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6237U -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6237U
CN215016237U CN202120710039.8U CN202120710039U CN215016237U CN 215016237 U CN215016237 U CN 215016237U CN 202120710039 U CN202120710039 U CN 202120710039U CN 215016237 U CN215016237 U CN 215016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leeve
mounting
electromagnet assembl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00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利杰
刘化勇
罗飞龙
黄韦铭
郑博文
龙韦韦
羊小亮
瞿月红
徐馷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100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6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6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6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其中,盖体组件,包括:上盖;活动盖板,设在所述上盖的内侧,所述活动盖板与所述上盖配合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腔,所述活动盖板上设有与所述排气腔连通的泄压孔;电磁铁组件,安装于所述上盖,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驱动件;弹性密封件,安装于所述上盖,所述弹性密封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以用于在所述电磁铁组件通电时,所述驱动件下移,所述弹性密封件弹性变形并密封所述泄压孔,在所述电磁铁组件断电时,所述弹性密封件回弹复位,以驱动所述驱动件上移复位,并打开所述泄压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简化电磁铁组件的结构。

Description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通过电磁铁组件驱动密封件移动以密封或打开泄压孔,电磁铁组件需要同时具备驱动密封件密封或打开泄压孔的能力,增加了电磁铁结构的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盖体组件,旨在简化电磁铁组件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盖体组件,包括:
上盖;
活动盖板,设在所述上盖的内侧,所述活动盖板与所述上盖配合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腔,所述活动盖板上设有与所述排气腔连通的泄压孔;
电磁铁组件,安装于所述上盖,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驱动件;
弹性密封件,安装于所述上盖,所述弹性密封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以用于在所述电磁铁组件通电时,所述驱动件下移,所述弹性密封件弹性变形并密封所述泄压孔,在所述电磁铁组件断电时,所述弹性密封件回弹复位,以驱动所述驱动件上移复位,并打开所述泄压孔。
可选的,所述电磁铁组件还包括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弹性密封件。
可选的,所述电磁铁组件还包括套筒,所述弹性缓冲件安装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的筒口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下端,所述套筒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弹性密封件。
可选的,所述套筒的内筒壁凸设有限位凸部,所述驱动件的下端的外周面凸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位于所述限位凸部的下侧。
可选的,所述弹性缓冲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限位于所述限位凸缘,所述弹簧的下端限位于所述套筒的底部。
可选的,所述套筒的筒壁上设有贯穿所述筒壁的多个分隔槽,所述分隔槽沿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套筒的筒口端。
可选的,所述套筒的底部凸设有定位凸柱。
可选的,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上盖的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密封部、及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密封部的变形部,当所述驱动件下移时,所述变形部变形以使所述密封部密封所述泄压孔,当所述电磁铁组件断电时,所述变形部恢复原状以使所述密封部打开所述泄压孔。
可选的,所述上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设有安装环凸,所述电磁铁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固定部的周缘设有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夹持于所述电磁铁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环凸之间。
可选的,所述安装环凸的上侧面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翻折部的外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可选的,所述电磁铁组件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安装环凸的内侧,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安装环凸共同夹持所述固定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翻折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电磁铁组件的底部其中之一设有定位凸部,另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部设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电磁铁组件还包括一端敞口的安装壳、线圈、静铁芯和动铁芯,所述线圈安装在所述安装壳内,所述安装壳的底部设有过孔,所述静铁芯固定安装于所述线圈内,所述动铁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线圈内,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动铁芯,所述驱动件下端穿出所述过孔,以连接于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上端;所述第一翻折部夹持于所述安装壳的底部与安装环凸之间。
