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5653U - 一种传送机构和三维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送机构和三维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095653U CN215095653U CN202121596361.9U CN202121596361U CN215095653U CN 215095653 U CN215095653 U CN 215095653U CN 202121596361 U CN202121596361 U CN 202121596361U CN 215095653 U CN215095653 U CN 2150956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fixed beam
- fixing
- connecting plate
- transmission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98 laser cu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haracter Spaces And Line Spaces I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送机构和三维打印设备,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打印头、支撑梁和第一驱动件,固定支架包括底架、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分别与底架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分别与底架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固定梁上设置有第一传动带,第二固定梁上设置有第二传动带,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固定连接,打印头设置于支撑梁上,第一驱动件设置于底架上,且第一驱动件的第一输出轴与第一传动带连接,第一驱动件的第二输出轴与第二传动带连接。这样,增强了对打印头所在的支撑梁的驱动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送机构和三维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3D打印设备又称三维打印设备,是一种利用快速成型技术的机器,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采用成型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三维的实体。3D打印设备已被广泛应用到工业设计、建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三维打印设备为了方便打印,打印头的位置设置都是可移动的,为了使打印头能够移动,需要设置打印头的传送机构,以对打印头进行驱动,使打印头能进行移动。而现有的传送机构,对打印头进行驱动时,对打印头的驱动力不均衡,致使打印头移动受力不均,打印头的打印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机构和三维打印设备,解决了打印头的打印精度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打印头、支撑梁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架、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分别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分别与所述底架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固定梁上设置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固定梁上设置有第二传动带,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固定连接,所述打印头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底架上,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带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同步转动,以驱动所述支撑梁沿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梁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传动带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梁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传动带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梁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呈平板状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底架或所述第一固定梁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底架或所述第二固定梁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三固定梁、第四固定梁和第五固定梁,所述第三固定梁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梁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梁和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梁和所述第四固定梁分别与所述底架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五固定梁分别与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处为所述第三固定梁与所述第一固定梁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处为所述第四固定梁与所述第二固定梁的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固定梁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梁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梁与所述第三固定梁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四固定梁与所述第二固定梁之间的夹角为90°。
可选地,所述支撑梁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件和第三传动带,所述第三传动带与所述打印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三传动带驱动所述打印头沿所述支撑梁移动;所述第三传动带容置于所述第三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联轴器、第一传动件、第二联轴器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输出轴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和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和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带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分别与所述底架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4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三维打印设备,包括上述的传送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由于第一驱动件可以通过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