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8085U -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 Google Patents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8085U
CN215008085U CN202023037780.7U CN202023037780U CN215008085U CN 215008085 U CN215008085 U CN 215008085U CN 202023037780 U CN202023037780 U CN 202023037780U CN 215008085 U CN215008085 U CN 215008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upport
shell
groov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377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茂林
邹俊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ko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ko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ko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ko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377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8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8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8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一底座可拆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辅助模块、电磁模块和操作模块,所述辅助模块包括上盖、第一触头支持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触头支持活动设于上盖和第二底座之间,所述电磁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外壳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二外壳和第一支架之间设有线圈骨架,所述操作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可拆卸设有安装架和脱扣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装配更方便、结构更加简单稳定、模块动作省力快捷准确、成本更低、便于排气、使用寿命更长且适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具有以下缺陷:
1、辅助模块结构复杂、装配过程繁琐、不易于后期维护,而且辅助模块与底座、外壳连接结构稳定性较差;
2、电磁模块的联动结构都根据相关功能单独设置的,使得电磁模块结构过于复杂且不便于装配,而且动铁芯的的复位通过拉簧来实现,力臂较长且弹力损耗大,吸合电压大,不利于省电,降低拉簧的使用寿命;
3、操作模块层数多、体积大、结构复杂且材料成本高;
4、底座和盖板难以拆卸,而且拆卸过程中容易损坏底座,另外,导线是位于底座内的,底座的灭弧室工作时温度升高容易损坏导线,进而使底座的使用寿命缩短;
5、底座内的灭弧罩不耐高温、不耐磨且不耐腐蚀,容易被电弧烧灼、击穿或变形,大大降低了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底座的使用寿命;
6、触头支持大都为一体式结构,而且触头支持由塑料制成,这种触头支持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受热融化而产生翻卷变形,进而影响触桥和动触点的动作准确性,而且这种触头支持在闭合时动触点会产生震动,在吸合时会产生震动或弹跳,很容易烧灼动触点,进而大大降低使用寿命;
7、在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短路时,电弧在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内的能量很大,容易产生爆炸破裂,进而损坏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及其内部其它零部件,底座上设有与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相通的出气孔,出气孔用于电弧的排出,这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灭弧室灰尘容易从出气孔进入底座内,使底座内部的零件积灰,进而导致零件接触不良或动作不准确;
8、通过底座可安装在其他设备上(比如配电箱、配电柜等),但是这种底座结构复杂、装配过程繁琐且适用性较单一。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更方便、结构更加简单稳定、模块动作省力快捷准确、成本更低、便于排气、使用寿命更长且适用性更强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一底座可拆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辅助模块、电磁模块和操作模块,所述辅助模块包括上盖、第一触头支持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触头支持活动设于上盖和第二底座之间,所述电磁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外壳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二外壳和第一支架之间设有线圈骨架,所述操作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可拆卸设有安装架和脱扣器。