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8048U - 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78048U
CN215078048U CN202120580082.7U CN202120580082U CN215078048U CN 215078048 U CN215078048 U CN 215078048U CN 202120580082 U CN202120580082 U CN 202120580082U CN 215078048 U CN215078048 U CN 215078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baffle
rolling brush
rolling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800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宝
李洋
徐潜岳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800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78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78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78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刷组件以及清洁装置。其中,地刷组件包括壳体,底面内凹形成容纳腔;滚刷体,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挡板,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所述滚刷体;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滚刷体的长度方向形成预设夹角。通过在壳体的内壁沿第一方向设置延伸至接触滚刷的挡板,使得滚刷上的毛发被阻挡在挡板上,减小了缠绕到滚刷的两侧的可能性,增加了地刷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清洁装置,例如吸尘器、扫地机、墙面清洁机等,是清除灰尘和其他细碎脏物用的机器,一般是用电机把灰尘和其他细碎脏物吸进去。其中,地刷组件是清洁装置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地刷组件上常设置有滚刷,以协助灰尘等脏物的吸入。
然而,带有滚刷的清扫装置往往容易在滚刷两侧上缠绕毛发,即缠绕到滚刷轴里,导致滚刷卡死,进而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缩短地刷组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装置,以解决如何减少滚刷两侧缠绕头发导致滚刷卡死的可能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刷组件,包括:壳体,底面内凹形成容纳腔;滚刷,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挡板,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所述滚刷;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滚刷的长度方向形成预设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与所述滚刷大致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滚刷具有相对的两端部,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端部处。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所述滚刷端部的滚刷面。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所述滚刷在长度方向的轴线距离小于所述滚刷底部与所述轴线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底部设置有齿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所述滚刷端部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覆盖全部所述端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收集盒,用于收集垃圾;上述地刷组件;管道,所述管道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收集盒以及所述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刷组件,包括壳体、滚刷以及挡板,壳体底面内凹形成容纳腔,部分滚刷容纳于壳体的容纳腔内,挡板从容纳腔的内壁,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其中,第一方向与滚刷的长度方向形成预设夹角。通过将挡板设置于壳体内壁上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滚刷,可使得滚刷上的毛发被阻挡在挡板远离滚刷轴的一侧上,减少滚刷两端缠绕毛发的可能性。