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7410U - 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7410U
CN215057410U CN202120040810.5U CN202120040810U CN215057410U CN 215057410 U CN215057410 U CN 215057410U CN 202120040810 U CN202120040810 U CN 202120040810U CN 215057410 U CN215057410 U CN 215057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ing
plate
hol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408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408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7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7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7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固装置,包括两个支撑侧板、拱形支撑板、支撑件和连接柱,两个支撑侧板相对设置,拱形支撑板连接在两个支撑侧板之间。支撑侧板的两侧连接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支撑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销,用于进行固定与定位。支撑侧板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支撑件连接在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支撑件的设置能够提高加固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同时支撑件上设置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孔对应设置,连接柱贯穿连接孔和螺纹孔将支撑件连接于连接板,进而支撑件与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因此可安装不同长度的支撑件,使得该加固装置适用范围更广,而且安装也比较方便。

Description

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为缓解交通压力,城市会开展地铁建设计划,而地铁行驶路段多以盾构隧道为主,盾构隧道有着使用范围广,技术成熟等优点。盾构隧道工程最重要的部分是控制地面变形,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地铁一般都是设置在道路下方通行,但为了更好的运输客流、提高交通效率、缓解交通压力以及行驶路段地理位置设计,地铁会穿过人员密集的区域,因此地铁盾构隧道难免会从建筑物地基一侧穿过。在进行盾构隧道施工时一方面由于建筑物一侧地质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对建筑物的支撑力降低,另一方面建筑物自身体量较大,因此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及其中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加固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加固装置,包括:
两个支撑侧板,两个所述支撑侧板相对设置,所述支撑侧板的两侧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所述支撑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销,所述支撑侧板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
拱形支撑板,所述拱形支撑板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侧板之间;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支撑件上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连接孔对应设置;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螺纹孔将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支撑侧板的底部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撑筋之间形成凹槽;
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
所述第一支撑座伸入所述凹槽中,使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并通过第一连接柱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将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侧部设置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侧设置第一凸起,通过所述第一凸起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将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形状相适配,以使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外壁与所述凹槽的内壁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多个第一减重孔。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数量相同。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支撑侧板的顶部设置,
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座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
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使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连接孔对应设置,并通过第二连接柱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侧部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侧设置第二凸起,通过所述第二凸起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座。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多个第二减重孔。
可选的,位于所述支撑侧板外侧的所述支撑筋设置为三角形,且所述支撑筋的底部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筋的侧部与所述支撑侧板固定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固装置包括两个支撑侧板、拱形支撑板、支撑件和连接柱,两个支撑侧板相对设置,拱形支撑板连接在两个支撑侧板之间。支撑侧板的两侧连接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支撑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销,用于进行固定与定位。