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2869U - 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2869U
CN215092869U CN202120717640.XU CN202120717640U CN215092869U CN 215092869 U CN215092869 U CN 215092869U CN 202120717640 U CN202120717640 U CN 202120717640U CN 215092869 U CN215092869 U CN 215092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ig
polishing
magnet
oscillato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76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
陈洪胜
高浩哲
郭新建
李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enl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enl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enl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enl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176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2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2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2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包括:底座,其具有一容置空间;振子治具,其可水平滑动地安装在容置空间中,用于承放天线振子;抛光棒供给组件,其用于向振子治具供给抛光棒;治具驱动组件,其设于振子治具下方,具有一磁铁驱动块,该磁铁驱动块上设有旋转定位槽;其中,振子治具下端延伸有伸出底座下端面的磁铁联接部,治具驱动组件通过磁铁驱动块驱使磁铁联接部转动;抛光棒穿过天线振子的馈线孔并插入旋转定位槽中,以确定磁铁联接部的转动中心。实现馈线孔的自动抛光,解决了在应对需旋转中心偏移的抛光打磨,现有技术并未有良好的解决方法的问题,及抛光棒加工过程中的末端抖动导致的抛光精度下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振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5G基站的AAU(有源天线处理单元)主要包括Massive MIMO天线(大规模天线)、滤波器、有源组件等,天线振子以双极化天线振子最受欢迎;如今,性能不断优化的天线振子也使得其规格层出不穷,如何实现经济性较高的天线振子高速生产,是现阶段5G基站成本高、难普及的重要因素。
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天线振子的生产过程中,馈电线孔的抛光、振子片的抛光与否对天线振子的性能影响较大;但在馈电线孔的抛光工艺中,由于馈电线孔并非处于天线振子的中心位置,在应对需旋转中心偏移的抛光打磨,现有技术并未有良好的解决方法,一般通过采用多自由度机械手带动抛光棒旋转打磨,该方法一方面加工效率低、高精度的控制使得成本提高,另一方面难以解决抛光棒的末端抖动,导致抛光的精度下降,难以满足天线振子的性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包括:
底座,其具有一容置空间;
振子治具,其可水平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中,用于承放天线振子;
抛光棒供给组件,其用于向所述振子治具供给抛光棒;
治具驱动组件,其设于所述振子治具下方,具有一磁铁驱动块,该磁铁驱动块上设有旋转定位槽;
位置调整组件,所述位置调整组件包括:
第一安装板,其末端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第一推料导轮、第二推料导轮;
推进气缸,其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安装板朝所述天线振子方向移动;
第二安装板,其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
若干辅助导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
推料带,其缠绕在所述第一推料导轮、第二推料导轮及若干辅助导轮上。
其中,所述振子治具下端延伸有伸出所述底座下端面的磁铁联接部,所述治具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磁铁驱动块驱使所述磁铁联接部转动。
优选的,所述抛光棒穿过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线孔并插入所述旋转定位槽中,以确定所述磁铁联接部的转动中心。
优选的,所述振子治具,包括:
支撑部,其可水平滑动地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承放部,其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承放部的下的下端延伸有伸出所述底座下端面的所述磁铁联接部。
优选的,所述振子治具,还包括:
承放通孔,其贯穿所述承放部、支撑部、磁铁联接部的上、下端面设置,用于承放所述天线振子;
若干卡条,设置在所述承放通孔的内侧壁面。
优选的,所述抛光棒供给组件,包括:
供给气缸,其设于所述振子治具的上方,以驱使所述抛光棒穿过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线孔并插入所述旋转定位槽中。
优选的,所述治具驱动组件,包括:
安装座,所述磁铁驱动块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竖直位移机构,其用于驱使所述安装座沿竖直方向移动;
第一旋转电机,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用于驱使所述磁铁驱动块转动。
优选的,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还包括:
第一齿滚轮;
第二齿滚轮,其与所述第一齿滚轮啮合,以夹紧所述推料带;
第二旋转电机,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齿滚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推料带为抛光带。
优选的,所述馈线孔抛光装置,还包括:
转盘,所述底座固定在该转盘上;
第三旋转电机,用于驱使所述转盘转动。
