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2668U - 滤网组件、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滤网组件、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2668U
CN215062668U CN202120198602.8U CN202120198602U CN215062668U CN 215062668 U CN215062668 U CN 215062668U CN 202120198602 U CN202120198602 U CN 202120198602U CN 215062668 U CN215062668 U CN 215062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ilter screen
assembly
bracket
suppor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986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联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986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2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2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2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滤网组件、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滤网组件包括:支架,内部适于装配滤网,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由所述支架表面沿第一方向突起,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支架与支撑体装配时的滑动方向;其中,所述弹性卡扣远离所述支架表面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在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撑体装配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适于与所述支撑体上的卡槽卡合连接,以对所述支架在所述第一方向形成限位。本公开滤网组件便于拆卸,提高滤网拆装效率。

Description

滤网组件、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网组件、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关注到室内空气健康,例如新风机、空气净化器、带有换新风功能的空调等家庭空气过滤设备也越来越普及。这些空气过滤设备往往需要用户不定期拆装进行滤芯更换,相关技术中,滤网组件的拆装不便,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滤网组件拆装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滤网组件、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滤网组件,包括:
支架,内部适于装配滤网,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由所述支架表面沿第一方向突起,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支架与支撑体装配时的滑动方向;
其中,所述弹性卡扣远离所述支架表面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结构,在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撑体装配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适于与所述支撑体上的卡槽卡合连接,以对所述支架在所述第一方向形成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个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导向结构,在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撑体装配时,所述第一导向结构适于与所述支撑体上的第二导向结构滑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成型于所述支架上的至少一个导向筋,所述导向筋在所述支架上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为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围合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一装配腔,所述滤网固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
所述第一装配腔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适于对所述滤网在第二方向形成限位;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滤网平面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
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一侧的支撑面;以及
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方向另一侧的限位凸起;
其中,在所述滤网与所述支架装配后,所述支撑面和所述限位凸起分别抵接所述滤网的相对两个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为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一侧的第一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本体围合形成所述框架结构的第二本体;
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凸耳结构,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撑体装配后,所述凸耳结构与所述支撑体的装配台阶密封抵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弹性卡扣,并且,所述两个弹性卡扣分别设于所述凸耳结构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上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设有适于施加外力作用的施力结构。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装配结构,包括:
根据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滤网组件;
支撑体,开设有第二装配腔,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装配腔,所述支撑体设有卡槽,所述滤网组件与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卡扣和所述卡槽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体设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开设于所述第二装配腔内壁上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体的所述第二装配腔的敞口端设有装配台阶。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气体净化设备,包括根据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装配结构;
