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1735U - 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1735U
CN215011735U CN202121127896.1U CN202121127896U CN215011735U CN 215011735 U CN215011735 U CN 215011735U CN 202121127896 U CN202121127896 U CN 202121127896U CN 215011735 U CN215011735 U CN 215011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utting
soybean
cutting knif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78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iruit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iruit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iruit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iruit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278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1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1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1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拨禾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包括框架、保护杆和连接杆,框架下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杆,框架后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活动柱右侧设有连接口,框架后左侧活动连接有传动圈,框架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切割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切割器、切割盒、切割刀、连接器、滑道和连接块,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切割器内的连接器连接切割盒,使连接器内的连接块连接切割刀通过滑道进行滑动,使装置运行使能提高装置的切割效率,提高大豆的切割速度,且在装置没有运行时还能对切割刀进行保护,防止切割刀生锈损坏,使切割刀在收割大豆时比较快速,有利于实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拨禾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半喂入收割机靠梳刷皮带将割刀切割后的秸秆从两边拨动向中间集中,再用主动行星轮(有动力驱动的行星轮)带动被动行星轮,利用两轮啮合的间隙空间夹持控制秸秆移动,控制秸秆下部的位移在每转的啮合后结束,现有的一对行星轮的啮合形成的间隙空间有限,不利收割速度的提高,要构建两行星轮之间大的运行通道,体积将很大。
但是现有的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对框架起到防护作用,使框架在没有运行且长时间停放的情况下会生锈,并且装置在运行时不能保障装置的切割高度,使大豆高度不一样,不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在实际使用时切割刀在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情况下会导致切割刀生锈,使切割刀在收割大豆时比较缓慢,不利于实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现有的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对框架起到防护作用,使框架在没有运行且长时间停放的情况下会生锈,并且装置在运行时不能保障装置的切割高度,使大豆高度不一样,不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在实际使用时切割刀在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情况下会导致切割刀生锈,使切割刀在收割大豆时比较缓慢,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包括框架、保护杆和连接杆,所述框架下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杆,所述框架后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右侧设有连接口,所述框架后左侧活动连接有传动圈,所述框架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切割器,所述切割器左侧固定连接有切割盒,所述框架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滚杆,所述框架内部右侧下端活动连接有搅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杆表面设有多根捞杆,所述捞杆呈弧形状,且捞杆呈横向等距分布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杆表面环绕分布滚刀,所述搅杆、套杆和齿轮为一体设置,且齿轮表面设有轮齿,并且轮齿呈环绕分布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杆共设有两根,且保护杆高度为10cm,所述保护杆与框架的连接处呈90°直角状,所述保护杆均分布在框架下端的前后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割盒内部直径大小与切割刀外部直径大小相同,且切割盒与切割刀相互契合,所述切割刀右侧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直径大小与滑道内径大小相互契合,并且滑道、连接器和连接块为一体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切割盒呈三角形状,且切割盒共设有多个,并且切割盒呈横向等距分布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现有的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在实际使用时能对框架起到防护作用,使框架在没有运行且长时间停放的情况下也不会生锈,并且装置在运行时能保障装置的切割高度,使大豆的切割高度一样,有利于实际使用,且现有的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在实际使用时切割刀在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情况下也不会使切割刀生锈,使切割刀在收割大豆时比较快速,有利于实际使用。