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和第二底座之一侧通过多个第一螺栓可拆卸设有第一线路板、另一侧通过多个第二螺栓可拆卸设有第二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上设有多组静触头,所述第一触头支持上设有对准静触头的动触头,所述第一触头支持上端设有圆形凹槽,所述上盖上设有对准圆形凹槽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套设有插入圆形凹槽内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触头支持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所述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上设有容限位块插入并活动的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二底座两侧均设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外侧设有与第一底座扣合的卡扣,所述上盖上端设有与第一外壳扣接的弹性扣,所述第二底座底部设有多个容第一底座插入的定位孔,所述上盖两侧设有容第一外壳插入的定位开口槽,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所述第一接线架与第一线路板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架与第二线路板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上均设有若干接线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壳和线圈骨架之间设有静铁芯,所述第一支架和线圈骨架之间活动设有动铁芯,所述第一支架下部铰接设有压架,压架上端可与动铁芯联动,且压架外端两侧均设有下压簧座,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对准下压簧座的上压簧座,所述上压簧座和下压簧座之间设有压簧,所述上压簧座上设有容压簧插入的斜向凹槽,所述下压簧座上设有容压簧抵接的弧形凸起,当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时,所述压簧垂直抵在下压簧座上,所述第二外壳下部铰接有第一推杆,所述压架下单两侧设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一推杆两侧设有第三立柱,所述压架和第一推杆两侧设有拉杆,拉杆两端设有弯钩,拉杆一端弯钩套设于第二立柱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三立柱上,所述动铁芯上穿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两端穿过压架上端并穿出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容第一连杆活动的横向通孔,所述外壳设有对准横向通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铰接有指示杆,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指示窗,所述指示杆下端设有容第一连杆插入的第一通孔,且指示杆上端设有可对准指示窗的标识,所述第一推杆两侧设有防止拉杆脱落的第一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和上壳体上活动穿设有插入下壳体内的手柄轴,手柄轴上端穿出第一外壳,所述下壳体内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有脱扣凸轮,且脱扣凸轮配备有促使其逆时针旋转的第一拉簧,所述手柄轴下端设有可抵在脱扣凸轮上的突块,且手柄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安装架上活动穿设有套设于手柄轴上的联动块,所述安装架和上壳体之间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上套设有与联动块联动的止动钩,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一弧形通孔,所述止动钩一侧设有插入第一弧形通孔内且可开启第一微动开关的第四立柱,止动钩另一侧可抵接在脱扣凸轮上,所述上壳体设有容脱扣凸轮穿出且活动的第二条形通孔,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对准第二条形通孔的第二微动开关,所述脱扣凸轮可开启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销轴纵向穿设于下壳体上,且下壳体上还纵向穿设有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所述脱扣凸轮上纵向穿设有第五销轴,所述第一拉簧一头勾在第三销轴上、另一头勾在第五销轴上,所述第四销轴上套设有锁扣和摆臂,所述脱扣凸轮上设有与锁扣扣接的第一卡块,且脱扣凸轮上设有可与第二推杆抵接的凸起,所述锁扣一侧设有第二卡块和平板,所述第二卡块与脱扣器的第二推杆抵接,所述平板上设有穿出下壳体的限位轴,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容限位轴活动的第二弧形通孔,所述平板和下壳体之间设有促使锁扣顺时针旋转的第二拉簧,所述下壳体下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下设有与第一底座连接的第一支座,第一支座内设有多个开口槽,开口槽内设有磁轭,所述第一支座上端铰接有可勾住摆臂下端的摆动勾,摆动勾下端设有衔铁,所述止动钩上铰接有第二支架,且止动钩和安装架之间设有第三拉簧,所述联动块的外圈设有相连的第一弧形凸块和第二弧形凸块,所述第二支架一端可抵在联动块的外圈或第一弧形凸块上,第二支架另一端与止动钩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支架上还穿设有抵在第二弧形凸块上的转轴,所述扭簧一端插入安装架内、另一端插入联动块内,所述上壳体通过多个第三螺栓安装在下壳体上,且上壳体右侧设有向下弯折的定位板,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容定位板插入的第二通孔,所述安装架上螺接有多个与上壳体、下壳体螺接的第四螺栓,所述脱扣器通过第五螺栓安装在定位板上,所述连接板和第一支座通过第六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座上穿设有第六销轴,所述摆臂和连接板之间设有第四拉簧,所述第六销轴和摆动勾之间设有第五拉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上通过多个螺钉可拆卸设有盖板,盖板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立板,第二立板上