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00185U - 一种分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00185U
CN215100185U CN202121608007.3U CN202121608007U CN215100185U CN 215100185 U CN215100185 U CN 215100185U CN 202121608007 U CN202121608007 U CN 202121608007U CN 215100185 U CN215100185 U CN 215100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upporting
wheel
alo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080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磊
徐庆帮
丛强滋
陶鹏
彭远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Newbeiyang Zhengqi Robot Co ltd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Newbeiyang Zhengqi Robot Co ltd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Newbeiyang Zhengqi Robot Co ltd,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Newbeiyang Zhengqi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080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00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00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00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拣装置,涉及物流设备领域;该分拣装置包括架体、链传动组件及小车;架体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轨;链传动组件设置于架体,包括链条;小车包括车体和车轮组件;车轮组件包括支撑件、支撑轴、固定件和行走轮;支撑件与车体固定连接,且包括第一支撑板;支撑轴与第一支撑板插接,具有位于第一支撑板两侧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链条连接;行走轮套设于第二段,且由导轨支撑,并能沿导轨滚动;固定件与支撑件固定连接,固定件包括用于支撑第二段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分别位于行走轮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小车的支撑轴在固定件和支撑件的共同支撑下,不易变形,因此小车运行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分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分拣装置包括架体、以及设置于架体的链条和小车。架体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轨,小车与链条传动连接,链条移动时带动小车沿第一方向输送物品。小车包括车体、支撑件、支撑轴和行走轮,车体与支撑件固定连接,支撑轴的轴线沿与第一方向呈夹角的第二方向延伸,支撑轴的一端与支撑件插接,且由支撑件支撑,支撑轴远离链条的一端与行走轮插接,行走轮由导轨支撑,能够沿导轨滚动,用于支撑小车及链条。但是,行走轮的这种支撑结构使得行走轮运动过程中支撑轴受力易产生局部变形,从而造成小车运行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车的支撑轴不易变形的分拣装置,其能够有效地保证小车运行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物品输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拣装置,包括:
架体,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轨;
链传动组件,设置于架体,包括链条;
小车,包括车体和车轮组件;车轮组件包括支撑件、支撑轴、固定件和行走轮;支撑件与车体固定连接,且包括第一支撑板;支撑轴的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支撑板插接,具有位于第一支撑板两侧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链条连接,以随链条同步移动;行走轮套设于第二段,且由导轨支撑,在车体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行走轮能沿导轨滚动;固定件与支撑件固定连接,固定件包括用于支撑第二段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分别位于行走轮的两侧;
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板套设于第二段的端部,且第二段伸出第一固定板的部分开设有沿支撑轴的径向贯穿的限位孔;车轮组件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与限位孔插接;
或者,
第一固定板与第二段的端部沿第二方向抵接配合,且第一固定板与第二段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
或者,
第二段设有铣平面,铣平面设有螺纹孔,第一固定板与铣平面贴合后,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车轮组件还包括轴套,行走轮套设于轴套上;轴套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节轴套和第二节轴套,第二节轴套的外径大于第一节轴套的外径;第一节轴套与第一安装孔插接,第二节轴套沿自身轴线的第一端面能与链条抵接,第二节轴套沿自身轴线的第二端面能与第一支撑板抵接;支撑轴依次与第二节轴套、第一节轴套插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车轮组件还包括间隔套和限位套,间隔套与第一节轴套套接,且间隔套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配合,间隔套的另一端与行走轮的第一侧配合;
限位套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节限位套和第二节限位套,第一节限位套的外径小于第二节限位套的外径,第一节限位套与第一节轴套插接,第二节限位套沿自身轴向的第一端面与行走轮的第二侧配合,第二节限位套沿自身轴向的第二端面与第一固定板配合,第二段与第一节限位套和第二节限位套均插接,限位套和间隔套用于共同限定行走轮在轴套上的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呈夹角设置,且第二支撑板与车体固定连接;
固定件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第一支撑板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板朝向链条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车体与第二支撑板背离链条的一侧固定连接,容纳槽用于接收由链条掉落的异物。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连接板连接;
车轮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固定板的导向轮,导向轮的轴线沿第三方向延伸,架体还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板;当行走轮沿导轨滚动时,导向轮能与限位板滚动配合;
