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8087U - 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8087U
CN215078087U CN202120655204.4U CN202120655204U CN215078087U CN 215078087 U CN215078087 U CN 215078087U CN 202120655204 U CN202120655204 U CN 202120655204U CN 215078087 U CN215078087 U CN 215078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 inlet
recovery
assembly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552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檀冲
梁蓉蓉
周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552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8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8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8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面清洁设备,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需经常向清洁液桶注入新的清洁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地面清洁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有第一装配区和第二装配区,第一装配区与第二装配区分设在所述机体的不同侧;清洁液容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装配区;所述清洁液容器设有储液腔,以备盛放清洁液;以及回收容器,安装在所述第二装配区;所述回收容器设有回收容腔,以备收容所述地面清洁设备吸收的废液和杂物;其中,所述回收容腔内设有过滤部,以将回收容腔内的废液过滤成二次清洁液;所述回收容腔与所述储液腔相通,以备所述二次清洁液导入所述储液腔。本实用新型清洁液容器可以设置为较大容量的。

Description

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地面清洁设备中,动力组件、回收桶与清洁液桶采用由上至下的排列方式,且均位于机体的同一侧,为了避免机体高度过高,同时为了保证回收桶具有较大的容量,就需要将清洁液桶的容量设置的较小,如此机体无法承载较多的清洁液,导致地面清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经常向清洁液桶中注入新的清洁溶液,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量,延长了劳动时长,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地面清洁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需经常向清洁液桶注入新的清洁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面清洁设备,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设有第一装配区和第二装配区,第一装配区与第二装配区分设在所述机体的不同侧;
清洁液容器,安装在所述第一装配区;所述清洁液容器设有储液腔,以备盛放清洁液;
回收容器,安装在所述第二装配区;所述回收容器设有回收容腔,以备收容所述地面清洁设备吸收的废液和杂物;
其中,所述回收容腔内设有过滤部,以将回收容腔内的废液过滤成二次清洁液;所述回收容腔与所述储液腔相通,以备所述二次清洁液导入所述储液腔。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液容器的高度为h,所述机体的高度为H,3/4H≤h<H。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液容器由所述机体顶板的下端面一直延伸至机体底板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液为含水清洁液,所述清洁液容器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板,电极板位于储液腔中,电极板通电后催化水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板包括阳极板、阴极板和绝缘板,绝缘板位于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将两者隔离开;
所述阳极板表面设有金属氧化物。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腔设有与储液腔连通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
所述电极板架设在所述流体出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部位于回收容腔内,将回收容腔分割成第一回收容腔和第二回收容腔;
所述第一回收容腔与所述地面清洁设备的地刷连接;