设有第三通孔,两个第一立板之间设有插入第三通孔内的第七销轴,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对准第二立板的第三立板,第三立板上设有可对准第三通孔且容第七销轴穿过的第六通孔,多数盖板前后两侧还设有第四立板和第五立板,所述第四立板上设有第四通孔,两第四通孔之间设有插入第四通孔内的第八销轴,所述第五立板上设有第五通孔,两第五立板之间设有插入第五通孔内的第九销轴,所述第一底座两侧均设有多个接线框,接线框内侧连接有位于盖板上的导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内设有灭弧室和多组触桥,所述灭弧室由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组成,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内均设有多组静触片,静触片上设有静触点,所述导线穿过盖板并与第一底座内的静触片连接,所述触桥上设有对准静触点的动触点,每组所述触桥和静触片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电工陶瓷隔弧板,所述第一底座内设有容电工陶瓷隔弧板插入的竖向插槽,竖向插槽内设有对准触桥和静触片的第二开口,所述竖向插槽底部设有多个与电工陶瓷隔弧板下端抵接的第二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内设有第三底座和可穿出第一底座的第二触头支持,所述触桥穿过第二触头支持,且触桥一端伸入左灭弧室内、另一端伸入右灭弧室内,所述第三底座上设有圆形立柱,圆形立柱外套设有伸入第二触头支持内并抵在触桥下端的第三弹簧,所述圆形立柱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伸入第二触头支持内并抵在触桥下端的第四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触头支持包括第三支架和支柱,所述第三支架上端设有第五立柱,所述支柱底面设有容第五立柱插入的导向槽,所述支柱由塑料制成,所述第三支架由金属制成,且第三支架两侧内壁均设有多个可与触桥抵接的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防爆孔,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与防爆孔连通的扇形槽,对应所述左灭弧室的扇形槽的圆弧边朝向左上方,对应所述右灭弧室的扇形槽的圆弧边朝向右上方,所述扇形槽内设有导向斜坡,所述第一底座左侧设有与左灭弧室相通的出气通道,第一底座右侧设有与右灭弧室相通的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内壁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插设有可遮蔽出气通道的气帘,所述气帘上部左右两侧设有竖向条形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底部设有多个纵向卡槽,所述纵向卡槽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纵向卡槽内壁一侧设有斜坡,所述纵向卡槽包括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三槽,所述第一槽的斜坡与第二槽、第三槽的斜坡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底座底部活动设有可插入第一槽内的限制件,所述限制件一侧设有多个可插入第一槽内的第三卡块,且限制件上设有多个弯折部,所述底座上设有促使限制件向右移动的弹簧钢丝,所述弹簧钢丝抵在弯折部内,所述底座四个角均活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侧设有安装孔、内侧设有活性弹扣,所述底座上设有容活性弹扣插入的锁扣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第一触头支持活动设于上盖和第二底座之间,上盖和第二底座一侧通过多个第一螺栓可拆卸设有第一线路板、另一侧通过多个第二螺栓可拆卸设有第二线路板,结构更加简单而且装配更方便,便于后期维护;圆形凹槽、第一立柱和第一弹簧的设置使第一触头支持移动更加平稳,进而使静触点和动触点接触更加牢靠;第二底座两侧第一立板上的卡扣可与第一底座扣合,上盖上端的弹性扣与第一外壳扣接,拆卸更方便;第二底座底部多个容第一底座插入的定位孔,使辅助模块和第一底座连接的结构稳定性更好;上盖两侧设有容第一外壳插入的定位开口槽,使辅助模块和第一外壳连接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2、压簧设置在靠近压架的铰接轴处,力臂短,使动铁芯和静铁芯吸合电压更小,更省电,而且下压簧座内设有压簧抵接的弧形凸起,压架转动时便于压簧调节角度保证吸合特性,在动铁芯吸附到静铁芯的过程中,动铁芯通过第一连杆带动压架和指示杆转动,同时压架通过拉杆和弯钩带动第一推杆转动,其中压架与第一底座联动、指示杆的标识用于指示状态、第一推杆与辅助模块联动,联动结构更加简单且便于装配和后期维护,另外,第一推杆两侧设有防止拉杆脱落的第一挡板,使电磁模块结构更加稳定,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时,压簧垂直抵在下压簧座上,此时压簧靠近压架的铰接轴,力臂短,使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电压更小,更省电,而且压簧释放时力臂增大,垂直方向弹力损耗小更省力;
3、操作机构具有正常状态、故障(过载、缺相、漏电)脱扣状态、短路故障脱扣状态、手动断开状态和脱扣后的再扣状态,上壳体上面为控制结构、下面为脱扣结构,层数少、体积更小、结构简单、功能区分且成本更低;
4、将盖板放在第一底座上,此时第一通孔对准第二通孔,然后将第一销轴插入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内,并将多个螺钉旋紧,当第一外壳与第一底座装配后,第七销轴两头抵在外壳的内壁上,防止第七销轴掉出,使第一底座装配更方便,便于后期维护,第八销轴和第九销轴的设置用于装配电磁模块,使第一底座与电磁模块装配更方便,另外,导线大部分位于盖板上,导线另一端穿过盖板并与第一底座内的静触片连接,有效防止因第一底座内灭弧室工作时温度升高而损坏导线,使底座使用寿命更长;
