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9532U -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9532U
CN215079532U CN202120568696.3U CN202120568696U CN215079532U CN 215079532 U CN215079532 U CN 215079532U CN 202120568696 U CN202120568696 U CN 202120568696U CN 215079532 U CN215079532 U CN 215079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body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reduction
reduction forceps
plateau fra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86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根生
张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5686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9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9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9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钳体的中间与所述第二钳体的中间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体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钳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钳体与所述第一钳体对应的一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丝杠的调节方式,螺母与丝杠,丝杠与两调节连杆之间的摩擦较小,使用较小的力便可实现对复位钳的角度调节,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骨科复位工具是点式复位钳,点式复位钳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常用的操作工具,它可以为胫骨平台、股骨远端髁间骨折的手术提供临时固定,以便进行后继螺钉、钢板等内固定物的植入。另外,它也能在复位时通过自身的收紧提供所需的压力复位骨折。如果术中骨折充分切开,点式复位钳的尖端可以很容易的在骨壁上找到支点。
但上面提到的复位钳都是通过直接转动复位钳的两手柄进行调节的,不能很好的掌握调节幅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复位钳存在的调节幅度不稳定,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设置了丝杠、两调节连杆和定位块等结构,丝杠与两调节连杆连接,两调节连杆与第一钳体、第二钳体连接,设置在丝杠上的螺母通过旋进或旋出可以改变两调节连杆之间的角度,进而实现改变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的角度,通过间接调节的方式可以控制调节的幅度,从而降低了手术中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风险。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包括:
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钳体的中间与所述第二钳体的中间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体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钳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钳体与所述第一钳体对应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丝杠,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体之间;
两调节连杆,两所述调节连杆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体之间,两所述调节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钳体、第二钳体转动连接,所述丝杠的一端依次贯穿两所述调节连杆,且所述丝杠分别与两所述调节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的铰接处,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与所述销轴的两端限位配合,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
上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中,所述第一钳体包括:
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一所述调节连杆的一端伸入所第一凹槽内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转动连接;
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凸起。
上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中,所述第二钳体包括:
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另一所述调节连杆的一端伸入所第二凹槽内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转动连接;
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
上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截面均为圆环状。
上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凸起均为带尖头的圆锥状,第二凸起为带所述尖头的球形。
上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中,每一所述调节连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支撑台,每一所述支撑台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丝杠的一端依次贯穿两所述通孔分别与两所述调节连杆滑动连接。
上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
上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中,所述螺母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旋转手柄。
上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中,所述定位块的截面呈“Y”形。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丝杠的调节方式,螺母与丝杠,丝杠与两调节连杆之间的摩擦较小,使用较小的力便可实现对复位钳的角度调节,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的定位块的结构图。
附图中:1、第一钳体;101、第一支撑部;102、第一夹持部;103、第一凸起;104、第一凹槽;2、第二钳体;201、第二支撑部;202、第二夹持部;203、第二凸起;204、第二凹槽;3、销轴;4、调节组件;401、丝杠;402、调节连杆;403、定位块;404、支撑台;405、螺母;406、旋转手柄;407、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的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的定位块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包括: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和调节组件4,第一钳体1的中间与第二钳体2的中间通过销轴3铰接在一起,调节组件4设置在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之间,调节组件4分别与第一钳体1的一端、第二钳体2与第一钳体1对应的一端转动连接,调节组件4包括:丝杠401、两调节连杆402和定位块403,丝杠401设置在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之间,两调节连杆402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之间,两调节连杆40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钳体1、第二钳体2转动连接,丝杠401的一端依次贯穿两调节连杆402,且丝杠401分别与两调节连杆402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定位块403设置在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的铰接处,定位块403的一端与销轴3的两端限位配合,定位块403的另一端与丝杠401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钳体1包括:第一支撑部101和第一夹持部102,第一支撑部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04,一调节连杆402的一端伸入所第一凹槽104内与第一支撑部101转动连接,第一夹持部10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部101一体式连接,第一夹持部101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凸起103。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钳体2包括:第二支撑部201和第二夹持部202,第二支撑部2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204,另一调节连杆402的一端伸入所第二凹槽204内与第二支撑部2转动连接,第二夹持部202的一端与第二支撑部201一体式连接,第二夹持部202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203,第二凸起203的尖头部分用于刺入骨骼表面,球形部分用于限定刺入深度,从而有效保护骨骼,减少创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示,第一夹持部102、第二夹持部202的截面均为圆环状。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第一凸起103均为带尖头的圆锥状,第二凸起203为带尖头的球形。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调节连杆40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支撑台404,每一支撑台404上均设置有通孔,丝杠401的一端依次贯穿两通孔分别与两调节连杆402滑动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调节组件4还包括:螺母405,螺母405设置在丝杠401的另一端与丝杠401螺纹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螺母405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旋转手柄406。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定位块403的截面呈“Y”形。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定位块的一端的两内侧壁上设置有两第二凹槽,销轴的两端设置在两第二凹槽内与定位块限位配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钳体的中间与所述第二钳体的中间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体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钳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钳体与所述第一钳体对应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丝杠,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体之间;
两调节连杆,两所述调节连杆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体之间,两所述调节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钳体、第二钳体转动连接,所述丝杠的一端依次贯穿两所述调节连杆,且所述丝杠分别与两所述调节连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
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的铰接处,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与所述销轴的两端限位配合,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包括:
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一所述调节连杆的一端伸入所第一凹槽内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转动连接;
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体包括:
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另一所述调节连杆的一端伸入所第二凹槽内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转动连接;
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截面均为圆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凸起均为带尖头的圆锥状,第二凸起为带所述尖头的球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调节连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支撑台,每一所述支撑台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丝杠的一端依次贯穿两所述通孔分别与两所述调节连杆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旋转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截面呈“Y”形。
CN202120568696.3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 Active CN215079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8696.3U CN215079532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8696.3U CN215079532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9532U true CN215079532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44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8696.3U Active CN215079532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9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51014B2 (en) Upper extremity fusion devices and methods
AU2011260061B2 (en) Guiding tool
US8298273B2 (en) Renew compression screw
CN101273925B (zh) 用于模块化的植入物的装配工具,成套工具和相关的方法
EP1954206B1 (en) Dorsal adjusting multi-rod connector
US11039936B2 (en) Medical implant extraction device
US20090187080A1 (en) Distraction and retraction assemblies
JP2008539820A (ja) 整形外科用インプラント装置
US20130116733A1 (en) Bone Clamp and Method
US20240148379A1 (en) Staple Instrument
JP2018507754A (ja) 骨固定装置
CN107212912A (zh) 微创股骨远端髓腔定向器
WO2019157853A1 (zh) 膝关节手术韧带固定器
JP2017511743A (ja) 解剖学的インプラント用の分離可能なガイド器具
US20200289147A1 (en) Ultrasonic Osteotome Bit
CN110538007B (zh) 肘关节假体
CN215079532U (zh)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钳
CN111818880A (zh) 关节镜下肩关节成形术、组件、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43779A (zh) 一种用于骨水泥弥散的装置
US20220168019A1 (en) A bolt apparatus for vertebral fixation
CN217310565U (zh) 一种电凝切割装置
CN208435718U (zh) 一种扩髓铰刀及髋关节前路手术器械包
CN111134816A (zh) 一种单段和多段骨折二维螺纹调整复位的骨科外固定支架
CN211674498U (zh) 一种单段和多段骨折二维螺纹调整复位的骨科外固定支架
CN216754538U (zh) 一种应用于儿童干骺端截骨的弧口形骨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