所述第二回收容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以备存储所述二次清洁液。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部可拆卸装配在所述回收容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部的边缘套设有密封圈,以备与所述回收容腔的腔壁密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清洁设备还包括动力组件;
所述机体设有第三装配区,第三装配区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区的正上方;
所述动力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三装配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纵向中轴线穿过所述动力组件和回收容器;
所述清洁液容器位于所述机体的纵向中轴线的后侧;
所述动力组件和回收容器的纵向中轴线均位于所述机体的纵向中轴线的前侧。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机部和电源部;
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装配所述电机部的电机装配腔;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回收容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电机装配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装配腔位于所述电源部的下方,所述电源部靠近所述电机部的出风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进气通道,所述电机装配腔位于进气通道的上方;
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进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电机装配腔连通;
所述电源部位于所述进气通道侧壁与所述壳体之间,且围设在进气通道侧壁外。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
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进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电机装配腔连通;
所述出气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电机装配腔连通,出气通道的末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电源部位于所述出气通道侧壁、电机装配腔的腔壁与壳体之间,且至少有一部分电源部围设在所述出气通道侧壁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清洁液容器与回收容器分设在机体中轴线不同侧,清洁液容器可以设置为较大容量的,如此地面清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无需经常向清洁液容器中注入清洁溶液;另外,进入回收容器的废液,经过滤部过滤后,重新进入清洁液容器中,不仅能够向清洁液容器补充清洁溶液,减少向清洁液容器中注入清洁溶液的频率,省时省力,还对废液进行了回收利用,绿色环保;
(2)清洁液容器内设有电极板,电极板通电后水能够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这些羟基自由基作用到微生物、细菌,能够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而羟基自由基具有寿命有限,过段时间又还原成水分子,因此用其杀菌消毒无毒副作用,且其病毒细菌的灭杀率高达99%,如此无需向清洁液容器内投放消毒制剂,也就无需经常对消毒制剂进行更换,也就避免了常常添加消毒制剂、产生的消毒液气味刺鼻的问题;
(3)动力组件采用模型化设计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机体上装配相应功率与电量的动力组件,另外,该动力组件由机体上取下后,与其他清洁组件组成新的清洁设备,例如该动力组件与设有过滤组件的集尘杯组合形成手持吸尘器,如此极大地拓宽了动力组件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灵活度,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的地面清洁设备的纵向剖视图(一);
图2为将图1中的动力组件分离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的地面清洁设备的纵向剖视图(二);
图4为将图3中的动力组件分离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的地面清洁设备的纵向剖视图(三);
图6为将图5中的动力组件分离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清洁液容器;11-电极板;2-回收容器;21-过滤部;22-第一回收容腔;23-第二回收容腔;3-动力组件;301-进气口;302-进气通道;303-出气通道;31-电机部;32-电源部;33-把手;34-显示屏;4-刷体;5-手柄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全文中描述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在……上方”、“下”和“在……上”是相对于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例如装置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衬底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装置是多功能的,与它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无关。
