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7803U -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7803U
CN215057803U CN202120446444.3U CN202120446444U CN215057803U CN 215057803 U CN215057803 U CN 215057803U CN 202120446444 U CN202120446444 U CN 202120446444U CN 215057803 U CN215057803 U CN 215057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exhaust gas
gas recirculation
air outlet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464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长海
王松
张晶明
金田喜
张延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464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7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7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7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和车辆,其包括冷却器、出气管、进气歧管和排气尾管;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器相连;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排气尾管与所述冷却器相连;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的所在位置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的所在位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利用进气歧管接收废气,利用排气尾管排出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中的冷凝水,减少冷凝水由进气歧管排入到发动机的气缸体或/和燃烧室内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及工作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排出的高温废气与进气歧管的空气混合后容易产生冷凝水,且EGR排气方向是朝下连接进气歧管,这使得冷凝水容易进入进气歧管,当冷凝水经进气歧管内壁流入气缸体内,会与曲轴箱通风过来的机油混合乳化,影响发动机进气,且当冷凝水进入燃烧室后,由于水是不可以压缩的,会使连杆弯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和车辆,使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中冷凝水从排气尾管中排出,减少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中冷凝水由进气歧管进入发动机中的气缸或/和燃烧室中。
第一方面,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
冷却器;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器相连;
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连通;
排气尾管,所述排气尾管与所述冷却器相连;
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的所在位置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的所在位置,所述冷却器的所在位置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排气尾管的所在位置,以使得当通过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排出废气时,冷凝在进气歧管中的冷凝水先后经过所述出气管、所述冷却器和所述排气尾管排出至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气管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分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出气管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气管与所述冷却器连通情况的EGR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气歧管通过第一法兰相连,所述第一法兰为平法兰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具有伸入所述进气歧管中的出气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气结构为烟囱型出气结构、斜切型出气结构和打孔型出气结构中的一种;
所述烟囱型出气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空腔的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侧身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烟囱口,两个所述烟囱口相对设置;
所述斜切型出气结构包括具有第二空腔的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具有斜切端面,所述斜切端面与所述第二柱体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斜切端面处于所述第二柱体中远离所述排气尾管的一端;
所述打孔型出气结构包括具有第三空腔的第三柱体,所述第三柱体的侧身具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还包括进水管组件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组件通过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所述进水管组件、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出水管形成水流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水管组件包括进水管合件和进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法兰与所述进水管合件相连,所述进水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器相连。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具有如上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冷却器、出气管、进气歧管和排气尾管;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器相连;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排气尾管与所述冷却器相连;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的所在位置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的所在位置,所述冷却器的所在位置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排气尾管的所在位置,以使得当通过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排出废气时,冷凝在进气歧管中的冷凝水先后经过所述出气管、所述冷却器和所述排气尾管排出至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利用进气歧管接收废气,利用排气尾管排出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中的冷凝水,减少冷凝水由进气歧管排入到发动机的气缸体或/和燃烧室内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及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烟囱型出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斜切型出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打孔型出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冷却器;110、EGR阀;120、前催;200、出气管;201、烟囱型出气结构;201a、第一柱体;201b、烟囱口;202、斜切型出气结构;202a、第二柱体;202b、斜切端面;203、打孔型出气结构;203a、第三柱体; 203b、通孔;300、进气歧管;400、排气尾管;500、第一法兰;600、进水管组件;610、进水管合件;620、进水软管;630、第二法兰;700、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排出的高温废气与进气歧管的空气混合后容易产生冷凝水,且EGR排气方向是朝下连接进气歧管,这使得冷凝水容易进入进气歧管,当冷凝水经进气歧管内壁流入气缸体内,会与曲轴箱通风过来的机油混合乳化,影响发动机进气,且当冷凝水进入燃烧室后,由于水是不可以压缩的,会使连杆弯曲。