支撑侧板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支撑件连接在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支撑件的设置能够提高加固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同时支撑件上设置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孔对应设置,连接柱贯穿连接孔和螺纹孔将支撑件连接于连接板,进而支撑件与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因此可安装不同长度的支撑件,使得该加固装置适用范围更广,而且安装也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加固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加固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加固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加固装置的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加固装置的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支撑侧板;2、支撑底座;3、支撑筋;4、定位销;5、拱形支撑板;6、连接板;601、第一连接板;602、第二连接板;7、连接孔;701、第一连接孔;702、第二连接孔;8、第一支撑件;801、第一支撑座;802、第一螺纹孔;803、第一安装孔;804、第一支撑杆;805、第一凸起;806、第一减重孔;9、连接柱;901、第一连接柱;902、第二连接柱;10、第二支撑件;1001、第二支撑座;1002、第二螺纹孔;1003、第二安装孔;1004、第二支撑杆;1005、第二凸起;1006、第二减重孔;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固装置包括两个支撑侧板1、拱形支撑板5、支撑件和连接柱9,两个支撑侧板1相对设置,拱形支撑板5连接在两个支撑侧板1之间,并连接在两个支撑侧板1的顶部,相当于与两个支撑侧板1组成加固装置的壳体,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侧板1的两侧连接有支撑底座2,支撑底座2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3,支撑侧板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销4,用于进行固定和定位。支撑侧板1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上开设有连接孔7,支撑件连接在两个连接板6之间,通过支撑件的设置能够提高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加固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同时支撑件上设置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孔7对应设置,连接柱9贯穿连接孔7和螺纹孔将支撑件连接于连接板6,进而支撑件与连接板6可拆卸连接,因此可安装不同长度的支撑件,使得该加固装置适用范围更广,而且安装也比较方便。
其中,连接板6包括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第一连接板601靠近支撑侧板1的底部设置,第二连接板602靠近支撑侧板1的顶部设置。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8和第二支撑件10,第一支撑件8与第一连接板601连接,第二支撑件10与第二连接板602连接,因此能够提高通过两个支撑件对支撑侧板1的底部和顶部进行支撑,能够提高支撑侧板1的稳定性。而且安装在支撑侧板1顶部的第二支撑件10与安装在支撑侧板1底部的第一支撑件8可以相互替换使用。同时螺纹孔包括第一螺纹孔802和第二螺纹孔1002,连接孔7包括第一连接孔701和第二连接孔702,第一螺纹孔802与第一连接孔701对应设置,第二螺纹孔1002与第二连接孔702对应设置。连接柱9包括第一连接柱901和第二连接柱902,第一连接柱901伸入到第一螺纹孔802与第一连接孔701中,将第一支撑件8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601上,第二连接柱902伸入到第二螺纹孔1002与第二连接孔702中,将第二支撑件10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602上,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
另外,定位销4贯穿支撑底座2,用于将加固装置固定在设定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601与支撑筋3之间形成凹槽11,第一支撑件8包括第一支撑座801和第一支撑杆804,第一支撑座801设置在第一支撑杆804的两侧,且第一支撑座801上设置第一螺纹孔802;第一支撑座801伸入凹槽11中,使第一螺纹孔802与第一连接板601上的第一连接孔701对应设置,并通过第一连接柱901贯穿第一螺纹孔802和第一连接孔701将第一支撑件8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601,具有连接方便的优点。同时由于第一支撑座801和第一支撑杆804为分体式结构,因此当第一支撑件8对不同宽度的支撑侧板1进行支撑时,只需要安装不同长度的第一支撑杆804即可,使用范围更广。
其中,第一支撑座801的侧部设置第一安装孔803,第一支撑杆804的两侧设置第一凸起805,通过第一凸起805伸入第一安装孔803将第一支撑杆804连接于第一支撑座801,第一安装孔803和第一凸起805的设置能够便于第一支撑杆804的拆卸与安装。
另外,凹槽11的形状与第一支撑座801的形状相适配,以使第一支撑座801的外壁与凹槽11的内壁抵接,能够使第一支撑座801牢牢地插入凹槽11中,能够将第一支撑座801固定地更加稳固。
上述的第一支撑杆804上设置多个第一减重孔806,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减重。
上述的凹槽11的数量、第一螺纹孔802和第一连接孔701的数量相同,在安装第一支撑座801时,将第一支撑座801插入凹槽11中,以使第一螺纹孔802和第一连接孔701对应,然后将第一连接柱901插入两个孔中,将第一支撑座801固定在第一连接板60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件10,第二支撑件10包括第二支撑座1001和第二支撑杆1004,第二支撑座1001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004的两侧,且第二支撑座1001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002;第二支撑座1001设置在第二连接板602的顶部,使第二螺纹孔1002与第二连接板602上的第二连接孔702对应设置,并通过第二连接柱902贯穿第二螺纹孔1002和第二连接孔702将第二支撑件10连接于第二连接板602,具有连接方便的优点。同时由于第二支撑座1001和第二支撑杆1004为分体式结构,因此当第二支撑件10对不同宽度的支撑侧板1进行支撑时,只需要安装不同长度的第二支撑杆1004即可,使用范围更广。
其中,第二支撑座1001的侧部设置第二安装孔1003,第二支撑杆1004的两侧设置第二凸起1005,通过第二凸起1005伸入第二安装孔1003将第二支撑杆1004连接于第二支撑座1001,第二安装孔1003和第二凸起1005的设置能够便于第一支撑杆804的拆卸与安装。
上述的第二支撑杆1004上设置多个第二减重孔1006,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减重。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支撑侧板1外侧的支撑筋3设置为三角形,且支撑筋3的底部与支撑底座2固定连接,支撑筋3的侧部与支撑侧板1固定连接,三角形的支撑筋3的设置能够提高支撑筋3的稳定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固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在两个支撑侧板1之间设置第一支撑件8和第二支撑件10,能够使第一支撑件8、第二支撑件10以及两个支撑侧板1对盾构隧道两侧进行有效支撑,进而有效提高该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加固结构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同时,由于第一支撑件8由第一支撑座801和第一支撑杆804组成,第二支撑件10由第二支撑座1001和第二支撑杆1004组成,使得第一支撑件8和第二支撑件10在对不同宽度的盾构隧道两侧进行支撑时,只需安装不同长度的第一支撑座801和第一支撑杆804即可,能够使得该装置适用范围更广。而且由于第一支撑件8和第二支撑件10的结构相同,在相同的盾构隧道中第一支撑件8和第二支撑件10可以互相替换使用,能够方便安装;并且通过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分别对第一支撑件8和第二支撑件10进行连接,能够方便对第一支撑件8和第二支撑件10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加固装置的实用性。另外,第一支撑件8和第二支撑件10两侧的第一支撑座801和第二支撑座1001是固定的,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板601和第二连接板602的结构同样是固定的,能够使得第一支撑件8和第二支撑件10安装时不受不同长度的支撑杆限制,安装方便,进一步提高该加固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加固装置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支撑侧板(1),两个所述支撑侧板(1)相对设置,所述支撑侧板(1)的两侧连接有支撑底座(2),所述支撑底座(2)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筋(3);所述支撑侧板(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销(4),所述支撑侧板(1)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上开设有连接孔(7);