5、在每组触桥和静触片的前后两侧设置电工陶瓷隔弧板,电工陶瓷隔弧板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磨、耐腐蚀性能,有效避免被电弧烧灼、击穿或变形,大大提高了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底座接触系统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一底座内设有容电工陶瓷隔弧板插入的竖向插槽,竖向插槽底部设有多个与电工陶瓷隔弧板下端抵接的第二支座,使电工陶瓷隔弧板与底座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6、第二触头支持采用支架和支柱的分体式结构,而且两者通过第五立柱和导向槽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由于支柱受到电弧的影响比较小,因此支柱由塑料制成,降低了生产升本,而第三支架受到电弧的影响较大,且第三支架与触桥连接,因此支架由金属制成,使得触头支持不易发生翻卷变形,进而使触桥和动触点动作更加准确,此外,第三支架两侧内壁均设有多个可与触桥抵接的定位块,使第三支架和触桥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第二触头支持和触桥的上下移动均由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支撑,双弹簧的设置能够消除动触点闭合时的震动,减小动触点吸合时的震动或弹跳,动触点烧灼很小,进而增加第二触头支持的使用寿命,另外,圆形立柱与第三弹簧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圆形凹槽与第四弹簧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使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伸缩时更加稳定;
7、在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防爆通孔,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短路时,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的内部能量能够从防爆通孔喷出,有效防止爆炸破裂损坏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及其内部其它零部件,而且第一底座上设有与防爆通孔连通的扇形槽,对应左灭弧室的扇形槽的圆弧边朝向左上方,对应右灭弧室的扇形槽的圆弧边朝向右上方,能够良好的将灭弧室内的能量疏导向不同的两个方向,防止对喷,也不会向下喷出损坏其它部件,扇形槽内设有导向斜坡,能够对喷出的能量进行导向,另外,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的出气通道内壁上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插设有可遮蔽出气通道的气帘,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进入第一底座内,更好的保护第一底座内部的零件,避免零件积灰而导致零件接触不良或动作不准确的现象,另外,气帘左右两侧设有竖向条形开口,使气帘跟容易被灭弧室的电弧吹起,便于排气;
8、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底座底座具有以下两种安装方式:一、通过第一槽、第二槽和限制件的配合可与TH-35导轨互相卡装,通过第一槽、第三槽和限制件可与TH-75导轨互相卡装,卡装时先拉动限制件使第三卡块脱离第一槽,当TH-35 导轨卡入第二槽或TH-75导轨卡入第三槽后,放开限制件,限制件在弹簧钢丝的弹力下向右移动复位,使第三卡块和第一底座将导轨卡住即可;二、将四个安装板向外拉出,使活性弹扣插入锁扣槽内完成安装板的定位,再通过螺钉插入安装孔安装在其他设备上;上述第一底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适用性更强,另外,纵向卡槽内壁一侧设有斜坡,安装时接触面接更大,结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模块另一视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模块去掉第二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模块与底座、部分第一外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压架、拉杆和第一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模块处于正常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模块处于故障(过载、缺相、漏电)脱扣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模块处于短路故障脱扣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模块处于手动断开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模块处于脱扣后的再扣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8中止动钩、联动块和脱扣凸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8中连接板、支座、摆臂和摆动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底座和一组触桥、电工陶瓷隔弧板的俯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底座、触桥和第二触头支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底座另一视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外壳;2、第一底座;3、上盖;4、第一触头支持;5、第二底座;6、第一螺栓;7、第一线路板;8、第二螺栓;9、第二线路板;10、静触头;11、动触头;12、圆形凹槽;13、第一立柱;14、第一弹簧;15、限位块;16、第一条形通孔;17、第一立板;18、卡扣;19、弹性扣;20、定位孔; 21、定位开口槽;22、第一接线架;23、第二接线架;24、接线口;25、第二外壳;26、第一支架;27、线圈骨架;28、静铁芯;29、动铁芯;30、压架;31、下压簧座;32、上压簧座;33、压簧;34、斜向凹槽;35、弧形凸起;36、第一推杆;37、第二立柱;38、第三立柱;39、拉杆;40、弯钩;41、横向通孔;42、第一连杆;43、第一开口;44、指示杆;45、指示窗;46、第一通孔;47、标识; 