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0619U - 便携式设备支架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设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0619U
CN215060619U CN202120732477.4U CN202120732477U CN215060619U CN 215060619 U CN215060619 U CN 215060619U CN 202120732477 U CN202120732477 U CN 202120732477U CN 215060619 U CN215060619 U CN 215060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driving unit
gear
portable device
trigg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24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324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0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0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0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包括:用于支撑便携式设备的面部;两个夹臂,分别位于所述面部的两侧,两个夹臂之间形成被所述面部调节的伸缩距,以附接或脱卸便携式设备;其中,其中一个夹臂具有对应的驱动单元,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距;所述驱动单元每被触发一次,与其对应的夹臂朝扩大伸缩距的方向运动一次,被触发结束后,所述驱动单元回复原位时,与对应的夹臂脱离动力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至少解决了如何缩短驱动单元的长度的问题以及解决了如何降低啮合机构运动时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便携式设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支架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便携式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重要。由此也发展出了配套的支架装置,这些支架通常包括两个夹臂,并采用驱动单元来带动夹臂运动,调节两个夹臂之间的距离,以适应被夹持的便携式设备的大小。但是现存的支架中,驱动单元的长度,尤其是位于支架壳体之外的部分长度太长;导致支架占用空间过大、不易收纳携带,进而引起了使用不便、美观性降低等问题。此外,支架在工作时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也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阐述的技术缺陷,发明人对传统的便携式设备支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造成前述缺陷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支架中,夹臂与对应的驱动单元连接。驱动单元被触发时,带动夹臂朝着同一方向一道运动,驱动单元与夹臂之间是相对静止关系,在这种运动方式中,驱动单元移动的距离与夹臂移动的距离相等。
但是,上述便携式设备支架,由于驱动单元与夹臂是相对静止的关系,为了保证便携式设备支架的两个夹臂之间具有足够的间距,所述驱动单元需要设计足够的长度,才能将间距调节至合适的宽度。
据此,发明人针对前述缺陷,设计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至少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缩短驱动单元的长度;2)如何降低便携式设备支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包括:
用于支撑便携式设备的面部;
两个夹臂,分别位于所述面部的两侧,两个夹臂之间形成被所述面部调节的伸缩距,以附接或脱卸便携式设备;其中,其中一个夹臂具有对应的驱动单元,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距;
所述驱动单元每被触发一次,与其对应的夹臂朝扩大伸缩距的方向运动一次,被触发结束后,所述驱动单元回复原位时,与对应的夹臂脱离动力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多次被触发,驱动与其对应的夹臂运动,使得所述伸缩距逐渐扩大至能够适应便携式设备的大小。与此同时,所述驱动单元在每一次被触发结束后,回复至被触发前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所述驱动单元的多次被触发代替现有技术中驱动单元的一次被触发,达到相同的伸缩距,从而解决了如何缩短驱动单元的长度的问题。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单元在被触发后,与对应的夹臂啮合连接,并驱动夹臂运动;
所述驱动单元在被触发结束后,与对应的夹臂脱离啮合连接关系,以脱离动力连接关系。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组件,用于在所述驱动单元在被触发后与对应的夹臂啮合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与对应的夹臂之间通过动力传输构件实现啮合连接;
所述动力传输构件被构造成具有第一齿条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齿条部下方的第一齿条构件;
所述第一齿条部与对应的夹臂的运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齿条构件与所述第一齿条部的运动方向垂直;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在被触发前,所述第一齿条构件与所述第一齿条部处于未连接状态,
所述驱动单元被触发后,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向上运动,
在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上设置的第二齿条部与所述第一齿条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齿条部朝扩大伸缩距的方向运动。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啮合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右侧的齿轮构件;
所述第一齿条构件上还设置有第三齿条部,其中,
当所述齿轮构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由下往上运动,当所述第一齿条构件运动至所述第三齿条部的最下端与所述齿轮构件连接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运动至最高位置,
当所述齿轮构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由上往下运动。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齿条构件,
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齿条部,位于所述齿轮构件下方,用于与所述齿轮构件啮合连接,
当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由右至左运动时,通过所述第四齿条部驱动所述齿轮构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当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由左至右运动时,通过所述第四齿条部驱动所述齿轮构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便携式设备支架还包括壳体,所述面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侧部上。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作所述驱动单元的被触发部,
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向内部方向按压所述被触发部时,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由右至左运动。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驱动单元在被触发结束后与对应的夹臂脱离啮合连接关系;
