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7471U - 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7471U
CN215067471U CN202121500815.8U CN202121500815U CN215067471U CN 215067471 U CN215067471 U CN 215067471U CN 202121500815 U CN202121500815 U CN 202121500815U CN 215067471 U CN215067471 U CN 215067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hutter
inter
mapping camera
adjust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008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熙澎
董福强
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eagull Digital Came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 Jiant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 Jiantao filed Critical Qu Jiantao
Priority to CN2021215008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7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7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7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包括镜筒,镜筒内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中开设有连通镜筒内外的快门插槽;前镜组设置于阶梯孔的前端;后镜组设置于阶梯孔的后端,且后镜组与前镜组同轴;固定压片设置于镜筒的前端,用于固定前镜组;镜间快门插设于快门插槽内;周向调节套筒的一端套设于镜筒外壁的后端;周向调节套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调焦固定套筒套设于周向调节套筒的另一端上;调焦固定套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通过插设有镜间快门的镜筒在周向调节套筒内转动,以调节镜间快门在航空测绘相机镜头上的位置;通过周向调节套筒在调焦固定套筒上沿航空测绘相机镜头轴向方向移动,以进行焦距微调。

Description

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
背景技术
航空测绘是一种以大气层内的飞行器为测量载体的对地测绘手段,其测绘对象是地面物体的位置关系,目的是通过航空拍摄获得的数据来绘制大地坐标,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航空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是利用航空器安置专用航空摄影仪对地面进行连续拍摄,绘制地形图的过程。
随着航空科技的不断发展,航空测绘技术在基础测绘领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且测绘技术随着计算机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应用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越来越成为宽泛领域内使用的一种基础技术。但目前我国市场中的航空测绘类相机均为通过对已有普通消费类的单反单电相机改造,重新组装而成,其相机快门为焦平面快门。一方面,由于焦平面快门体积大,所需安装空间大,且重量达15~25g,应用于航空测绘领域时,该航空测绘类相机会影响无人机的作业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在航测领域中相机的拍照频率高,而机械快门具有寿命,本身为易耗原件,但焦平面快门不易更换,需将整机返厂才能进行维修,且维修更换快门后,需再次进行镜头的校正作业,操作繁琐,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包括:
镜筒,所述镜筒内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中开设有连通所述镜筒内外的快门插槽;
前镜组,所述前镜组设置于所述阶梯孔的前端;
后镜组,设置于所述阶梯孔的后端,且所述后镜组与所述前镜组同轴;
固定压片,所述固定压片设置于所述镜筒的前端,用于固定所述前镜组;
固定压环,所述固定压环设置于所述镜筒内后端,用于固定所述后镜组;
镜间快门,所述镜间快门插设于所述快门插槽内;所述镜间快门的通光孔与所述前镜组、后镜组同轴;
周向调节套筒,所述周向调节套筒套设于所述镜筒外壁的后端;所述周向调节套筒的一端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
以及调焦固定套筒,所述调焦固定套筒套设于所述周向调节套筒的另一端上;所述调焦固定套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
其中,通过插设有所述镜间快门的所述镜筒在所述周向调节套筒内转动,调节所述镜间快门在所述航空测绘相机镜头上的位置;当所述镜间快门旋转至所需合适位置后,通过平头螺丝穿设所述第一螺纹孔,将所述镜筒及所述镜间快门进行固定;
通过所述周向调节套筒在所述调焦固定套筒上沿所述航空测绘相机镜头轴向方向移动,进行焦距微调;调焦完成后,通过锁紧螺钉穿设所述第二螺纹孔,将所述周向调节套筒固定在所述调焦固定套筒上。