48、第一挡板;49、上壳体;50、下壳体;51、安装架;52、脱扣器;53、手柄轴;54、第一销轴;55、脱扣凸轮;56、第一拉簧;57、突块;58、扭簧;59、联动块;60、第二销轴;61、止动钩;62、第一微动开关;63、第四立柱;64、第二条形通孔;65、第二微动开关;66、第三销轴;67、第四销轴;68、第五销轴;69、锁扣;70、摆臂;71、第一卡块;72、凸起;73、第二推杆;74、第二卡块;75、平板;76、限位轴;77、第二拉簧;78、连接板;79、第一支座;80、开口槽;81、磁轭;82、摆动勾;83、衔铁;84、第二支架;85、第三拉簧;86、第一弧形凸块;87、第二弧形凸块;88、第二弹簧;89、转轴;90、第三螺栓; 91、定位板;92、第二通孔;93、第四螺栓;94、第五螺栓;95、第六螺栓;96、第六销轴;97、第四拉簧;98、第五拉簧;99、盖板;100、第二立板;101、第三通孔;102、第七销轴;103、第三立板;104、第六通孔;105、第四立板;106、第五立板;107、第四通孔;108、第八销轴;109、第五通孔;110、第九销轴; 111、接线框;112、导线;113、触桥;114、左灭弧室;115、右灭弧室;116、静触片;117、静触点;118、动触点;119、电工陶瓷隔弧板;120、竖向插槽; 121、第二开口;122、第二支座;123、第三底座;124、第二触头支持;125、圆形立柱;126、第三弹簧;127、环形凹槽;128、第四弹簧;129、第三支架;130、第五立柱;131、导向槽;132、定位块;133、防爆孔;134、扇形槽;135、导向斜坡;136、出气通道;138、气帘;139、竖向条形开口;140、第一槽;141、第三开口;142、斜坡;143、第二槽;144、第三槽;145、限制件;146、第三卡块;147、弯折部;148、弹簧钢丝;149、安装板;150、安装孔;151、活性弹扣;152、锁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上述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包括第一外壳1 和第一底座2,所述第一外壳1与第一底座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外壳1内设有辅助模块、电磁模块和操作模块,所述辅助模块包括上盖3、第一触头支持4 和第二底座5,所述第一触头支持4活动设于上盖3和第二底座5之间,所述上盖3和第二底座5之一侧通过多个第一螺栓6可拆卸设有第一线路板7、另一侧通过多个第二螺栓8可拆卸设有第二线路板9,所述第一线路板7和第二线路板 9上设有多组静触头10,所述第一触头支持4上设有对准静触头10的动触头11,所述第一触头支持4上端设有圆形凹槽12,所述上盖3上设有对准圆形凹槽12 的第一立柱13,所述第一立柱13上套设有插入圆形凹槽12内的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触头支持4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15,所述第一线路板7和第二线路板9上设有容限位块15插入并活动的第一条形通孔16,所述第二底座5两侧均设有第一立板17,所述第一立板17外侧设有与第一底座2扣合的卡扣18,所述上盖3上端设有与第一外壳1扣接的弹性扣19,所述第二底座5底部设有多个容第一底座2插入的定位孔20,所述上盖3两侧设有容第一外壳1插入的定位开口槽21,所述上盖3上设有第一接线架22和第二接线架23,所述第一接线架22与第一线路板7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架23与第二线路板9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架22和第二接线架23上均设有若干接线口24,所述电磁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外壳25和第一支架26,所述第二外壳25和第一支架26之间设有线圈骨架27,且第二外壳25和线圈骨架27之间设有静铁芯28,所述第一支架 26和线圈骨架27之间活动设有动铁芯29,所述第一支架26下部铰接设有压架 30,压架30上端可与动铁芯29联动,且压架30外端两侧均设有下压簧座31,所述第一支架26上设有对准下压簧座31的上压簧座32,所述上压簧座32和下压簧座31之间设有压簧33,所述上压簧座32上设有容压簧33插入的斜向凹槽 34,所述下压簧座31上设有容压簧33抵接的弧形凸起35,当动铁芯29与静铁芯28吸合时,所述压簧33垂直抵在下压簧座31上,所述第二外壳25下部铰接有第一推杆36,所述压架30下单两侧设有第二立柱37,所述第一推杆36两侧设有第三立柱38所述压架30和第一推杆36两侧设有拉杆39,拉杆39两端设有弯钩40,拉杆39一端弯钩40套设于第二立柱37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三立柱上,所述动铁芯29上穿设有第一连杆42,第一连杆42两端穿过压架30上端并穿出第一支架26,所述第一支架26上设有容第一连杆42活动的横向通孔41,所述外壳设有对准横向通孔41的第一开口43,所述第一支架26上设有铰接有指示杆44,所述第一外壳1上设有指示窗45,所述指示杆44下端设有容第一连杆42插入的第一通孔46,且指示杆44上端设有可对准指示窗45的标识47,所述第一推杆36两侧设有防止拉杆39脱落的第一挡板48,所述操作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49和下壳体50,所述上壳体49上可拆卸设有安装架51和脱扣器52,所述安装架51和上壳体49上活动穿设有插入下壳体50内的手柄轴53,手柄轴53上端穿出第一外壳1,所述下壳体50内通过第一销轴54铰接有脱扣凸轮55,且脱扣凸轮55配备有促使其逆时针旋转的第一拉簧56,所述手柄轴 53下端设有可抵在脱扣凸轮55上的突块57,且手柄轴53上套设有扭簧58,所述安装架51上活动穿设有套设于手柄轴53上的联动块59,所述安装架51和上壳体49之间设有第二销轴60,所述第二销轴60上套设有与联动块59联动的止动钩61,所述安装架51上设有第一微动开关62和第一弧形通孔,所述止动钩 61一侧设有插入第一弧形通孔内且可开启第一微动开关62的第四立柱63,止动钩61另一侧可抵接在脱扣凸轮55上,所述上壳体49设有容脱扣凸轮55穿出且活动的第二条形通孔64,所述安装架51上设有对准第二条形通孔64的第二微动开关65,所述脱扣凸轮55可开启第二微动开关65,所述第一销轴54纵向穿设于下壳体50上,且下壳体50上还纵向穿设有第三销轴66和第四销轴67,所述脱扣凸轮55上纵向穿设有第五销轴68,所述第一拉簧56一头勾在第三销轴 66上、另一头勾在第五销轴68上,所述第四销轴67上套设有锁扣69和摆臂70,所述脱扣凸轮55上设有与锁扣69扣接的第一卡块71,且脱扣凸轮55上设有可与第二推杆73抵接的凸起72,所述锁扣69一侧设有第二卡块74和平板75,所述第二卡块74与脱扣器52的第二推杆73抵接,所述平板75上设有穿出下壳体 50的限位轴76,所述下壳体50上设有容限位轴76活动的第二弧形通孔,所述平板75和下壳体50之间设有促使锁扣69顺时针旋转的第二拉簧77,所述下壳体50下端设有连接板78,连接板78下设有与第一底座2连接的第一支座79,第一支座79内设有多个开口槽80,开口槽80内设有磁轭81,所述第一支座79 