其中,所述支撑体为蜗壳,所述支撑体设有贯通所述第二装配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的气流道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气体净化设备包括空调。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滤网组件,包括支架,支架内部适于装配滤网,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卡扣,从而在支架与支撑体装配后,弹性卡扣的第一限位结构与支撑体上的卡槽卡合连接,以对支架在装配方向上形成限位。滤网组件通过弹性卡扣实现可拆卸装配,提高滤网拆装效率,便于用户更换滤网。并且通过弹性卡扣可拆卸装配,减小装配过程中卡扣与支撑体的滑动摩擦力,避免装配结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空调的滤网与蜗壳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空调的滤网与蜗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滤网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滤网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和弹性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蜗壳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蜗壳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滤网组件;110-支架;1101-第一本体;1102-第二本体;111-第一装配腔;120-滤网;130-弹性卡扣;131-第一限位结构;140-导向筋;151-支撑面;152-限位凸起;160-凸耳结构;170-挖手凹槽;200-蜗壳;210-第二装配腔;221-卡槽;230-导向槽;240-装配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公开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办公室、卧室等室内密闭空间中,空气质量会逐渐下降,长期处于密闭空间中容易引起人体不适。因此,室内空气需要实时进行更换,也即利用新风系统将室外的新鲜空气与室内的污浊空气进行空气交换。
常见家用新风设备包括新风机、带有换新风功能的空调等,常用的气体净化设备包括空气净化器等。这些设备为了实现空气的净化,都需要设置过滤装置来对空气进行过滤,过滤装置一般可以采用活性炭和hepa复合滤网,滤网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更换。
图1和图2中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带有换新风功能的空调室内机。如图1、图2所示,空调10的一侧设有蜗壳11,蜗壳11上开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用来安装滤网13。蜗壳11内部为贯通的气流道,气流道的进气口通过导管连接到室外,气流道的出气口则连接空调的出风口14。从而空调10由室内吸入的新鲜空气,经过滤网13的过滤之后,经过出风口14进入室内,为室内补充干净、新鲜的空气。
滤网13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用户手动进行更换。相关技术中,滤网支架与安装槽12通过设置例如凸起结构过盈配合装配,但是,一方面,由于凸起结构为刚性结构,用户在拆装滤网时,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来克服凸起结构与安装槽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尤其对于空调室内机这种往往设置在较高处的设备来说,滤网的拆装十分不便,甚至导致高空更换时产生危险。另一方面,滤网在长期长期更换过程中,凸起结构与安装槽12内壁频繁摩擦造成滤网支架和安装槽的磨损,最终导致滤网与安装槽无法实现有效配合,装配结构完全失效,也降低装配密封性。
基于上述缺陷,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滤网组件、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以实现滤网组件与支撑体之间的简便装配操作。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滤网组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网组件包括支架,支架用来与支撑体可拆卸装配。支撑体指任何适于装配滤网组件的结构,例如空调蜗壳、净化器支架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支架的内部用来装配滤网,滤网与支架装配后形成完整的滤网组件。
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卡扣,弹性卡扣设于支架表面,并由支架表面沿第一方向突起,第一方向为支架与支撑体装配时的滑动方向,弹性卡扣远离支架表面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结构。从而在支架与支撑体装配的过程中,弹性卡扣受支撑体内壁的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当支架装配到位后,弹性卡扣复位使得第一限位结构可以与支撑体上的卡扣实现卡合连接,以对支架在第一方向上形成限位,也即使得支架与支撑体卡合装配。
通过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滤网组件,利用弹性卡扣实现支架与支撑体的可拆卸连接,相较于刚性的凸起结构,弹性卡扣在用户在拆装滤网组件发生弹性形变,卡扣与支撑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更小,用户拆装更加省力。而且由于卡扣与支撑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更小,因此卡扣和支撑体的磨损更小,装配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
图3至图9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中的滤网组件,下面结合图3至9对本公开滤网组件的结构以及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滤网组件100包括支架110和滤网120。支架110为框架结构,在一个示例中,其材质可以采用塑料,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滤网120为多层滤网结构,例如在一个示例中,滤网120可以采用活性炭和hepa多层复合的滤网。
支架110的框架结构围合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一装配腔111,第一装配腔111用来装配滤网120,用户在更换滤网时,可以从支架110上取下旧的滤网,然后将新的滤网重新装入支架110的第一装配腔111中。对于滤网120和支架110的装配结构,下文中进行描述,在此暂且不表。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体以蜗壳200作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所述的支撑体并不局限于蜗壳200,其还可以是其他任何适于装配滤网组件100的结构,本公开对此不再赘述。
蜗壳200设有第二装配腔210,第二装配腔210与支架110形状配合,从而支架110可以可拆卸地装配在蜗壳200的第二装配腔210中。为便于下文中表述,定义支架110与第二装配腔210装配时的滑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定义垂直于滤网120平面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结合图4和图5,在支架110上设置有两个弹性卡扣130,两个弹性卡扣130分别设于支架110宽度方向的两侧。图6中示出了其中一个弹性卡扣130的放大结构,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卡扣130由支架110表面沿第一方向向外突出形成,也即图示中,弹性卡扣130成型于支架110上且向下延伸突出。
值得说明的是,弹性卡扣是指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卡扣,例如图6中所示,弹性卡扣130由成型于支架110表面的突出结构形成,从而弹性卡扣130的远离支架110表面的端部,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当外力消失其可以恢复原状。
继续参照图6,在弹性卡扣130远离支架110的端部设有第一限位结构13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结构131为成型于弹性卡扣130侧壁的突出结构。相应的,结合图8和图9所示,在蜗壳200上设置有卡槽221。从而,支架110沿第一方向装配入第二装配腔210时,当支架110装配到位后,位于支架110上的弹性卡扣130与位于蜗壳200上的卡槽221卡合连接,对支架110在第一方向上形成限位,也即实现支架110与蜗壳200的固定装配。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施方式的滤网组件在装配时,通过弹性卡扣实现可拆卸的装配,相较于传统的凸起结构过盈配合的装配方式,支架与蜗壳之间的摩擦力更小,更加便于用户的装配操作。并且,弹性卡扣与蜗壳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更小,避免两者磨损导致装配结构失效,提高装配结构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7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110沿第一方向滑动装配入第二装配腔210中,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的拆装操作、提高装配体验,本公开实施方式还设有导向结构,下面具体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110平行于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个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导向结构,相应的,蜗壳200的内侧壁上对应设有第二导向结构。在支架110与蜗壳200装配时,第一导向结构与第二导向结构滑动配合,且两者配合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同。