本实用新型通常的工作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可以倾斜,也可以水平。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放置在水平面上,并在水平面上使用,并以此限定“高低”和“上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面清洁设备,如图1~图6所示,包括机体、清洁液容器1和回收容器2,机体设有第一装配区和第二装配区,第一装配区与第二装配区分设在机体的不同侧;清洁液容器1安装在所述第一装配区,清洁液容器设有储液腔,以备盛放清洁液;回收容器2安装在所述第二装配区,回收容器2设有回收容腔,以备收容所述地面清洁设备吸收的废液和杂物(如灰尘、毛发、纸屑等);其中,回收容腔内设有过滤部21,以将回收容腔内的废液过滤成二次清洁液(将过滤后的废液称为二次清洁液);回收容腔与储液腔相通,以备二次清洁液导入所述储液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面清洁设备,一方面,第一装配区与第二装配区分设在机体的不同侧,即清洁液容器1与回收容器2分设在机体中轴线不同侧,清洁液容器1可以设置为较大容量的,如此地面清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无需经常向清洁液容器中注入清洁溶液;另一方面,进入回收容器2的废液,经过滤部21过滤后,重新进入清洁液容器1中,不仅能够向清洁液容器1补充清洁溶液,减少向清洁液容器1中注入清洁溶液的频率,省时省力,还对废液进行了回收利用,绿色环保。
清洁液容器1的高度为h,机体的高度为H,3/4H≤h<H,以使清洁液容器1具有较大的容量。本实施例中,清洁液容器1的顶部靠近机体的顶部端面,清洁液容器1的顶端靠近机体的底部端面,也就是,清洁液容器1的高度几乎等于机体的高度。
为了方便取放和观察清洁液容器1内的清洁液含量,第一装配区至少有一个装配口设置在机体的侧壁上,清洁液容器1可拆卸安装在第一装配区内,清洁液容器1的外侧壁采用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清洁液容器1在机体内的稳定性,第一装配区只有一个位于机体侧壁的装配口,第一装配区上方为机体的顶板,第一装配区下方为机体的底板,清洁液容器1由机体顶板的下端面一直延伸至机体底板的上端面,以最大程度增大清洁液容器的体积,进而增大储液腔的容积,实现增大清洁液容器1所能盛放的清洁液容量。
清洁液容器1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板11,电极板11位于储液腔中,电极板11通电后催化水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需要说明的是,清洁液容器1中的清洁液为含水清洁液。
电极板11通电后水能够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这些羟基自由基作用到微生物、细菌,能够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而羟基自由基具有寿命有限,过段时间又还原成水分子,因此用其杀菌消毒无毒副作用,且其病毒细菌的灭杀率高达99%,如此无需向清洁液容器1内投放消毒制剂,也就无需经常对消毒制剂进行更换,也就避免了常常添加消毒制剂、产生的消毒液气味刺鼻的问题。
电极板11包括阳极板、阴极板和绝缘板,绝缘板位于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将两者隔离开。
阳极板表面涂覆有活性物质,在电流作用下,将水的分子链打开,能够产生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在所有氧化剂中,氧化能力仅次于氟,但完全无毒无害,在杀菌过程中,羟基自由基首先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膜或细胞壁,使其蛋白质官能团氧化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出现障碍,羟基自由基也可以穿透微生物包膜,氧化破坏膜内蛋白和多糖,从而破坏细胞,导致微生物死亡。所述活性物质在水的电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反应过程中质量不会减少,无刺激气味产生也无其他有毒化学物质产生,病毒细菌的灭杀率高达99%,不仅消毒杀菌效率高,而且安全环保。
在某些实施例中,活性物质为金属氧化物,即阳极板表面涂覆有金属氧化物涂层,当阳极板通电工作后,与其接触的H2O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具有消毒杀菌效果的羟基自由基(·OH),其与清洁液容器1内的液体混合后,形成具有消毒杀菌效果的液体。优选地,金属氧化物为与阳极基体材料紧密结合的氧化物纳米陶瓷复合材料,材料表面具有级联型维纳嵌套结构,纳米级联表面结构能够增强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羟基自由基在阳极电极表面产生,此外,阳极板通电后还能够产生微纳米气泡,并扩散至液体内,从而提高液体的消毒杀菌效果。进一步地,氧化物纳米陶瓷复合材料为氧化铱和氧化钴纳米陶瓷复合材料。
在某些实施例中,阴极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储液腔设有与储液腔连通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为保证从流体出口流出的清洁液均混有羟基自由基,电极板11架设在流体出口上方,且电极板11向流体出口投影能够完全覆盖住流体出口。具体地,流体出口开设在清洁液容器1的底壁上,电极板11架设在清洁液容器1的底壁上。