1、通过设置框架和保护杆,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框架上的保护杆使框架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通过保护杆对框架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框架着地,对框架出现生锈等情况,且还能通过框架上的保护杆对框架在运行时测量大豆的切割高度,使大豆在切割时更加的平整,有利于实际使用。
2、通过设置切割器、切割盒、切割刀、连接器、滑道和连接块,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切割器内的连接器连接切割盒,使连接器内的连接块连接切割刀通过滑道进行滑动,使装置运行使能提高装置的切割效率,提高大豆的切割速度,且在装置没有运行时还能对切割刀进行保护,防止切割刀生锈损坏,使切割刀在收割大豆时比较快速,有利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搅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割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保护杆;3、连接杆;4、活动柱;5、连接口;6、传动圈;7、滚杆;701、捞杆;8、搅杆;801、套杆;802、滚刀;803、齿轮;804、轮齿;9、切割器;10、切割盒;1011、切割刀;1012、连接器;1013、滑道;1014、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包括框架1、保护杆2和连接杆3,框架1下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杆2,框架1后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
连接杆3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柱4,活动柱4右侧设有连接口5,框架1后左侧活动连接有传动圈6,框架1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切割器9,切割器9左侧固定连接有切割盒10,框架1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滚杆7,框架1内部右侧下端活动连接有搅杆8。
其中,滚杆7表面设有多根捞杆701,捞杆701呈弧形状,且捞杆701呈横向等距分布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滚杆7表面设有多根捞杆701,捞杆701呈弧形状,且捞杆701呈横向等距分布设置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滚杆7的滚动使捞杆701转动,且在转动时把大豆捞进装置内,使装置在进行切割,提高装置的切割效率,有利于实际使用。
其中,搅杆8表面环绕分布滚刀802,搅杆8、套杆和齿轮803为一体设置,且齿轮803表面设有轮齿804,并且轮齿804呈环绕分布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搅杆8表面环绕分布滚刀802,搅杆8、套杆和齿轮803为一体设置,且齿轮803表面设有轮齿804,并且轮齿804呈环绕分布设置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轮齿804的摩擦带动齿轮803进行转动,且在转动时带动搅杆8进行转动,使得搅杆8表面的滚刀802进行工作,对大豆进行收割,实用性强。
其中,保护杆2共设有两根,且保护杆2高度为10cm,保护杆2与框架1的连接处呈90°直角状,保护杆2均分布在框架1下端的前后两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保护杆2共设有两根,且保护杆2高度为10cm,保护杆2与框架1的连接处呈90°直角状,保护杆2均分布在框架1下端的前后两侧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框架1上的保护杆2使框架1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通过保护杆2对框架1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框架1着地,对框架1出现生锈等情况,且还能通过框架1上的保护杆2对框架1在运行时测量大豆的切割高度,使大豆在切割时更加的平整,有利于实际使用。
其中,切割盒10内部直径大小与切割刀1011外部直径大小相同,且切割盒10与切割刀1011相互契合,切割刀1011右侧设有连接块1014,且连接块1014直径大小与滑道1013内径大小相互契合,并且滑道1013、连接器1012和连接块1014为一体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切割盒10内部直径大小与切割刀1011外部直径大小相同,且切割盒10与切割刀1011相互契合,切割刀1011右侧设有连接块1014,且连接块1014直径大小与滑道1013内径大小相互契合,并且滑道1013、连接器1012和连接块1014为一体设置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切割器9内的连接器1012连接切割盒10,使连接器1012内的连接块1014连接切割刀1011通过滑道1013进行滑动,使装置运行使能提高装置的切割效率,提高大豆的切割速度,且在装置没有运行时还能对切割刀1011进行保护,防止切割刀1011生锈损坏,使切割刀1011在收割大豆时比较快速,有利于实际使用。
