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84776U - 立体球面围棋 - Google Patents

立体球面围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84776U
CN215084776U CN202120666348.XU CN202120666348U CN215084776U CN 215084776 U CN215084776 U CN 215084776U CN 202120666348 U CN202120666348 U CN 202120666348U CN 215084776 U CN215084776 U CN 215084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herical
hole
spherical structure
support frame
dimens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63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英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anyu Culture Med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anyu Culture Med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anyu Culture Med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anyu Culture Medi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63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84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84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84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球面围棋,包括:底座、支撑架以及球形结构。支撑架固定于底座上。以及球形结构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上,球形结构的外表面上分布着十二个正五边形和一百五十个正六边形,且具有多个交叉点。其中,每个交叉点是被三个交叉点包围,且棋子是下在交叉点上。借此,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球面围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可以培养下棋人的立体思维、球面思维和全面思维的习惯,且每个交叉点是被三个交叉点所包围,没有边和角,更符合围棋平等的原则。

Description

立体球面围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棋类教育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立体球面围棋。
背景技术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
围棋起源于古代人对于宇宙的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天圆地方”,并赋予围棋盘四个边界(2维的),围棋下法较复杂且立体感不强,故而围棋在国内的推广及普及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也有立体围棋,但没有解决均匀分布棋子的问题,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棋子是被四个棋子包围,但在某些局部又是三个棋子包围一个棋子。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球面围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可以培养下棋人的立体思维、球面思维和全面思维的习惯,且每个交叉点是被三个交叉点所包围,没有边和角,更符合围棋平等的原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球面围棋,包括:底座、支撑架以及球形结构。支撑架固定于底座上。以及球形结构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上,球形结构的外表面上分布着十二个正五边形和一百五十个正六边形,且具有多个交叉点。其中,每个交叉点是被三个交叉点包围,且棋子是下在交叉点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多个交叉点的数量为三百二十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个交叉点之间的距离为2.2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球形结构为铁材质,且棋子的背面具有磁铁,或球形结构为磁性材质,且棋子的背面具有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底座包括:底托和支撑柱。底托呈圆形。以及支撑柱的一端竖直固定于底托顶部的中心处,且支撑柱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支撑架呈半圆形,支撑架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且螺栓穿过支撑架的第一通孔并拧设于支撑柱的螺纹孔中,从而将支撑架固定于底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球形结构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且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立体球面围棋还包括:两个连接件以及两个固定件。连接件的一端插入至球形结构的连接孔中,且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支撑架的第二通孔的一端抵接。以及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支撑架的第二通孔的另一端,并与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呈圆柱形,且连接件的中间具有限位圆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固定件包括:圆柱体以及手柄。圆柱体的一端穿过支撑架的第二通孔的另一端,并与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及手柄与圆柱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手柄呈齿轮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球面围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可以培养下棋人的立体思维、球面思维和全面思维的习惯,且每个交叉点是被三个交叉点所包围,没有边和角,更符合围棋平等的原则。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球面围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球面围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1-底托,12-支撑柱,13-螺纹孔,2-支撑架,21-第一通孔,22-螺栓,23-第二通孔,3-球形结构,31-正五边形,32-正六边形,33-交叉点,34-连接孔,4-连接件,41-限位圆片,5-固定件,51-圆柱体,5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是根据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球面围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球面围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立体球面围棋,包括:底座1、支撑架2以及球形结构3。支撑架2固定于底座1上。以及球形结构3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2上,球形结构3的外表面上分布着十二个正五边形31和一百五十个正六边形32,且具有多个交叉点33。其中,每个交叉点33是被三个交叉点33包围,且棋子是下在交叉点33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多个交叉点33的数量为三百二十个。每个交叉点33之间的距离为2.2厘米。球形结构3为铁材质,且棋子的背面具有磁铁,或球形结构3为磁性材质,且棋子的背面具有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底座1包括:底托11和支撑柱12。底托11呈圆形。以及支撑柱12的一端竖直固定于底托11顶部的中心处,且支撑柱12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支撑架2呈半圆形,支撑架2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21,且螺栓22穿过支撑架2的第一通孔21并拧设于支撑柱12的螺纹孔13中,从而将支撑架2固定于底座1上。球形结构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34,且支撑架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立体球面围棋还包括:两个连接件4以及两个固定件5。连接件4的一端插入至球形结构3的连接孔34中,且连接件4的另一端与支撑架2的第二通孔23的一端抵接。以及固定件5的一端穿过支撑架2的第二通孔23的另一端,并与连接件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呈圆柱形,且连接件4的中间具有限位圆片41。固定件5包括:圆柱体51以及手柄52。圆柱体51的一端穿过支撑架2的第二通孔23的另一端,并与连接件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及手柄52与圆柱体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手柄52呈齿轮状。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球面围棋,棋盘是一个球面(球形结构3),上边分布着十二个近似正五边形31和一百五十个正六边形32,有三百二十个交叉点33。每个交叉点33都是被三个点包围,棋子就是下在交叉点33上,通常每格长度约等于2.2厘米,跟标准围棋相比,没有角和边,也没有中央的圆点被称为“天元”的点。棋子分黑白两色,且每个棋子有磁铁能吸附在球面棋具(球形结构3)上。
