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26041U - 一种废油浓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油浓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26041U
CN215026041U CN202121629593.XU CN202121629593U CN215026041U CN 215026041 U CN215026041 U CN 215026041U CN 202121629593 U CN202121629593 U CN 202121629593U CN 215026041 U CN215026041 U CN 215026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ipeline
oil
concentrat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295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平赛
吕宏伟
邓宗明
张勇
曲志波
赵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Yuze Marine Fuel O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Yuze Marine Fuel Oi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Yuze Marine Fuel Oi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Yuze Marine Fuel Oi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295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26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26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26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油浓缩装置,该废油浓缩装置,包括第一浓缩罐,其中上部设有进液口,其内设有第一翻搅器和第一加热结构;和冷凝器,冷凝器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浓缩罐的出气口连通;和分层器,分层器的进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冷凝器的出液口连通,分层器的中部通过回流管与第一浓缩罐的回流口连通,分层器底部的出液口外接出液管,第二管道、回流管和出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和第二浓缩罐,第二浓缩罐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浓缩罐底部的出液口连通,第二浓缩罐的出气口通过第四管道与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上分别设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该废油浓缩装置,可以提高废油浓缩效率以及油的回收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废油浓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油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废弃的油分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传统的处理方式分为:废弃油通过简单沉淀分离为废油和废水,废水直接卖给一些企业作加工辅料,废油由于含有较多的水分等杂质,需要浓缩处理,传统浓缩除水方式是通过普通蒸馏罐蒸馏除去水分,存在浓缩效率低、回收质量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废油浓缩装置,提高了废油浓缩效率以及油回收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油浓缩装置,包括:
第一浓缩罐,所述第一浓缩罐的中上部设有进液口,所述第一浓缩罐内设有第一翻搅器和第一加热结构;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通过一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浓缩罐的出气口连通;
分层器,所述分层器的进液口通过一第二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分层器的中部通过一回流管与所述第一浓缩罐的回流口连通,所述分层器底部的出液口外接一出液管,所述第二管道、回流管和出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
第二浓缩罐,所述第二浓缩罐通过一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浓缩罐底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浓缩罐的出气口通过一第四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上分别设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二浓缩罐内设有第二翻搅器和第二加热结构。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油泵。
工作过程:通过第一浓缩罐的进液口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废油,之后启动第一加热结构对废油加热,同时启动第一翻搅器对废油搅拌,将废油中的水蒸发出去,水蒸气通过第一管道进入到冷凝器中冷凝,冷凝器采用冷水冷凝,进入到冷凝器中的水蒸气会携带一部分油,冷凝的油水通过冷凝器的出液口经第二管道进入分层器中,分层器中的油水沉淀分层,下层的水排出,上层的油经回流管回流至第一浓缩罐中,循环往复至第一浓缩罐中的水分含量较少时(可以按照时间判断),将第一浓缩罐中的液体通入至第二浓缩罐中,而第一浓缩罐中通入新的废油继续浓缩,第二浓缩罐中浓缩液继续加热搅拌,浓缩至一定时间后关闭第四管道上的阀门,将浓缩液排出即可。本申请废油浓缩装置,可以尽可能提高废油回收率和回收质量。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分层器内通过一隔板分割为排水槽和集油槽,所述分层器的回流口与所述集油槽连通,所述分层器的进液口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分层器的出液口设于所述排水槽底部,所述分层器的出液口于排水槽底部和集油槽底部各设一个。