可选的,所述上盖包括环形安装部,所述环形安装部的内侧形成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壳的外侧面凸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环形安装部的上方,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环形安装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环形安装部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撑部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孔。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的末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挂钩部,所述挂钩部设有所述环形安装部的外侧面。
可选的,所述静铁芯设有朝向所述动铁芯的一侧设有凸出部,所述动铁芯朝向所述静铁芯的一侧设有凹陷部,当所述凸出部抵接于所述凹陷部时,所述密封部密封所述泄压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电磁铁组件通过驱动件连接弹性密封件,在电磁铁组件通电时,驱动件下移驱使弹性密封件弹性变形以密封泄压孔,使烹饪器具可以起压,弹性密封件因发生弹性变形获得弹性力,当电磁铁组件断电时,即驱动件失去驱动力,弹性密封件的弹性力驱使驱动件上移至原位,打开泄压孔,使烹饪器具能够泄压,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利用弹性密封件本身的弹性来打开泄压孔,因此电磁铁组件可以去除用于打开泄压孔的结构,使电磁铁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盖体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电磁铁组件和弹性密封件的分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010081700000031
Figure BDA000301008170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盖体组件100,用于烹饪器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该盖体组件100,包括:
上盖10;
活动盖板20,设在所述上盖10的内侧,所述活动盖板20与所述上盖10配合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腔21,所述活动盖板20上设有与所述排气腔21连通的泄压孔22;
电磁铁组件30,安装于所述上盖10,所述电磁铁组件30包括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驱动件31;
弹性密封件40,安装于所述上盖10,所述弹性密封件40与所述驱动件31连接,以用于在所述电磁铁组件30接电时,所述驱动件31下移,所述弹性密封件40弹性变形并密封所述泄压孔22,在所述电磁铁组件30断电时,所述弹性密封件回弹复位,以驱动所述驱动件31上移复位,并打开所述泄压孔2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电磁铁组件30通过驱动件31连接弹性密封件40,在电磁铁组件30接电时,驱动件31下移驱使弹性密封件40弹性变形以密封泄压孔22,使烹饪器具可以起压,弹性密封件40因发生弹性变形获得弹性力,当电磁铁组件30断电时,即驱动件31失去驱动力,弹性密封件40的弹性力驱使驱动件31上移至原位,打开泄压孔22,使烹饪器具能够泄压,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利用弹性密封件40本身的弹性来打开泄压孔22,因此电磁铁组件30可以去除用于打开泄压孔22的结构,使电磁铁组件30的结构更加简单,故障率更低,便于维修更换。
具体的,活动盖板20可拆卸安装于上盖10的内侧,即活动盖板20安装在上盖10朝向煲体组件200的一侧。
弹性密封件40为碗状,弹性密封件40由硅胶、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弹性密封件40在密封泄压孔22时,弹性密封件40受到驱动件31的挤压,弹性密封件40用于密封泄压孔22的部位会产生自适应的变形,提升弹性密封件40密封泄压孔22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1为杆状,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3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对此不作过多限定。
进一步的,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电磁铁组件30电连接。
具体的,烹饪器具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铁组件30的动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磁铁组件30还可以用于对烹饪空间中的压力进行控制,具体的,当想要使烹饪空间中保持一定压力是,控制器可以控制电磁铁组件30接电,从而驱动件31可带动弹性密封件40运动并密封泄压孔22,此时,烹饪空间处于密闭状态;而当烹饪空间内的压力达到某一预设压力值时,需要对烹饪空间内的压力进行泄压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电磁铁组件30断电,从而使弹性密封件40复位,以使弹性密封件40远离泄压孔,起到泄压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所述电磁铁组件30还包括弹性缓冲件32,所述驱动件31与所述弹性密封件40通过所述弹性缓冲件32连接。