正式比赛以黑白各一百六十子为宜,具体的下法如下:
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
2、空枰开局;
3、黑先白后,交替着一子于棋盘的点上;
4、棋子下定后,不再向其他点移动;
5、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轮到一方下时可以转动棋具(球形结构3)的方向,而另一方不能转动棋具(球形结构3)。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这些棋子就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此处的气便不存在。棋子如失去所有的气,就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把无气之子清理出棋盘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种:
1、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2、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跟标准围棋不同点:因为没有边和角,所以提掉一个单子都是用三颗子。
正式比赛采用黑棋贴子制度,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棋贴还3又3/4子,也就是说黑棋要有160+3.75=163.75子以上才能赢棋。例如黑方总共得164子则黑胜,得163子则黑负。贴子数量是暂定的,后续根据实力相当棋手实战结果,做微调。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球面围棋是基于哥德堡正多面体,戈德堡多面体(GoldbergPolyhedron)被称为第四类多面体,是一类由五边形和六边形组成的具有二十面体对称性的规则凸多面体,1937年首次被数学家Michael Goldberg提出。Goldberg多面体虽然提出比较晚,但在自然界中却早已存在。众所周知的富勒烯分子和部分病毒衣壳(例如感冒病毒)就属于Goldberg多面体。2014年,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人眼视网膜时偶然发现一种名为网格蛋白的蛋白质具有这种吸引人的多面体结构。如果科学家能够从分子层面准确描述某种病毒的几何形状,或许就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与这些病毒作斗争。
从配位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出发构筑这类Goldberg多面体仍然是一项挑战。2017年,日本化学家Makoto Fujita在Nature杂志报道了一例由三角形和四边形构筑的具有符合Goldberg多面体规则的分子笼化合物,而由五边形和六边形构筑的严格服从Goldberg多面体规则的分子目前仍然是空白。主要原因在于Goldberg多面体结构过于复杂,即使最简单的Goldberg多面体也需要60个顶点和90条边(例如C60分子),其次具有五边形的分子建筑块也鲜有报告。
标准围棋一般是四个子包围一个子,而球面围棋是三个子包围一个子,标准围棋一般是六个子包围两个子,而球面围棋是四个子包围两个子,这样的变化,让战斗性增强。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球面围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可以培养下棋人的立体思维、球面思维和全面思维的习惯,且每个交叉点33是被三个交叉点33所包围,没有边和角,更符合围棋平等的原则。
前述对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立体球面围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以及
球形结构,能够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球形结构的外表面上分布着十二个正五边形和一百五十个正六边形,且具有多个交叉点;
其中,每个所述交叉点是被三个所述交叉点包围,且棋子是下在所述交叉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球面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交叉点的数量为三百二十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球面围棋,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交叉点之间的距离为2.2厘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球面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结构为铁材质,且所述棋子的背面具有磁铁,或所述球形结构为磁性材质,且所述棋子的背面具有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球面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底托,呈圆形;以及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托顶部的中心处,且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球面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呈半圆形,所述支撑架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且螺栓穿过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一通孔并拧设于所述支撑柱的所述螺纹孔中,从而将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球面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结构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且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球面围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球形结构的所述连接孔中,且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抵接;以及
两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端,并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球面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圆柱形,且所述连接件的中间具有限位圆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球面围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端,并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及
手柄,与所述圆柱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手柄呈齿轮状。
CN202120666348.XU 2021-04-01 2021-04-01 立体球面围棋 Active CN215084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6348.XU CN215084776U (zh) 2021-04-01 2021-04-01 立体球面围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6348.XU CN215084776U (zh) 2021-04-01 2021-04-01 立体球面围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84776U true CN215084776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46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6348.XU Active CN215084776U (zh) 2021-04-01 2021-04-01 立体球面围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84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3204402B2 (en) Set of Elements for Assembling Structures
CA2127276C (en) Apparatus for playing a game
US5702105A (en) Three-dimensional word construction game of SCRABBLE
US11318369B2 (en) Multiple rhombic dodecahedron puzzle
US4600199A (en) Three dimensional puzzle
CN215084776U (zh) 立体球面围棋
RU194322U1 (ru) Игровой тренажер для групповых занятий по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ю мелкой моторики и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у больных неврологической клиники
CN212523026U (zh) 一种无方向磁极结构拼图积木
CN202844538U (zh) 新型球形魔方玩具
JPS60501942A (ja) ゲ−ムを遊戯する装置
CN201840892U (zh) 一种足球模型
CN1199700C (zh) 三维围棋
JP3085655U (ja) 立体組み合わせパズル
CN207745504U (zh) 一种柱面棋盘
KR960016918A (ko) 골프공
CN203916047U (zh) 廿巧板
US20220122474A1 (en) Spinning 3D Geometric Shapes
CN214415580U (zh) 一种新型磁力块定位玩具
JP3229112U (ja) 立体ゲーム盤及び立体ゲームセット
JP3040368U (ja) 球状の10面サイコロ
CN2825035Y (zh) 正立方体七巧板
CN2165907Y (zh) 组合型多功能益智磁玩具
CN112402938A (zh) 一种围棋棋盘
TWM314063U (en) Magnetic building set
Tarnai Hidden geometrical treas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