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6881U - 驻车空调 - Google Patents

驻车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6881U
CN215096881U CN202120537794.0U CN202120537794U CN215096881U CN 215096881 U CN215096881 U CN 215096881U CN 202120537794 U CN202120537794 U CN 202120537794U CN 215096881 U CN215096881 U CN 215096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air conditioner
parking air
threaded hole
st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77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佳
杜雄春
徐伟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77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6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6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6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驻车空调,属于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驻车空调包括底盘,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冷凝器,安装在所述底盘内并靠近所述底盘的第一端;螺纹孔,设于所述底盘的第一端;以及减振螺柱,其相对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支撑端,所述连接端旋入所述螺纹孔,所述支撑端露出所述底盘,用于与车顶接触以支撑所述底盘的第一端。本驻车空调通过在底盘增加减振螺柱,整机安装在车顶后可以通过调节减振螺柱与车顶接触,以在整车晃动中起到支撑和减震作用。

Description

驻车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驻车空调。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驻车空调装车后,由于整机较长,内机固定后,冷凝器一侧下面没有支撑,由于车辆运行晃动可能会发生底盘断裂,或者由于晃动导致室内密封失效发生漏水,或底盘与车顶发生碰撞而导致噪声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驻车空调,通过在底盘增加减振螺柱,整机安装在车顶后可以通过调节减振螺柱与车顶接触,以在整车晃动中起到支撑和减震作用。
根据本公开的驻车空调,包括:底盘,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冷凝器,安装在所述底盘内并靠近所述底盘的第一端;螺纹孔,设于所述底盘的第一端;以及减振螺柱,其相对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支撑端,所述连接端旋入所述螺纹孔,所述支撑端露出所述底盘,用于与车顶接触以支撑所述底盘的第一端。
根据本公开驻车空调的实施例,所述底盘上镶嵌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孔为所述螺纹孔。
根据本公开驻车空调的实施例,所述减振螺柱的支撑端设有柔性件。
根据本公开驻车空调的实施例,所述柔性件为包裹在所述支撑端的橡胶层。
根据本公开驻车空调的实施例,所述支撑端的横截面沿背离所述底盘的方向逐渐增大。
根据本公开驻车空调的实施例,所述底盘的外端对应所述螺纹孔的位置向外延伸有限位环,所述减振螺柱插接于所述限位环。
根据本公开驻车空调的实施例,所述底盘内对应所述螺纹孔的位置设有凸出的凸环。
根据本公开驻车空调的实施例,所述螺纹孔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冷凝器处于两个螺纹孔之间。
根据本公开驻车空调的实施例,还包括:内机,连接在所述底盘的下端,所述内机到所述底盘的第一端的距离大于其到所述底盘的第二端的距离。
根据本公开驻车空调的实施例,还包括: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底盘的第二端;和蒸发腔,设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内机位于所述蒸发腔的下方。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通过将减振螺柱螺接在底盘上,待整机安装在车顶后,可以通过调节减振螺柱露出的长度使其与车顶接触,在整车晃动中起到支撑和减震作用;而且螺接的方式使得减振螺柱到车顶的距离可调节,从而适用于一定范围内不同高度的车型,具有使用灵活、适用性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驻车空调的侧视图;
图2和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驻车空调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驻车空调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驻车空调的底盘处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A向在螺纹孔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驻车空调的减振螺柱的视图;