工作过程:从冷凝器排出的冷凝液进入到排水槽中,在排水槽内沉降分层,上层的油越过隔板顶部进入集油槽,集油槽内继续分层,上层的油通过回流管进入到第一浓缩罐内,长时间沉积的水通过其底部的出液口排出。两次分层,可尽量避免回流带水过多,有利于提高浓缩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翻搅器横向设于第一浓缩罐下部,有利于废水蒸发。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结构设于第一浓缩罐的底部。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浓缩罐的上部设有环形回流槽,所述第一浓缩罐的回流口设于所述环形回流槽的上方,以使回流管内的回流液流入环形回流槽中,所述环形回流槽的上部设有出油孔。
工作过程:经回流管的回流液流入至环形回流槽中,尽量避免其与原始浓缩液混合,使得尽量少的水分掺入其中,水分越多越影响浓缩效率。流入至环形回流槽的回流液携带的水分再次被蒸发除去,回流液在环形回流槽内分层,如果回流量达到一定的量,上层的部分油也可以通过出油孔进入至第一浓缩罐的原始浓缩液中,可以避免携带过多水分进入,也更有利于环形回流槽内的水分蒸发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环形回流槽上方的第一浓缩罐内壁上设有第三加热结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浓缩罐的进液口外连接一进液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优点是:
1、本申请废油浓缩装置,通过第一浓缩罐、冷凝器、分层器和第二浓缩罐等结构的设置,可以提高废油浓缩效率以及油的回收质量。具体的,首先可以尽可能除去废油的水分,提高回收质量;其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废油中水分的除去,提高浓缩效率。
2、分层器中隔板的设置,可以尽量降低回流带水量,有利于提高浓缩效率。
3、第一浓缩罐中环形回流槽的设置,可以尽量避免回流带水掺入浓缩液中,回流液与浓缩液分开,有利于提高浓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浓缩罐,2、第一翻搅器,3、第一加热结构,4、冷凝器,5、第一管道,6、分层器,7、第二管道,8、回流管,9、出液管,10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4、第三管道,15、第四管道,16、第四阀门,17、第五阀门,18、进液管,19、隔板,20、排水槽,21、集油槽,22、环形回流槽,23、第三加热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废油浓缩装置,包括:
第一浓缩罐1,所述第一浓缩罐1的中上部设有进液口,所述第一浓缩罐1内设有第一翻搅器2和第一加热结构3;
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4的进气口通过一第一管道5与所述第一浓缩罐1的出气口连通;
分层器6,所述分层器6的进液口通过一第二管道7与所述冷凝器2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分层器6的中部通过一回流管8与所述第一浓缩罐1的回流口连通,所述分层器6底部的出液口外接一出液管9,所述第二管道7、回流管8和出液管9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和第三阀门12;
第二浓缩罐13,所述第二浓缩罐13通过一第三管道14与所述第一浓缩罐1底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浓缩罐13的出气口通过一第四管道15与所述冷凝器4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管道14和第四管道15上分别设有第四阀门16和第五阀门17,所述第二浓缩罐13内设有第二翻搅器和第二加热结构。
工作过程:通过第一浓缩罐1的进液口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废油,之后启动第一加热结构3对废油加热,同时启动第一翻搅器2对废油搅拌,将废油中的水蒸发出去,水蒸气通过第一管道5进入到冷凝器4中冷凝,冷凝器4采用冷水冷凝,进入到冷凝器4中的水蒸气会携带一部分油,冷凝的油水通过冷凝器的出液口经第二管道7进入分层器6中,分层器6中的油水沉淀分层,下层的水排出,上层的油经回流管回流至第一浓缩罐1中,循环往复至第一浓缩罐1中的水分含量较少时(可以按照时间判断),将第一浓缩罐1中的液体通入至第二浓缩罐13中,而第一浓缩罐1中通入新的废油继续浓缩,第二浓缩罐13中浓缩液继续加热搅拌,浓缩至一定时间后关闭第四管道上的阀门,将浓缩液排出即可。本申请废油浓缩装置,可以尽可能提高废油回收率和回收质量。
进一步的,第一翻搅器2横向设于第一浓缩罐1下部,有利于废水蒸发。所述第一加热结构3设于第一浓缩罐1的底部,方便废水蒸发除去。所述第一浓缩罐1的进液口外连接一进液管18。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层器6内通过一隔板19分割为排水槽20和集油槽21,所述分层器6的回流口与所述集油槽21连通,所述分层器6的进液口与所述排水槽20连通,所述分层器6的出液口设于所述排水槽20底部,所述分层器6的出液口于排水槽20底部和集油槽21底部各设一个。
工作过程:从冷凝器4排出的冷凝液进入到排水槽20中,在排水槽20内沉降分层,上层的油越过隔板顶部进入集油槽21,集油槽21内继续分层,上层的油通过回流管8进入到第一浓缩罐1内,长时间沉积的水通过其底部的出液口排出。两次分层,可尽量避免回流带水过多,有利于提高浓缩效率。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浓缩罐1的上部设有环形回流槽22,所述第一浓缩罐1的回流口设于所述环形回流槽22的上方,以使回流管9内的回流液流入环形回流槽22中,所述环形回流槽22的上部设有出油孔。
工作过程:经回流管8的回流液流入至环形回流槽22中,尽量避免其与原始浓缩液混合,使得尽量少的水分掺入其中,水分越多越影响浓缩效率。流入至环形回流槽22的回流液携带的水分再次被蒸发除去,回流液在环形回流槽22内分层,如果回流量达到一定的量,上层的部分油也可以通过出油孔进入至第一浓缩罐1的原始浓缩液中,可以避免携带过多水分进入,也更有利于环形回流槽内的水分蒸发走。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回流槽22上方的第一浓缩罐内壁上设有第三加热结构23。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8)

1.一种废油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浓缩罐,所述第一浓缩罐的中上部设有进液口,所述第一浓缩罐内设有第一翻搅器和第一加热结构;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通过一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浓缩罐的出气口连通;