具体的,驱动件31的下移行程大于弹性密封件40底部与泄压孔22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铁组件30接电时,驱动件31最多可以向下移动7毫米,但是弹性密封件40与泄压孔22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所以当驱动件31下移7毫米时,弹性缓冲件32会被压缩2毫米,弹性缓冲件32因此获得弹性力,弹性缓冲件32释放弹性力,即弹性缓冲件32会对驱动件31和弹性密封件40施加压力,弹性缓冲件32对弹性密封件40施加压力以使弹性密封件40紧压泄压孔22,提高弹性密封件40对泄压孔22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驱动件31向下移动的最大距离为6.8毫米、6.9毫米、7.1毫米、7.2毫米等,弹性密封件40与泄压孔22之间的距离为4.8毫米、4.9毫米、5.1毫米、5.2毫米等,对此不作过多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所述电磁铁组件30还包括套筒33,所述弹性缓冲件32安装于所述套筒33内,所述套筒33的筒口端与所述驱动件31的下端连接,所述套筒33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弹性密封件40。
具体的,套筒33呈圆筒状,驱动件31可移动安装于套筒33内,并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弹性缓冲件32安装于套筒33内可以防止弹性缓冲件32在压缩过程中折弯或从驱动件31与弹性密封件40之间脱出。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所述套筒33下端的周缘凸起设有卡接部334,所述卡接部334的侧面周向设置有卡接槽335,所述弹性密封件40底部朝向所述驱动件31的一侧设有卡接孔421,所述卡接孔421的孔口的周缘凸起设有卡接环422,所述卡接环422与所述卡接槽335卡接,以用于将套筒33与弹性密封件40固定。
具体的,卡接槽335为环形槽,卡接部334被卡接槽335分成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均为圆环形状,第一卡接部在第二卡接部的上侧,卡接环422卡接在卡接槽335内,即卡接环422的内环壁抵接于卡接槽335的槽底壁,卡接环422的上表面抵接于第一卡接部的下表面,卡接环422的下表面抵接于第二卡接部的上表面,第二卡接部的外环壁与卡接孔422的孔侧壁抵接,套筒33的下表面和第二卡接部的下表面均抵接于卡接孔421的底壁,以使弹性密封件40的底部能够跟随套筒33的下端一同运动,从而及时地根据电磁铁组件30的动作密封泄压孔22。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套筒33的内筒壁凸设有限位凸部331,所述驱动件31的下端的外周面凸设有限位凸缘311,所述限位凸缘311位于所述限位凸部331的下侧。
具体的,驱动件31的下端位于套筒33内,则驱动件31的下端是在套筒33内运动的,当驱动件31向上运动至套筒33的筒口处时,限位凸缘311朝向电磁铁组件30的一侧与限位凸部331朝向套筒33的底部的一侧相抵接,以防止驱动件31的下端从套筒33内脱出,从而导致驱动件31与套筒33失去连接,。
本实施例中,限位凸部331设置在套筒33的内筒壁的筒口处,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凸部331可以设置在套筒33的内筒壁的中部等位置,对此不作过多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缓冲件32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限位于所述限位凸缘311,所述弹簧的下端限位于所述套筒33的底部。
具体的,弹性缓冲件32的上端抵接于限位凸缘311的下侧壁,电磁铁组件30接电,驱动件31向下运动时,限位凸缘311与套筒33的内底壁一齐压缩弹性缓冲件32,将驱动件31下移的压力转化为弹性缓冲件32的弹力。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32为预压缩设置,预压缩设置为弹性缓冲件32预先进行压缩安装在驱动件31与套筒33内底壁之间,使弹性缓冲件32释放的弹力恰好等于弹性密封件40变形所需的驱动力,从而使驱动件31作用到弹性缓冲件32上的力能最大化的转化到弹性密封件40上,保证驱动件31移动的距离与弹性密封件40用于密封泄压孔22的部位移动的距离基本相同,提高电磁铁组件30密封泄压孔22的速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弹性缓冲件32正常设置在驱动件31与套筒33内底壁之间,简化安装安装弹性缓冲件32的步骤和工序。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32为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32还可以是弹性块等具有弹性并且能够伸缩的物体,对此不作过多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所述套筒33的筒壁上设有贯穿所述筒壁的多个分隔槽332,所述分隔槽332沿所述套筒3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套筒33的筒口端。
具体的,多个分隔槽332间隔相同距离设置,两个相邻的分隔槽332之间形成弹性扣臂336,在驱动件31下端安装或拆卸套筒33时,将弹性扣臂336向外打开,使套筒33可拆卸。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套筒33的底部凸设有定位凸柱333。
具体的,定位凸柱333用于定位安装弹性缓冲件32,弹性缓冲件32一端套设在定位凸柱333上,另一端套设在驱动件31的限位凸缘311以下的部分,防止在压缩弹性缓冲件32时,弹性缓冲件32的端头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所述弹性密封件40包括安装于所述上盖10的固定部41、与所述驱动件31连接的密封部42、及将所述固定部41与所述密封部42连接的变形部43,当所述驱动件31下移时,所述变形部43变形以使所述密封部42密封所述泄压孔22,当所述电磁铁组件30断电时,所述变形部43恢复原状以使所述密封部42打开所述泄压孔22。
具体的,固定部41为环形;密封部42为圆形,所述密封部42连接所述驱动件31并随驱动件31一体移动;变形部43折弯设置,初始状态下,变形部43的折弯处呈小于或等于九十度的夹角,当密封部42随驱动件31一齐下移时,变形部43的折弯处的夹角会增大,此时变形部43处于变形状态,产生弹性力并施加至驱动件31,当电磁铁对驱动件31的作用力消失后,通过变形部43的弹性力驱使驱动件31上移复位。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上盖10上设有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的内壁面设有安装环凸111,所述电磁铁组件30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1内,所述固定部41的周缘设有第一翻折部411,所述第一翻折部411夹持于所述电磁铁组件30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环凸111之间。