可选地,所述快门插槽的至少两侧边为平面;所述镜间快门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快门插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镜间快门包括用于容置遮光叶片的快门叶片室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遮光叶片动作的快门控制室。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镜筒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快门控制室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安置槽;所述快门插槽与所述安置槽相连通;所述快门叶片室插设于所述快门插槽内,所述快门控制室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安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快门插槽内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镜间快门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块。
可选地,所述镜间快门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耳,通过固定螺钉穿设所述安装耳,将所述镜间快门固定于所述镜筒上。
可选地,所述周向调节套筒与所述调焦固定套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压片包括固定端和从所述固定端侧壁延伸出的连接端;所述固定端的形状为环形。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固定压片的所述连接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镜筒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个数均为三个。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插装式的镜间快门,使得镜头的快门易更换,且通过快门插槽与镜间快门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快门的快速定位安装,保证了在更换快门的过程中,对镜头的整体光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更换后不需再次进行校正,操作更简单便捷,从而不需再返厂更换,终端使用者即可自行操作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其的使用成本。
采用周向调节套筒结构,使插装镜间快门的镜筒可实现周向转动,以便于快门突出部位沿镜头圆周方向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避免出现结构干涉或冲突等问题,使得应用本航空测绘相机镜头的相机在做多相机或与雷达等产品集成时,结构紧凑,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由于航测相机的镜头与相机CMOS传感器线路板组装后,每一镜头都需要焦距微调,以达到最佳的影像质量,本航空测绘相机镜头通过调焦固定套筒与周向调节套筒之间螺纹连接,使得周向调节套筒及其上的镜筒可在镜头轴线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焦距微调,易操作,简便可靠。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包括:
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航空测绘相机镜头的快门控制室突出于镜头外,当相机在做多相机倾斜摄影设计或相机与雷达等产品匹配结合时,易遇到结构干涉或冲突等问题,采用周向调节套筒结构,可任意调节镜间快门在镜头上的角度问题,可根据相机镜头的周边产品结构将快门突出部分置于合适位置处,使整体结构紧凑,集成度高。
2、在本实施例中,周向调节套筒与镜筒之间通过平头螺钉连接,既保证镜筒与周向调节套筒之间的连接强度,又可实现周向调节套筒与镜筒之间的反复拆卸,尽可能避免对镜筒的磨损,提高镜筒的使用寿命。
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调焦固定套筒结构,周向调节套筒及其上的镜筒沿调焦固定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实现周向调节套筒及镜筒在镜头的轴向方向移动,微调焦距,以使航空测绘相机镜头与CMOS传感器线路板组装后可达到最佳的影像质量。
4、在本实施例中,调焦固定套筒与周向调节套筒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既可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又便于周向调节套筒及其上的镜筒沿镜头轴向方向上的移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更易进行焦距微调。
5、在本实施例中,镜间快门采用插装式结构,插设于镜筒内,使得镜头快门更易更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易损件的镜头快门不易更换的问题,降低了快门更换成本,且使得航测相机更换快门时不需返厂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终端使用者即可操作完成,更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6、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至少两侧边为平面的快门插槽,并使其与镜间快门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保证镜间快门插装在快门插槽后,其通光孔与前镜组、后镜组同轴,从而既可实现镜间快门的快速安装,又能保证镜间快门的定位精度,以使快门更换过程中镜头的整体光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更换后不需再次进行校正,操作简便,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的俯视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的仰视图;