所述齿轮构件包括齿轮和齿轮座,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齿轮座中;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条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座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便携式设备支架还包括单向传递机构,
所述动力传输构件被构造成还具有第五齿条部,所述第五齿条部与所述单向传递机构啮合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单向传递机构包括:
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部、第二齿轮部和第三齿轮部;其中,所述第三齿轮部与所述第五齿条部啮合连接;
当所述第一齿轮部和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连接时,所述第二齿轮部与所述第一齿轮部之间为单向动力传动关系。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单向传递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沿上下方向,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齿轮部和所述第三齿轮部之间;其中,
向下按压所述第二齿轮部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被压缩,所述第二齿轮部与所述第一齿轮部脱离啮合连接关系;停止向下按压所述第二齿轮部后,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二齿轮部与所述第一齿轮部恢复啮合连接关系。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便携式设备支架还包括第三弹性元件,第三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传输构件连接,另一端与两个夹臂中另一个夹臂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动力传输构件朝扩大伸缩距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三弹性元件被伸长,
当所述第二齿轮部与所述第一齿轮部脱离啮合连接关系时,在被伸长的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回复作用下,所述动力传输构件朝缩小伸缩距的方向运动。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单向传递机构为棘轮机构。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压板、上壳体、下壳体;其中,
所述单向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输构件、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后形成的空间中;
所述压板和所述上壳体之间通过第四弹性元件弹性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部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底面上,所述第一齿轮部的中心区域设置有贯穿所述上壳体的通孔,所述第二齿轮部上设置有柱形部;
当所述第一齿轮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连接时,所述柱形部由下至上伸出所述通孔,并且与所述压板接触,
向下按压所述压板时,所述柱形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部向下运动,使得所述第一齿轮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脱离啮合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上方的面板,所述面部设置在所述面板上。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有啮合连接的机构的齿面上均涂覆有阻尼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多次被触发,驱动与其对应的夹臂运动,使得所述伸缩距逐渐扩大至能够适应便携式设备的大小。与此同时,所述驱动单元在每一次被触发结束后,回复至被触发前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所述驱动单元的多次被触发代替现有技术中驱动单元的一次被触发,达到相同的伸缩距,从而解决了如何缩短驱动单元的长度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1)缩短驱动单元的长度;2)通过阻尼脂降低啮合机构运动时产生的噪音,从而降低便携式设备支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设备支架的驱动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设备支架的单向传递机构和上壳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设备支架的上壳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便携式设备支架;10、面部;20、第一夹臂;30、第二夹臂;40、驱动单元;410、驱动组件;411、第一齿条构件;4111、第二齿条部;4112、第三齿条部;412、齿轮构件;4121、齿轮;4122、齿轮座;413、第二齿条构件;4131、第四齿条部:420、第一弹性元件;50、动力传输构件;510、第一齿条部;520、第五齿条部;60、壳体;610、压板;620、上壳体;6211、通孔;630、下壳体;640、第四弹性元件;650、面板;70、单向传递机构;710、第一齿轮部;720、第二齿轮部;7211、柱形部;730、第三齿轮部;740、第二弹性元件;80、第三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齿条部、第二齿条部和第三齿条部是用于区别不同的齿条部,而不是用于描述齿条部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1,具体地,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1,所述便携式设备支架1包括用于支撑便携式设备的面部10;
进一步地,在所述面部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夹臂,其中,所述两个夹臂包括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之间形成能够被调节的伸缩距,关于伸缩距,本申请主要是通过驱动单元40和面部10实现的,即通过驱动单元40的多次被触发带动第一夹臂20运动,使得其与第二夹臂30之间产生多次相对运动,以达到能够容纳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宽度,其中,在每一次被触发结束后,所述驱动单元40回复原位时,与对应的夹臂脱离动力连接关系;以及,通过面部的按压,使得第一夹臂20与第二夹臂30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缩短伸缩距,使得伸缩距达到能够夹紧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驱动单元40的多次被触发,驱动与其对应的夹臂运动,使得所述伸缩距逐渐扩大至能够适应便携式设备的大小。与此同时,所述驱动单元40在每一次被触发结束后,回复至被触发前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所述驱动单元40的多次被触发代替现有技术中驱动单元40的一次被触发,达到相同的伸缩距,从而解决了如何缩短驱动单元40的长度的问题。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单元40在被触发后,与对应的夹臂啮合连接,并驱动夹臂运动;
所述驱动单元40在被触发结束后,与对应的第一夹臂20脱离啮合连接关系,以脱离动力连接关系。
在图1中,所述第一夹臂20与所述第二夹臂30的伸缩距为D1,沿着P1方向触发驱动单元40,第一夹臂20即沿着S1方向移动并远离第二夹臂30。
参见图2,此时伸缩距已经由D1扩大到了D2,当所述驱动单元40被触发结束后,所述驱动单元40沿着P2方向移动,回复至原始位置。与此同时,所述第一夹臂20在伸缩距为D2的位置静止不动,也就是说,所述驱动单元40在回复原始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夹臂20与所述驱动单元40是相对运动的,而所述第一夹臂20与所述第二夹臂30是相对静止的。