具体的,第一翻折部411呈环形,第一翻折部411与固定部41的周缘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电磁铁组件30的底部将第一翻折部411压紧在安装环凸111的上侧面,使弹性密封件40密封连接于安装环凸111处,防止排气腔21的蒸汽从安装孔11接触到电磁铁组件30。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40一端安装在上盖10的上侧,另一端穿过安装孔11深入到活动盖板20与上盖10之间,即弹性密封件40通过第一翻折部411固定安装在安装环凸111上,第一翻折部411的下表面与安装环凸111的上表面抵接,固定部41的外环壁与安装环凸111的内环壁抵接,变形部43与密封部42从安装孔11的下端伸出,变形部43与密封部42位于上盖的下表面与活动盖板20的上表面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弹性密封件40安装在上盖10的下侧,第一翻折部411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螺孔,多个第一螺孔呈环形排布,在上盖10的下侧壁上,沿安装孔11的周围设置多个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与第一螺孔对应设置,用螺丝穿过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螺纹连接固定,以将第一翻折部411固定在上盖10的下侧壁上,使弹性密封件40固定在上盖10的下侧,使弹性密封件40与上盖10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环凸111的上侧面设有限位槽112,所述第一翻折部411的外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翻折部412,所述第二翻折部412限位于所述限位槽112内。
具体的,限位槽112一侧的槽壁与安装孔11的孔壁相连。
第二翻折部412与第一翻折部411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第二翻折部412呈环形,限位槽112为环形槽,第二翻折部412安装在限位槽112内,即第二翻折部412的的外环壁与限位槽112的外环壁抵接,第二翻折部412的内环壁与限位槽112的内环壁抵接,第二翻折部412的下侧壁与限位槽112的底壁抵接,以将弹性密封件40固定在安装环凸111上,防止弹性密封件40从安装孔11下方脱出。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电磁铁组件30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夹持部341,所述夹持部341位于所述安装环凸111的内侧,所述夹持部341与所述安装环凸111共同夹持所述固定部41。
具体的,夹持部341将固定部41压紧在安装环凸111的内侧上,增强弹性密封件40与安装环凸111之间的密封性,防止蒸汽进入。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翻折部411的上表面与所述电磁铁组件30的底部其中之一设有定位凸部413,另一设有定位凹槽342,所述定位凸部413设于所述定位凹槽342内。
具体的,安装电磁铁组件30时,如果定位凸部413没有安装在定位凹槽342内,那么电磁铁组件30会被顶起,无法安装,只有定位凸部413安装于定位凹槽342内时,电磁铁组件30才能平整的安装在安装孔11,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电磁铁组件30安装是否平整,以知道电磁铁组件30是否安装到位。
本实施例中,定位凸部413设置在第一翻折部411的上表面,定位凹槽342设置在电磁铁组件30的底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定位凸部413设置在电磁铁组件30的底部,定位凹槽342设置在第一翻折部411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电磁铁组件30还包括一端敞口的安装壳34、线圈35、静铁芯36和动铁芯37,所述线圈35安装在所述安装壳34内,所述安装壳34的底部设有过孔343,所述静铁芯36固定安装于所述线圈35内,所述动铁芯37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线圈35内,所述驱动件31安装于所述动铁芯37,所述驱动件31下端穿出所述过孔343,以与所述弹性缓冲件32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翻折部411夹持于所述安装壳34的底部与安装环凸111之间。
具体的,电磁铁组件30还包括电磁铁外壳38,电磁铁外壳38安装于安装壳34内,线圈35安装于电磁铁外壳38内,电磁铁外壳3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开孔,动铁芯37的上端从电磁铁外壳38的顶部的开孔伸出,安装壳34安装于安装孔11处,动铁芯37在静铁芯36上方,驱动件31穿过静铁芯36。
电磁铁外壳38由轭铁材料制成,可以将线圈35通电产生的磁力线封闭在电磁铁外壳38的内部,从而提高电磁铁组件30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1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动铁芯37的下侧壁上设有向上延伸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与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驱动件31通过外螺纹与螺纹孔的内螺纹螺纹连接,以与动铁芯37固定,驱动件31与动铁芯37螺纹连接便于拆装,在驱动件31或动铁芯37损坏时也方便更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动铁芯37的下侧壁上设有向上延伸并且与驱动件31外径相适配的盲孔,驱动件31的上端焊接在盲孔内,或者是驱动件31与动铁芯37一体成型设置,使驱动件31与动铁芯37连接的强度高。
电磁铁组件30的工作原理为:电磁铁组件30接电时,因为线圈35通电,动铁芯37与静铁芯36之间产生磁吸力,动铁芯37向下移动,带动驱动件31向下移动,从而使连接在驱动件31下端的弹性缓冲件32压缩,弹性缓冲件32驱动密封部42朝向泄压孔22的方向移动,以密封泄压孔22。
电磁铁组件30与电源断开时,动铁芯37与静铁芯36之间的磁吸力消失,弹性密封件40的变形部43因自身的结构设计以及弹性材料的原因产生回弹,挤压弹性缓冲件32,以推动与弹性缓冲件32连接的驱动件31向上移动,从而使与驱动件31相连的动铁芯37向上移动复位。
可以想到的是,动铁芯37和静铁芯36的位置关系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两者的位置可以颠倒。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上盖10包括环形安装部12,所述环形安装部12的内侧形成所述安装孔11,所述安装壳34的外侧面凸设有支撑部344,所述支撑部344位于所述环形安装部12的上方,所述支撑部344与所述环形安装部12连接。
具体的,通过支撑部344连接于环形安装部12上端,将安装壳34安装在安装孔11上,控制安装壳34插入安装孔11中的高度。
支撑部344的延伸方向与安装壳34的外侧面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环形安装部12设有第一固定孔121,所述支撑部344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121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孔345。