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为不与滚刷长度方向平行的任意方向,使得挡板可根据容纳腔的空间结构设置在合适的位置,具有灵活性。即挡板设置于壳体的上壁沿垂直或倾斜于滚刷长度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或挡板设置于壳体的侧壁沿倾斜于滚刷长度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即可实现阻挡毛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刷组件中的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刷组件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刷组件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刷组件中的一种挡板延伸至滚刷面上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刷组件中的一种挡板延伸至滚刷面上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刷组件中的一种挡板延伸至滚刷面上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刷组件中的一种挡板延伸至端面上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刷组件中的一种挡板延伸至端面上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刷组件中的一种挡板延伸至端面上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地刷组件,2-管道,11-壳体,S-容纳腔,12-滚刷,13-挡板,14-镂空结构,111-上壁,112-侧壁,121-滚刷轴,122-滚刷体,A-端部,A1-端面,A2-滚刷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连接”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既包括直接连接也包括间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刷组件,用于电器设备领域,尤其用于清扫垃圾的清洁装置上,清洁装置通过地刷组件中的滚刷高速旋转,将接触到的垃圾扫入集尘盒内;或通过滚刷将垃圾扫至吸入口附近,然后通过抽吸机吸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清洁装置例如吸尘器,扫地机,墙面清洁机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垃圾包括灰尘、尘屑或水渍等,如此,地刷组件不仅用于清洁灰尘或尘屑,也可用于清扫地面污水。
如图1所示,以扫地机为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刷组件在清洁装置中的应用。扫地机至少包括地刷组件1以及管道2,地刷组件1包括壳体11和滚刷12。打开扫地机的开关后,地刷组件1按照既定路线滚刷行走,通过地刷组件1的滚刷12将地面的垃圾扫除并通过管道2将垃圾吸到尘盒或收纳盒中。上述任何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组件的清洁装置都在本实用新型地刷组件的应用范围内,地刷组件应用的清洁装置对地刷组件的结构不造成任何影响。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对扫地机中的地刷组件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11的底面内凹形成容纳腔S。即,壳体11的底部形成有朝向地面的开口,此处的壳体11的底部即近地面。容纳腔S用于容纳地刷组件的各个装置,例如滚刷12或与滚刷12连接的电机等。容纳腔S的腔体结构根据容纳的装置形状或大小进行设计。壳体11底面用于形成容纳腔S,壳体11靠近容纳腔S的一侧为壳体11的内壁。壳体11内壁包括上壁111以及与上壁111两端连接的侧壁112。上壁111间隔滚刷12一定距离,使得地刷组件具有吸尘空间,也便于在壳体11内部设置其他需要容纳的装置,侧壁112与滚刷12两侧的结构相匹配以便于容纳安装。
如图3所示,滚刷12,部分容纳于容纳腔S内并与壳体11可转动地连接。具体的,滚刷12为圆柱体结构,包括滚刷轴121以及位于滚刷轴121外圈的滚刷体122,滚刷体122可以为毛毡或海绵结构,以螺旋状或条纹状围绕滚刷轴121设置,用于对灰尘或渣屑进行粘取或对水渍进行吸取。滚刷体122的表面也可以设置有刷毛,刷毛以螺旋状间隔设置或沿滚刷体122表面整圈设置,刷毛为胶刷时用于扫取灰尘或尘屑便于抽吸机快速吸入。滚刷体122的材料使用类型不限,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滚刷轴121的两端伸出滚刷体122,并直接或间接的与壳体11可转动地连接。部分滚刷12容纳于壳体11的容纳腔S内,即滚刷12有凸出于壳体11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壳体11的底部与地面间距一定距离,如此,滚刷12正常运转的同时壳体11底部预留空间吸取垃圾。滚刷12容纳于容纳腔S的部分被壳体11遮挡以在地刷组件工作时避免大人或小孩接触到高速旋转的滚刷12,保证了地刷组件1的安全性。