驱动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梁的两端同步移动,支撑梁受力均衡,使得支撑梁的运动比较平稳,进而增强了对打印头所在的支撑梁的驱动效果,同时,还使得支撑梁在移动时各部分受力较为均衡,进而可以保证打印头的打印精度,且仅需一个驱动件即可实现打印头的受力均衡驱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打印设备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打印设备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打印设备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打印设备中的电控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申请中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支架10、打印头20、支撑梁30和第一驱动件40,固定支架10包括底架11、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分别与底架11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分别与底架11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固定梁12上设置有第一传动带121,第二固定梁13上设置有第二传动带131,支撑梁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带121和第二传动带131固定连接,打印头20设置于支撑梁30上,第一驱动件40设置于底架11上,且第一驱动件40的第一输出轴41与第一传动带121连接,第一驱动件40的第二输出轴42与第二传动带131连接;
其中,第一驱动件40通过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驱动第一传动带121和第二传动带131同步转动,以驱动支撑梁30沿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移动。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以下表述:
由于第一驱动件40可以通过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驱动第一传动带121和第二传动带131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梁30的两端同步移动,支撑梁30受力均衡,使得支撑梁30的运动比较平稳,进而增强了对打印头20所在的支撑梁30的驱动效果,同时,还使得支撑梁30在移动时各部分受力较为均衡,进而可以保证打印头20的打印精度,且仅需一个驱动件即可实现打印头20的受力均衡驱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有效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梁30与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之间可以滑动连接或者滚动连接。具体的,如滚动连接,则支撑梁30与第一固定梁12、第二固定梁13之间可以分别通过滑轮组件进行滑动连接,这样,可以减小支撑梁30沿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移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增强支撑梁30的移动效果。上述滑轮组件的两侧可以设置有多个滑轮,而滑轮可以沿着第一固定梁12或者第二固定梁13滑动。
第一驱动件40的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同步转动。具体地,第一驱动件40可以为步进电机。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可以一体成型,即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为同一根轴,在转动时,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只能同步转动。
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一体成型,保证了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绝对的同步转动,且控制简单,不用额外的控制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同步转动。第一驱动件40可以通过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同时进行输出,与设置两个驱动件分别进行输出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可以节省一个驱动件的数量,从而节约了设置成本和设置空间,减小了传送机构的体积,且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本身即是同步转动的,不会有转动偏差,同步转动效果好,打印头20的运行平稳性好,提高了打印精度。
其中,固定支架10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例如: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支架10为三棱柱形固定支架,即固定支架10的形状为三棱柱形。这样,由于三棱柱形固定支架的稳定性较好,且可以使得整个固定支架10的重量较轻。
当然,固定支架1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固定支架10,例如: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支架10还可以为四棱柱形固定支架。
其中,底架11、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均可以采用铝型材,且底架11可以为长方形底架,如可以采用多根铝型材围合形成上述长方形底架。另外,参见图2和图3,底架11上还可以设置有电控盒70,参见图4,电控盒70内可以设置有电源71和主控板72,且电控盒70的盒盖可以实现打开和关闭,这样,可以方便对电源71和主控板72进行维修和检测。就可以理解,底架11可以设置热床,以使打印头20可以在热床上打印模型。本申请中,热床可以移动,或热床表面的传送带移动,以带动模型移动,打印头20打印一个层高的模型后,热床或热床表面的传送带带动模型移动,可以使打印头20继续打印下一个层高的模型。
其中,第一夹角的具体角度在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一夹角可以为45度、44度或者46度等。
其中,第一传动带121可以为一个封闭的圆环形传动带,而第一输出轴41可以穿设在圆环形传动带内,且与圆环形传动带的内壁抵接,而圆环形传动带的另一端可以套设在第一固定梁12上设置的第一传动轮上。当然,圆环形传动带的另一端也可以套设在第一固定梁12上设置的第一凸起部上。
相应的,第二传动带131可以参见上述第一传动带121的相应表述,且第二传动带131的结构可以与第一传动带121相同。即第二固定梁13上可以设置有第二传动轮或者第二凸起部,而第二传动带131可以套设在第二传动轮或者第二凸起部上。
另外,第一传动带121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凹凸纹路,这样,可以增强第一传动带121与第一输出轴4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强第一输出轴41对第一传动带121的驱动效果。相应的,第二传动带131上也可以设置有凹凸纹路。
需要说明的是,打印头20的至少一侧可以设置有风扇,而上述风扇可以位于支撑梁30上,这样,在打印头20处于打印状态时,可以增强打印头20的散热效果。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风扇可以与打印头20设置为一体。另外,打印头20在打印时,可以相对支撑梁30沿一定夹角摆动,从而增大了打印头20的打印范围,进而使得打印头20的打印效果较好,而上述夹角的具体取值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为上下45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固定梁12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传动带121容置于第一容置槽内;第二固定梁13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传动带131容置于第二容置槽内。可以理解,第一传动轮上也需要设置在第一容置槽内,第二传动轮也需要设置在第二容置槽内。