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两两呈夹角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车轮组件还包括螺栓、螺母及连接套,连接套的第一端与导向轮插接,连接套的第二端与第二安装孔插接,螺栓与连接套插接,并能从第二安装孔伸出,螺母与螺栓伸出第二安装孔的部分螺纹连接;
和/或,
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一支撑板上对应开设有第四安装孔,第二固定板用于通过紧固件同时穿过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后与第一支撑板紧固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开口槽,开口槽与行走轮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开口槽的开口背离行走轮;
分拣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架体的多个小车,多个小车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任意相邻两个小车的一个的开口槽与另一个的支撑轴沿第一方向直接或间接套接,且支撑轴能沿开口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分拣装置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链传动组件,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
小车包括设置于车体沿第二方向的两端的两个车轮组件,两个车轮组件与两个链传动组件的链条一一对应地连接,小车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两个车轮组件的行走轮分别沿两个导轨滚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拣装置,其包括架体、链传动组件及小车;架体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轨;链传动组件设置于架体,包括链条;小车包括车体和车轮组件;车轮组件包括支撑件、支撑轴、固定件和行走轮;支撑件与车体固定连接,且包括第一支撑板;支撑轴的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支撑板插接,具有位于第一支撑板两侧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链条连接,以随链条同步移动;行走轮套设于第二段,且由导轨支撑,在车体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行走轮能沿导轨滚动;固定件与支撑件固定连接,固定件包括用于支撑第二段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分别位于行走轮的两侧;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该分拣装置可通过位于行走轮两侧的支撑件和固定件共同支撑支撑轴,从而可提高支撑轴的支撑强度,防止支撑轴因受力而发生局部变形,从而保证行走轮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小车运行的稳定性,继而保证物品输送作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三。
图标:100-架体;103-导轨;105-链条;107-主动链轮;109-从动链轮;111-驱动电机;113-小车;115-车体;117-支撑件;119-支撑轴;121-固定件;123-行走轮;125-主动辊;127-从动辊;129-输送带;131-第一支撑板;133-第二支撑板;135-容纳槽;137-限位孔;138-限位件;139-第一固定板;140-连接板;141-第二固定板;143-第一安装孔;145-第一节轴套;147-第二节轴套;149-间隔套;151-第一节限位套;153-第二节限位套;155-第二安装孔;157-螺栓;159-螺母;161-连接套;163-导向轮;164-限位板;165-第三安装孔;167-第四安装孔;168-第一紧固件;169-第二紧固件;171-安装通孔;173-安装柱;175-开口槽;177-平板部;179-折弯部;181-第一段;183-第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分拣装置包括架体、以及设置于架体的链条和小车。架体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轨,小车与链条传动连接,链条移动时带动小车沿第一方向输送物品。小车包括车体、支撑件、支撑轴和行走轮,车体与支撑件固定连接,支撑轴的轴线沿与第一方向呈夹角的第二方向延伸,支撑轴的一端与支撑件插接,且由支撑件支撑,支撑轴远离链条的一端与行走轮插接,行走轮由导轨支撑,能够沿导轨滚动,用于支撑小车及链条。但是,行走轮的这种支撑结构使得行走轮运动过程中支撑轴受力易产生局部变形,从而造成小车运行不稳定。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拣装置,其通过在行走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支撑件和固定件共同支撑支撑轴,能有效地改善支撑轴因受力而发生局部变形的问题,从而保证行走轮运行的稳定性,保证小车运行的稳定性。下面对该分拣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地介绍。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具体包括架体100、链传动组件以及小车113。
详细地,架体100呈长方体框架状设置,架体100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也即图1中的ab方向)延伸的导轨103,导轨103呈板状、块状,或板状与块状的复合结构设置,用于为链传动组件的安装和运行提供支撑。
详细地,链传动组件具体包括驱动电机111、主动链轮107、从动链轮109以及链条105。其中,驱动电机111设置于架体100上,主动链轮107和从动链轮109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架体100,且位于导轨103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并均能相对架体100转动。同时,主动链轮107与驱动电机111传动连接。链条105同时套设于主动链轮107和从动链轮109,且与主动链轮107和从动链轮109均啮合,且链条105包括多个依次首尾铰接设置的链节。通过这样设置,驱动电机111转动时能驱动主动链轮107转动,从而带动链条105运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链传动组件也可以采用带传动组件进行替换,带传动组件可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带轮和套设于两个带轮的环状传动带,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详细地,小车113与链条105固定连接,因而当驱动电机111驱动链条105运动时小车113能随链条105运动,以输送物品。具体地,小车113包括车体115、输送组件和车轮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11正转或反转,以驱动小车113随链条105环形运动,且当小车113在链条105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运动时,小车113能够输送物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11可以正转和反转交替,以驱动小车113沿第一方向往返运动,以输送物品。