挡板13,从容纳腔S的内壁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12;其中,第一方向与滚刷12的长度方向形成预设夹角。具体的,容纳腔S是由壳体11的底面内凹形成,如此,容纳腔S的内壁即为壳体11形成容纳腔S的内壁。即挡板13可从壳体的上壁111或侧壁112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12。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的上壁111或侧壁112与滚刷12间距预设距离,如此,挡板13可在该距离内延伸设置,且在容纳腔S内能预留足够的吸尘空间。
第一方向与滚刷12的长度方形成预设夹角,即第一方向为不与滚刷12长度方向平行的任意方向。例如,第一方向可以为竖直方向,也可以为倾斜方向。如此,预设夹角可以为非0°和180°的任意角度,例如,30°,60°,90°,120°等。需要说明的是,滚刷12的长度方向即滚刷12在某一方向的长度距离更大的方向。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为不与滚刷12长度方向平行的任意方向,使得挡板13可根据容纳腔S的空间结构设置在合适的位置,具有灵活性。
挡板13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12,即挡板13与滚刷12之间贴合,该贴合的接触状态为挡板13与滚刷12之间的间距为0或挡板13对滚刷12有轻微挤压而不影响滚刷12的正常转动。此处的接触状态可表示为挡板13整个底部或与滚刷12接触,也可表示为挡板13底部的部分与滚刷12接触,具体需根据挡板12的结构确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挡板13沿第一方向可以延伸至间距滚刷12一定距离处,该距离极小,甚至为轻微接触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阻挡毛发被卷入到滚刷12的两侧,挡板13接触滚刷12的部分尽可能靠近滚刷的两端部A或间距端部A预设距离。挡板13的数量可设置多个,实现利用多个挡板13阻挡毛发的目的。
滚刷12在不断的转动中,毛发逐渐卷到滚刷12两侧,滚刷12的两侧是指滚刷体122的两侧,滚刷体122的两侧一般为与电机或壳体11相连的结构,例如滚刷轴121或与滚刷轴121连接的连接装置,毛发一旦卷入会阻碍电机带动滚刷12运转,降低地刷组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板13通过设置在上壁111沿任意角度或设置在侧壁112沿倾斜角度延伸至接触滚刷12以将毛发阻挡在挡板13远离滚刷轴121的一侧上,减小毛发被卷到滚刷轴121的可能性,避免了毛发缠绕到滚刷轴121上导致滚刷12无法转动、电机卡死的问题,增加了地刷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刷组件,包括壳体、滚刷以及挡板,壳体底面内凹形成容纳腔,部分滚刷容纳于壳体的容纳腔内,挡板由壳体用于形成容纳腔的内壁,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其中,第一方向与滚刷的长度方向形成预设夹角。通过将挡板设置于壳体内壁上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滚刷,可使得滚刷上的毛发被阻挡在挡板远离滚刷轴的一侧上,减少滚刷两端缠绕毛发的可能性。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为不与滚刷长度方向平行任意方向,使得挡板可根据容纳腔的空间结构设置在合适的位置,具有灵活性。即挡板设置于壳体的上壁沿垂直或倾斜于滚刷长度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或挡板设置于壳体的侧壁沿倾斜于滚刷长度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即可实现阻挡毛发的作用。
挡板13根据延伸至滚刷体122的位置不同,可实现的阻挡方式不同。例如挡板13延伸至滚刷12的两端部或靠近两端部的位置。挡板13根据设置的角度不同,可实现不同角度的阻挡作用。例如挡板13从上壁的边缘沿垂直于滚刷12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滚刷轴121上,或挡板从上壁的中间位置沿倾斜方向延伸至滚刷体122上。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任何可实现在不同位置或角度阻挡毛发的挡板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下面结合附图对挡板的设置位置或角度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挡板13从壳体的上壁111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12。第一方向可以为任意方向,挡板13在上壁111的设置位置不限,可从上壁111的中间位置倾斜至接触滚刷12,也可从上壁111的边缘位置倾斜至接触滚刷12。
具体的,挡板13与滚刷12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即第一方向与滚刷12的长度方向形成为90°左右,由于实际生产的误差,也可能为85°或95°。挡板13与滚刷12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相比在相同内壁处的挡板13倾斜设计至滚刷12处,能有效节省加工材料,占用的容纳腔S空间少,挡板13垂直设置使得地刷组件的结构更紧凑。同时,挡板13与滚刷12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即挡板13与滚刷体122大致垂直,在垂直方向上可阻挡更多毛发,阻挡效果佳。