具体的,第一固定孔121为螺纹孔,第二固定孔345为通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345和第一固定孔121,将安装壳34安装在环形安装部12上。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电磁铁外壳38的外侧面凸设有锁固部381,所述锁固部381位于所述支撑部344的上方,所述锁固部381与所述支撑部344连接,所述锁固部381上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孔345的位置设有第三固定孔382。
具体的,第三固定孔382为通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三固定孔382、第二固定孔345和第一固定孔121,将电磁铁外壳38固定在安装壳34上。
锁固部381的延伸方向与驱动件31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所述支撑部344的末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挂钩部346,所述挂钩部346设有所述环形安装部12的外侧面,在将安装壳34安装到环形安装部12时,方便第二固定孔345与第一固定孔121对位。
具体的,挂钩部346的延伸方向与支撑部344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静铁芯36设有朝向所述动铁芯37的一侧设有凸出部361,所述动铁芯37朝向所述静铁芯36的一侧设有凹陷部371,当所述凸出部361与所述凹陷部371抵接时,所述密封部42密封所述泄压孔22。
具体的,凸出部361抵接于凹陷部371,可以增大动铁芯37与静铁芯36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两者的磁吸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如图4-图5所示,该烹饪器具包括盖体组件100,该盖体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主烹饪器具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煲体组件200,煲体组件200包括用于放置烹饪食材的内锅50,盖体组件100可盖合安装于煲体组件200上,当盖体组件100盖合于煲体组件200上时,活动盖板20与内锅50之间形成烹饪空间,通过泄压孔22连通烹饪空间与排气腔21,当电磁铁组件30接电时,驱动件31下移使密封件密封泄压孔22,阻断烹饪空间与外部连通,使烹饪器具可以起压烹饪,当电磁铁组件30断电时,弹性密封件40回弹使驱动件31上移复位,打开泄压孔22,使烹饪空间与外部连通泄压。
具体的,内锅50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内锅50的上表面具有圆形的开口。
煲体组件200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内锅50。
在本实施例中,煲体组件200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煲体组件200具有呈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50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50的清洗。
在其他实施例中,煲体组件20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对此不作过多限定。
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炖锅、电蒸锅或电压力锅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
活动盖板,设在所述上盖的内侧,所述活动盖板与所述上盖配合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腔,所述活动盖板上设有与所述排气腔连通的泄压孔;
电磁铁组件,安装于所述上盖,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驱动件;
弹性密封件,安装于所述上盖,所述弹性密封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以用于在所述电磁铁组件通电时,所述驱动件下移,所述弹性密封件弹性变形并密封所述泄压孔,在所述电磁铁组件断电时,所述弹性密封件回弹复位,以驱动所述驱动件上移复位,并打开所述泄压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组件还包括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弹性密封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组件还包括套筒,所述弹性缓冲件安装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的筒口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下端,所述套筒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弹性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内筒壁凸设有限位凸部,所述驱动件的下端的外周面凸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位于所述限位凸部的下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限位于所述限位凸缘,所述弹簧的下端限位于所述套筒的底部;和/或,
所述套筒的筒壁上设有贯穿所述筒壁的多个分隔槽,所述分隔槽沿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套筒的筒口端;和/或,
所述套筒的底部凸设有定位凸柱。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上盖的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密封部、及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密封部的变形部,当所述驱动件下移时,所述变形部变形以使所述密封部密封所述泄压孔,当所述电磁铁组件断电时,所述变形部恢复原状以使所述密封部打开所述泄压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设有安装环凸,所述电磁铁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固定部的周缘设有第一翻折部,所述第一翻折部夹持于所述电磁铁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环凸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凸的上侧面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翻折部的外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翻折部,所述第二翻折部限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和/或,