其中,车体115的长度与架体100的宽度尺寸适配,输送组件具体包括电机(图未示出)、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主动辊125、从动辊127以及输送带129。主动辊125和从动辊127沿第二方向(也即图1中的与ab方向垂直的cd方向)间隔设置于车体115,输送带129同时套设于主动辊125和从动辊127外。电机正转或反转时,能带动主动辊125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129运动,以沿第二方向的正向或反向输送物品。
其中,车轮组件包括支撑件117、支撑轴119、固定件121和行走轮123。支撑件117与车体115固定连接,支撑件117包括第一支撑板131。支撑轴119的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支撑板131插接,具有位于第一支撑板131两侧的第一段181和第二段183,第一段181与链条105的两个链节的铰接处连接,以在驱动电机111驱动主动链轮107转动使得链条105运动时能随链条105同步移动,从而能带动车体115沿第一方向运动。同时,行走轮123套设于第二段183,且由导轨103支撑,在车体115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行走轮123能沿导轨103滚动,以有效地支撑运动的链条105,保证小车113运动的平稳性。并且,固定件121与支撑件117固定连接,固定件121包括用于支撑第二段183的第一固定板139,第一固定板139与第一支撑板131分别位于行走轮123的两侧。
将第一固定板139和第一支撑板131分别设置于行走轮123的两侧,使得支撑件117和固定件121共同支撑支撑轴119的第二段183,从而可提高支撑轴119的支撑强度,防止支撑轴119因受力而发生局部变形,从而保证行走轮123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小车113运行的稳定性,继而保证物品输送作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均为水平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一方向呈其他夹角设置,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剖视图。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39具体套设于第二段183的端部,第二段183伸出第一固定板139的部分开设有沿支撑轴119的径向贯穿的限位孔137。车轮组件还包括限位件138,限位件138与限位孔137插接以锁定整个支撑轴119,从而保证支撑轴119与链条105配合后的稳定性,且限制第一固定板139与支撑轴119的相对位置,从而避免第一固定板139与行走轮123与支撑轴119的第二段183脱离,从而充分保证小车113运行的稳定性。
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孔137为贯穿支撑轴119的通孔,限位件138为限位销,限位销与通孔插接以充分保证小车113运行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固定板139与第二段183的端部沿第二方向抵接配合,且第一固定板139与第二段183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以充分保证第一固定板139与支撑轴119配合的稳定性;又或者,也可以第二段183的端部设置铣平面,在铣平面上攻螺纹孔,第一固定板139能与铣平面贴合,并且当第一固定板139与铣平面贴合后能通过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板139和螺纹孔后将二者紧固连接;又或者第二端与第一固定板139插接,且第一固定板139与第二段183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以保证小车113运行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均不再赘述。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一;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二;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三。请参阅图5至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31上还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43,第一安装孔143为圆形通孔。车轮组件还根据需求设置有轴套,行走轮123套设于轴套上。并且,轴套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节轴套145和第二节轴套147,第一节轴套145和第二节轴套147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并且,第二节轴套147的外径大于第一节轴套145的外径。第一节轴套145与第一安装孔143插接,第二节轴套147沿自身轴线的第一端面能与链条105抵接,第二节轴套147沿自身轴线的第二端面能与第一支撑板131抵接,支撑轴119依次与第二节轴套147、第一节轴套145插接。通过这样设置,不仅可以增加对支撑轴119支撑长度,还通过第二节轴套147限制了链条105沿支撑轴119的轴向的位置,防止链条105与第一支撑板131直接接触,减少了对链条105的磨损。
作为可选的方案,请再次参阅图5至图8,在本实施例中,车轮组件还包括间隔套149和限位套。
其中,间隔套149与第一节轴套145套接,且间隔套149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31配合,间隔套149的另一端与行走轮123的第一侧配合。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行走轮123为轴承滚轮,具有内圈及与内圈套接的外圈,内圈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间隔设置于外圈的两个端面之间,间隔套149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31配合,也即间隔套149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31抵接或间隔设置,间隔套149的另一端与行走轮123的第一侧配合,也即间隔套149的另一端与第一端面抵接或间隔设置。通过间隔套149的设置,能使行走轮123的外圈的端面与第一支撑板131间隔设置,防止行走轮123与第一支撑板131直接接触,从而能减小对行走轮123的磨损,保证小车113运行的平稳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与外圈的两个端面一一对应的平齐或者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均凸出于外圈的端面;又或者,行走轮123为普通滚轮,即行走轮123仅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端面,间隔套149的另一端与行走轮123的第一侧配合,也即间隔套149的另一端与两个端面中的一个抵接或间隔设置。更具体的,间隔套149沿其轴向的长度小于第一支撑板131和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行走轮123的转动更加顺畅。