过滤部21位于回收容腔内,并将回收容腔分割成第一回收容腔22和第二回收容腔23,第一回收容腔22与地面清洁设备的刷体连接,第二回收容腔23与储液腔连通。进入回收容器2的废液和杂物的混合物,先进入第一回收容腔,废液经过滤部21过滤后形成二次清洁液,二次清洁液进入第二回收容腔23,二次清洁液最终流向清洁液容器1的储液腔。如此实现了废液的回收再利用,不仅向清洁液容器1补充了清洁液,还节省了资源,绿色环保。
过滤部21可拆卸装配在回收容腔内,以便更换清洗。
在某些实施例中,过滤部21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孔板层、过滤网层、吸附层和消毒层,过滤孔板层与第一回收容腔22接触,消毒层与第二回收容腔23接触。如此逐层设置过滤部21,可净化废液中99%以上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使二次清洁液的品质尽可能的提高,不影响其再使用的效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过滤部21包括由单层或多层具有过滤效果的滤芯组成的过滤板,过滤板包括平板状的单层PP棉滤芯,或者包括由PP棉滤芯、石英砂颗粒或中空纤维等构成的多层滤芯。
过滤部21的边缘套设有密封圈,以使过滤部21与回收容腔的腔壁密封接触,避免第一回收容腔22中的废液或杂物未经过滤部21过滤而进入第二回收容腔23。
本实施例中,过滤部21与回收容腔的侧腔壁密封接触,将回收容腔分割成上下设置的第一回收容腔22和第二回收容腔23,第一回收容腔22位于第二回收容腔23的上方,如此,废液和杂物位于过滤部21上,废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过滤部21内进行过滤,二次清洁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第二回收容腔23。
为了更好地将第二回收容腔23内的二次清洁液导向储液腔内,第二回收容腔23与储液腔之间设有传动泵,具体地,传动泵的进水管与第二回收容腔连接23,传动泵的出水管与储液腔连接,以将二次清洁液泵向储液腔内。
上述地面清洁设备还包括动力组件3、刷体4和手柄组件5。
刷体4位于机体的下端,其分别与清洁液容器1的储液腔、回收容器2的回收容腔连通,具体地,刷体4的底部设有用于清洁地面的擦拭件(如滚刷、抹布等)和用于吸收杂物和废液的吸入口,储液腔的流体出口与擦拭件连通,以将具有消毒杀菌的清洁液导向擦拭件,擦拭件再擦拭地面,对地面进行消毒、杀菌和清洁;第一回收容腔与吸收口连通,以备杂物和废液收集至第一回收容腔。
本实施例中,清洁液容器1通过供水组件将清洁液导向刷体的擦拭件,即清洁液容器1的流体出口通过供水组件与擦拭件连通;回收容器2通过流体管道与刷体的吸入口连通,以将混有杂物的废液吸入第一回收容腔22中。
手柄组件5位于机体的顶端,以备使用者使用地面清洁设备时进行握持。
动力组件3安装在机体内,具体地,机体还设有第三装配区,动力组件3安装在第三装配区。
第三装配区与第二装配区位于机体的同侧,且位于第二装配区上方,即动力组件3位于回收容器2的上方,如此设置不仅使得清洁液容器1的体积尽可能大,而且动力组件3和回收容器2很好地平衡了清洁液容器1的重量。
机体的纵向中轴线为A-A,刷体4位于A-A的前侧;清洁液容器1位于A-A的后侧;动力组件3和回收容器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A-A的后侧,两者的剩余部分位于A-A的前侧,即A-A穿过动力组件3和回收容器2,进一步的,动力组件3和回收容器2的纵向中轴线均位于A-A的前侧。如此设置,使得地面清洁设备的重心更稳,各部件设置更为紧凑。
第二装配区的至少一个开口朝向机体的前侧壁,使得回收容器2能够从前侧壁可拆卸安装至第二装配区,第二装配区的下方为机体的底板,即回收容器2与机体的底板抵接。为了方便观察回收容腔内的废液和杂物的收容情况,回收容器2的外侧壁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
本实施例中,清洁液容器1的外侧壁面向机体的后方,构成了机体的后侧壁的一部分,回收容器2的外侧壁面向机体的前方,构成了机体的前侧壁的一部分。
动力组件3设有进气口301,进气口301与回收容器2的回收容腔连通。具体地,进气口301位于动力组件3的底部,进气口301与第一回收容腔22连通。
进气口301处设有过滤干燥部,以使第一回收容腔22内的气流经过滤干燥后再进入动力组件3,以免气流中的灰尘、杂质、水汽等影响动力组件3的功能,降低动力组件3的寿命。
上述过滤干燥部包括干燥层和过滤海帕层,干燥层内设有可吸收水汽的干燥剂,过滤海帕层用于过滤气流中的灰尘等杂质。
含有废液和杂物的流体由吸入口进入地面清洁设备,进入回收容器2中,废液经过滤后进入第二回收容腔23中,杂物被留在第一回收容腔22中,气流经除尘干燥部过滤后由进气口301进入动力组件3。
第三装配区包括两个开口,一个开口设置在机体的前侧壁称为前侧口,一个开口设置在机体的顶端称为顶端口,顶端口位于机体底板前侧,且顶端口一直延伸至前侧口,即顶端口与前侧口贯通,以便更方便地取放动力组件3。
动力组件3可拆卸安装在第三装配区,且第三装配区与第二装配区连通,具体地第三装配区底端与第二装配区顶端连通,以便动力组件3的进气口301与第一回收容腔22连通。
动力组件3的外侧壁构成了机体前侧壁的一部分,动力组件3的顶部端面构成了机体顶部端面的一部分。
动力组件3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机部31和电源部32,进气口301开设在壳体上,且进气口301与电机部31连通。
电源部32为整个地面清洁设备提供电能,电机部31用于在地面清洁设备内形成负压气流,以产生强有力的吸力,从而将地面上的废液和杂物吸入地面清洁设备中,起到清洁地面的作用。
壳体内设有用于装配电机部31的电机装配腔,电机装配腔与进气口301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上开设有与电机装配腔连通的排气口,以便将气流排出地面清洁设备,排气口可以开设在壳体的侧壁上,也可以开设在壳体的顶部端面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电机装配腔位于电源部32的下方,即电机部31位于电源部32的下方,电源部32靠近电机部31的出风端,使得由电机部31排出的气流与电源部32接触,对电源部32进行散热,如图1~图2所示。