所述电磁铁组件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安装环凸的内侧,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安装环凸共同夹持所述固定部;和/或,
所述第一翻折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电磁铁组件的底部其中之一设有定位凸部,另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部设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组件还包括一端敞口的安装壳、线圈、静铁芯和动铁芯,所述线圈安装在所述安装壳内,所述安装壳的底部设有过孔,所述静铁芯固定安装于所述线圈内,所述动铁芯可上下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线圈内,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动铁芯,所述驱动件下端穿出所述过孔,以连接于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上端;所述第一翻折部夹持于所述安装壳的底部与安装环凸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环形安装部,所述环形安装部的内侧形成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壳的外侧面凸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环形安装部的上方,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环形安装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安装部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撑部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固定孔;和/或,
所述支撑部的末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挂钩部,所述挂钩部设有所述环形安装部的外侧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设有朝向所述动铁芯的一侧设有凸出部,所述动铁芯朝向所述静铁芯的一侧设有凹陷部,当所述凸出部抵接于所述凹陷部时,所述密封部密封所述泄压孔。
1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
CN202120710039.8U 2021-04-07 2021-04-07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016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0039.8U CN215016237U (zh) 2021-04-07 2021-04-07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0039.8U CN215016237U (zh) 2021-04-07 2021-04-07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6237U true CN215016237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50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0039.8U Active CN215016237U (zh) 2021-04-07 2021-04-07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62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4549B2 (ja) 弁部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炊飯器
CN215016237U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016238U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WO2019085202A1 (zh) 一种连接组件
CN211155276U (zh) 排气装置、上盖及烹饪设备
CN110507167B (zh) 浮子阀组件、烹饪器具的盖体总成和烹饪器具
CN219249831U (zh) 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CN213551172U (zh) 灯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13748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02106690B (zh) 一种改进密封圈的电压力锅
CN213488332U (zh) 锅盖组件和压力烹饪器具
CN206612569U (zh) 烹饪器具
CN211408599U (zh) 锅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GB2165697A (en) Thermal switching device
CN214705748U (zh) 一种超大行程的防水密封行程开关
CN213524852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396936U (zh) 一种排气结构和压力锅
CN213909690U (zh) 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2676145U (zh) 一种飞机驾驶舱控制面板精密按钮开关
CN218845127U (zh) 气门组件及比例阀
CN213909737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5844198A (zh) 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CN217565744U (zh) 一种盖头、容器盖及烹饪容器
CN215914187U (zh) 一种旋钮组件以及蒸烤箱
CN217234571U (zh) 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