图6为图5的A–A线剖视图;
图7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的镜间快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镜筒、2为阶梯孔、3为快门插槽、4为前镜组、5为后镜组、6为固定压片、7为镜间快门、8为周向调节套筒、9为第一螺纹孔、10为调焦固定套筒、11为第二螺纹孔、12为安置槽、13为安装耳、14为固定螺钉、15为固定压环、16为CMOS传感器线路板、17为螺钉安装孔、61为固定端、62为连接端、71为快门叶片室、72为快门控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如图1–图6所示,该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主要包括镜筒1、前镜组4、后镜组5、镜间快门7、周向调节套筒8及调焦固定套筒10。其中,镜筒1为前镜组4、后镜组5及镜间快门7提供安装位置,镜间快门7插装在镜筒1上,方便更换维修,且镜筒1可在周向调节套筒8上进行周向转动,以调节镜间快门7在镜头上的位置,避免镜头安装时出现结构干涉或冲突等问题。此外,周向调节套筒8与调焦固定套筒10之间还可进行沿镜头轴向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微调焦距,使镜头达到最佳的影像质量。
镜筒1主要为前镜组4、后镜组5及镜间快门7的安装固定筒架,两端开口。如图6所述,镜筒1内开设有阶梯孔2,利用阶梯孔2分别为前镜组4和后镜组5提供安装位置,前镜组4设置于阶梯孔2的前端,后镜组5设置于阶梯孔2的后端,本实施例中的阶梯孔2根据镜头的实际需求及前镜组4、后镜组5的形状大小进行设计,使得前镜组4、后镜组5可卡设在阶梯孔2内,并分别通过固定压片6、固定压环15进行固定,同时,通过阶梯孔2的设计,保证后镜组5与前镜组4同轴,以使镜头的入射光线依次通过前镜组4、后镜组5。
为确保前镜组4的固定,在镜筒1的前端设置有固定压片6,利用固定压片6对前镜组4进行压合固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固定压片6包括固定端61和从固定端61侧壁延伸出的连接端62,其中,固定端61的形状为环形,通过环形的固定端61对前镜组4的边缘进行压合固定,并保证镜筒1前端前镜组4的进光量。进一步的,固定压片6的连接端62与镜筒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转动,将固定压片6紧固在镜筒1上,向前镜组4施加挤压力,从而将前镜组4压合固定,结构简单,且易安装拆卸,成本低。
在镜筒1内后端设置有固定压环15,如图6所示,利用固定压环15对后镜组5进行压合固定。其中,固定压环15与镜筒1内壁之间可采用卡块连接结构、螺纹连接结构或其他连接结构,使得固定压环15固定在镜筒1内,并对后镜组5起到压合固定的效果。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镜间快门7采用插装式结构,插设于镜筒1内相应结构处,以实现镜间快门7快速便捷的更换,解决现有技术中易损件的镜头快门不易更换的问题。为给镜间快门7提供插装位置,在阶梯孔2中开设有连通镜筒1内外的快门插槽3,镜间快门7插设于快门插槽3内。需要注意并理解的是,为保证镜间快门7的通光孔与前镜组4、后镜组5同轴,镜间快门7的形状大小与快门插槽3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镜间快门7插装到快门插槽3内后,应使得镜间快门7的通光孔与阶梯孔2同轴,即与前镜组4、后镜组5同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快门插槽3的至少两侧边为平面,也就是说,快门插槽3的侧边采用直线型结构,以避免弧形结构定位不准确,进一步提高镜间快门7定位的精准度,尽可能降低安装定位误差,以保证镜间快门7的快速定位安装,使快门更易更换,且更换快门的过程中,对镜头的整体光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更换后不需进行再次校正,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快门需返厂更换,并再次校正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保证镜间快门7与镜筒1之间可靠连接,并保证其可反复快速拆卸,镜间快门7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耳13,通过固定螺钉14穿设安装耳13,将镜间快门7固定于镜筒1上,从而确保镜间快门7在镜筒1上安装的稳定性,利用固定螺钉14可实现镜间快门7的快速拆卸及更换,并可实现快门的反复拆卸安装,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可靠。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镜间快门7包括用于容置遮光叶片的快门叶片室71以及用于驱动遮光叶片动作的快门控制室72,通过快门控制室72控制快门叶片室71中的叶片开合,使镜间快门7的通光孔随着叶片开合而关闭打开,进而起到快门控制进光量的作用。进一步的,由于镜间快门7分为快门叶片室71和快门控制室72,且快门控制室72所占空间较大,而镜筒1的空间有效,为尽可能减少镜间快门7在镜筒1内的占用空间,只将通光孔部分的快门叶片室71插装在快门插槽3中,快门控制室72置于镜筒1外。