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3364U - 一种河道清淤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清淤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3364U
CN215053364U CN202120747495.XU CN202120747495U CN215053364U CN 215053364 U CN215053364 U CN 215053364U CN 202120747495 U CN202120747495 U CN 202120747495U CN 215053364 U CN215053364 U CN 215053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conveyor belt
box
pipe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74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俊泓
唐艳凤
屈福康
吴浩齐
许华锋
刘茂添
吕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li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li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li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li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07474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3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3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3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清淤车,包括车身、水箱、过滤箱、泥箱、连接管和淤泥抽吸器;水箱安装于车身上,其侧边设有排水管;泥箱安装于车身上且位于水箱的后侧;过滤箱包括箱体、传送带和压泥圆筒,箱体安装在水箱上,传送带安装于箱体内用以向后推送淤泥至泥箱内,传送带上设有滤水孔,传送带的外周设置滤布,压泥圆筒位于传送带后端的上侧,以配合传动带挤压淤泥;连接管的第一端连通淤泥抽吸器,第二端连通过滤箱的一侧。当泥与部分的水经过压泥圆筒时,淤泥经过圆筒受到挤压作用变成碎泥,进入泥箱,同时淤水从传送带滤孔中排进水箱,达到水与泥的分离效果。设置压泥圆筒可有效防止淤泥飞溅,增加滤泥效果,有效提高清淤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清淤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清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清淤车。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展、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城镇河道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从而使城镇河道水生动物和植物消失,河水发黑发臭,景观和生态功能退化,淤泥堆积,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也使沿岸的土地功能受到制约,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因此,许多城镇河道水环境问题亟需解决。
城镇河道整治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清淤。由于淤泥含水率高,体量较大,城镇河道多处于市区,沿岸建筑物较多,施工场地有限,淤泥堆放场无法就近布置;如果布置太远,将面临运输成本增加;采用堆场处理也将面临征地及征地费用问题;城镇河道淤泥大多受到污染,成分复杂,甚至存在重金属污染超标情况,若处理置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污水排放量空前增加。在此背景下,污水处理厂的发展正在前进。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已超过2000座,年污水处理能力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多。在污水处理工艺运行过程中,该工艺产生的部分污泥作为生物反应物回收,剩余污泥排出系统。剩余污泥量惊人,含水率高、体积大、易腐烂、有异味,且含有大量重金属、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
因此,如果不经科学处理处置直接排入外部环境,将对地表水、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极大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减量化、稳定化、合理处置,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目前国家有了一定的治理措施,但是我国处理河道淤泥,大部分采用挖掘机,行动比较迟缓,缺乏一定的便利性和效率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河道清淤车,可有效提高淤泥清理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清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水箱、过滤箱、泥箱、连接管和淤泥抽吸器;所述水箱安装于车身上,其侧边设有排水管;所述泥箱安装于车身上且位于所述水箱的后侧;所述过滤箱包括箱体、传送带和压泥圆筒,所述箱体安装在所述水箱上,其下方和后侧敞开,所述传送带安装于箱体内用以向后推送淤泥至泥箱内,传送带上设有供液体穿过的多个滤水孔,所述传送带的外周设置滤布,所述压泥圆筒位于传送带后端的上侧,以配合传动带挤压淤泥;所述连接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连通所述淤泥抽吸器,其第二端连通所述过滤箱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端高于所述传送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送带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箱还包括连接箱体顶部并向下延伸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位于所述压泥圆筒前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箱内安装有抽风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淤泥抽吸器包括清淤管,螺旋管、搅拌风扇;所述清淤管上端连接所述连接管,下端连接所述搅拌风扇;所述螺旋管可转动地安装于清淤管内,用以将淤泥向上推动至连接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淤泥抽吸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清淤管一侧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螺旋管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清淤管内安装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置于螺旋管和所述搅拌风扇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管为伸缩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清淤车在过滤箱设置传送带和压泥圆筒,泥与部分的水经过压泥圆筒时,淤泥经过圆筒受到挤压作用变成碎泥,进入泥箱,同时淤水从传送带滤孔中排进水箱,达到水与泥的分离效果。设置压泥圆筒可有效防止淤泥飞溅,增加滤泥效果,同时不污染环境,可有效提高清淤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河道清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河道清淤车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沿A-A剖切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水箱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带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淤泥抽吸器的剖视图;
图中:
1、车身;2、水箱;21、排水管;22、抽风机;23、倾斜面;3、过滤箱;31、传送带;311、滤水孔;32、滤布;33、压泥圆筒;34、缓冲板;4、泥箱;5、淤泥抽吸器;51、清淤管;52、螺旋管;53、搅拌风扇;54、伺服电机;55、隔离板;6、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注意的是,图中示出的特征不是必须按照比例绘制。此外,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河道清淤车,用以清理河道淤泥,其包括车身1、水箱2、过滤箱3、泥箱4、连接管6和淤泥抽吸器5。