同时,限位套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节限位套151和第二节限位套153。第一节限位套151和第二节限位套153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并且,第一节限位套151的外径小于第二节限位套153的外径,第一节限位套151与第一节轴套145插接,第二节限位套153沿自身轴向的第一端面与行走轮123的第二侧配合(既可以为与行走轮123的内圈的第二端面抵接配合,也可以为与行走轮123的内圈的第二端面间隔设置),第二节限位套153沿自身轴向的第二端面与第一固定板139配合(既可以为与第一固定板139抵接配合,且也可以为与第一固定板139间隔设置),第二段183与第一节限位套151和第二节限位套153均插接,限位套和间隔套149用于共同限定行走轮123在轴套上的位置。由于间隔套149和限位套分别位于轴承滚轮的内圈沿轴向的两侧,且分别与内圈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抵接或间隔设置,使得内圈的第一端面与第一支撑板131间隔设置、内圈的第二端面与第一固定板139间隔设置,因此,限位槽和间隔套149能够共同限制行走轮123沿自身轴向的位置,从而使得小车113的运行更平稳,进而保证物品输送作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请再次参阅图3至图8,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17还包括第二支撑板133,第二支撑板133与第一支撑板131垂直设置,第二支撑板133与车体115固定连接,且当小车113沿第一方向输送物品时,第二支撑板133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支撑板131沿竖直方向延伸,且链条105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33的下方,以通过第二支撑板133防止输送带129上的异物进入链条105,从而保证小车113输送物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固定件121还包括连接板140,连接板140包括多个依次呈夹角连接的多个折弯板,连接板14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39连接,连接板140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安装通孔171,第一安装板上对应设置有安装柱173,安装柱173具有开孔,第一紧固件168能穿过安装通孔171以及安装柱173的开孔后紧固连接固定件121与支撑件117。
也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支撑板133的设置能保证车体115与整个支撑件117的稳固配合,而通过连接板140的设置能保证固定件121与支撑件117的稳固配合,从而能保证行走轮123两侧的支撑轴119的第二段183均能得到稳定且有效地支撑,从而能提高支撑轴119的支撑强度,防止支撑轴119因受力而发生局部变形,从而保证行走轮123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小车113运行的稳定性,继而保证物品输送作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133也可以与第一支撑板131呈其他夹角设置,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可选的方案,请再次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133朝向链条105的一侧设有容纳槽135,车体115与第二支撑板133背离链条105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当小车113在竖直平面内随链条105环形运动至第二支撑板133位于链条105的下方时,容纳槽135能够接收链条105上掉落的润滑油、灰尘等异物,防止异物掉落至小车113的输送组件上,从而保证输送组件的洁净度,保证输送组件上支撑的物品的洁净度,从而保证物品输送作业的有序进行。
进一步可选地,请继续参阅图8,在支撑件117的第一支撑板131上还开设有开口槽175,开口槽175与第一行走轮123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开口槽175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开口槽175的开口朝向背离行走轮123。同时,分拣装置包括设置于架体100的多个小车113,多个小车113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任意相邻两个小车113的一个的开口槽175与另一个的支撑轴119沿第一方向直接或间接套接,且二者能沿开口槽175的延伸方向相对移动。
由于链条105包括相互铰接的多个链节,多个小车113的车轮组件的支撑轴119均设置于相邻两个链节的铰接处,当链条105与主动链轮107和从动链轮109啮合时,链条105的相邻两个链节之间的轴心距会因链条105变弯而减小,因而通过将支撑轴119设置为能相对开口槽175移动,可使链条105与主动链轮107和从动链轮109的啮合更可靠和稳定,从而能进一步地保证小车113运行的平稳性,保证物品输送作业的高效进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槽175也可以开设于第二支撑板133上,能保证小车113平稳运行即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当分拣装置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小车113时,任意相邻两个小车113两者中的一者的开口槽175具体与两者中的另一者的间隔套149套接,且二者能沿开口槽175的延伸方向相对移动。通过间隔套149的套接配合,一方面可改善支撑轴119与开口槽175直接接触所导致的磨损问题,保证支撑轴119的安全性,避免支撑轴119直接受力而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通过间隔套149与开口槽175的配合,能使得运动过程中行走轮123始终与支撑件117不接触,从而能避免对行走轮123造成磨损,保证行走轮123的使用寿命。
请再次参阅图5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21还包括第二固定板141,第二固定板141与连接板140连接,且第一固定板139、第二固定板141以及连接板140三者一体成型,以充分提高整个固定件121的强度。车轮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固定板141的导向轮163。导向轮163的轴线沿第三方向(也即图1中的ef方向,当小车113沿第一方向输送物品时,ef方向也为垂直于ab方向和cd方向的竖直方向)延伸,架体100还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板164,限位板164可设置为与导轨103垂直固定连接。
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导向轮163与整个固定件121固定配合,从而使得使得当行走轮123沿导轨103滚动时,导向轮163能与限位板164滚动配合,以使得提高车轮组件的模块化程度,使其结构更加紧凑,从而保证物品输送作业的高效进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轮163的轴线方向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呈其他夹角的方向,此时随之改变限位板164与导轨103的夹角度数即可,能保证小车113运行的稳定性即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39、第二固定板141和连接板140可通过钣金件折弯后一体成型得到,以充分保证固定件121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三者还可以通过紧固件紧固配合等,保证固定件121的强度即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详细地,请再次参阅图5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14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55,第二安装孔155为通孔。车轮组件还包括螺栓157、螺母159及连接套161。连接套161的第一端与导向轮163插接,连接套161的第二端与第二安装孔155插接,螺栓157与连接套161插接,并能从第二安装孔155伸出,螺母159与螺栓157伸出第二安装孔155的部分螺纹连接。通过螺母159、螺栓157以及连接套161的配合,使得导向轮163能与固定件121稳固配合,从而能保证小车113运动时导向轮163能与限位板164稳定地滚动配合,以进一步地保证物品输送作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141设有第一安装孔143,车轮组件还包括固定轴及紧固件,固定轴设有限位部,固定轴与导向轮163插接,且限位部与导向轮163抵接,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143与固定轴螺纹连接。