拱形支撑板(5),所述拱形支撑板(5)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侧板(1)之间;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板(6)之间,所述支撑件上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连接孔(7)对应设置;
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贯穿所述连接孔(7)和所述螺纹孔将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包括第一连接板(601),所述第一连接板(601)靠近所述支撑侧板(1)的底部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板(601)与所述支撑筋(3)之间形成凹槽(11);
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8),所述第一支撑件(8)包括第一支撑座(801)和第一支撑杆(804),所述第一支撑座(80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804)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支撑座(80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802);
所述第一支撑座(801)伸入所述凹槽(11)中,使所述第一螺纹孔(80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01)上的第一连接孔(701)对应设置,并通过第一连接柱(901)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802)和所述第一连接孔(701)将所述第一支撑件(8)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801)的侧部设置第一安装孔(803),所述第一支撑杆(804)的两侧设置第一凸起(805),通过所述第一凸起(805)伸入所述第一安装孔(803)将所述第一支撑杆(804)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8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支撑座(801)的形状相适配,以使所述第一支撑座(801)的外壁与所述凹槽(11)的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804)上设置多个第一减重孔(8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数量、所述第一螺纹孔(802)和所述第一连接孔(701)的数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还包括第二连接板(602),所述第二连接板(602)靠近所述支撑侧板(1)的顶部设置;
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件(10),所述第二支撑件(10)包括第二支撑座(1001)和第二支撑杆(1004),所述第二支撑座(100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1004)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支撑座(1001)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002);
所述第二支撑座(100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602)的顶部,使所述第二螺纹孔(100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02)上的第二连接孔(702)对应设置,并通过第二连接柱(902)贯穿所述第二螺纹孔(1002)和所述第二连接孔(702)将所述第二支撑件(10)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6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1001)的侧部设置第二安装孔(1003),所述第二支撑杆(1004)的两侧设置第二凸起(1005),通过所述第二凸起(1005)伸入所述第二安装孔(1003)将所述第二支撑杆(1004)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座(100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004)上设置多个第二减重孔(100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支撑侧板(1)外侧的所述支撑筋(3)设置为三角形,且所述支撑筋(3)的底部与所述支撑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筋(3)的侧部与所述支撑侧板(1)固定连接。
CN202120040810.5U 2021-01-07 2021-01-07 加固装置 Active CN215057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0810.5U CN215057410U (zh) 2021-01-07 2021-01-07 加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0810.5U CN215057410U (zh) 2021-01-07 2021-01-07 加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7410U true CN215057410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49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40810.5U Active CN215057410U (zh) 2021-01-07 2021-01-07 加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7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3800U (zh) 一种施工围挡
CN215057410U (zh) 加固装置
CN110847189A (zh) 一种装配式基坑立柱托换结构
CN217203640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搭板结构
CN214246607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建筑铝合金阳台模板
CN210827304U (zh) 一种挡水板组件
CN210238550U (zh)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CN211172001U (zh) 一种复合式深基坑支护维稳安全结构
CN210636556U (zh) 一种快速拆装循环使用的临时排水沟
CN204530746U (zh) 一种新型塔架及大型广告牌地下基础
CN214170575U (zh) 一种地铁工程用隧道护壁支撑结构
CN220183728U (zh) 钢格板快速铺装加固件
CN210243372U (zh) 一种盾构管片抗压试验装置
CN219315748U (zh) 一种建筑基坑加固支撑件
CN213869909U (zh) 一种煤矿沿空巷道支护结构
CN214316438U (zh) 一种快捷高效型连栋薄膜温室
CN219586753U (zh) 一种装配式深坑柱铰接支撑装置
CN219471037U (zh) 一种桩基静载承重检测结构
CN216893642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建筑工程机电临时支架
CN214575124U (zh) 一种装配式可调跨度的桁架
CN215801531U (zh) 一种固沙土工格室
CN210831857U (zh) 一种组合式路灯安装基座
CN220908418U (zh) 一种梯形交错式基坑支护
CN219196478U (zh) 加强型钢结构房屋支撑柱
CN217813765U (zh) 一种风机塔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