分层器,所述分层器的进液口通过一第二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分层器的中部通过一回流管与所述第一浓缩罐的回流口连通,所述分层器底部的出液口外接一出液管,所述第二管道、回流管和出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
第二浓缩罐,所述第二浓缩罐通过一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浓缩罐底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浓缩罐的出气口通过一第四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上分别设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二浓缩罐内设有第二翻搅器和第二加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油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器内通过一隔板分割为排水槽和集油槽,所述分层器的回流口与所述集油槽连通,所述分层器的进液口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分层器的出液口设于所述排水槽底部,所述分层器的出液口于排水槽底部和集油槽底部各设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油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搅器横向设于第一浓缩罐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油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结构设于第一浓缩罐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油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浓缩罐的上部设有环形回流槽,所述第一浓缩罐的回流口设于所述环形回流槽的上方,以使回流管内的回流液流入环形回流槽中,所述环形回流槽的上部设有出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油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回流槽上方的第一浓缩罐内壁上设有第三加热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油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浓缩罐的进液口外连接一进液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油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油泵。
CN202121629593.XU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废油浓缩装置 Active CN215026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9593.XU CN215026041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废油浓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9593.XU CN215026041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废油浓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26041U true CN215026041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0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29593.XU Active CN215026041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废油浓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26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70588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浓缩处理系统
CN103466829A (zh)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7720960A (zh) 一种旋转布水式ic厌氧反应器
CN202107591U (zh) 一种高浓有机和/或无机废水零排放系统
CN215026041U (zh) 一种废油浓缩装置
CN204779248U (zh)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7276278U (zh) 组合式混凝沉淀装置
CN109019856A (zh) 一种离心内循环强化释气厌氧反应器
CN210313698U (zh) 一种厌氧反应器
CN208104107U (zh) 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CN206828296U (zh) 一种工业废水降解槽
CN206901955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105152405A (zh) 一种烟气脱硫系统排放的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210674465U (zh) 一种硫酸铵回收系统
CN211688638U (zh) 一种加装有导流装置的多相流过滤分离器
CN107686193A (zh) 一种处理高浓度硫酸铵废水的方法
CN208532380U (zh) 一种改进型ic厌氧反应器
CN208440311U (zh) 一种一体式蒸发器
CN207845409U (zh) 一种农药生产废水处理设备
CN110436546A (zh) 一种蒸发结晶分离一体化系统
CN220723870U (zh) 一种废水纯化处理装置
CN211987182U (zh) 一种硫酸钾蒸发结晶装置
CN214064857U (zh) 一种环保生产糠醛废水循环式蒸发器
CN100337938C (zh) 一种水处理生物反应器
CN204625409U (zh) 一种新型稀土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