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设有进气通道302,电机装配腔位于进气通道302的上方,且进气通道302的进气端与进气口301连通,进气通道302的出气端与电机装配腔连通。电源部32位于进气通道302侧壁与壳体之间,且围设在进气通道302侧壁外,如此流过进气通道302的气体能够将电源部32产生的热量带走,对电源部32进行散热,如图3~图4所示。
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内设有进气通道302和出气通道303,进气通道302的进气端与进气口301连通,进气通道302的出气端与电机装配腔连通;出气通道303的进气端与电机装配腔连通,出气通道303的末端与壳体连接,具体地,电机装配腔位于进气通道302上方,出气通道303位于电机装配腔的上方,出气通道303的末端与壳体的顶壁下端面连接。电源部32位于出气通道303侧壁、电机装配腔的腔壁与壳体之间,且至少有一部分电源部32围设在出气通道303侧壁外,对电源部32进行散热,如图5~图6所示。
此外,动力组件3还包括把手33和显示屏34,把手33位于壳体外侧壁,以便握持动力组件3,将其从机体上取放;显示屏34位于壳体的顶端,以便使用者观察,显示屏34用于显示电机功率、电源电量、擦拭件转速等与地面清洁设备有关的数据参数,以便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使用。
动力组件3设置成可拆卸方式的,不仅为了方便更换、维修,还可以与外部的集成杯等清洁组件(内设有过滤组件的清洁组件)组合形成手持式吸尘设备,如此使动力组件3使用更为灵活,使其不仅仅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地面清洁设备,还可以与其他的清洁组件进行多种组合,形成不同清洁功能的清洁设备,方便用户进行不同需求的清洁工作。
上述动力组件3采用模型化设计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机体上装配相应功率与电量的动力组件,另外,该动力组件3由机体上取下后,与其他清洁组件组成新的清洁设备,例如该动力组件3与设有过滤组件的集尘杯组合形成手持吸尘器,如此极大地拓宽了动力组件3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灵活度,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设有第一装配区和第二装配区,第一装配区与第二装配区分设在所述机体的不同侧;
清洁液容器(1),安装在所述第一装配区;所述清洁液容器设有储液腔,以备盛放清洁液;
回收容器(2),安装在所述第二装配区;所述回收容器(2)设有回收容腔,以备收容所述地面清洁设备吸收的废液和杂物;
其中,所述回收容腔内设有过滤部(21),以将回收容腔内的废液过滤成二次清洁液;所述回收容腔与所述储液腔相通,以备所述二次清洁液导入所述储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液容器(1)的高度为h,所述机体的高度为H,3/4H≤h<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液容器(1)由所述机体顶板的下端面一直延伸至机体底板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液为含水清洁液,所述清洁液容器(1)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板(11),电极板(11)位于储液腔中,电极板(11)通电后催化水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11)包括阳极板、阴极板和绝缘板,绝缘板位于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将两者隔离开;
所述阳极板表面设有金属氧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设有与储液腔连通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
所述电极板(11)架设在所述流体出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21)位于回收容腔内,将回收容腔分割成第一回收容腔(22)和第二回收容腔(23);
所述第一回收容腔(22)与所述地面清洁设备的地刷连接;
所述第二回收容腔(23)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以备存储所述二次清洁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21)可拆卸装配在所述回收容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21)的边缘套设有密封圈,以备与所述回收容腔的腔壁密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组件(3);
所述机体设有第三装配区,第三装配区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区的正上方;
所述动力组件(3)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三装配区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纵向中轴线穿过所述动力组件(3)和回收容器(2);
所述清洁液容器(1)位于所述机体的纵向中轴线的后侧;
所述动力组件(3)和回收容器(2)的纵向中轴线均位于所述机体的纵向中轴线的前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机部(31)和电源部(32);