以上各图中:101、外机;1、机壳;11、底盘;111、室外进风口;112、回风腔;113、送风腔;114、螺纹孔;115、螺母;116、限位环;117、凸环;12、外罩;121、室外排风口;21、冷凝器;22、冷凝风扇;23、风扇罩;3、室外驱动板;41、蒸发器;42、贯流风扇;43、蒸发器保温罩;431、蒸发腔;5、压缩机;6、减振螺柱;102、内机;10、罩壳;101、室内进风口;102、风道腔;20、装饰面板;30、控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驻车空调作为一种新型空调形式,安装在车上使用,在停车等候及休息时,通过接通电源让空调持续运行,以对车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充分满足司机舒适降温需求。
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驻车空调为顶置一体机,包括外机101、和连接在外机101下端的内机102;内机102从车顶插入车内,外机101露在车顶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公开的驻车空间也可以安装到车的侧面使用。
外机101包括机壳1、冷凝器21、冷凝风扇22、蒸发器41、贯流风扇42和压缩机5。
机壳1包括底盘11、和连接在底盘11上方的外罩12。底盘11和外罩12围成容纳空间,冷凝器21、冷凝风扇22、蒸发器41、贯流风扇42和压缩机5等安装在容纳空间内。
底盘11大致呈上端敞口的盒状,其相对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11a和第二端11b,底盘11上靠近第一端11a的底面和侧面设有室外进风口111。
外罩12的上表面呈流线型,可以减小车行进中的风阻,外罩12上与室外进风口111相对的位置设有室外排风口121。
冷凝器21对应室外进风口111安装在底盘11的第一端11a;冷凝风扇22通过风扇罩23安装在冷凝器21的上方,风扇罩23上端的出风口对住外罩12上的室外排风口121,风扇罩23的下端罩住冷凝器21并与底盘11固定连接。在冷凝风扇22的强制作用下,车外空气从室外进风口111进入、经过与冷凝器21换热后从室外排风口121出去(图3中实心箭头示意车外空气流动路径)。
驻车空调可以包括室外驱动板3,用于实现电器控制,室外驱动板3安装在底盘11内、靠近冷凝器21设置。
压缩机5安装在底盘11的第二端11b,蒸发器41和贯流风扇42安装在底盘11的中部、位于冷凝器21和压缩机5之间,蒸发器41和贯流风扇42的上方罩设有蒸发器保温罩43,蒸发器保温罩43与底盘11连接围成蒸发腔431,蒸发器保温罩43的保温材质可实现对蒸发腔431的保温,避免产生凝露水。
底盘11上对应蒸发器41的位置设有回风腔112、对应贯流风扇42的出风侧设有送风腔113。
内机102包括罩壳10、插接在罩壳10下端的装饰面板20和安装在罩壳10内的控制盒30。
罩壳10大致呈上端敞口的盒状,其上端对应回风腔112和送风腔113连接在底盘11的下端。罩壳10上靠近回风腔112的下端面及侧面设有室内进风口101,罩壳20上对接送风腔113设有风道腔102。在贯流风扇42的强制作用下,车内空气从室内进风口101进入,经过回风腔112、与蒸发器41换热后,沿着送风腔113、风道腔102送向车内,大致在驻车空调上形成U形的车内空气回路(图3中空心箭头示意车内空气流动路径)。
驻车空调装车后,由于整机较长,且内机102固定后,外机101的第一端11a(冷凝器21侧)下面没有支撑,长时间装车后,由于车辆运行晃动可能会发生底盘11断裂,或者由于晃动导致内机102密封失效发生漏水,或底盘11与车顶发生碰撞而导致噪声等。因此,本公开在底盘11的第一端11a安装了减振螺柱6,通过减振螺柱6与车顶接触,将外机101支撑起来。
参照图5至图7,底盘11的第一端11a设置有螺纹孔114;减震螺柱6大体呈圆柱状,其一端为连接端6a,另一端为支撑端6b,连接端6a上设有螺纹、螺接入底盘11的螺纹孔114内,支撑端6b从底盘11的下方露出,用于与车顶接触以支撑外机101的冷凝器侧。
减振螺柱6拧在底盘11上,待整机安装在车顶后,可以通过调节减振螺柱6露出的长度使其与车顶接触,在整车晃动中起到支撑和减震作用。本公开通过将减振螺柱6与底盘11的螺接,使得减振螺柱6到车顶的距离可调节,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不同高度的车型,具有使用灵活、适用性广的优点。
通常情况下,底盘11的第一端11a到内机102的距离比底盘11的第二端11b到内机102的距离长,在空调装车后,第一端11a悬臂较长更易发生振动,所以本公开将减振螺柱6设置在底盘11的第一端11a。
螺纹孔114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冷凝器21处于两个螺纹孔114之间,这样,减振螺柱6不用影响到冷凝器21的安装使用。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螺母115作为镶件在底盘11成型时嵌入进去,从而螺母115的内孔即为上述的螺纹孔114。本公开通过镶嵌螺母115来形成螺纹孔114,螺母115的强度较高,以此可保证减振螺柱6在底盘11上的连接强度,避免了直接在底盘11上设置螺纹孔114时由于底盘11材质强度低而发生变形、断裂等问题,本公开驻车空调具有强度大、可靠性高的优点。
减振螺柱6的支撑端6b可设置柔性件,例如,在支撑端6b连接弹簧,或者,在支撑端6b的外表面包裹橡胶层,这样,在车行进颠簸时,柔性件可缓解外机101的振动,而在支撑端6b包裹橡胶层的结构更为简单、易于制作。
减振螺柱6的支撑端6b的横截面沿背离底盘11的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说,支撑端6b由上到下外径逐渐增大,这样,可以增大支撑端6b与车顶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强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底盘11上对应螺纹孔114的位置向下凸出有限位环116,减振螺柱6插入限位环116内并与限位环116上端的螺母115连接;限位环116的设置延长了减振螺柱6与底盘11的连接长度,提高了底盘11和减振螺柱6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