如图3-4,所述水箱2安装于车身1,用以接收淤泥挤压出水。水箱2上方敞开,用以对接过滤箱3,所述水箱2侧边安装排水管21,以便将淤泥中的水重新排回河道;排水管21与水箱2的连接处安装抽风机22,抽风机22用于改变水箱里的流速,从而改变水箱内的压强,让水更加顺利地流入水箱,提高整个淤泥过滤的效率。箱体底部设置倾斜面23,倾斜面23朝排水管21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进而引导水流向水管。
如图1-3,所述泥箱4安装于车身1上且位于所述水箱2的后侧,其上方敞开用于接收淤泥。
如图3和图5,所述过滤箱3包括箱体、传送带31和压泥圆筒33,所述箱体安装在所述水箱2上,其下方和后侧敞开;所述传送带31安装于箱体内并且向后下方倾斜从而向后推送淤泥至泥箱4内,传送带31上设有供液体穿过的多个滤水孔311,多个滤水孔311呈矩阵分布,所述传送带31的外周设置一层滤布32,水透过过滤布32向下流入水箱2,而泥仍然跟着传送带31运动;所述压泥圆筒33位于传送带31后端的上侧,以配合传动带挤压淤泥,泥与部分的水经过压泥圆筒33时,水会被其压入水箱2中,淤泥向后流入装泥箱4中。此外,所述过滤箱3还包括连接箱体顶板并向下延伸的多个缓冲板34,所述缓冲板34位于所述压泥圆筒33前侧,可起到起到一定的隔离缓冲作用,避免过量的淤泥流向压泥圆筒33,从而保证泥水分离的顺利进行。
如图1-2,所述连接管6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连通所述淤泥抽吸器5,其第二端连通所述过滤箱3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端高于所述传送带31。本实例中所述连接管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管。配合伸缩管可以快速高效吸取大面积淤泥,解决了传统钩爪式抓取距离短的问题。
如图6,所述淤泥抽吸器5包括清淤管51,螺旋管52、搅拌风扇53和伺服电机54;所述清淤管51上端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管,下端连接所述搅拌风扇53;所述螺旋管52可转动地安装于清淤管51内,用以将淤泥向上推动至连接管。伺服电机54安装在所述清淤管51一侧并驱动所述螺旋管52转动。如此设置,将传统的钩爪式清理淤泥,转变成旋转式抽吸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处理淤泥的效率和质量,而且操作更加方便,清理更加快捷。通过伺服电机54驱动螺旋管52可提高运行速度。此外,所述清淤管51内安装隔离板55,所述隔离板55设置于螺旋管52和所述搅拌风扇53之间,可避免过大的颗粒进入清淤管51引起清淤管51阻塞。
该河道清淤车的作业方式如下:
先将清淤管51嵌入河道中,启动装置开始工作。在电机的作用下,搅拌风扇53开始搅拌淤泥,将其稀释,同时螺旋管52也跟着转动带动淤泥与水向上运动,淤泥与水顺着伸缩管进入过滤箱3。当泥与水通过管道运送到过滤箱3时,将通过带有一层过滤布32的传送带31,水透过过滤布32向下流入水箱2,而泥仍然跟着传送带31向后运动。泥与部分的水经过压泥圆筒33时,水会被其压入水箱2中,而泥流入装泥后备箱中,完成泥水分离。
该清淤车的过滤装置包括缓冲板、压泥圆筒、抽风机、泥箱和排水管,基于分子大小不同和流动性的特点进行设计。此外利用了压强差的特点,于水箱中设置抽风机,通过抽风机的转动改变水箱里水的流速,从而改变压强,让水更加顺利地流入水箱,进而提高过滤淤泥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河道清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水箱、过滤箱、泥箱、连接管和淤泥抽吸器;所述水箱安装于车身上,其侧边设有排水管;所述泥箱安装于车身上且位于所述水箱的后侧;所述过滤箱包括箱体、传送带和压泥圆筒,所述箱体安装在所述水箱上,其下方和后侧敞开,所述传送带安装于箱体内用以向后推送淤泥至泥箱内,所诉传送带上设有供液体穿过的多个滤水孔,所述传送带的外周设置滤布,所述压泥圆筒位于传送带后端的上侧,以配合传动带挤压淤泥;所述连接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连通所述淤泥抽吸器,其第二端连通所述过滤箱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端高于所述传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还包括连接箱体顶部并向下延伸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位于所述压泥圆筒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安装有抽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抽吸器包括清淤管,螺旋管、搅拌风扇;所述清淤管上端连接所述连接管,下端连接所述搅拌风扇;所述螺旋管可转动地安装于清淤管内,用以将淤泥向上推动至连接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抽吸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清淤管一侧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螺旋管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管内安装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置于螺旋管和所述搅拌风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清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伸缩管。
CN202120747495.XU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河道清淤车 Active CN215053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7495.XU CN215053364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河道清淤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7495.XU CN215053364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河道清淤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3364U true CN215053364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49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7495.XU Active CN215053364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河道清淤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3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73395U (zh) 化粪池污物处理设备
CN205440083U (zh) 化粪池污物污水就地无害化处理车
CN108438155A (zh) 一种水体清洁装置
CN106316020B (zh)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垃圾分选再生系统
CN217498926U (zh) 一种小流域生态水质修复系统
WO2018032833A1 (zh)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余沙再生系统
CN215053364U (zh) 一种河道清淤车
CN112876039A (zh) 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淤泥的泥水分离设备
CN108499176A (zh) 一种可移动污水预处理装置
CN208512780U (zh) 一种建筑垃圾沉淀回收处理装置
CN215669790U (zh) 一种河道清淤装置
CN116040897A (zh) 一种河道底泥清污同步原位提取有机碳源的方法
CN216584558U (zh) 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全量化的过滤装置
CN209630845U (zh) 一种固废收集的湿式除尘机
CN21194635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气浮机装置
CN212262529U (zh) 一种河道废水过滤装置
CN210459373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09957489U (zh) 升降式雨污水末端生态处理装置
CN212076724U (zh) 一种智能可调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7202442U (zh) 一种安装快速的工业污水微生物降解装置
CN218374114U (zh) 一种河道淤泥清理的设备
CN217312277U (zh) 一种用于雨水泵站混接污水的平板格网筛分装置
CN213897057U (zh) 一种水域垃圾环保收集系统
CN220951473U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压缩液除油装置
CN217628076U (zh) 一种河道底泥疏浚脱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