优选的,所述振子治具的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承放通孔连通的排屑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实现天线振子馈线孔的自动抛光,解决了在应对需旋转中心偏移的抛光打磨,现有技术并未有良好的解决方法的问题。再由于旋转定位槽限制了天线振子的末端抖动,解决了抛光棒加工过程中的末端抖动导致的抛光精度下降,难以满足天线振子性能需求的问题。此外,实现振子片外壁面,馈电孔内壁面的同时抛光,在保证抛光稳定性的同时,同时实现了两步加工工序,适用于转盘的工位排布方式,大幅节省工时,提高抛光精度,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抛光棒供给组件、治具驱动组件、位置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置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料带的缠绕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子治具、底座的结构示意图A;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子治具、底座的结构示意图B;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子治具、底座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天线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包括:
底座1,其具有一容置空间11;
振子治具2,其可水平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11中,用于承放天线振子;
抛光棒供给组件3,其用于向所述振子治具2供给抛光棒6;
治具驱动组件4,其设于所述振子治具2下方,具有一磁铁驱动块41,该磁铁驱动块41上设有旋转定位槽411;
其中,所述振子治具2下端延伸有伸出所述底座1下端面的磁铁联接部21,所述治具驱动组件4通过所述磁铁驱动块41驱使所述磁铁联接部21转动;
所述抛光棒6穿过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并插入所述旋转定位槽411中,以确定所述磁铁联接部21的转动中心。
具体地,振子治具2可水平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11中,即振子治具2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在所述容置空间11中转动;那么,当抛光棒供给组件3向所述振子治具2供给抛光棒6的位置确定时,调整振子治具2位置,使待抛光的馈线孔A对准抛光棒6,将抛光棒6穿过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并插入磁铁驱动块41的旋转定位槽411中,便确定了磁铁联接部21的转动中心,从而使得在治具驱动组件4驱使振子治具2转动时,天线振子以所述馈线孔为转动中心旋转,从而实现对馈线孔的抛光。解决了在应对需旋转中心偏移的抛光打磨,现有技术并未有良好的解决方法的问题。再由于旋转定位槽411限制了天线振子的末端抖动,解决了抛光棒6加工过程中的末端抖动导致的抛光精度下降,难以满足天线振子性能需求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抛光棒6插入所述旋转定位槽411中后,仍可在所述旋转定位槽411中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棒6的末端设有光滑的定位部,其用于插入所述旋转定位槽411中,所述旋转定位槽411的内侧壁面为光滑壁面。
优选的,所述振子治具2,包括:
支撑部22,其可水平滑动地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1中;
承放部23,其与所述支撑部22固定连接,且所述承放部23的下的下端延伸有伸出所述底座1下端面的所述磁铁联接部21。
优选的,所述振子治具2,还包括:
承放通孔24,其贯穿所述承放部23、支撑部22、磁铁联接部21的上、下端面设置,用于承放所述天线振子;
若干卡条241,设置在所述承放通孔24的内侧壁面。
具体地,若干卡条241的设置,用于带动天线振子的转动;在抛光完毕后,废屑从所述承放通孔24中排出,无缝连接下一道工序,无需清洁,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振子治具2的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承放通孔24连通的排屑孔25,用于在加工过程中排出废屑。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与所述支撑部22之间还设有若干滚珠12,以降低底座1与所述支撑部22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损耗;
进一步地,卡条241用于卡紧卡套,根据天线振子的形状设置不同的卡套,实现定位,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天线振子;通过卡套的设置,大幅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使得配置本装置的生产线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天线振子加工,是抢占天线振子加工市场份额的重要改进。
优选的,所述抛光棒供给组件3,包括:
供给气缸31,其设于所述振子治具2的上方,以驱使所述抛光棒6穿过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并插入所述旋转定位槽411中。
优选的,所述治具驱动组件4,包括:
安装座42,所述磁铁驱动块4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42上;
竖直位移机构43,其用于驱使所述安装座42沿竖直方向移动;
第一旋转电机44,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42上,用于驱使所述磁铁驱动块41转动。
具体地,所述磁铁驱动块41通过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42上;第一旋转电机44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磁铁驱动块41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驱动块41为电磁铁,在通电时具有磁性,在断电时不具有磁性。
也就是说,在调整天线振子的位置,使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对准所述抛光棒6时,竖直位移机构43驱使磁铁驱动块41上移触碰所述振子治具2,所述磁铁驱动块41通电,吸住磁铁联接部21,第一旋转电机44通过磁铁驱动块41带动磁铁联接部21转动,从而带动振子治具2转动,以使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位于所述磁铁驱动块41的旋转定位槽411、位置调整组件之间,且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所述磁铁驱动块41的旋转定位槽411位于所述位置调整组件的推进气缸的推进方向上;