这样,由于第一传动带121容置于第一容置槽内,第二传动带131容置于第二容置槽内,即第一传动带121可以在第一容置槽内运动,第二传动带131可以在第二容置槽内运动,使得第一容置槽可以对第一传动带121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容置槽对第二传动带131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了第一传动带121和第二传动带131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第一传动带121和第二传动带131由于受到外力的冲击,如误触碰,避免造成对支撑梁30的驱动不稳定的现象的出现,进而减少了造成打印头20的打印效果不稳定的现象的出现,并且还使得整个传送机构在外观上更加整齐简洁。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可以采用工字型固定梁,则第一传动带121和第二传动带131可以分别容置于工字型固定梁包括的间隙内,从而具有与第一传动带121容置于第一容置槽内,第二传动带131容置于第二容置槽内相同的有益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梁12与底架11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做限定,第二固定梁13与底架11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一固定梁12与底架11之间可以直接通过焊接固定,相应的,第二固定梁13与底架11之间也可以直接通过焊接固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32,第一固定梁12通过第一连接板122与底架1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梁13通过第二连接板132与底架11固定连接。这样,通过第一连接板122可以增强第一固定梁12与底架11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第二连接板132可以增强第二固定梁13与底架11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32均呈平板状设置,第一连接板122上开设有用于与底架11或第一固定梁12连接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板132上开设有用于与底架11或第二固定梁13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其中,第一连接板122上可以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而多个第一连接孔中一部分第一连接孔中可以穿设有第一连接件,且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底架11固定连接,而多个第一连接孔中另一部分第一连接孔中可以穿设有第二连接件,且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一固定梁12固定连接;同理,第二连接板132上可以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而多个第二连接孔中一部分第二连接孔中可以穿设有第三连接件,且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底架11固定连接,而多个第二连接孔中另一部分第二连接孔中可以穿设有第四连接件,且通过第四连接件与第二固定梁13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可以为螺钉或者螺栓等用于连接的装置。
这样,由于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32可以为平板状,与采用折弯件连接第一固定梁12和底架11或采用折弯件连接第二固定梁13和底架11的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可以减少由于折弯件的回弹导致装配精度较差的现象出现,增强了底架11与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的装配精度。
其中,为了减少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32的回弹现象,可以采用激光切割得到上述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32。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板122上可以开设有第一通孔,而第一输出轴41可以穿设于第一通孔内,且第一输出轴41可以沿着第一通孔的内壁转动,这样,第一通孔起到了对第一输出轴41的限位作用和支撑作用。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板122上可以设置有挡边轴承,而第一输出轴41可以设置于挡边轴承内,从而同样可以增强对第一输出轴41的限位作用和支撑作用。
同理,第二连接板132上也可以设置有第二通孔或者挡边轴承,具体可以参见上述第一连接板122的相应表述,并具有相同的有益技术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联轴器43、第一传动件44、第二联轴器和第二传动件,第一输出轴41依次通过第一联轴器43和第一传动件44与第一传动带121连接,第二输出轴42依次通过第二联轴器和第二传动件与第二传动带131连接;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分别与底架11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45°。这样,当设置有第一联轴器43、第一传动件44、第二联轴器和第二传动件时,与第一输出轴41直接与第一传动带121连接,以及第二输出轴42直接与第二传动带131连接的方式相比,可以延长第一传动带121和第二传动带131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灵活选用第一传动件44和第二传动件的不同长度,从而灵活调节第一传动带121和第二传动带131之间的距离。
当然,也可以根据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之间的距离来选用第一传动件44和第二传动件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设置有第一联轴器43、第一传动件44、第二联轴器和第二传动件时,则第一输出轴41可以通过第一联轴器43和第一传动件44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通孔或者挡边轴承连接,同理,第二输出轴42可以通过第二联轴器和第二传动件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通孔或者挡边轴承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3,固定支架10还包括第三固定梁14、第四固定梁15和第五固定梁16,第三固定梁14分别与第一固定梁12和底架11固定连接,第四固定梁15分别与第二固定梁13和底架11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梁14和第四固定梁15分别与底架11形成第二夹角,第五固定梁16分别与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连接,第一连接处为第三固定梁14与第一固定梁12的连接处,第二连接处为第四固定梁15与第二固定梁13的连接处。
其中,第二夹角的具体角度在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二夹角可以为45度、44度或者46度等。可选地,第三固定梁14与第一固定梁12之间的夹角为90°。第四固定梁15与第二固定梁13之间的夹角为90°。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还设置有第三固定梁14、第四固定梁15和第五固定梁16,从而可以增强整个固定支架10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梁12、第二固定梁13、第三固定梁14、第四固定梁15、第五固定梁16和底架11可以构成上述三棱柱形固定支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第三固定梁14通过第三连接板与底架11固定连接,第四固定梁15通过第四连接板与底架11固定连接。这样,通过设置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同样可以底架11与第三固定梁14和第四固定梁15的装配精度。