由于快门控制室72的质量一般要大于快门叶片室71的质量,为使得镜间快门7能够稳定安装在镜筒1上,在镜筒1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快门控制室72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安置槽12,快门插槽3与安置槽12相连通,以便于快门叶片室71插设于快门插槽3内时,快门控制室72至少部分置于安置槽12内。此外,安装耳13可安装于快门控制室72一侧,通过固定螺钉14将其固定安装在安置槽12内。一方面,安置槽12为快门控制室72提供安装位置,以减小快门控制室72相对于镜头的突出大小,尽可能避免快门结构干涉或冲突等;另一方面,有时安装槽12还能为镜间快门7的快门控制室7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以减轻固定螺钉14的轴向力,保证螺钉的固定力,提高镜间快门7在镜筒1上连接的稳定可靠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在快门插槽3内开设有定位槽(图中未示出),相应的,在镜间快门7上设置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块(图中未示出),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的设置,进一步提高镜间快门7的定位精确度,使其能够快速定位安装。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只指出了定位块与定位槽一种快速定位结构,但该镜间快门7的定位结构并不仅仅限制与此,还可采用其他任何适用于快门快速定位的结构。
使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航空测绘相机镜头的相机在做多相机或相机与雷达等产品集成时,需要结构紧凑,由于镜间快门突出镜头部分,在结构集成中或结构不适合时,需要对快门突出部分(即快门控制室72)的沿周边方向进行角度旋转,以达到结构紧凑。为可实现快门角度的调节,本航空测绘相机镜头设置有周向调节套筒8。其中,周向调节套筒8套设于镜筒1外壁的后端,镜筒1与周向调节套筒8之间可实现周向转动,调节镜间快门7相对于镜头突出部位的位置,利用周向调节套筒8可快速实现镜间快门7角度的调节,解决了结构干涉或冲突等问题,调节简单,易操作,且不会影响光路的变化,不需专业人员操作,安装更便捷。
进一步的,周向调节套筒8的一端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9,通过第一螺纹孔9,利用平头螺丝将周向调节套筒8与镜筒1之间进行固定。详细的,通过插设有镜间快门7的镜筒1在周向调节套筒8内转动,调节镜间快门7在航空测绘相机镜头上的位置;当镜间快门7旋转至所需合适位置后,通过平头螺丝穿设第一螺纹孔9,将镜筒1及镜间快门7进行固定。利用平头螺丝进行固定连接,既保证镜筒1与周向调节套筒8之间的连接强度,又可实现周向调节套筒8与镜筒1之间的反复拆卸。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在周向调节套筒8与镜筒1之间设置垫圈,以进一步保证平头螺丝连接时,不会对镜筒1外壁表面造成损伤,提高镜筒1的使用寿命。
此外,为实现镜头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连接,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还设置有调焦固定套筒10,调焦固定套筒10既起到焦距微调的作用,又起到镜头连接其他部件的作用。具体的,调焦固定套筒10套设于周向调节套筒8的另一端上,通过周向调节套筒8将调焦固定套筒10与镜筒1进行连接,并通过周向调节套筒8与调焦固定套筒10之间轴向距离的大小对镜头的焦距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的影像质量。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周向调节套筒8与调焦固定套筒1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转动,使周向调节套筒8在调焦固定套筒10上沿航空测绘相机镜头轴向方向移动,进而进行焦距微调,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可靠,易于实现。
进一步的,调焦固定套筒10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11,通过第二螺纹孔11,利用锁紧螺钉将调焦固定套筒10进一步固定在周向调节套筒8上,以保证镜头中调焦固定套筒10与周向调节套筒8之间固定连接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详细的,通过周向调节套筒8在调焦固定套筒10上沿航空测绘相机镜头轴向方向移动,进行焦距微调;调焦完成后,通过锁紧螺钉穿设第二螺纹孔11,将周向调节套筒8固定在调焦固定套筒10上。
其中,第一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11的个数均可选为三个,分别采用三个平头螺丝、锁紧螺钉进行固定连接,在尽可能少的连接件的情况下,保证镜头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既方便安装拆卸,减少镜头的重量,又能确保镜头各个部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以上是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的各个部件、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了介绍,下面结合图1-图7,对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的工作原理进行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镜筒1在前镜组4和后镜组5之间开设快门插槽3,且所开设的快门插槽3的至少两侧边为平面,镜间快门7的形状大小与快门插槽3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从而便于镜间快门7的插拔,且定位更精准。