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装配所述电机部(31)的电机装配腔;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回收容腔连通的进气口(301),所述进气口(301)与所述电机装配腔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装配腔位于所述电源部(32)的下方,所述电源部(32)靠近所述电机部(31)的出风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进气通道(302),所述电机装配腔位于进气通道(302)的上方;
所述进气通道(302)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口(301)连通,进气通道(302)的出气端与所述电机装配腔连通;
所述电源部(32)位于所述进气通道(302)侧壁与所述壳体之间,且围设在进气通道(302)侧壁外。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进气通道(302)和出气通道(303);
所述进气通道(302)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口(301)连通,进气通道(302)的出气端与所述电机装配腔连通;
所述出气通道(303)的进气端与所述电机装配腔连通,出气通道(303)的末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电源部(32)位于所述出气通道(303)侧壁、电机装配腔的腔壁与壳体之间,且至少有一部分电源部(32)围设在所述出气通道(303)侧壁外。
CN202120655204.4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Active CN215078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55204.4U CN215078087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55204.4U CN215078087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8087U true CN215078087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46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55204.4U Active CN215078087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80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3510A (zh) * 2021-12-31 2022-04-15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3510A (zh) * 2021-12-31 2022-04-15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设备
CN114343510B (zh) * 2021-12-31 2024-03-08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4444A (zh) 一种回收容器、清洁回收组件以及地面清洁设备
CN210541375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多功能充电装置
CN215078087U (zh) 一种地面清洁设备
JP3227487U (ja) 空気殺菌加湿器
CN213997181U (zh) 一种用于城市垃圾处理服务用的除臭装置
CN112932350A (zh) 一种清洁液容器及地面清洁设备
CN211011700U (zh) 一种负氧离子光触媒空气净化器
CN217303058U (zh) 一种次氯酸除菌的加湿空气净化消毒机
CN216755818U (zh) 一种除尘系统
CN215675594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215372777U (zh) 一种开放式水泵加湿器
CN214791713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5650897U (zh) 一种回收容器、清洁回收组件以及地面清洁设备
CN212698733U (zh) 盒体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0699368U (zh) 一种可循环的涡旋水流式废气处理装置
CN110813029B (zh) 除臭装置和智能座便器
CN210993732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11734772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11803690A (zh) 送风结构、空气净化器及消毒杀菌方法
CN111410348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1822893U (zh) 一种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CN212347274U (zh) 一种消毒机器人
CN220512804U (zh) 用于清洁设备的清洁基站和清洁系统
CN215838833U (zh) 一种用于地面清洁机的基站
CN214050969U (zh) 一种环保型油烟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