滚刷12具有相对的两端部A,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13设置在端部A处,即挡板13从壳体11的上壁111沿垂直或倾斜于滚刷12的长度方向接触端部A,或挡板13从壳体11的侧壁112沿倾斜方向接触端部A。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挡板13设置在间距端部A预设距离处。即,挡板13用于接触滚刷12的底部设置在滚刷体122上距离端部A的任意位置。预设距离尽可能小,有利于挡板13尽可能靠近端部A以阻挡粘黏在滚刷体122上的毛发。
具体的,滚刷12的端部A包括滚刷12的端面A1以及间距端面A1预设距离的滚刷面A2,此处的滚刷面A2为滚刷体122上仅用于与地面接触,用来滚动清洁的面。挡板13与端面A1的预设距离越小越好,挡板13越靠近端面A1,越有利于毛发集中到挡板13处防止进入到滚刷12的两侧。如此,挡板13设置在端部A处可包括挡板13设置在端部A处的端面A1上,或挡板13设置在端部A处的滚刷面A2上,或挡板13既有设置于端面A1上,也有设置于滚刷面A2上,多个挡板13可同时设置在端部A的不同面上。将挡板13设置于端部A处,有利于增加阻挡粘贴在滚刷体122上的毛发的面积以减小毛发卷入到滚刷12的两侧导致滚刷轴121卡死的可能性。
同时,在利用洒水清扫地面的扫地机中,扫地机先在地面洒水,再利用滚刷扫除或吸取水渍以达到清扫地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中通过在滚刷12两端部设置挡板13,可将地面水渍集中到滚刷体122的中间位置,减少地面水渍汇集至两侧形成地面残水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挡板13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12端部A的滚刷面A2。即挡板13从壳体11的上壁111沿垂直或倾斜于滚刷12的长度方向接触滚刷面A2,或挡板13从壳体11的侧壁112沿倾斜方向接触滚刷面A2。
可选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挡板13从壳体11的上壁111沿垂直于滚刷12长度方向延伸至滚刷面A2。如此,挡板13延伸最短有效距离即能接触滚刷面A2,在容纳腔S内占用空间少,节省挡板13材料,使得地刷组件结构紧凑。
可选的,如图5所示,挡板13从壳体11的上壁111沿倾斜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端部A的滚刷面A2。两挡板13分别沿相反倾斜方向倾斜至滚刷12的两滚刷面A2。沿倾斜方向设置的挡板13可避开容纳腔S内设置的其他装置,沿相反倾斜方向设置的两挡板13可将毛发有效聚集在挡板13与壳体11以及滚刷体122围绕的狭小空间内,便于抽吸机吸取,或手动清除。
可选的,挡板13从壳体11的侧壁112沿倾斜方向延伸至接触对应的滚刷面A2上。其结构与挡板13从壳体11的上壁111沿倾斜方向的设置类似,此处不多赘述。
挡板13底部的结构不同,达到的阻挡效果不同。例如,挡板13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围绕滚刷体122的外圈设置,能有效保证毛发阻挡面积。凹槽可以为弧形或方形,如图2所示,根据滚刷12的圆柱体结构,挡板13底部设置为弧形凹槽,可保证挡板13底部尽可能等间距的接触滚刷面A2,增加阻挡面积。凹槽为方形时,挡板13底部可部分接触滚刷体122。凹槽的尺寸需要根据挡板13与滚刷面A2接触的面积而定,例如,围绕滚刷面A2整圈设计,或围绕滚刷面A2半圈设计,或间于两者之间,下面以弧形凹槽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挡板13的底部与滚刷12在长度方向的轴线距离小于滚刷12底部与轴线距离。即,挡板13围绕滚刷面A2半圈设置,或间于整圈和半圈之间设置。更具体的,高度方向上,以滚刷12长度方向的轴线为基准,挡板13底部位于轴线的上方,或挡板13底部位于轴线的下方,挡板13底部不超过滚刷面A2的近地端。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挡板13底部表示为挡板最底端的位置,可能为一个点或一个面。
可选的,如图6所示,挡板13底部围绕滚刷体122半圈设置,挡板13底部与轴线在同一高度。
可选的,如图7所示,挡板13底部位于滚刷12轴线下方。如此,挡板13底部与滚刷体的接触面积更大,更有利于阻挡毛发。需要说明的是,图6-7仅对挡板13底部与滚刷12轴线的高度进行示意,挡板13的具体结构需要配合壳体11内壁进行设计。
进一步地,挡板13的底部设置有齿状结构。即挡板13的底部绕滚刷12的外圈间隔延伸出凸起部分以接触滚刷体122。齿状结构可设置于凹槽的内侧,类似于齿轮结构,滚刷12在快速旋转过程中,齿状结构的设置有助于将粘黏在滚刷体122上的毛发刷下来。齿状结构也可从凹槽的边缘弯曲延伸至长度方向远离滚刷轴121的一侧,有利于将滚刷体122上的毛发聚集在齿状结构上,便于清理,更进一步的阻断了毛发进入到滚刷12两侧的可能性。
挡板13设置在端部A处还包括挡板13设置在端部A处的端面A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13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12端部A的端面A1。即挡板13从壳体11的上壁111沿垂直或倾斜于滚刷12的长度方向接触端面A1,或挡板13从壳体11的侧壁112沿倾斜方向接触端面A1。需要说明的是,与挡板13的底部接触滚刷体122不同,挡板13与端面A1接触的包括挡板13的侧面。