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车轮组件具体包括多个导向轮163,例如包括两个导向轮163,两个导向轮163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二固定板141的下方,且两个导向轮163同时与限位板164滚动配合,以进一步地提高小车113的运输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轮163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多个,例如三个、四个等,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分拣装置具体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链传动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103,以及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板164。小车113包括设置于车体115沿第二方向的两端的对称设置的两个车轮组件,两个车轮组件与两个链传动组件的链条105一一对应地连接,小车113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两个车轮组件的行走轮123分别沿两个导轨103滚动,两个车轮组件的导向轮163分别与对应位置的限位板164滚动配合。通过两个车轮组件的设置,使得小车113运行的平稳性和稳定性能得到充分保证,通过两个限位板164的设置,能共同限制车体115沿第二方向位移,进一步地保证小车113运行的平稳性。
请再次参阅图5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141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65,第一支撑板131上对应开设有第四安装孔167。第三安装孔165和第四安装孔167均为通孔,且第二固定板141用于通过第二紧固件169同时穿过第三安装孔165和第四安装孔167后与第一支撑板131紧固连接,以进一步地提高固定件121和支撑件117的整体强度,以进一步地提高对支撑轴119的支撑强度,以避免其出现变形,保证小车113的正常运动,从而保证物品输送作业的可靠性。
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141具体包括平板部177和折弯部179,连接板140设置于平板部177的第一端,折弯部179设置于平板部177的第二端,且与连接板140相对,且第二安装孔155具体开设于平板部177,第三安装孔165开设于折弯部179,以充分保证固定件121能与导向轮163以及支撑件117稳定配合。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装置的安装过程、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说明:
该分拣装置进行安装作业时,可先将两个链传动组件沿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地设置于架体100上;然后,将小车113的两个车轮组件分别与两个链传动组件配合即可。其中,在车轮组件与对应位置的链传动组件配合时,可将车轮组件的支撑轴119与支撑件117插接,且使得支撑轴119的第一段181与链条105的相邻两个链节的铰接处插接,使得支撑轴119的第二段183与行走轮123插接,并利用支撑件117和固定件121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固定板139和第一支撑板131分别位于行走轮123的两侧,并共同支撑支撑轴119;最后,使得行走轮123与导轨103配合即可。
该分拣装置进行分拣作业时,驱动电机111转动时能带动整个小车113沿第一方向运动,小车113的电机正转或反转能驱动输送带129沿第二方向的正向或反向运动,从而实现物品的输送。
在上述过程中,该分拣装置可通过位于行走轮123两侧的支撑件117和固定件121共同支撑支撑轴119,从而可提高支撑轴119的支撑强度,防止支撑轴119因受力而发生局部变形,从而保证行走轮123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小车113运行的稳定性,继而保证物品输送作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轴119不易变形的分拣装置,其能够有效地保证小车113运行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物品输送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轨;
链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架体,包括链条;
小车,包括车体和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包括支撑件、支撑轴、固定件和行走轮;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且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轴的轴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插接,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链条连接,以随所述链条同步移动;所述行走轮套设于所述第二段,且由所述导轨支撑,在所述车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行走轮能沿所述导轨滚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段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行走轮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板套设于所述第二段的端部,且所述第二段伸出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部分开设有沿所述支撑轴的径向贯穿的限位孔;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孔插接;
或者,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段的端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抵接配合,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段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
或者,
所述第二段设有铣平面,所述铣平面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铣平面贴合后,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轴套,所述行走轮套设于所述轴套上;所述轴套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节轴套和第二节轴套,所述第二节轴套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节轴套的外径;所述第一节轴套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插接,所述第二节轴套沿自身轴线的第一端面能与所述链条抵接,所述第二节轴套沿自身轴线的第二端面能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抵接;所述支撑轴依次与所述第二节轴套、所述第一节轴套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间隔套和限位套,所述间隔套与所述第一节轴套套接,且所述间隔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配合,所述间隔套的另一端与所述行走轮的第一侧配合;
