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1854U - 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1854U
CN215091854U CN202121528667.0U CN202121528667U CN215091854U CN 215091854 U CN215091854 U CN 215091854U CN 202121528667 U CN202121528667 U CN 202121528667U CN 215091854 U CN215091854 U CN 215091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upling
axle
press
rod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86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宁
鞠永强
王晓宁
祝帅
孙道永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86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1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1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1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因联轴节及车轴接口尺寸较大使得联轴节组装难度大的问题,具有方便联轴节组装,且能够适用于不同联轴节的精准压装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包括能够固定于车轴端部的轴端固定杆,轴端固定杆包括能够固定于车轴端部的本体,本体的一侧固连有第一杆,第一杆环向设置动力部件;可设于车轴环向的压装件,压装件的一端能够与联轴节接触,轴端固定杆的本体设于压装件内,动力部件的伸缩端能够与压装件的端面接触以通过压装件对联轴节进行压装。

Description

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针对轨道车辆,自适应转向架输出端联轴节与车轴为过盈配合,车轴上联轴节安装座及联轴节内孔为1:50锥度,即联轴节及车轴接口尺寸较大使得联轴节的压装存在一定的困难。
常规车型联轴节压装在齿轮箱侧及电机侧小轴配合位置,目前此种类型的联轴节直接压装在车轴上;发明人发现,车轴输出端联轴节的压装行程是较长的且所需压装力较大,如压装不到位则影响车轴的正常使用;如果通过人力进行压装,压装力不便控制;通过机器压装没有合适的机器,压装难度较大,因此针对车轴输出端联轴节的组装存在难度较大的问题,而且压装力无法准确控制,现有组装方式及组装工装无法满足联轴节的组装要求。
此外,针对不同的车轴,联轴节的设置位置可能也略有不同,现有技术中的压装方式也不具有通用性,无法满足不同联轴节的安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大大方便了车轴输出端联轴节的安装,组装效率高,有效保证车轴输出端联轴节的压装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包括:
能够固定于车轴端部的轴端固定杆,轴端固定杆包括能够固定于车轴端部的本体,本体的一侧固连有第一杆,第一杆环向设置动力部件;
可设于车轴环向的压装件,压装件的一端能够与联轴节接触,轴端固定杆的本体设于压装件内,动力部件的伸缩端能够与压装件的端面接触以通过压装件对联轴节进行压装。
上述的装置,轴端固定杆与车轴能够连接,这样轴端固定杆位置是不动的,在轴端固定杆的第一杆设置动力部件,动力部件可带动压装件移动,压装件的一端能够与联轴节接触,这样在动力部件的带动下压装件移动进而带动联轴节移动,从而在动力部件的作用下,将联轴节安装到位,整体安装较为方便,提高了联轴节的组装效率。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所述压装件包括压装筒和压装盘,压装筒内部及其两端均中空设置,压装筒能够设于所述车轴的环向,压装盘的一端能够与压装筒的端部接触,压装盘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动力部件的伸缩端接触,这样压装筒的一端能够与联轴节接触,另一端设置压装盘,动力部件的伸缩端能够与压装盘接触,进而推动压装件的移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所述压装筒用于同联轴节接触的端部开有注油避让孔,压装筒安装于车轴后,注油避让孔能够与车轴联轴节注油孔相通,便于车轴联轴节注油孔与注油管连通,从而向车轴联轴节注油孔注油。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为了对压装盘的移动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杆靠近所述本体侧固定有用于对所述压装盘移动进行定位的定位块;