其中,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可以参见上述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32的相应表述,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3,支撑梁30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件50和第三传动带60,第三传动带60与打印头20连接,第二驱动件50通过第三传动带60驱动打印头20沿支撑梁30移动。
其中,打印头20与支撑梁30之间也可以通过滑轮组件实现滑动连接,从而可以减小打印头20沿支撑梁30移动时受到的阻力,增强打印头20的移动效果。
这样,由于第二驱动件50可以通过第三传动带60驱动打印头20沿支撑梁30移动,从而使得可以更加方便调节打印头20的位置,进而使得打印头20的打印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一驱动件40和第二驱动件50的驱动,从而可以控制打印头20位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增强了对打印头20的位置的调节效果。
例如:第二驱动件50可以被称作为X轴步进电机,而第一驱动件40可以被称作为Y轴双出步进电机,而支撑梁30、第二驱动件50、打印头20、第三传动带60的组合可以被称作为X轴模组。
而上述传送机构的工作步骤可以参见以下表述:
步骤1、开机运行后Y轴双出步进电机通过第一传动带121和第二传动带131驱着X轴模组进行上下的爬坡运动,即沿着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运动,从而可以调节X轴模组在Y轴方向的位置,也就是调节打印头20在Y轴方向的位置,而Y轴方向指的是沿着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所在的方向。
步骤2、X轴步进电机通过第三传动带60驱动打印头20进行横向的水平运动,即沿着支撑梁30所在的方向运动,从而调节打印头20在X轴方向的位置,而X轴方向指的是沿着支撑梁30所在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可以先执行步骤1,然后执行步骤2,与先执行步骤2,再执行步骤1的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可以减少打印头20位于靠近底架11的位置时,调节打印头20沿X轴方向运动,造成打印头20与底架11发生碰撞的现象的出现,增强了对打印头20的保护效果。
步骤3、打印头20呈45°摆放,作45°的上下运动,即打印头20可以相对支撑梁30沿第一夹角摆动,这样,通过调节打印头20沿第一夹角摆动,从而可以进一步调节打印头20的朝向,从而更好的调节打印头20的打印方向。
步骤4、由于打印头20在打印时候也可以沿第一夹角摆动,从而使得模型打印时,后续打印头20可以Y轴和X轴方向移动,从而打印出模型的一层,即模型可以呈现45°的切片式的叠加,每打印完成模型的一个层高,打印平台带动模型移动一个层高,以进行下一层的模型的打印,实现了阶段式的向前推进,即模型在打印时,模型可以沿着底架11所在的平面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梁30上开设有第三容置槽,第三传动带60容置于第三容置槽内。这样,第三容置槽同样可以对第三传动带60起到保护作用,延长第三传动带60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减少外力对第三传动带60的冲击,增强第三传动带60驱动打印头20运动时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传送机构,包括:固定支架10、打印头20、支撑梁30和第一驱动件40,固定支架10包括底架11、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分别与底架11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分别与底架11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固定梁12上设置有第一传动带121,第二固定梁13上设置有第二传动带131,支撑梁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带121和第二传动带131固定连接,打印头20设置于支撑梁30上,第一驱动件40设置于底架11上,且第一驱动件40的第一输出轴41与第一传动带121连接,第一驱动件40的第二输出轴42与第二传动带131连接;
其中,第一驱动件40通过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驱动第一传动带121和第二传动带131同步转动,以驱动支撑梁30沿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移动。
其中,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一体成型。
其中,第一固定梁12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传动带121容置于第一容置槽内;第二固定梁13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传动带131容置于第二容置槽内。
其中,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32,第一固定梁12通过第一连接板122与底架1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梁13通过第二连接板132与底架11固定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32均呈平板状设置,第一连接板122上开设有用于与底架11或第一固定梁12连接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板132上开设有用于与底架11或第二固定梁13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其中,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联轴器43、第一传动件44、第二联轴器和第二传动件,第一输出轴41依次通过第一联轴器43和第一传动件44与第一传动带121连接,第二输出轴42依次通过第二联轴器和第二传动件与第二传动带131连接;第一固定梁12和第二固定梁13分别与底架11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45°。
其中,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第三固定梁14通过第三连接板与底架11固定连接,第四固定梁15通过第四连接板与底架11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梁14与第一固定梁12之间的夹角为90°,第四固定梁15与第二固定梁13之间的夹角为90°。
其中,固定支架10还包括第三固定梁14、第四固定梁15和第五固定梁16,第三固定梁14分别与第一固定梁12和底架11固定连接,第四固定梁15分别与第二固定梁13和底架11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梁14和第四固定梁15分别与底架11形成第二夹角,第五固定梁16分别与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连接,第一连接处为第三固定梁14与第一固定梁12的连接处,第二连接处为第四固定梁15与第二固定梁13的连接处。
