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25697U - 一种新型健身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健身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25697U
CN215025697U CN202120116371.1U CN202120116371U CN215025697U CN 215025697 U CN215025697 U CN 215025697U CN 202120116371 U CN202120116371 U CN 202120116371U CN 215025697 U CN215025697 U CN 215025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in joint
pipe
connecting piece
resistanc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163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毅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Fuli Titanium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Fuli Titanium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Fuli Titanium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Fuli Titanium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163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25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25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25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健身车,包括支架本体、阻力装置、微调装置、运动扶手、曲柄、连接片、脚踏板和座位;阻力装置、微调装置均设在支架本体上,微调装置用于调整阻力装置的阻力;运动扶手包括上部的手扶部、下部的第一枢接部,以及位于手扶部与第一枢接部之间的第二枢接部,第二枢接部枢接配合在支架本体上;曲柄的后端与阻力装置同轴连接,并设置在阻力装置的侧面;连接片的后端、脚踏板同时枢接配合在曲柄的前端,连接片的前端与第一枢接部枢接配合,且连接片的后端设置有C型卡口,C型卡口扣接在脚踏板的枢接轴上,以实现可拆卸的枢接方式;座位设置在支架本体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运动扶手与脚踏板联动,可以实现用户手脚同时锻炼。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健身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健身车。
背景技术
健身车是一种可以在室内模拟“自行车运动”的健身器械,在运动科学领域也称作“功率自行车”,通常分为直立式、背靠式(也称为卧式)健身车两种,可以调整运动时的强度起到健身的效果。因其属于典型的模拟户外运动的有氧健身器材,还被称为心肺训练器材,主要是通过身体较长时间、适当强度的运动来促进心血管的运动,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和肺部功能,从而改善人体的体质。
现有健身车的扶手部分一般是相对固定的,用户通过脚踩与阻力调整装置连接的脚踏板实现模拟“骑自行车”的动作,在使用健身车的过程中用户脚部的运动量较大,而双手仅做扶持、支撑作用,不利于锻炼手脚协调,锻炼效果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健身车,可以同时锻炼用户的手部和脚部,实现丰富的锻炼效果,有利于锻炼手脚的协调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健身车,包括支架本体、阻力装置、微调装置、运动扶手、曲柄、连接片、脚踏板和座位;所述阻力装置、微调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微调装置用于调整所述阻力装置的阻力大小;所述运动扶手包括上部的手扶部、下部的第一枢接部,以及位于所述手扶部与所述第一枢接部之间的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配合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曲柄的后端与所述阻力装置同轴连接,并设置在所述阻力装置的侧面;所述连接片的后端、所述脚踏板同时枢接配合在所述曲柄的前端,所述连接片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枢接配合,且所述连接片的后端设置有C型卡口,所述C型卡口扣接在所述脚踏板的枢接轴上,以实现可拆卸的枢接方式;所述座位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交叉连接的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以及垂直连接在所述前支撑管下端的前贴地管、垂直连接在所述后支撑管下端的后贴地管,所述阻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前支撑管的下部,所述微调装置设置在所述后支撑管的下部,所述第二枢接部设置在所述前支撑管的上端,所述座位设置在所述后支撑管的上端。
所述后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呈水平设置,所述轴孔中设置有一转轴,所述第二枢接部套置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后支撑管包括分体连接的第一后管、第二后管,两者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前支撑管中部的前后侧。
所述后支撑管为一体成型的管件,其中部设置有供所述前支撑管穿设的通孔,所述前支撑管向上穿过所述通孔后,两者的中部通过螺栓锁固。
所述曲柄的后端与所述阻力装置的侧面采用键连接的装配方式。
所述座位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端的座椅、靠背,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座椅与所述靠背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实现所述座椅与所述靠背相垂直。