可选的,如图8-9所示,挡板13从壳体11的上壁沿垂直于滚刷12长度方向延伸至接触端面A1。即挡板13与端面A1在滚刷12长度方向的有微小间距或间距为0。进一步地,挡板13远离侧壁112的一侧面接触端面A1。如此,挡板13从滚刷体122与滚刷轴121的分界即端面A1处将两者间隔。
可选的,如图10所示,挡板13从壳体11的上壁111沿倾斜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端部A的端面A1。为了保证挡板13与端面A1接触,挡板13的底部结构可根据端面A1结构对应设计,例如端面A1为平面结构,底部结构也可以为平面,又例如挡板13沿倾斜方向绕滚刷轴121设置,则挡板13可设计为圆弧状结构,与端面A1接触的底部也为弧形结构。
可选的,挡板13从壳体11的侧壁112沿倾斜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端部A的端面A1。即,挡板13从壳体11的侧壁112延伸到对应侧的滚刷端部A的端面A1上,由于侧壁112与滚刷12的长度方向基本垂直,从侧壁112延伸至端面A1的挡板13为倾斜方向与端面A1接触即可。此种结构与挡板13从壳体11的上壁111沿倾斜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端部A的端面A1类似,此处不多赘述。
挡板13在接触端面A1的面积不同,阻挡毛发的效果不同。挡板13与端面A1接触面积可为部分,也可为全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挡板13至少覆盖部分端面A1。挡板13从壳体11的上壁沿垂直于滚刷12长度方向延伸至接触端面A1。挡板13远离侧壁112的一侧面与部分端面A1接触以隔断滚刷体122与滚刷轴121使得毛发不能进入到滚刷12两端的滚刷轴121上。
更进一步的,挡板13在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端面A1半径。如此,更有利于挡板13在宽度方向上将滚刷体122上粘贴的毛发阻挡。此处以挡板13竖直向下的的方向为高度方向,以垂直于竖直方向以及垂直于滚刷12长度方向指向挡板13后方方向为宽度方向。
挡板13从壳体11的侧壁112沿倾斜方向延伸至接触滚刷12端部A的端面A1。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13沿倾斜方向绕滚刷轴121设置,将滚刷轴121包裹在挡板13内,则挡板13可设计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或下端开口的圆弧结构,挡板13底部覆盖部分端面A1,挡板13底部结构为圆形或弧形。挡板13沿倾斜方向隔开毛发与滚刷轴121,使得被卷入滚刷12两侧的毛发掉落到地上或挡板13上而不卷入滚刷轴121。进一步地,挡板13围绕滚刷轴121整周设置,完全将滚刷轴121包裹在挡板13内进行毛发的阻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挡板13覆盖全部端面A1。挡板13从壳体11的上壁沿垂直于滚刷12长度方向延伸至接触端面A1。挡板13的侧面与全部的端面A1接触以隔断滚刷体122与滚刷轴121使得毛发不能进入到滚刷12两端的滚刷轴121上。如此,完全间隔滚刷体122与滚刷轴121,需要说明的是,滚刷轴121伸出于滚刷体122,挡板13覆盖全部端面A1时,挡板13预留供滚刷轴121穿过的孔,使得滚刷轴121穿过挡板13与壳体11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覆盖端面A1的面积大小将挡板13设计为可拆装结构,一部分从壳体11的上壁111延伸至端面A1,另一部分根据需要覆盖的面积选择性安装。例如,如图9所示的挡板13结构,以滚刷12的轴线为分割线,将挡板13设计为位于轴线上方的上部分固定,位于轴线下方的下部分为可拆卸,两部分之间通过粘贴装置合成为整体结构以覆盖全部端面A1,该方式简单方便,通过合理的选择使获得不同的阻挡面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地刷组件1还包括镂空结构14,例如交叉迷宫结构。镂空结构14的位置根据挡板13的设置位置确定。例如,挡板13从壳体11的上壁沿第一方向接触滚刷12时,镂空结构14设置在挡板13与壳体11侧壁112之间;例如,挡板13从壳体的侧壁沿第一方向接触滚刷12时,镂空结构14设置在滚刷12与壳体11侧壁112之间。镂空结构14可以单独进行安装,也可以直接设置在侧壁上与壳体11一体成型。镂空结构14的设置可阻挡地刷组件在工作过程中将地面的毛发吸到滚刷轴121上,进一步增加滚刷体122两侧防缠毛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包括地刷组件1,收集盒,用于收集垃圾;管道2,管道2两端分别连通收集盒以及容纳腔S。
地刷组件1用于刷取地面灰层或尘屑,地刷组件1可以为地刷的一部分,也可以为地刷装置,具体根据清洁装置的结构进行设置,例如,手持吸尘器中,地刷包括壳体和滚刷;又例如,一体式扫地机中,地刷组件不仅构成地刷的一部分,还构成扫地机的一部分。收集盒例如尘盒,用于将地面的灰尘、毛发、污水收集在装置中,在清洁装置停止操作后,可将收集盒取出,倒出垃圾。管道2例如风道,尘屑通过如图1中的箭头方向从地刷组件1的容纳腔S进入管道后落入到收集盒中。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通过在地刷组件1中设置挡板13可有效防止地面毛发卷入滚刷12的两端,预防电机卡死,有效延长了清洁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底面内凹形成容纳腔(S);