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和车辆,具体参见图1-图5,利用进气歧管300接收废气,利用排气尾管400排出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中的冷凝水,减少冷凝水由进气歧管排入到发动机的气缸体或燃烧室内。
参见图1,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冷却器100、出气管200、进气歧管300和排气尾管400;所述排气尾管400与所述冷却器100、出气管 200、进气歧管300形成排气通路,废气经过先后经过所述排气尾管400、所述冷却器100、所述出气管200和所述进气歧管300排出到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之外,而冷却器100中的冷凝水先后由所述进气歧管300、所述出气管200、所述冷却器100和所述排气尾管400排出至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之外。
具体的,所述出气管200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分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出气管200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分,其中,出气管200一直沿向下延伸,不会在中间弯折向上,也就是说,从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二端到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的高度是逐渐下降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器100相连,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气歧管连通,所述排气尾管400与所述冷却器100相连,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二端的所在位置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一端的所在位置,冷却器100的所在位置在竖直方向高于排气尾管400的所在位置。当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排废气时,所述废气在进气歧管中遇冷并形成冷凝水,冷凝水因自身重力先后由进气歧管 300、所述出气管200、所述冷却器100和所述排气尾管400排出至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之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尾管400和所述出气管200分别连接在所述冷却器100的下端、所述冷却器100的上端,在安装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时,冷却器100的长度方向可以竖直方向相同,目的是方便处于所述进气歧管中冷凝水能够顺利经过出气管200、冷却器100、排气尾管400排出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之外,在实际安装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时,冷却器100的长度方向也可以与竖直方向不相同,只要能保证进气歧管中的冷凝水能够先后从出气管200、冷却器100、排气尾管400排出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之外即可。
所述冷却器100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气管200与所述冷却器100连通情况的EGR阀110,其中,EGR为废气再循环系统(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也就是说,通过EGR阀110可以控制排气通路的通断,当需要排出废气时,便打开EGR阀110,废气可由进气歧管接收,与此同时,所述进气歧管中冷凝水也可通过所述排气通路中排气尾管400排出到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之外。
为方便出气管200所述进气歧管300的连接,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气歧管300通过第一法兰500相连,当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气歧管300通过第一法兰500相连时,所述出气管200不设伸入进气歧管300的出气结构。
请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法兰500为平法兰结构,该类型的法兰中法兰口无阻拦,可以方便冷凝水更好回流;法兰口无阻拦,减小排气通路压损,提高EGR率。
请参见图2-图5,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二端具有伸入所述进气歧管300 中出气结构。
请参见图2,所述出气结构可以为烟囱型出气结构201、斜切型出气结构 202和打孔型出气结构203中的一种;
所述烟囱型出气结构201包括具有第一空腔的第一柱体201a,所述第一柱体201a的侧身设置两个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烟囱口201b,两个所述烟囱口201b相对设置。
请参见图3,所述斜切型出气结构202包括具有第二空腔的第二柱体 202a,所述第二柱体202a具有斜切端面202b,所述斜切端面202b与所述第二柱体202a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斜切端面202b处于所述第二柱体202a中远离所述排气尾管400的一端;
请参见图4,所述打孔型出气结构203包括具有第三空腔的第三柱体 203a,所述第三柱体203a的侧身具有多个通孔203b,所述通孔203b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通孔203b指的是两个以上通孔 203b。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四种所述进气歧管300与所述出气管200的连接方式,第一种是,所述进气歧管300与所述出气管200通过第一法兰500相连,所述第一法兰500为平法兰结构,所述出气管200没有伸入所述进气歧管中。第二种是,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二端具有伸入所述进气歧管中的出气结构,且所述出气结构为烟囱型出气结构201。第三种是,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二端具有伸入所述进气歧管中的出气结构,且所述出气结构为斜切型出气结构 202。第四种是,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二端具有伸入所述进气歧管中的出气结构,且所述出气结构为打孔型出气结构203,在本申请具体举例了四种所述出气管200与所述进气歧管相连的方式,并不表示所述出气管200与所述进气歧管的连接方式必须从这四种选择,所述出气管200与所述进气歧管还可以存在其它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本实施例,排气尾管400的结构如下:排气尾管400的第一端和发动机相连,接收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然后经过前催120,然后分出第二端和第三端,其中第二端与冷却器100连接将废气回收再循环,第三端经过后催与车辆排气口连接排出来自发动机的废气和来自EGR的冷凝水以及机油 (少量机油会从进入进气歧管,同时由于出气管为低点,所以可能会进入出气管,油水混合的情况使得排出的必要性增加)。
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还包括进水管组件600和出水管700,所述进水管组件600通过所述冷却器100与所述出水管700相连,所述进水管组件600、所述冷却器100与所述出水管700形成水流通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组件600远离所述冷却器100的一端与缸盖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100可用于冷却废气,还可冷却水流通道中水流。
所述进水管组件600包括进水管合件610和进水软管620,为方便所述进水软管620与所述进水管合件610的连接,所述进水软管620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法兰630与所述进水管合件610相连,所述进水软管620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器100相连。