上端铰接有可勾住摆臂70下端的摆动勾82,摆动勾82下端设有衔铁83,所述止动钩61上铰接有第二支架84,且止动钩61和安装架51之间设有第三拉簧85,所述联动块59的外圈设有相连的第一弧形凸块86和第二弧形凸块87,所述第二支架84一端可抵在联动块59的外圈或第一弧形凸块86上,第二支架84另一端与止动钩6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88,且第二支架84上还穿设有抵在第二弧形凸块87上的转轴89,所述扭簧58一端插入安装架51内、另一端插入联动块59 内,所述上壳体49通过多个第三螺栓90安装在下壳体50上,且上壳体49右侧设有向下弯折的定位板91,所述下壳体50上设有容定位板91插入的第二通孔 92,所述安装架51上螺接有多个与上壳体49、下壳体50螺接的第四螺栓93,所述脱扣器52通过第五螺栓94安装在定位板91上,所述连接板78和第一支座79通过第六螺栓9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座79上穿设有第六销轴96,所述摆臂70和连接板78之间设有第四拉簧97,所述第六销轴96和摆动勾82之间设有第五拉簧98,所述第一底座2上通过多个螺钉可拆卸设有盖板99,盖板99 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立板100,第二立板100上设有第三通孔101,两个第一立板17之间设有插入第三通孔101内的第七销轴102,所述第一底座2上设有对准第二立板100的第三立板103,第三立板103上设有可对准第三通孔101且容第七销轴102穿过的第六通孔104,多数盖板99前后两侧还设有第四立板105 和第五立板106,所述第四立板105上设有第四通孔107,两第四通孔107之间设有插入第四通孔107内的第八销轴108,所述第五立板106上设有第五通孔 109,两第五立板106之间设有插入第五通孔109内的第九销轴110,所述第一底座2两侧均设有多个接线框111,接线框111内侧连接有位于盖板99上的导线112,所述第一底座2内设有灭弧室和多组触桥113,所述灭弧室由左灭弧室 114和右灭弧室115组成,左灭弧室114和右灭弧室115内均设有多组静触片116,静触片116上设有静触点117,所述导线112穿过盖板99并与第一底座2内的静触片116连接,所述触桥113上设有对准静触点117的动触点118,每组所述触桥113和静触片116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电工陶瓷隔弧板119,所述第一底座2 内设有容电工陶瓷隔弧板119插入的竖向插槽120,竖向插槽120内设有对准触桥113和静触片116的第二开口121,所述竖向插槽120底部设有多个与电工陶瓷隔弧板119下端抵接的第二支座122,所述第一底座2内设有第三底座123 和可穿出第一底座2的第二触头支持124,所述触桥113穿过第二触头支持124,且触桥113一端伸入左灭弧室114内、另一端伸入右灭弧室115内,所述第三底座123上设有圆形立柱125,圆形立柱125外套设有伸入第二触头支持124内并抵在触桥113下端的第三弹簧126,所述圆形立柱125上设有环形凹槽127,环形凹槽127内设有伸入第二触头支持124内并抵在触桥113下端的第四弹簧128,所述第二触头支持124包括第三支架129和支柱,所述第三支架129上端设有第五立柱130,所述支柱底面设有容第五立柱130插入的导向槽131,所述支柱由塑料制成,所述第三支架129由金属制成,且第三支架129两侧内壁均设有多个可与触桥113抵接的定位块132,所述左灭弧室114和右灭弧室115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防爆孔133,所述第一底座2上设有与防爆孔133连通的扇形槽134,对应所述左灭弧室114的扇形槽134的圆弧边朝向左上方,对应所述右灭弧室115 的扇形槽134的圆弧边朝向右上方,所述扇形槽134内设有导向斜坡135,所述第一底座2左侧设有与左灭弧室114相通的出气通道136,第一底座2右侧设有与右灭弧室115相通的出气通道136,所述出气通道136内壁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插设有可遮蔽出气通道136的气帘138,所述气帘138上部左右两侧设有竖向条形开口139,所述第一底座2底部设有多个纵向卡槽,所述纵向卡槽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三开口141,所述纵向卡槽内壁一侧设有斜坡142,所述纵向卡槽包括第一槽140、第二槽143和第三槽144,所述第一槽140的斜坡142 与第二槽143、第三槽144的斜坡142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底座2底部活动设有可插入第一槽140内的限制件145,所述限制件145一侧设有多个可插入第一槽 140内的第三卡块146,且限制件145上设有多个弯折部40,所述底座上设有促使限制件145向右移动的弹簧钢丝148,所述弹簧钢丝148抵在弯折部40内,所述底座四个角均活动设有安装板149,所述安装板149外侧设有安装孔150、内侧设有活性弹扣151,所述底座上设有容活性弹扣151插入的锁扣69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头支持4活动设于上盖3和第二底座5之间,上盖3 和第二底座5一侧通过多个第一螺栓6可拆卸设有第一线路板7、另一侧通过多个第二螺栓8可拆卸设有第二线路板9,结构更加简单而且装配更方便,便于后期维护;圆形凹槽12、第一立柱13和第一弹簧14的设置使第一触头支持4移动更加平稳,进而使静触点117和动触点118接触更加牢靠;第二底座5两侧第一立板17上的卡扣18可与第一底座2扣合,上盖3上端的弹性扣19与第一外壳1扣接,拆卸更方便;第二底座5底部多个容第一底座2插入的定位孔20,使辅助模块和第一底座2连接的结构稳定性更好;上盖3两侧设有容第一外壳1 插入的定位开口槽21,使辅助模块和第一外壳1连接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压簧 33设置在靠近压架30的铰接轴处,力臂短,使动铁芯29和静铁芯28吸合电压更小,更省电,而且下压簧座31内设有压簧33抵接的弧形凸起35,压架30转动时便于压簧33调节角度保证吸合特性,在动铁芯29吸附到静铁芯28的过程中,动铁芯29通过第一连杆42带动压架30和指示杆44转动,同时压架30通过拉杆39和弯钩40带动第一推杆36转动,其中压架30与第一底座2联动、指示杆44的标识47用于指示状态、第一推杆36与辅助模块联动,联动结构更加简单且便于装配和后期维护,另外,第一推杆36两侧设有防止拉杆39脱落的第一挡板48,使电磁模块结构更加稳定,动铁芯29与静铁芯28吸合时,压簧33 