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座椅连接的底座、与所述靠背连接的立杆,所述立杆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上端枢接配合,以使两者的相对角度可调整。
所述座位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插置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上端,用于支撑所述座椅,且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可调。
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座位旁的固定扶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健身车的运动扶手的中部与支架本体枢接、下部通过连接片与脚踏板所在位置枢接,实现运动扶手与脚踏板的联动,用户在使用健身车进行锻炼时可以实现手脚联动,达到更加丰富的锻炼效果,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手脚协调性;同时,连接片与脚踏板的枢接轴处采用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在用户不需要使用运动扶手解除运动扶手与脚踏板的联动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支架本体1;前支撑管11;后支撑管12;第一后管12A;第二后管12B;轴孔121;通孔122;前贴地管13;后贴地管14;阻力装置2;微调装置3;运动扶手4;手扶部41;第一枢接部42;第二枢接部43;曲柄5;连接片6;C型卡口61;脚踏板7;枢接轴71;座位8;座椅81;靠背82;连接件83;底座831;立杆832;支撑杆84;转轴9;固定扶手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下文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描述词均以用户实际使用健身车时面向的方向为“前”作为基准。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健身车,包括支架本体1、阻力装置2、微调装置3、运动扶手4、曲柄5、连接片6、脚踏板7和座位8。
阻力装置2、微调装置3均设置在支架本体1上,微调装置3用于调整阻力装置2的阻力大小;
运动扶手4包括上部的手扶部41、下部的第一枢接部42,以及位于手扶部41与第一枢接部42之间的第二枢接部43,第二枢接部43枢接配合在支架本体1上;
曲柄5的后端与阻力装置2同轴连接,并设置在阻力装置2的侧面;
连接片6的后端、脚踏板7同时枢接配合在曲柄5的前端,连接片6的前端与第一枢接部42枢接配合,且连接片6的后端设置有C型卡口61,C型卡口61扣接在脚踏板7的枢接轴71上,以实现可拆卸的枢接方式;
座位8设置在支架本体1上。
在具体实施例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下:
上述支架本体1包括交叉连接的前支撑管11和后支撑管12,以及垂直连接在前支撑管11下端的前贴地管13、垂直连接在后支撑管12下端的后贴地管14,阻力装置2设置在前支撑管11的下部,微调装置3设置在后支撑管12的下部,第二枢接部43设置在前支撑管11的上端,座位8设置在后支撑管12的上端。
上述后支撑管12的上端设置有轴孔121,轴孔121呈水平设置,轴孔121中设置有一转轴9,第二枢接部43套置在转轴9上。
上述微调装置3与阻力装置2采用机械联动、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均可,依据健身车的实际结构而实施,且:采用有线连接时,电线设置在前支撑管11、后支撑管12内,避免外露;采用无线连接时,可采用蓝牙、红外等无线信号传输方式,无电线,两者的设置位置更加灵活。
上述曲柄5的后端与阻力装置2的侧面采用键连接的装配方式,使得阻力装置2输出的阻力可以通过曲柄5实时传递到脚踏板7和运动扶手4。
上述座位8包括设置在支架本体1上端的座椅81、靠背82,以及用于连接座椅81与靠背82的连接件83,连接件83实现座椅81与靠背82相垂直。本实施例中,连接件83包括与座椅81连接的底座831、与靠背82连接的立杆832,立杆832的下端与底座831的上端枢接配合,以使两者的相对角度可调整,即能够调整座椅81与靠背82的相对角度,提高用户坐在座位8上时的舒适性;座位8还包括支撑杆84,支撑杆84插置在支架本体1的上端,用于支撑座椅81,且支撑杆84的高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座位8旁的固定扶手10,方便用户手扶以调整姿势,或者在用户不使用运动扶手4时可以握住固定扶手10,保证运动安全。
参考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上述后支撑管12包括分体连接的第一后管12A、第二后管12B,两者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前支撑管11中部的前后侧。将后支撑管12分体设计,使得零件体积更小、结构相对更简单、方便生产和运输。
参考图4至图6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上述后支撑管12为一体成型的管件,其中部设置有供前支撑管11穿设的通孔122,前支撑管11向上穿过通孔122后,两者的中部通过螺栓锁固。将后支撑管12设计为一体结构,可以提高后支撑管12的强度,保证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健身车的运动扶手4的中部与支架本体1枢接、下部通过连接片6与脚踏板7所在位置枢接,实现运动扶手4与脚踏板7的联动,用户在使用健身车进行锻炼时可以实现手脚联动,达到更加丰富的锻炼效果,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手脚协调性;同时,连接片6与脚踏板7的枢接轴71处采用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在用户不需要使用运动扶手4解除运动扶手4与脚踏板7的联动关系。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本体、阻力装置、微调装置、运动扶手、曲柄、连接片、脚踏板和座位;
所述阻力装置、微调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微调装置用于调整所述阻力装置的阻力大小;
所述运动扶手包括上部的手扶部、下部的第一枢接部,以及位于所述手扶部与所述第一枢接部之间的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配合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所述曲柄的后端与所述阻力装置同轴连接,并设置在所述阻力装置的侧面;