所述定位块在第一杆的安装位置可调整,便于针对不同的车轴,调整定位块的位置,以确保联轴节的压装行程。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所述动力部件为中空的千斤顶,千斤顶套于所述第一杆设置,中空的千斤顶能够套装于轴端固定杆的第一杆,且千斤顶伸缩端的移动距离是可精确控制的,进一步保证压装力的准确控制,保证联轴节的压装效果。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所述第一杆设置用于对所述动力部件一端进行限位的调整块,调整块能够与动力部件的一端接触,调整块套于第一杆设置且调整块相对于第一杆可移动设置,调整块能够与中空的千斤顶接触,这样对千斤顶的一端进行限位,可根据千斤顶在第一杆的设置位置,确定调整块在第一杆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所述第一杆为螺纹杆,第一杆在所述调整块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锁紧螺母以对所述调整块的位置进行固定,在调整块相对于第一杆位置确定后,通过锁紧螺母锁紧以限定调整块和千斤顶一端在第一杆的安装位置,调整块位置被限定后,能够在千斤顶使用过程中向千斤顶提供反力。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为了保证轴端固定杆的稳定设置,所述本体与所述车轴端部通过锁紧件可拆卸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考虑到锁紧件的头部从本体端面是露出的,而压装盘是朝向本体移动的,所述压装盘沿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开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能够容纳所述锁紧件的头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为了避免压装件对车轴造成损伤,所述压装件内设有防护层,防护层能够套装于所述车轴设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系统,包括支撑架和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的车轴,车轴的稳定支撑,保证车轴固定杆的稳定支撑。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装置的设置,通过动力部件带动一端同联轴节接触的压装件移动进而能够将联轴节压装在车轴安装座上,解决了因联轴节及车轴接口尺寸较大使得联轴节组装难度大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联轴节组装难度,提高了组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压装件的设置,压装件中压装筒可套于车轴的环向,一端能够与联轴节接触,另一端能够与压装盘接触,这样动力部件可通过压装盘、压装筒带动联轴节的移动,实现联轴节的压装,且压装盘与压装筒配合使用保证了联轴节压装的准确性。
3)本实用新型中轴端固定杆的设置,轴端固定杆的本体能够与车轴端部可拆卸连接,保证了轴端固定杆的稳定设置,轴端固定杆第一杆具有设定的长度,可方便将动力部件设置于第一杆。
4)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设于压装盘的内侧,定位块能够实现压装盘移动的限位;并通过调整块对动力部件的固定端进行限位;千斤顶便于控制其伸出行程,进一步通过定位块和调整块的设置能够精确保证压装行程,使得不同的联轴节均能够精准压装,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安装于车轴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中轴端固定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中压装盘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中调整块的示意图。
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
其中:1.车轴,2.轴端固定杆,3.压装筒,4.压装盘,5.调整块,6.螺钉,7.千斤顶,8.垫圈,9.螺母,10.联轴节,11.注油避让孔,12.本体,13.第一杆,14.减重槽孔,15.第一通孔,16.定位块,17.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实用新型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术语解释部分: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车轴联轴节组装难度大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包括能够固定于车轴端部的轴端固定杆2,轴端固定杆包括能够固定于车轴端部的本体12,本体12的一侧固连有第一杆13,第一杆环向设置动力部件;可设于车轴环2向的压装件,压装件的一端能够与联轴节10接触,轴端固定杆的本体12设于压装件内,动力部件的伸缩端能够与压装件的端面接触以通过压装件对联轴节10进行压装。
进一步地,压装件包括压装筒3和压装盘4,压装筒3内部及其两端均中空设置,压装筒3能够设于车轴的环向,压装盘4能够与压装筒3的端部接触,压装盘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压装筒的外径。
压装筒3为圆柱型,压装筒3用于同联轴节10接触的端部开有注油避让孔11,在压装筒3套于车轴1后,注油避让孔11与车轴注油孔相通,便于通过该注油避让孔安装注油管,以向输出端联轴节注油孔注油。
在其他示例中,为了减轻压装筒3的质量,压装筒3带有至少一个减重槽孔14,本实施例中,设置五条减重槽孔14,减重槽孔14的长度方向沿着压装筒3的长度方向设置;当然,压装筒3表面也可不设置减重槽孔。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压装筒3的长度为600mm,当然根据车轴输出端联轴节同车轴端面(轴端固定杆连接的车轴端面)之间的距离确定压装筒3的长度,压装筒3的长度要大于车轴输出端联轴节同车轴端面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对车轴造成损伤,压装筒3内部设置防护层,防护层可套装于车轴1的环向,将防护层套于车轴1后,再安装压装筒3,防护层的结构与压装筒的结构相近,防护层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在一些示例中,防护层可为尼龙材料,尼龙材料耐热,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能有效保护车轴,避免压装筒磨损车轴。
