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废水经进水槽12流入絮凝室2,经控制箱6开启第一阀门23,絮凝剂经絮凝剂下料管22注入絮凝室2使其内废水形成固液分离;后转动调节盘,调节盘带动转管,转管带动转盘旋转,使其入水口的高度改变,直至转动至固液分离分界面;后开启第二阀门32和第三阀门33,固液分离后的废水因连通器原理,经折弯管和U型管3通入搅拌室4,直至絮凝室2内废水液面落入入水口下方;此时,搅拌室4内废水注入有反应剂,开启电机,电机通过皮带带动搅拌室4轴向转动,是其内混合液混动,进一步的,搅拌室4转动时,其内部轴承设置的固定轴41和其上的搅拌叶轮42相对于混合液具有搅拌作用,进一步提高其搅拌反应效果,使其充分二次聚集沉淀;当搅拌室4内充分反应后,经提升泵34向过滤室5通入二次聚集沉淀的混合液,经过滤室5的两次过滤后,实现净水排出。
综述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透明观察窗的絮凝室,使得絮凝室内固液分离的废水能够由入水口调节机构自动向搅拌室内输入,无需另加水泵设备,降低了设备重量,优化了设备工艺;且通过本体转动的搅拌室和其内轴承设置的搅拌叶轮使得内部混合液具有双重搅动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其内混合液的反应速度;降低废水净化时长;本实用新型将实验台的废水净化排出装配于实验台下方,结构合理,构造科学,适合推广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包括实验台(1),所述实验台(1)底面一侧固定有絮凝室(2),所述絮凝室(2)连通有U型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室(2)内部转动设有入水口调节机构(24);
所述入水口调节机构(24)包括横向设于絮凝室(2)内的转管,转管上固定套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入水口,且所述入水口和转管内部连通;转管轴承穿设所述絮凝室(2)并于其端部固定有调节盘,所述转管另一端轴承穿设絮凝室(2)并于其端部轴承连接折弯管,所述折弯管和U型管(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絮凝室(2)设有用于观察入水口位置的透明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室底面对应絮凝室(2)一侧固定有过滤室(5),所述絮凝室(2)和过滤室(5)之间通过U型管(3)连通,所述U型管(3)的底端设有搅拌室(4),所述搅拌室(4)和U型管(3)连通;所述搅拌室(4)位于所述絮凝室(2)和过滤室(5)的下方,所述U型管(3)的输入端连接于絮凝室(2)侧中点,所述U型管(3)的输出端连接于过滤室(5)的侧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1)底面两侧垂直固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装配有控制箱(6);所述实验台(1)顶面还设有进水槽(12),所述进水槽(12)连通絮凝室(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室(2)连通有絮凝剂储存盒(21),所述絮凝剂储存盒(21)固定于实验台(1)上方,所述絮凝剂储存盒(21)连通有絮凝剂下料管(22),所述絮凝剂下料管(22)的底端延伸至絮凝室(2)内,且所述絮凝剂下料管(22)上设有用于絮凝剂下料控制的第一阀门(23),所述第一阀门(23)由控制箱(6)电性连接;所述絮凝室(2)底面连通有沉淀物排出管(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3)上方的实验台(1)上设有反应剂储存盒(31),所述反应剂储存盒(31)下方连通有反应剂下料管(311),所述反应剂下料管(311)底端延伸至U型管(3)的输入端,且所述反应剂下料管(311)上还设有反应剂下料控制的第二阀门(32);所述U型管(3)在靠近絮凝室(2)一侧的竖管上装配有第三阀门(33),所述U型管(3)在靠近过滤室(5)一侧的竖管上装配有提升泵(34);所述第二阀门(32)、第三阀门(33)和提升泵(34)均由控制箱(6)电性连接。
CN202021519173.1U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 Active CN215102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9173.1U CN215102397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9173.1U CN215102397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2397U true CN215102397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61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19173.1U Active CN215102397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23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0470A (zh) * 2024-02-29 2024-04-02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利施工污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0470A (zh) * 2024-02-29 2024-04-02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利施工污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1123B (zh)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111704319A (zh) 一种预制模块化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15102397U (zh) 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水排出净化装置
CN111635038A (zh) 一种化工废液重金属残留处理设备
CN101898847B (zh) 处理含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代谢产物污水的系统
CN216273623U (zh) 结合pact-mbr耦合技术的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
CN115196835A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3149374A (zh) 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水处理系统
CN212246549U (zh) 一种电镀污水处理设备
CN107879434A (zh) 一种可调节搅拌深度的静电絮凝曝气机
CN113582503A (zh) 底泥沉淀浓缩装置、底泥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2159028A (zh) 一种污水净化池及污水净化方法
CN213295100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19885867U (zh) 一种乙酸乙酯生产用废水处理装置
CN111003900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17895222U (zh) 一种原水预处理设备
CN212450975U (zh) 一种含磷废水处理装置
CN110204069A (zh) 一种环保工业净水器
CN210065481U (zh) 一种外加碳源脱氮的处理设备
CN207760205U (zh) 制药废水处理装置
CN214781375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多级净化设备
CN219136588U (zh) 一种新型高效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化处理装置
JP5775690B2 (ja) 浄化槽処理水の脱色機能を備えた固液分離方法とそれを実施する装置
CN212669421U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214880781U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