垂直抵在下压簧座31上,此时压簧33靠近压架30的铰接轴,力臂短,使动铁芯29与静铁芯28吸合电压更小,更省电,而且压簧33释放时力臂增大,垂直方向弹力损耗小更省力;操作机构具有正常状态、故障(过载、缺相、漏电)脱扣状态、短路故障脱扣状态、手动断开状态和脱扣后的再扣状态,上壳体49上面为控制结构、下面为脱扣结构,层数少、体积更小、结构简单、功能区分且成本更低;将盖板99放在第一底座2上,此时第一通孔46对准第二通孔92,然后将第一销轴54插入第三通孔101和第四通孔107内,并将多个螺钉旋紧,当第一外壳1与第一底座2装配后,第七销轴102两头抵在外壳的内壁上,防止第七销轴102掉出,使第一底座2装配更方便,便于后期维护,第八销轴108和第九销轴110的设置用于装配电磁模块,使第一底座2与电磁模块装配更方便,另外,导线112大部分位于盖板99上,导线112另一端穿过盖板99并与第一底座 2内的静触片116连接,有效防止因第一底座2内灭弧室工作时温度升高而损坏导线112,使底座使用寿命更长;在每组触桥113和静触片116的前后两侧设置电工陶瓷隔弧板119,电工陶瓷隔弧板119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磨、耐腐蚀性能,有效避免被电弧烧灼、击穿或变形,大大提高了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底座接触系统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一底座2内设有容电工陶瓷隔弧板119插入的竖向插槽120,竖向插槽120底部设有多个与电工陶瓷隔弧板119下端抵接的第二支座122,使电工陶瓷隔弧板119与底座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第二触头支持124 采用支架和支柱的分体式结构,而且两者通过第五立柱130和导向槽131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由于支柱受到电弧的影响比较小,因此支柱由塑料制成,降低了生产升本,而第三支架129受到电弧的影响较大,且第三支架129与触桥113 连接,因此支架由金属制成,使得触头支持不易发生翻卷变形,进而使触桥113 和动触点118动作更加准确,此外,第三支架129两侧内壁均设有多个可与触桥113抵接的定位块132,使第三支架129和触桥113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第二触头支持124和触桥113的上下移动均由第三弹簧126和第四弹簧128支撑,双弹簧的设置能够消除动触点118闭合时的震动,减小动触点118吸合时的震动或弹跳,动触点118烧灼很小,进而增加第二触头支持124的使用寿命,另外,圆形立柱125与第三弹簧126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圆形凹槽12与第四弹簧128 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使第三弹簧126和第四弹簧128伸缩时更加稳定;在左灭弧室114和右灭弧室115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防爆通孔,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短路时,左灭弧室114和右灭弧室115的内部能量能够从防爆通孔喷出,有效防止爆炸破裂损坏左灭弧室114和右灭弧室115及其内部其它零部件,而且第一底座2 上设有与防爆通孔连通的扇形槽134,对应左灭弧室114的扇形槽134的圆弧边朝向左上方,对应右灭弧室115的扇形槽134的圆弧边朝向右上方,能够良好的将灭弧室内的能量疏导向不同的两个方向,防止对喷,也不会向下喷出损坏其它部件,扇形槽134内设有导向斜坡135,能够对喷出的能量进行导向,另外,左灭弧室114和右灭弧室115的出气通道136内壁上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插设有可遮蔽出气通道136的气帘138,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进入第一底座2内,更好的保护第一底座2内部的零件,避免零件积灰而导致零件接触不良或动作不准确的现象,另外,气帘138左右两侧设有竖向条形开口139,使气帘138跟容易被灭弧室的电弧吹起,便于排气;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底座2底座具有以下两种安装方式:一、通过第一槽140、第二槽143和限制件145的配合可与TH-35导轨互相卡装,通过第一槽140、第三槽144和限制件145可与TH-75导轨互相卡装,卡装时先拉动限制件145使第三卡块146脱离第一槽140,当TH-35导轨卡入第二槽143或TH-75导轨卡入第三槽144后,放开限制件145,限制件145在弹簧钢丝148的弹力下向右移动复位,使第三卡块146和第一底座2将导轨卡住即可;二、将四个安装板149向外拉出,使活性弹扣151插入锁扣69槽内完成安装板149的定位,再通过螺钉插入安装孔150安装在其他设备上;上述第一底座2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适用性更强,另外,纵向卡槽内壁一侧设有斜坡142,安装时接触面接更大,结构稳定性更好。
参照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模块处于正常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此时脱扣凸轮55的第一卡块71与锁扣69扣接,且脱扣凸轮55上端顶在第二微动开关65的动作簧片上使第二微动开关65处于开启状态,同时止动钩61在第三拉簧85的作用力下,使立柱顶在第一微动开关62的动作簧片上使第一微动开关62处于开启状态。
参照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模块处于故障(过载、缺相、漏电) 脱扣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由图9状态转换到图10状态时,脱扣器52在设备故障(过载、缺相、漏电)时脱扣,使推杆向左移动顶动锁扣69逆时针旋转,进而使第一卡块71脱离锁扣69,同时脱扣凸轮55上端脱离第二微动开关65,第二微动开关65断开释放脱扣信号,同时脱扣凸轮55顶动电磁压板向下移动。
参照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模块处于短路故障脱扣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由图9状态转换到图11状态时,由于导线112位经过开口槽80,设备短路时大电流经过导线112,使衔铁83和磁体吸合,衔铁83带动摆动勾82 顺时针旋转,摆动勾82带动摆臂70和锁扣69逆时针旋转,使锁扣69脱离第一卡块71,脱扣凸轮55在第一拉簧56的扭力下逆时针旋转,脱扣凸轮55上端脱离第二微动开关65,第二微动开关65断开释放脱扣信号,同时脱扣凸轮55顶动电磁压板向下移动。