所述磁铁驱动块41断电,再通过位置调整组件推动振子治具2移动,使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位于所述旋转定位槽411的正上方,最后磁铁驱动块41导电,吸住磁铁联接部21即可实现在抛光不同馈线孔的天线振子位置调整,解决了在应对需旋转中心偏移的抛光打磨,现有技术并未有良好的解决方法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馈线孔抛光装置,还包括位置调整组件5,所述位置调整组件5包括:
第一安装板51,其末端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第一推料导轮54、第二推料导轮55;
推进气缸52,其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安装板51朝所述天线振子方向移动;
第二安装板53,其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板51设置;
若干辅助导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1、第二安装板53上;
推料带,其缠绕在所述第一推料导轮54、第二推料导轮55及若干辅助导轮上。
具体地,推料带紧绷在所述第一推料导轮54、第二推料导轮55上,推料带与所述推进气缸52的推进方向相垂直,直接通过推料带作用于天线振子的振子片B以推动天线振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51的首端设有治具避让槽511。
优选的,所述位置调整组件5还包括:
第一齿滚轮56;
第二齿滚轮57,其与所述第一齿滚轮56啮合,以夹紧所述推料带;
第二旋转电机58,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53上,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齿滚轮56转动。
具体地,所述推料带夹在所述第一齿滚轮56、第二齿滚轮57之间,因此,只有第一齿滚轮56、第二齿滚轮57转动时,所述推料带才得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调整组件5还包括:
推料带回收卷轮591,其对应所述第一推料导轮54、第二推料导轮55设置;
推料带供给卷轮592,其对应所述第一齿滚轮56、第二齿滚轮57设置;
其中,所述推料带绕卷在所述推料带供给卷轮592上,在所述推料带供给卷轮592转动时,所述推料带依次经过第一齿滚轮56、第二齿滚轮57、若干辅助导轮、第一推料导轮54、第二推料导轮55后,在所述推料带回收卷轮591中绕卷回收。
优选的,所述推料带7为抛光带。
具体地,由于推料带7为抛光带,在振子治具2转动,使得天线振子转动,从而抛光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的同时,天线振子的振子片B也在抛光带上转动,因此,在对馈线孔抛光的同时,也对天线振子的振子片B起到了抛光的效果。
但其实,推料带7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天线振子的转动稳定性,但由于推料带7为抛光带,同时也起到了对天线振子的振子片B侧壁面的抛光,即通过本馈线孔抛光装置,在保证抛光稳定性的同时,同时实现了两步加工工序,大幅节省工时,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转电机58在限定的范围内承受设定阻尼后可回转,也就是说,可改变抛光带的张紧程度使得振子片的受力均衡,并且可适应于不同尺寸形状的振子片B抛光。
优选的,所述馈线孔抛光装置,还包括:
转盘8,所述底座1固定在该转盘8上;
第三旋转电机81,用于驱使所述转盘8转动。
具体地,本馈线孔抛光装置,能做到一个振子片外表面,馈电孔内表面的同时抛光,适用于转盘8的工位排布方式;节省设备空间,缩短工时,提升效率,实现自动抛光。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馈线孔抛光方法,包括:
将天线振子放置在振子治具2中;
治具驱动组件4通过磁铁驱动块41驱使所述振子治具2旋转,位置调整组件5通过推料带7推动所述天线振子以使所述振子治具2滑移,以使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对准抛光棒6;
抛光棒供给组件3驱使抛光棒6穿过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并插入所述磁铁驱动块41的旋转定位槽411中;
所述治具驱动组件4通过所述磁铁驱动块41驱使所述振子治具2旋转,使所述天线振子以所述馈线孔为转动中心旋转。
在使用时,先将天线振子放置在卡套上,再将卡套放置在振子治具2中;
竖直位移机构43驱使磁铁驱动块41上移触碰所述振子治具2,所述磁铁驱动块41通电,吸住磁铁联接部21,第一旋转电机44通过磁铁驱动块41带动磁铁联接部21转动,从而带动振子治具2转动,以使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位于所述磁铁驱动块41的旋转定位槽411、位置调整组件5之间,且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所述磁铁驱动块41的旋转定位槽411位于所述位置调整组件5的推进气缸52的推进方向上;
磁铁驱动块41断电,再通过位置调整组件5推动振子治具2移动,使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位于所述旋转定位槽411的正上方,最后磁铁驱动块41导电,吸住磁铁联接部21;
抛光棒供给组件3驱使抛光棒6穿过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线孔A并插入所述磁铁驱动块41的旋转定位槽411中,治具驱动组件4通过所述磁铁驱动块41驱使所述振子治具2旋转,使所述天线振子以所述馈线孔为转动中心旋转,实施馈线孔抛光;
抛光完毕后,竖直位移机构43驱使磁铁驱动块41下移,废屑从所述承放通孔24中排出,无缝连接下一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实现天线振子馈线孔的自动抛光,解决了在应对需旋转中心偏移的抛光打磨,现有技术并未有良好的解决方法的问题。再由于旋转定位槽411限制了天线振子的末端抖动,解决了抛光棒6加工过程中的末端抖动导致的抛光精度下降,难以满足天线振子性能需求的问题。此外,实现振子片外壁面,馈电孔内壁面的同时抛光,在保证抛光稳定性的同时,同时实现了两步加工工序,适用于转盘8的工位排布方式,大幅节省工时,提高抛光精度,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具有一容置空间;
振子治具,其可水平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置空间中,用于承放天线振子;
抛光棒供给组件,其用于向所述振子治具供给抛光棒;
治具驱动组件,其设于所述振子治具下方,具有一磁铁驱动块,该磁铁驱动块上设有旋转定位槽;
位置调整组件,所述位置调整组件包括:
第一安装板,其末端设有相互对应设置的第一推料导轮、第二推料导轮;
推进气缸,其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安装板朝所述天线振子方向移动;
第二安装板,其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