所述限位套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节限位套和第二节限位套,所述第一节限位套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节限位套的外径,所述第一节限位套与所述第一节轴套插接,所述第二节限位套沿自身轴向的第一端面与所述行走轮的第二侧配合,所述第二节限位套沿自身轴向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配合,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节限位套和所述第二节限位套均插接,所述限位套和所述间隔套用于共同限定所述行走轮在所述轴套上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链条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车体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链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槽用于接收由所述链条掉落的异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轴线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架体还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限位板;当所述行走轮沿所述导轨滚动时,所述导向轮能与所述限位板滚动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呈夹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螺栓、螺母及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向轮插接,所述连接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插接,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套插接,并能从所述第二安装孔伸出,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伸出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部分螺纹连接;
和/或,
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对应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用于通过紧固件同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紧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所述行走轮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开口槽的开口背离所述行走轮;
所述分拣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架体的多个所述小车,多个所述小车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小车的一个的所述开口槽与另一个的所述支撑轴沿所述第一方向直接或间接套接,且所述支撑轴能沿所述开口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拣装置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链传动组件,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导轨;
所述小车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的两个所述车轮组件,两个所述车轮组件与两个所述链传动组件的链条一一对应地连接,小车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两个所述车轮组件的行走轮分别沿两个所述导轨滚动。
CN202121608007.3U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分拣装置 Active CN215100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8007.3U CN215100185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分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8007.3U CN215100185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分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00185U true CN215100185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21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08007.3U Active CN215100185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分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001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032008Y2 (ja) 回転式小物品収納庫
US20080210523A1 (en) Inverted conveyor
CN212601942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的驱动轮支架总成
CN215100185U (zh) 一种分拣装置
CN114435847A (zh) 一种摆轮分拣机及分拣传送线
JPH11129896A (ja) 走行ガイドシステム
US6588579B2 (en) Conveyor system accessories
CN112744566A (zh) 一种辊道输送机带链条翻转机构
JPH07100525B2 (ja) 新聞、本、雑誌移送用空間コンベヤ
JP2017178610A (ja) 仕分コンベヤ用の連結機構及び仕分コンベヤ
CN112278756B (zh) 分拣机及其分拣小车
CN110745445A (zh) 一种分拣导轨
CN1177564A (zh) 片状材料的配页系统
CN219313876U (zh) 一种滚轮传送装置
US4678051A (en) Rectilinearly traveling vehicle
CN215046301U (zh) 车轮组件、运输车和分拣设备
CN217707609U (zh) 应用于平推式直线分拣机的小车
CN214732143U (zh) 一种用于直线式分拣机的组合式小车
CN214732144U (zh) 一种新型直线式分拣机
JP4052173B2 (ja) 移動体使用の搬送設備
CN212739682U (zh) 物品输送装置和分拣设备
CN211733126U (zh) 一种玻璃装载装置
KR102513558B1 (ko) 물류 자동화 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모듈화된 휠소타 장치
CN220299471U (zh) 钢管输送模组及钢管输送装置
US11260833B2 (en) Dolly assembly for a conveyo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