镜间快门7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耳13,镜间快门7插入镜筒1后,安装于快门控制室72一侧的安装耳13贴合于镜筒1的端面上,即安装耳13的下端面与安置槽12的内端面相贴合,使得镜间快门7中的快门叶片室71插入镜筒1内,实现镜间快门7的快速定位,并通过固定螺钉14将镜间快门7固定在镜筒1上,从而完成镜间快门7在镜头上的安装。当需要进行快门更换时,将固定螺钉14取下,便可将插装于镜筒1内的镜间快门7取出,安装拆卸简单便捷,且由于快门插槽3是根据镜间快门7外壳形状进行设计的,可保证当镜间快门7插入槽内并固定之后,能够实现快速精准定位,其通光孔与前镜组4、后镜组5同轴,从而在更换快门的过程中,对镜头的整体光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镜间快门7更换之后,便不需进行再次校正。进而,快门的更换不需再返厂进行,更不需专业人员操作,由终端使用者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作业步骤,降低了使用成本。
由于航测相机镜头的快门控制室72是突出在镜头上的,使得相机在做多相机倾斜摄影设计或相机与其他产品的匹配结合时,会遇到结构干涉或冲突等。当出现上述问题时,只需将插装有镜间快门7的镜筒1在周向调节套筒8内转动,即可任意调节镜间快门7在镜头上的角度方向,以避免其结构干涉或冲突等,解决了上述问题。具体的,在周向调节套筒8圆周方向等距离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9,第一螺纹孔9设置有平头螺丝,松开平头螺丝,带有镜间快门7的镜筒1根据结构设计需求在周向调节套筒8内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后,拧紧平头螺丝,使镜筒1不能再转动,镜间快门7位置固定。
航空测绘相机中的镜筒通过螺钉安装孔17,利用螺钉将调焦固定套筒10与CMOS传感器线路板16进行组装,且CMOS传感器线路板16组装后,每个镜头都需要焦距微调,以达到最佳的影像质量。周向调节套筒8通过后端的螺纹连接在调焦固定套筒10上,从而其可通过螺纹转动在镜头轴线方向前后位移,微调焦距。在调焦固定套筒10圆周方向等距离均匀开设多个第二螺纹孔11,第二螺纹孔11内设置有锁紧螺钉,松开锁紧螺钉,使镜筒1及周向调节套筒8一起在镜头轴向方向上移动,直至找到图像质量最优的位置,拧紧锁紧螺钉,从而完成调焦的过程。
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采用插装式的镜间快门,使得镜头的快门易更换,且通过快门插槽与镜间快门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快门的快速定位安装,保证了在更换快门的过程中,对镜头的整体光路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更换后不需再次进行校正,操作更简单便捷,从而不需再返厂更换,终端使用者即可自行操作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其的使用成本。此外,采用周向调节套筒结构,使插装镜间快门的镜筒可实现周向转动,以便于快门突出部位沿镜头圆周方向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避免出现结构干涉或冲突等问题,使得应用本航空测绘相机镜头的相机在做多相机或与雷达等产品集成时,结构紧凑,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由于航测相机的镜头与相机CMOS传感器线路板组装后,每一镜头都需要焦距微调,以达到最佳的影像质量,本航空测绘相机镜头通过调焦固定套筒与周向调节套筒之间螺纹连接,使得周向调节套筒及其上的镜筒可在镜头轴线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焦距微调,易操作,简便可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筒,所述镜筒内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中开设有连通所述镜筒内外的快门插槽;
前镜组,所述前镜组设置于所述阶梯孔的前端;
后镜组,设置于所述阶梯孔的后端,且所述后镜组与所述前镜组同轴;
固定压片,所述固定压片设置于所述镜筒的前端,用于固定所述前镜组;
固定压环,所述固定压环设置于所述镜筒内后端,用于固定所述后镜组;
镜间快门,所述镜间快门插设于所述快门插槽内;所述镜间快门的通光孔与所述前镜组、后镜组同轴;
周向调节套筒,所述周向调节套筒套设于所述镜筒外壁的后端;所述周向调节套筒的一端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
以及调焦固定套筒,所述调焦固定套筒套设于所述周向调节套筒的另一端上;所述调焦固定套筒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
其中,通过插设有所述镜间快门的所述镜筒在所述周向调节套筒内转动,调节所述镜间快门在所述航空测绘相机镜头上的位置;当所述镜间快门旋转至所需合适位置后,通过平头螺丝穿设所述第一螺纹孔,将所述镜筒及所述镜间快门进行固定;