其中,支撑梁30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件50和第三传动带60,第三传动带60与打印头20连接,第二驱动件50通过第三传动带60驱动打印头20沿支撑梁30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三维打印设备,包括上述的传送机构,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打印设备包括上述的传动机构,因而具有与上述传动机构相同的有益技术效果,而传动机构的结构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表述,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打印头、支撑梁和第一驱动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架、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分别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分别与所述底架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固定梁上设置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固定梁上设置有第二传动带,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固定连接,所述打印头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底架上,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带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同步转动,以驱动所述支撑梁沿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梁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传动带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梁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传动带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梁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呈平板状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底架所述第一固定梁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底架所述第二固定梁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三固定梁、第四固定梁和第五固定梁,所述第三固定梁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梁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梁和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梁和所述第四固定梁分别与所述底架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五固定梁分别与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处为所述第三固定梁与所述第一固定梁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处为所述第四固定梁与所述第二固定梁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固定梁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梁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梁与所述第三固定梁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四固定梁与所述第二固定梁之间的夹角为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上还设置有第二驱动件和第三传动带,所述第三传动带与所述打印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三传动带驱动所述打印头沿所述支撑梁移动;所述支撑梁上开设有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三传动带容置于所述第三容置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联轴器、第一传动件、第二联轴器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输出轴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和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和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带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分别与所述底架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45°。
10.一种三维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96361.9U CN215095653U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一种传送机构和三维打印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96361.9U CN215095653U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一种传送机构和三维打印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095653U true CN215095653U (zh) | 2021-12-10 |
Family
ID=79320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96361.9U Active CN215095653U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一种传送机构和三维打印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095653U (zh) |
-
2021
- 2021-07-14 CN CN202121596361.9U patent/CN2150956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00135B (zh) | 具有协调运动功能的大型筒形构件自动对接调姿定位装置 | |
CN104369379A (zh) | 一种三维打印机 | |
CN109262152A (zh) | 一种双工位fpc紫外激光切割设备 | |
CN204235896U (zh) | 一种三维打印机 | |
CN215095653U (zh) | 一种传送机构和三维打印设备 | |
CN206614541U (zh) | 一种三轴机械手装置 | |
CN102632336B (zh) | 一种交换式宏微激光高速切割机床 | |
CN105415677A (zh) | 3d打印机 | |
JP2014087860A (ja) | 板材切断装置 | |
CN104339089A (zh) | 全自动带条激光切割雕刻机 | |
CN202257029U (zh) | 一种大面积激光投影扫描式曝光工作台 | |
CN208978273U (zh) | 一种三角洲式五自由度3d打印机 | |
KR20110085865A (ko) | 포지셔너를 구비한 로봇 시스템과 포지셔너 | |
CN207825797U (zh) | 一种双头独立式雕刻机以及高效雕刻设备 | |
CN207724853U (zh) | 一种光斑自动调节机构及sla光固化树脂打印机 | |
CN110421844A (zh) | 高精度双头3d打印机 | |
CN211075176U (zh) | 一种新型打标机流水线 | |
JP4915558B2 (ja) | 立て起こし装置 | |
CN215320676U (zh) | 一种三维打印设备 | |
CN207388305U (zh) | 模块式变形3d打印套件 | |
CN209157412U (zh) | 一种双工位fpc紫外激光切割设备 | |
CN219169904U (zh) | 一种雕刻范围更大的芯片板镭雕机 | |
JP2004202505A (ja) | フォーミングマシン | |
CN210387935U (zh) | 一种多轴联动的激光焊接机 | |
CN207386811U (zh) | 一种三维激光雕刻机的光路对焦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