滚刷(12),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腔(S)内并与所述壳体(11)可转动地连接;
挡板(13),从所述容纳腔(S)的内壁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所述滚刷(12);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滚刷(12)的长度方向形成预设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与所述滚刷(12)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刷(12)具有相对的两端部(A),所述挡板(13)设置在所述端部(A)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所述滚刷端部(A)的滚刷面(A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的底部与所述滚刷(12)在长度方向的轴线距离小于所述滚刷(12)底部与所述轴线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的底部设置有齿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接触所述滚刷端部(A)的端面(A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端面(A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覆盖全部所述端面(A1)。
10.一种清洁装置,包括:
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地刷组件(1);
收集盒,用于收集垃圾;
管道(2),所述管道(2)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收集盒以及所述容纳腔(S)。
CN202120580082.7U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装置 Active CN215078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0082.7U CN215078048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0082.7U CN215078048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78048U true CN215078048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44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80082.7U Active CN215078048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780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27784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поверхности
KR101667716B1 (ko) 로봇청소기
JP4097264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09864658B (zh) 用于蒸汽清洁设备的表面清洁头
WO2014054431A1 (ja) 自走式掃除機用の補助ブラシ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自走式掃除機
CN106889953B (zh) 清洁设备
KR102620155B1 (ko) 청소기
CN213371747U (zh) 用于清洁装置的梳齿结构、滚刷组件和清洁装置
US20220061611A1 (en) Vacuum cleaner
CN215078048U (zh) 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装置
CN209789756U (zh) 清扫组件以及扫地机器人
CN217959934U (zh) 滚刷及吸尘器
JP2004147759A (ja) 電気掃除機
CN109561801B (zh) 吸尘器吸嘴以及真空吸尘器
CN217547916U (zh) 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JP2004057365A (ja) 吸込み口体及び電気掃除機
CN219289339U (zh) 吸尘器
CN220327396U (zh) 滚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JPH0453517A (ja) 電気掃除機の吸口
CN215777745U (zh) 清扫地刷及具有该清扫地刷的吸尘器
JP2001008864A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その吸込口体
CN217161975U (zh) 清洁机构和清洁设备
CN219331524U (zh) 清洁设备
CN217408738U (zh) 滚刷、地刷及清洁设备
CN220557940U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