通过所述周向调节套筒在所述调焦固定套筒上沿所述航空测绘相机镜头轴向方向移动,进行焦距微调;调焦完成后,通过锁紧螺钉穿设所述第二螺纹孔,将所述周向调节套筒固定在所述调焦固定套筒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门插槽的至少两侧边为平面;所述镜间快门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快门插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间快门包括用于容置遮光叶片的快门叶片室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遮光叶片动作的快门控制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快门控制室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安置槽;所述快门插槽与所述安置槽相连通;所述快门叶片室插设于所述快门插槽内,所述快门控制室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安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门插槽内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镜间快门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间快门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耳,通过固定螺钉穿设所述安装耳,将所述镜间快门固定于所述镜筒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调节套筒与所述调焦固定套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片包括固定端和从所述固定端侧壁延伸出的连接端;所述固定端的形状为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片的所述连接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镜筒的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个数均为三个。
CN202121500815.8U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 Active CN215067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0815.8U CN215067471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0815.8U CN215067471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7471U true CN215067471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7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00815.8U Active CN215067471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7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76414C (en) Lens mount apparatus for a high definition video camera
US20140168798A1 (en) Lens barrel
JP5573425B2 (ja) ねじマウントレンズ鏡筒
CN215067471U (zh) 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
CN113359263A (zh) 一种可更换镜间快门的航空测绘相机镜头
CN101819310A (zh) 摄像组件
JP2010197816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10602042B2 (en) Imaging camera
US20220413252A1 (en) Lens assembly and camera incorporating a lens assembly
CN214795359U (zh) 一种镜头、摄像模组及显示终端和电子设备
JP6068944B2 (ja) 監視カメ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監視カメラ
CN115576082A (zh) 用于极端照度环境的远距离大幅宽成像系统
CN114697503A (zh) 热成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JP6611903B2 (ja) 撮像モジュール
KR100723217B1 (ko) 렌즈 조립 구조가 개선된 카메라 모듈
CN109143530B (zh) 镜头及包含该镜头的摄像模组
KR101423693B1 (ko) 광축 조절식 렌즈경통
JP2006078666A (ja) レンズ装置
CN221010205U (zh) 激光投影设备及激光显示装置
JP2002196204A (ja) 光学機器
CN211557338U (zh) 摄像头组件以及云台组件
CN214375751U (zh) 倾角调节装置及天文相机
CN204044419U (zh) 一种可调后焦的摄像机镜头
CN212586630U (zh) 摄像装置及其多段调节式镜头座组
CN219370178U (zh) 遮光件、车载相机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9

Address after: Room 606, Building 2, No. 299 Zhongchen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EAGULL DIGITAL CAMERA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20 No. 292, Lane 2188, Wencheng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Qu Jian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