如图4、图5所示,在本示例中,在支架110框架结构的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分别成型有导向筋140,导向筋140为凸出于支架110表面的筋条结构,筋条结构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如图7所示,在蜗壳200的内侧壁上,相应的设有导向槽230,导向槽230与导向筋140形状配合,从而,支架110在与第二装配腔210装配时,导向筋140与导向槽230滑动配合形成导轨结构,使得支架110可以平稳顺利的装配。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的导向筋和导向槽,而且第一导向结构也可以是设于支架上的导向槽,而第二导向结构为设于蜗壳上的导向筋,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通过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滤网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导向结构与支撑体上的第二导向结构配合,从而为支架装配提供导轨结构,使得支架可以平稳顺利的装配,避免装配过程中出现晃动、卡顿,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支架110为框架结构,为保证滤网120与支架110的装配,在支架110的内壁上还设有限位结构,下面具体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装配腔11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如图4、图5所示,在本示例中,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支撑面151和限位凸起152,支撑面151和限位凸起152分别位于第二方向的两侧,也即位于支架110厚度方向的前后两侧。从而,在滤网120装配入支架110的第二装配腔210时,支撑面151可以对滤网120的后侧面抵接形成限位,而限位凸起152对滤网120的前侧面抵接形成限位。也即,支撑面151和限位凸起152分别抵接滤网120的相对两个表面,避免滤网脱出支架110。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支撑面和限位凸起仅作为本公开第二限位结构的一种示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结构还可以是其他任何适于实施的限位结构,只要能够对滤网120形成固定限位即可,本公开对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可知,本实施方式的滤网组件,通过在支架内侧壁上设置第二限位结构,对滤网形成固定限位装配,避免滤网脱出,提高使用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滤网组件100装配入支撑体的第二装配腔210时,还需要保证两者之间装配的密封性。仍以空调为例,在室内外温差较大时,空调通过蜗壳200气流道实现室外空气抽取,容易在气流道中产生冷凝水,为了避免冷凝水通过滤网组件与蜗壳装配结构漏出,还需要设计两者装配的密封结构。
如图3至图5所示,框架结构的支架110包括第一本体1101和第二本体1102,第一本体1101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凸耳结构160,也即,第一本体1101的凸耳结构160形成类似于盖体的形状。相应的,如图8、图9所示,在蜗壳200的第二装配腔210的敞口端设有装配台阶240。从而,在支架110装配入第二装配腔210后,凸耳结构160的下端面与装配台阶240的上端面密封抵接,从而形成密封结构。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滤网支架110与蜗壳200之间的密封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实现,例如密封圈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通过上述可知,本实施方式的滤网组件,通过凸耳结构与装配台阶实现密封配合,避免蜗壳中的冷凝水通过滤网组件的装配位置漏出,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滤网组件100需要用户手动拆卸,为了进一步便于用户拆装,在支架110的第一本体1101远离第二本体1102的表面,还设有适于施加外力作用的施力结构。
如图4、图5所示,在本示例中,施力结构为开设于第一本体1101表面的两个挖手凹槽170,而且挖手凹槽170的内壁上还可以设置相应的摩擦结构,以增加用户手部与支架110的摩擦力,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的将作用力施加在支架110上,便于用户拆卸滤网组件100。
上述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滤网组件的结构以及原理进行了说明,通过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滤网组件,利用弹性卡扣实现支架与支撑体的可拆卸连接,相较于刚性的凸起结构,弹性卡扣在用户在拆装滤网组件发生弹性形变,卡扣与支撑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更小,用户拆装更加省力。而且由于卡扣与支撑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更小,因此卡扣和支撑体的磨损更小,装配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通过设置第一导向结构与支撑体上的第二导向结构配合,从而为支架装配提供导轨结构,使得支架可以平稳顺利的装配,避免装配过程中出现晃动、卡顿,提高用户体验。通过在支架内侧壁上设置第二限位结构,对滤网形成固定限位装配,避免滤网脱出,提高使用稳定性。通过凸耳结构与装配台阶实现密封配合,避免蜗壳中的冷凝水通过滤网组件的装配位置漏出,提高用户体验。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施力结构,便于用户拆卸滤网组件。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装配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公开装配结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滤网组件和支撑体,从而实现滤网组件与支撑体的可拆卸装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前述即可理解并充分实现本公开装配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气体净化设备,该气体设备包括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装配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公开净化设备以空调为例,支撑体即为空调的蜗壳。结合图3至图9,蜗壳200内设有贯通第二装配腔210的气流道,气流道的进气口通过导管连接到室外,气流道的出气口则连接空调的出风口。滤网组件100则可拆卸设于气流道中,从而空调由室内吸入的新鲜空气,经过滤网组件100的过滤之后,经过出风口进入室内。
用户在需要更换滤网120时,可通过施力结构施加作用力,将滤网组件100从蜗壳200的第二装配腔210中取出,将旧滤网120与支架110分离后,将新滤网120与支架110装配,然后将滤网组件100装配入第二装配腔210。在滤网组件100装配时,导向结构对滤网组件形成导向,直至滤网组件装配到位,支架110上的弹性卡扣130与蜗壳200上的卡槽221卡合连接,同时凸耳结构160的下端面与装配台阶240的上端面密封抵接,从而形成密封结构,滤网组件装配完成。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气体净化设备并不局限于空调,还可以是其他任何适于实施的设备,例如空气净化器、新风机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通过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滤网组件利用弹性卡扣实现支架与支撑体的可拆卸连接,相较于刚性的凸起结构,弹性卡扣在用户在拆装滤网组件发生弹性形变,卡扣与支撑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更小,用户拆装更加省力。而且由于卡扣与支撑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更小,因此卡扣和支撑体的磨损更小,装配结构的使用寿命更长。通过设置第一导向结构与支撑体上的第二导向结构配合,从而为支架装配提供导轨结构,使得支架可以平稳顺利的装配,避免装配过程中出现晃动、卡顿,提高用户体验。通过在支架内侧壁上设置第二限位结构,对滤网形成固定限位装配,避免滤网脱出,提高使用稳定性。通过凸耳结构与装配台阶实现密封配合,避免蜗壳中的冷凝水通过滤网组件的装配位置漏出,提高用户体验。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施力结构,便于用户拆卸滤网组件。