其中,切割盒10呈三角形状,且切割盒10共设有多个,并且切割盒10呈横向等距分布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切割盒10呈三角形状,且切割盒10共设有多个,并且切割盒10呈横向等距分布设置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多个切割盒10使装置在切割大豆使更加的快速,提高装置的运行效率,有利于实际使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时,先检查本产品各部件之间连接的紧固性,随后工作人员将本装置安装于收割机上,通过滚杆7的滚动使捞杆701转动,且在转动时把大豆捞进装置内,使装置在进行切割,提高装置的切割效率,且通过轮齿804的摩擦带动齿轮803进行转动,且在转动时带动搅杆8进行转动,使得搅杆8表面的滚刀802进行工作,对大豆进行收割,然而通过框架1上的保护杆2使框架1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通过保护杆2对框架1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框架1着地,对框架1出现生锈等情况,且还能通过框架1上的保护杆2对框架1在运行时测量大豆的切割高度,使大豆在切割时更加的平整,进而通过切割器9内的连接器1012连接切割盒10,使连接器1012内的连接块1014连接切割刀1011通过滑道1013进行滑动,使装置运行使能提高装置的切割效率,提高大豆的切割速度,且在装置没有运行时还能对切割刀1011进行保护,防止切割刀1011生锈损坏,使切割刀1011在收割大豆时比较快速,且通过多个切割盒10使装置在切割大豆使更加的快速,提高装置的运行效率,有利于实际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包括框架(1)、保护杆(2)和连接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下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杆(2),所述框架(1)后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
所述连接杆(3)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柱(4),所述活动柱(4)右侧设有连接口(5),所述框架(1)后左侧活动连接有传动圈(6),所述框架(1)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切割器(9),所述切割器(9)左侧固定连接有切割盒(10),所述框架(1)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滚杆(7),所述框架(1)内部右侧下端活动连接有搅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杆(7)表面设有多根捞杆(701),所述捞杆(701)呈弧形状,且捞杆(701)呈横向等距分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杆(8)表面环绕分布滚刀(802),所述搅杆(8)、套杆和齿轮(803)为一体设置,且齿轮(803)表面设有轮齿(804),并且轮齿(804)呈环绕分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杆(2)共设有两根,且保护杆(2)高度为10cm,所述保护杆(2)与框架(1)的连接处呈90°直角状,所述保护杆(2)均分布在框架(1)下端的前后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盒(10)内部直径大小与切割刀(1011)外部直径大小相同,且切割盒(10)与切割刀(1011)相互契合,所述切割刀(1011)右侧设有连接块(1014),且连接块(1014)直径大小与滑道(1013)内径大小相互契合,并且滑道(1013)、连接器(1012)和连接块(1014)为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盒(10)呈三角形状,且切割盒(10)共设有多个,并且切割盒(10)呈横向等距分布设置。
CN202121127896.1U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 Active CN215011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7896.1U CN215011735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7896.1U CN215011735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1735U true CN215011735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10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7896.1U Active CN215011735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17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9081A (zh) * 2023-04-12 2023-08-29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大豆收割脱粒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9081A (zh) * 2023-04-12 2023-08-29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大豆收割脱粒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6649081B (zh) * 2023-04-12 2024-04-16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大豆收割脱粒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204939B2 (en) Electric modular pruning and/or topping machine
CN203387901U (zh) 一种悬挂式牧草收割机
CN108450124B (zh) 一种地面仿形果园割草机
CN102972147B (zh) 全自动水底除草船
CN215011735U (zh) 一种大豆收割机拨禾机构
WO2021051971A1 (zh) 一种割台
CN210381917U (zh) 一种自动收取草料的除草机
CN114830855A (zh) 一种山地标准化果园智能除草机器人
CN202958200U (zh) 全自动水底除草船
KR101031516B1 (ko) 다목적 작물 수확기
CN105684581A (zh) 一种残膜回收机
CN209659967U (zh) 一种谷子联合收获机割台
CN213938895U (zh) 一种新型牧草收割装置
CN201069918Y (zh) 双刀对揽式菜籽收割机
CN110679284B (zh) 一种苜蓿自动收割机
CN210470303U (zh) 一种软轴传动全地形遥控割草机
CN201774836U (zh) 玉米秸秆收割机
CN215121808U (zh) 一种用于橡胶园除草机的轴承防堵装置
CN214628152U (zh) 一种高性能的割草机用刀盘装置
CN110651610A (zh) 一种软轴式曲轴传动全地形遥控割草机
CN214430228U (zh) 一种自走式农业除草装置
CN220023523U (zh) 一种旋耕机
CN212367913U (zh) 一种增大割草面积的割草机器人
CN211482049U (zh) 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机
CN210226218U (zh) 一种割草机专用bldc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