底盘11内对应螺纹孔114的位置设有向上凸出的凸环117,增加了底盘11上螺纹孔114处厚度,提高了该部位的强度,避免了螺纹孔114处变形、裂开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冷凝器,安装在所述底盘内并靠近所述底盘的第一端;
螺纹孔,设于所述底盘的第一端;以及
减振螺柱,其相对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支撑端,所述连接端旋入所述螺纹孔,所述支撑端露出所述底盘,用于与车顶接触以支撑所述底盘的第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镶嵌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孔为所述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螺柱的支撑端设有柔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为包裹在所述支撑端的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端的横截面沿背离所述底盘的方向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外侧对应所述螺纹孔的位置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环,所述减振螺柱插接于所述限位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内侧对应所述螺纹孔的位置设有凸出的凸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冷凝器处于两个螺纹孔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机,连接在所述底盘的下端,所述内机到所述底盘的第一端的距离大于其到所述底盘的第二端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底盘的第二端;和
蒸发腔,设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
所述内机位于所述蒸发腔的下方。
CN202120537794.0U 2021-03-15 2021-03-15 驻车空调 Active CN215096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7794.0U CN215096881U (zh) 2021-03-15 2021-03-15 驻车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7794.0U CN215096881U (zh) 2021-03-15 2021-03-15 驻车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6881U true CN215096881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41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7794.0U Active CN215096881U (zh) 2021-03-15 2021-03-15 驻车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6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66073A1 (en) Thermal storage tank/base
US20090272872A1 (en) Mounting assembly to secure a grommet to a compressor foot including dimpled slot
CN215096881U (zh) 驻车空调
JP2005121242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0606733B1 (ko) 멀티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5637561U (zh) 空调室内机
JP2018141593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1947280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096880U (zh) 驻车空调
CN21943346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778285U (zh) 驻车空调
CN217635939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6481895U (zh) 新型冷风干燥机
CN21659199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8398360U (zh) 底壳、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71540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81436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KR100387466B1 (ko) 루프형 에어컨의 케이스 구조
CN216282167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520098U (zh) 空调器
CN212673388U (zh) 一种空调器
JP3817240B2 (ja) エンジンヒートポンプ
KR200334432Y1 (ko) 에어컨 실내기의 컨트롤 박스
KR101584803B1 (ko) 냉장고
JP3757225B2 (ja) エンジンヒート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