参见图3,此时伸缩距为D2,沿着P1方向触发驱动单元40,第一夹臂20即沿着S1方向移动并远离第二夹臂30。
再继续参见图4,此时伸缩距已经由D2扩大到了D3,当所述驱动单元40被触发结束后,所述驱动单元40沿着P2方向移动,回复至原始位置。与此同时,所述第一夹臂20在伸缩距为D3的位置静止不动,也就是说,所述驱动单元40在回复原始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夹臂20与所述驱动单元40是相对运动的,而所述第一夹臂20与所述第二夹臂30是相对静止的。
由上所述,根据驱动单元40的多次往复运动,使得伸缩距逐渐扩大至适合便携式设备的宽度。
接着在图4中,当所述便携式设备贴合所述面部10,并朝N1方向按压所述面部10时,所述第一夹臂20朝所述第二夹臂30方向移动以夹紧所述便携式设备。当触发所述驱动单元40,使得伸缩距的宽度大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宽度时,即可脱卸所述便携式设备,同时,所述面部朝N2方向运动,回复至所述面部10的原始位置。
如图5所示,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单元40包括驱动组件410,用于在所述驱动单元40在被触发后与对应的第一夹臂20啮合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410与对应的第一夹臂20之间通过动力传输构件50实现啮合连接;
所述动力传输构件50被构造成具有第一齿条部510;
所述驱动组件41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齿条部510下方的第一齿条构件411;
所述第一齿条部510与对应的第一夹臂20的运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齿条构件411与所述第一齿条部510的运动方向垂直;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40在被触发前,所述第一齿条构件411与所述第一齿条部510处于未连接状态,
所述驱动单元40被触发后,所述第一齿条构件411向上运动,
在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411上设置的第二齿条部4111与所述第一齿条部510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齿条部510朝扩大伸缩距的方向运动。
如图8所示,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41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齿条构件411啮合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齿条构件411右侧的齿轮构件412;
所述第一齿条构件411上还设置有第三齿条部4112,其中,
当所述齿轮构件41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411由下往上运动,当所述第一齿条构件411运动至所述第三齿条部4112的最下端与所述齿轮构件412连接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411运动至最高位置,
当所述齿轮构件41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411由上往下运动。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410还包括第二齿条构件413,
所述第二齿条构件413的一端设置有4131第四齿条部,位于所述齿轮构件412下方,用于与所述齿轮构件412啮合连接,
当所述第二齿条构件413由右至左运动时,通过所述4131第四齿条部驱动所述齿轮构件41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当所述第二齿条构件413由左至右运动时,通过所述4131第四齿条部驱动所述齿轮构件41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便携式设备支架1还包括壳体60,所述面部10设置在所述壳体60的上侧部上。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齿条构件413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60外部,用作所述驱动单元40的被触发部,
从所述壳体60的外部向内部方向按压所述被触发部时,所述第二齿条构件413由右至左运动。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单元40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驱动单元40在被触发结束后与对应的第一夹臂20脱离啮合连接关系;
所述齿轮构件412包括齿轮4121和齿轮座4122,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齿轮座4122中;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条构件4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座4122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便携式设备支架1还包括单向传递机构70,
所述动力传输构件50被构造成还具有第五齿条部520,所述第五齿条部520与所述单向传递机构70啮合连接。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单向传递机构70包括:
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部710、第二齿轮部720和第三齿轮部730;其中,所述第三齿轮部730与所述第五齿条部520啮合连接;
当所述第一齿轮部710和所述第二齿轮部720啮合连接时,所述第二齿轮部720与所述第一齿轮部710之间为单向动力传动关系。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单向传递机构70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740,沿上下方向,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40位于所述第二齿轮部720和所述第三齿轮部730之间;其中,
向下按压所述第二齿轮部720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40被压缩,所述第二齿轮部720与所述第一齿轮部710脱离啮合连接关系;停止向下按压所述第二齿轮部720后,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40的作用下,所述第二齿轮部720与所述第一齿轮部710恢复啮合连接关系。
如图11所示,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便携式设备支架1还包括第三弹性元件80,第三弹性元件80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传输构件50连接,另一端与两个夹臂中另一个夹臂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当所述动力传输构件50朝扩大伸缩距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三弹性元件80被伸长,
当所述第二齿轮部720与所述第一齿轮部710脱离啮合连接关系时,在被伸长的所述第三弹性元件80的回复作用下,所述动力传输构件50朝缩小伸缩距的方向运动。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单向传递机构70为棘轮机构。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6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压板610、上壳体620、下壳体630;其中,
所述单向传递机构70、所述动力传输构件50、所述驱动单元40设置在所述上壳体620和所述下壳体630连接后形成的空间中;
所述压板610和所述上壳体620之间通过第四弹性元件640弹性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部710设置在所述上壳体620的底面上,所述第一齿轮部710的中心区域设置有贯穿所述上壳体620的通孔6211,所述第二齿轮部720上设置有柱形部7211;
当所述第一齿轮部710与所述第二齿轮部720啮合连接时,所述柱形部7211由下至上伸出所述通孔6211,并且与所述压板610接触,