所述连接片的后端、所述脚踏板同时枢接配合在所述曲柄的前端,所述连接片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枢接部枢接配合,且所述连接片的后端设置有C型卡口,所述C型卡口扣接在所述脚踏板的枢接轴上,以实现可拆卸的枢接方式;
所述座位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交叉连接的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以及垂直连接在所述前支撑管下端的前贴地管、垂直连接在所述后支撑管下端的后贴地管,所述阻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前支撑管的下部,所述微调装置设置在所述后支撑管的下部,所述第二枢接部设置在所述前支撑管的上端,所述座位设置在所述后支撑管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呈水平设置,所述轴孔中设置有一转轴,所述第二枢接部套置在所述转轴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支撑管包括分体连接的第一后管、第二后管,两者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前支撑管中部的前后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支撑管为一体成型的管件,其中部设置有供所述前支撑管穿设的通孔,所述前支撑管向上穿过所述通孔后,两者的中部通过螺栓锁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柄的后端与所述阻力装置的侧面采用键连接的装配方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位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端的座椅、靠背,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座椅与所述靠背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实现所述座椅与所述靠背相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座椅连接的底座、与所述靠背连接的立杆,所述立杆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上端枢接配合,以使两者的相对角度可调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位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插置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上端,用于支撑所述座椅,且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可调。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车,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座位旁的固定扶手。
CN202120116371.1U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新型健身车 Active CN215025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6371.1U CN215025697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新型健身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6371.1U CN215025697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新型健身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25697U true CN215025697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50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16371.1U Active CN215025697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新型健身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25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75277A (en) Multi-purpose stationary exercice bicycle
US6902515B2 (en) Multi-functional exercise apparatus
CN211611558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215025697U (zh) 一种新型健身车
CN207012475U (zh) 一种多功能体育健身器材
CN203469340U (zh) 一种健身脚踏车
CN103405889B (zh) 一种健身脚踏车
CN210543100U (zh) 一种便于调节负荷的健身自行车
CN211245373U (zh) 一种可调节的懒人健腹车
CN212817987U (zh) 一种骑马机
CN203469345U (zh) 一种带有可调扶手的健身脚踏车
US20080153673A1 (en) Horse riding fitness equipment
CN217612740U (zh) 一种减震卧立式两用健身车
WO2022151323A1 (zh) 一种新型健身车
CN212941178U (zh) 一种收放式健身车
CN2376955Y (zh) 具有单支撑板的折缩式健身脚踏车
CN203989693U (zh) 一种健身自行车
CN205145508U (zh) 一种两用健身车
CN220918028U (zh) 一种便于更换防护垫的卧拉组合训练器
CN217091944U (zh) 一种健身综合训练器
CN103405888A (zh) 一种带有可调扶手的健身脚踏车
CN219423657U (zh) 一种康复健身车
CN203447704U (zh) 一种带有可调座椅的健身脚踏车
CN210728559U (zh) 一种臀部训练器
CN212914367U (zh) 一种新型懒人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