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公开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10),内部适于装配滤网(120),所述支架(110)上设有至少一个弹性卡扣(130),所述弹性卡扣(130)由所述支架(110)表面沿第一方向突起,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支架(110)与支撑体装配时的滑动方向;
其中,所述弹性卡扣(130)远离所述支架(110)表面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结构(131),在所述支架(110)与所述支撑体装配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1)适于与所述支撑体上的卡槽(221)卡合连接,以对所述支架(110)在所述第一方向形成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10)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个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导向结构,在所述支架(110)与所述支撑体装配时,所述第一导向结构适于与所述支撑体上的第二导向结构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成型于所述支架上的至少一个导向筋(140),所述导向筋(140)在所述支架(110)上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10)为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围合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一装配腔(111),所述滤网(120)固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111);
所述第一装配腔(11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适于对所述滤网(120)在第二方向形成限位;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滤网平面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
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111)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一侧的支撑面(151);以及
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111)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方向另一侧的限位凸起(152);
其中,在所述滤网(120)与所述支架(110)装配后,所述支撑面(151)和所述限位凸起(152)分别抵接所述滤网(120)的相对两个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10)为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一侧的第一本体(1101),以及与所述第一本体(1101)围合形成所述框架结构的第二本体(1102);
所述第一本体(1101)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凸耳结构(160),所述支架(110)与所述支撑体装配后,所述凸耳结构(160)与所述支撑体的装配台阶(240)密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10)上设有两个弹性卡扣(130),并且,所述两个弹性卡扣(130)分别设于所述凸耳结构(160)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上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本体(1101)远离所述第二本体(1102)的侧壁,设有适于施加外力作用的施力结构。
9.一种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滤网组件;
支撑体,开设有第二装配腔(210),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装配腔(210),所述支撑体设有卡槽(221),所述滤网组件与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卡扣(130)和所述卡槽(221)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设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开设于所述第二装配腔(210)内壁上的导向槽(230),所述导向槽(230)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的所述第二装配腔(210)的敞口端设有装配台阶(240)。
12.一种气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配结构;
其中,所述支撑体为蜗壳,所述支撑体设有贯通所述第二装配腔(210)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滤网组件设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的气流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体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空调。
CN202120198602.8U 2021-01-25 2021-01-25 滤网组件、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 Active CN215062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8602.8U CN215062668U (zh) 2021-01-25 2021-01-25 滤网组件、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8602.8U CN215062668U (zh) 2021-01-25 2021-01-25 滤网组件、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2668U true CN215062668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52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98602.8U Active CN215062668U (zh) 2021-01-25 2021-01-25 滤网组件、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26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17598B2 (en) Filter element having flange and methods
CN215062806U (zh) 过滤组件、通风组件以及空气调节设备
CN20918111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062668U (zh) 滤网组件、装配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设备
CN20904254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306631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110778535B (zh) 净化空气的无叶风扇及其滤网更换方法
CN214249842U (zh) 一种新风过滤装置及空调器
KR20180002978U (ko) 소형 공기청정기
CN111306632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0949212U (zh) 净化空气的无叶风扇
CN219222657U (zh) 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CN215195946U (zh) 一种方便更换滤芯的新型初效杀毒灭菌的过滤器
CN111237921A (zh) 空调用防病毒过滤装置
CN201278832Y (zh) 改良式口罩
CN212132678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6924525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663002U (zh) 一种管道式空气净化器
CN212132677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WO2022257744A1 (zh) 空调器
CN218687466U (zh) 一种用于口罩过滤的滤芯装置及口罩
CN21261878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464860U (zh) 过滤装置和空调器
CN210302846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8325356U (zh) 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