为方便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安装操作,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还包括卡箍,所述进水软管620的第二端通过卡箍与所述冷却器100固定相连。所述进水软管620的第二端通过卡箍与所述冷却器100固定相连,降低了操作工人连接冷却器100和所述进水软管620的连接操作,同时也降低了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制造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具有如上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冷却器100、出气管200、进气歧管300和排气尾管400;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器100相连;所述进气歧管300与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排气尾管400与所述冷却器100相连;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二端的所在位置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出气管200的第一端的所在位置,以使得当通过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排出废气时,冷凝在进气歧管300中的冷凝水先后经过所述出气管200、所述冷却器100和所述排气尾管400排出至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利用进气歧管300排出废气,利用排气尾管400排出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中的冷凝水,减少冷凝水由进气歧管300排入到发动机的气缸体或/和燃烧室内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及工作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所述发动机包括进气歧管和排气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
冷却器,所述冷却器适于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器相连,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适于与所述进气歧管连通;
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的所在位置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第一端的所在位置;
所述冷却器的所在位置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排气尾管的所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分在竖直方向高于所述出气管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气管与所述冷却器连通情况的EGR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气歧管通过第一法兰相连,所述第一法兰为平法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具有伸入所述进气歧管中的出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结构为烟囱型出气结构、斜切型出气结构、打孔型出气结构中的一种;
所述烟囱型出气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空腔的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侧身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烟囱口,两个所述烟囱口相对设置;
所述斜切型出气结构包括具有第二空腔的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具有斜切端面,所述斜切端面与所述第二柱体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斜切端面处于所述第二柱体中远离所述出气管的一端;
所述打孔型出气结构包括具有第三空腔的第三柱体,所述第三柱体的侧身具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还包括进水管组件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组件通过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出水管相连以形成水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组件包括进水管合件和进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法兰与所述进水管合件相连,所述进水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器相连。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具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
CN202120446444.3U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和车辆 Active CN215057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6444.3U CN215057803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6444.3U CN215057803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7803U true CN215057803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54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46444.3U Active CN215057803U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7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1601A (zh) 内置排气管理设备
CN215057803U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发动机和车辆
CN112814910B (zh) 双级干式无油螺杆压缩机的冷却系统及方法
US20150040545A1 (en) Truck provided with a device for lowering the temperature of exhaust gas
CN216288535U (zh) 具有消音功能的中冷器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CN210919274U (zh) 废气再循环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和车辆
JP4127694B2 (ja) 多目的弁
CN208534575U (zh) 一种汽车排气消音器
EP3517769B1 (en) Engine intake and exhaust system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KR100398528B1 (ko) 인터쿨러와 일체로 형성된 라디에이터
CN211258754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US5165231A (en) Anti-reversion exhaust system
CN110566359A (zh) 集成油气分离通道的气缸盖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761526U (zh) 船机用油气分离器结构
CN208024444U (zh) 一种装载机废气引射装置
CN206274008U (zh) 一种新型的内燃机曲轴箱扫气结构
CN214944514U (zh) 消音器
CN219826955U (zh) 消声器
CN214247612U (zh) 用于燃料电池车的消声器
CN220948500U (zh) 一种汽车滚装船货舱风机房
CN218624449U (zh) Egr系统和机动车
CN111255598A (zh) 用于egr系统的冷却器及具有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
CN220487690U (zh) 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发动机以及车辆
CN210448658U (zh) 一种鼓风零气耗吸干机
CN215719080U (zh) 一种发动机回水管组、发动机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