向下按压所述压板610时,所述柱形部7211带动所述第一齿轮部710向下运动,使得所述第一齿轮部710与所述第二齿轮部720脱离啮合连接。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6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610上方的面板650,所述面部10设置在所述面板650上。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有啮合连接的机构的齿面上均涂覆有阻尼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支撑便携式设备的面部;
两个夹臂,分别位于所述面部的两侧,两个夹臂之间形成被所述面部调节的伸缩距,以附接或脱卸便携式设备;其中,其中一个夹臂具有对应的驱动单元,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距;
所述驱动单元每被触发一次,与其对应的夹臂朝扩大伸缩距的方向运动一次,被触发结束后,所述驱动单元回复原位时,与对应的夹臂脱离动力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在被触发后,与对应的夹臂啮合连接,并驱动夹臂运动;
所述驱动单元在被触发结束后,与对应的夹臂脱离啮合连接关系,以脱离动力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组件,用于在所述驱动单元在被触发后与对应的夹臂啮合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与对应的夹臂之间通过动力传输构件实现啮合连接;
所述动力传输构件被构造成具有第一齿条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齿条部下方的第一齿条构件;
所述第一齿条部与对应的夹臂的运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齿条构件与所述第一齿条部的运动方向垂直;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在被触发前,所述第一齿条构件与所述第一齿条部处于未连接状态,
所述驱动单元被触发后,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向上运动,
在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上设置的第二齿条部与所述第一齿条部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齿条部朝扩大伸缩距的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啮合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齿条构件右侧的齿轮构件;
所述第一齿条构件上还设置有第三齿条部,其中,
当所述齿轮构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由下往上运动,当所述第一齿条构件运动至所述第三齿条部的最下端与所述齿轮构件连接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运动至最高位置,
当所述齿轮构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齿条构件由上往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齿条构件,
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齿条部,位于所述齿轮构件下方,用于与所述齿轮构件啮合连接,
当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由右至左运动时,通过所述第四齿条部驱动所述齿轮构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当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由左至右运动时,通过所述第四齿条部驱动所述齿轮构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设备支架还包括壳体,所述面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侧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作所述驱动单元的被触发部,
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向内部方向按压所述被触发部时,所述第二齿条构件由右至左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驱动单元在被触发结束后与对应的夹臂脱离啮合连接关系;
所述齿轮构件包括齿轮和齿轮座,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齿轮座中;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条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轮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设备支架还包括单向传递机构,
所述动力传输构件被构造成还具有第五齿条部,所述第五齿条部与所述单向传递机构啮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有啮合连接的机构的齿面上均涂覆有阻尼脂。
CN202120732477.4U 2021-04-08 2021-04-08 便携式设备支架 Active CN215060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2477.4U CN215060619U (zh) 2021-04-08 2021-04-08 便携式设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2477.4U CN215060619U (zh) 2021-04-08 2021-04-08 便携式设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0619U true CN215060619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47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2477.4U Active CN215060619U (zh) 2021-04-08 2021-04-08 便携式设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0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6609B (zh) 多點觸控測試系統及其治具
CN207916733U (zh) 一种手机夹
CN108071907A (zh) 一种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1015284A (zh) 一种汽车零件加工用夹持装置
US20100181455A1 (en) Holder
CN111085948A (zh) 一种装配式外墙板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09158139U (zh) 一种夹紧工装及工作台
CN215060619U (zh) 便携式设备支架
CN206350038U (zh) 一种支撑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10284110U (zh) 一种车载终端安装支架
CN219465961U (zh) 一种家具零配件加工用夹具
CN211315602U (zh) 一种移动式led显示屏挂架
CN210609300U (zh) 一种重力支架
CN217255384U (zh) 一种笔记本壳体生产用的固定装置
CN216535500U (zh) 一种骨科定位手术机器人专用器械夹持装置
CN214663283U (zh) 一种基于同步带传动的夹持机构
CN213122494U (zh) 一种智能高精密的贴合机
CN219013872U (zh) 一种平板装置脚架自动弹起收回机构
CN216607886U (zh) 一种用于平板电脑的tp模组
CN218927754U (zh) 一种固定工装
CN214928377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铁丝订书机
CN215222684U (zh) 用于电子产品的多功能载具
CN215643525U (zh) 一种支持辅助显示的显示器壳体
CN214714076U (zh) 一种电子表架折叠机构
CN210723024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集成电路用静电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