当然,防护层同样设置注油避让孔,其设置的注油避让孔与压装筒的注油避让孔能够相通。
在另一些示例中,防护层可固定于压装筒3的内表面,具体可通过胶水粘结,这样在安装压装筒的时候,防护层也同时安装,进一步方便了联轴节的组装。
进一步,轴端固定杆2能够安装于车轴轴端,轴端固定杆2的本体12具体通过多个螺钉6固定于车轴轴端,如2个或4个或6个,在一些示例中可为8个M16X50螺钉。
在一些示例中,考虑到轴端固定杆2通过多个螺钉进行固定,参考图4所示,压装盘4沿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开有多个第一通孔15,第一通孔15能够容纳螺栓的头部,第一通孔的设置数量与轴端固定杆本体安装用螺钉的设置数量是相同的。
具体地,在一些示例中,轴端固定杆2的本体可设于压装筒3内,本体直径可为21mm,本体的直径小于等于(最好是小于)压装筒的内径,参考图3所示,本体12同第一杆13连接,第一杆设于本体端面的中心,第一杆具有设定的长度,第一杆的长度要大于动力部件、调整块和锁紧螺母的长度之和,第一杆的长度可为150mm,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长度,且第一杆为圆柱杆,第一杆环向设置M20外螺纹结构使得第一杆为丝杆,压装盘4设于轴端固定杆2本体的外侧。
在轴端固定杆2第一杆套装有定位块16,定位块16套装的位置靠近本体设置,压装盘4套装于轴端固定杆2的第一杆,并与压装筒3配合使用,通过定位块16对压装盘7进行定位。
此外,定位块16在第一杆的安装位置可调整,定位块16设置开孔,定位块开孔设置同第一杆外螺纹结构配合的内螺纹,从而实现定位块16相对于第一杆位置的调整,根据输出端联轴节的压装行程来确定定位块16在第一杆的安装位置。
具体地,压装盘4中心轴线方向设置第二通孔17,压装盘通过第二通孔17套装于第一杆,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动力部件的尺寸,通过定位块对压装盘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部件为中空的千斤顶7,中空千斤顶7为现有技术,中空的千斤顶7中空处的内径与第一杆的尺寸相适配,调整块5的宽度或直径大于千斤顶7中空处的内径以保证调整块对千斤顶端部的限位,千斤顶7套装于轴端固定杆2的第一杆,千斤顶的伸缩端的尺寸大于压装盘中心第二通孔的直径,以使得千斤顶的伸缩端能够与压装盘4接触,调整块5套装于轴端固定杆的第一杆上并与千斤顶的一端接触,锁紧螺母9安装于第一杆与调整块接触用于限定调整块5的位置。
锁紧螺母9与调整块5之间设置垫圈8,参考图5所示,调整块5可为圆柱形,第一杆13远离本体的一端设置缩径形成台阶,以保证锁紧螺母和垫圈的安装。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锁紧螺母9不仅能够限定调整块5的位置,而且其在限定调整块位置后通过调整块能够向千斤顶7提供稳定的反力,保证千斤顶7的顺利使用。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调整块5设置开孔,调整块通过开孔安装于第一杆,调整块开孔可为螺纹孔,实现调整块在第一杆位置的移动,调整块5位置被调整后,通过锁紧螺母进行锁紧限位。
另外,千斤顶7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可为PLC控制器或其他类型的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千斤顶的伸出长度,以保证千斤顶推动压装盘的移动距离是可控的。
由此,压装盘与压装筒配合使用保证了输出端联轴节压装的准确性,通过定位块对压装盘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调整块用于对千斤顶的另一端进行定位,再加上千斤顶可控制其伸出的长度,因此可保证联轴节的精准压装;而针对不同的联轴节,可通过调整定位块和调整块在第一杆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的联轴节。
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在使用时,针对车轴输出端的联轴节压装,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输出端联轴节压装时,将联轴节预组在车轴安装位置,将轴端固定杆固定于车轴的端部,并安装压装筒、压装盘和千斤顶,测量联轴节安装面到车轴轴端(同轴端固定杆连接的车轴轴端)固定位置平面的距离L1;
通过注油避让孔安装注油管至输出联轴节注油孔,通过输油泵向输出端联轴节注油孔注油直至联轴节两侧漏出液压油;
启动千斤顶,通千斤顶顶压压装盘向前运动,压装盘顶压压装筒向前运动,压装筒向前运行顶压输出端联轴节向前运行,直至当压装盘与定位块接触时,压装盘停止向前运动,此时即为输出端联轴节压装到位位置;
再次测量联轴节安装面至车轴轴端(同轴端固定杆连接的车轴轴端)固定位置平面的距离L2,L1-L2即为输出端联轴节标准压装行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系统,包括支撑架和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的车轴,车轴的稳定支撑,保证车轴固定杆的稳定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架为现有技术,只要能实现对车轴的稳定支撑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够固定于车轴端部的轴端固定杆,轴端固定杆包括能够固定于车轴端部的本体,本体的一侧固连有第一杆,第一杆环向设置动力部件;