若干辅助导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
推料带,其缠绕在所述第一推料导轮、第二推料导轮及若干辅助导轮上;
其中,所述振子治具下端延伸有伸出所述底座下端面的磁铁联接部,所述治具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磁铁驱动块驱使所述磁铁联接部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馈线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棒穿过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线孔并插入所述旋转定位槽中,以确定所述磁铁联接部的转动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馈线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治具,包括:
支撑部,其可水平滑动地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承放部,其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承放部的下端延伸有伸出所述底座下端面的所述磁铁联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馈线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治具,还包括:
承放通孔,其贯穿所述承放部、支撑部、磁铁联接部的上、下端面设置,用于承放所述天线振子;
若干卡条,设置在所述承放通孔的内侧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馈线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棒供给组件,包括:
供给气缸,其设于所述振子治具的上方,以驱使所述抛光棒穿过所述天线振子的馈线孔并插入所述旋转定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馈线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驱动组件,包括:
安装座,所述磁铁驱动块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竖直位移机构,其用于驱使所述安装座沿竖直方向移动;
第一旋转电机,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用于驱使所述磁铁驱动块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馈线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还包括:
第一齿滚轮;
第二齿滚轮,其与所述第一齿滚轮啮合,以夹紧所述推料带;
第二旋转电机,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齿滚轮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馈线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带为抛光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馈线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转盘,所述底座固定在该转盘上;
第三旋转电机,用于驱使所述转盘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馈线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治具的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承放通孔连通的排屑孔。
CN202120717640.XU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 Active CN215092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7640.XU CN215092869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7640.XU CN215092869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2869U true CN215092869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6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7640.XU Active CN215092869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2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34263B (zh) 一种轴承加工打磨设备
CN210414037U (zh) 一种模组安装板用抛光装置
CN215092869U (zh) 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
CN112975719B (zh) 一种馈线孔抛光装置及方法
CN211890236U (zh) 一种smt激光模板抛光用夹具
CN117340752A (zh) 一种对电机的自动化打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70797B (zh) 便于送料的钕铁硼永磁体加工方法
CN217902828U (zh) 一种充磁工装
CN218874834U (zh) 一种法兰加工用毛刺打磨装置
CN209140625U (zh) 手机中框抛光夹具及其磨削机
CN109176284A (zh) 手机中框抛光夹具及其磨削机
CN214771157U (zh) 一种天线振子抛光装配设备
CN115625599A (zh) 转子换向器抛光入垫片装置
CN113059471B (zh) 一种天线振子抛光装配设备及抛光装配方法
CN112809524A (zh) 一种旋转式内抛机
CN211439499U (zh) 一种可连续作业的水晶研磨机
CN218874891U (zh) 打磨装置
CN219359014U (zh)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CN220074182U (zh) 一种电子设备制造用外表面毛刺打磨器
CN216707050U (zh) 一种连接器打磨设备
CN220921759U (zh) 连续式自动送料弹簧磨削设备
CN220445231U (zh) 一种锯条磨床设备
CN218487716U (zh) 光杆打横孔及倒角一体化设备
CN219819101U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环绕打磨装置
CN216291635U (zh) 线路板打磨用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