可设于车轴环向的压装件,压装件的一端能够与联轴节接触,轴端固定杆的本体设于压装件内,动力部件的伸缩端能够与压装件的端面接触以通过压装件对联轴节进行压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件包括压装筒和压装盘,压装筒内部及其两端均中空设置,压装筒能够设于所述车轴的环向,压装盘的一端能够与压装筒的端部接触,压装盘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动力部件的伸缩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筒用于同联轴节接触的端部开有注油避让孔,注油避让孔能够与车轴联轴节注油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靠近所述本体侧固定有用于对所述压装盘移动进行定位的定位块;
所述定位块在第一杆的安装位置可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为中空的千斤顶,千斤顶套于所述第一杆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设置用于对所述动力部件一端进行限位的调整块,调整块能够与动力部件的一端接触,调整块套于第一杆设置且调整块相对于第一杆可移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为螺纹杆,第一杆在所述调整块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锁紧螺母以对所述调整块的位置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车轴端部通过锁紧件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盘沿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开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能够容纳所述锁紧件的头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件内设有防护层,防护层能够套装于所述车轴设置。
11.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的车轴。
CN202121528667.0U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5091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8667.0U CN215091854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8667.0U CN215091854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1854U true CN215091854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13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8667.0U Active CN215091854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1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23898A (en) Mount for a steering gear box
CN104104180A (zh) 线性调节器
CN104401302A (zh) 汽车及其盘式制动器汽车驱动后桥总成
CN215091854U (zh) 一种车轴联轴节组装用装置及系统
CN208503243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传动轴
CN209794465U (zh) 单缸注塑机紧固式联轴器
CN208503294U (zh) 一种高精密联轴器
CN211405811U (zh) 一种磁轴承定子灌胶装置
CN210136075U (zh) 一种牵引电机轴向定量加载装置
CN109139717B (zh) 一种冷镦机的轴承安装方法
CN216541729U (zh) 一种用于70%低地板项目轮对压装装置
CN107370337B (zh) 永磁联轴器的立式安装结构及方法和在线分离与复位方法
CN201869003U (zh) 一种新型的驱动装置
CN114412838B (zh) 一种乙烯装置低温筒袋泵装配方法
CN219504095U (zh) 一种精密主轴后轴承气动冷压装置
CN204222830U (zh) 汽车及其盘式制动器汽车驱动后桥总成
CN216904558U (zh) 一种可增加有效行程的电动缸
CN113941791B (zh) 用于泵车臂架砼管支撑的配管工装
CN220227110U (zh) 一种皮带轮与曲轴的防偏载安装结构
CN212977370U (zh) 一种满足特殊需求的新型扭矩机
CN219673075U (zh) 一种带有花键套的曳引机主轴
CN215827770U (zh) 一种螺母自动排列机
CN109441962B (zh) 一种联轴器
CN220173019U (zh) 一种直流无刷外转子泵电机
CN219848116U (zh) 一种游乐转盘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