参照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模块处于手动断开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由图9状态转换到图12状态时,顺时针转动手柄轴53带动联动块59顺时针转动,联动块59与转轴89配合使止动钩61顺时针转动,使立柱脱离第一微动开关62,第一微动开关62控制电磁系统通电。
参照图13和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模块处于脱扣后的再扣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由图10或图11转换到图13状态时,逆时针转动手柄轴53 带动突块57逆时针转动,突块57顶动脱扣凸轮55顺时针转动,扣凸轮的凸起 72顶动推杆向右移动复位储能,锁扣69和在第二拉簧77的扭力下顺时针转动复位,同时脱扣凸轮55的第一卡块71与锁扣69扣接,摆臂70在第四拉簧97 的作用力下顺时针转动复位,摆动勾82在第五拉簧98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复位,使衔铁83脱离磁轭81。
参照图14所示,联动块59的外圈或第一弧形凸块86可与支架抵接,联动块59的第二弧形凸块87可与转轴89抵接,支架分别抵在联动块59的三个部位上代表了止动钩61的三个位置,并且支架和止动钩61之间设有弹簧,保证支架能够牢靠的抵在联动块59外圈或第一弧形凸块86或第二弧形凸块87上,使止动钩61动作更准确稳定。

Claims (10)

1.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一底座可拆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外壳内设有辅助模块、电磁模块和操作模块,所述辅助模块包括上盖、第一触头支持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触头支持活动设于上盖和第二底座之间,所述电磁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外壳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二外壳和第一支架之间设有线圈骨架,所述操作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上可拆卸设有安装架和脱扣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上盖和第二底座之一侧通过多个第一螺栓可拆卸设有第一线路板、另一侧通过多个第二螺栓可拆卸设有第二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上设有多组静触头,所述第一触头支持上设有对准静触头的动触头,所述第一触头支持上端设有圆形凹槽,所述上盖上设有对准圆形凹槽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套设有插入圆形凹槽内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触头支持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所述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上设有容限位块插入并活动的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二底座两侧均设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外侧设有与第一底座扣合的卡扣,所述上盖上端设有与第一外壳扣接的弹性扣,所述第二底座底部设有多个容第一底座插入的定位孔,所述上盖两侧设有容第一外壳插入的定位开口槽,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所述第一接线架与第一线路板连接,所述第二接线架与第二线路板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架和第二接线架上均设有若干接线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外壳和线圈骨架之间设有静铁芯,所述第一支架和线圈骨架之间活动设有动铁芯,所述第一支架下部铰接设有压架,压架上端可与动铁芯联动,且压架外端两侧均设有下压簧座,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对准下压簧座的上压簧座,所述上压簧座和下压簧座之间设有压簧,所述上压簧座上设有容压簧插入的斜向凹槽,所述下压簧座上设有容压簧抵接的弧形凸起,当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时,所述压簧垂直抵在下压簧座上,所述第二外壳下部铰接有第一推杆,所述压架下单两侧设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一推杆两侧设有第三立柱,所述压架和第一推杆两侧设有拉杆,拉杆两端设有弯钩,拉杆一端弯钩套设于第二立柱上、另一端套设于第三立柱上,所述动铁芯上穿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两端穿过压架上端并穿出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容第一连杆活动的横向通孔,所述外壳设有对准横向通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铰接有指示杆,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指示窗,所述指示杆下端设有容第一连杆插入的第一通孔,且指示杆上端设有可对准指示窗的标识,所述第一推杆两侧设有防止拉杆脱落的第一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架和上壳体上活动穿设有插入下壳体内的手柄轴,手柄轴上端穿出第一外壳,所述下壳体内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有脱扣凸轮,且脱扣凸轮配备有促使其逆时针旋转的第一拉簧,所述手柄轴下端设有可抵在脱扣凸轮上的突块,且手柄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安装架上活动穿设有套设于手柄轴上的联动块,所述安装架和上壳体之间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上套设有与联动块联动的止动钩,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一弧形通孔,所述止动钩一侧设有插入第一弧形通孔内且可开启第一微动开关的第四立柱,止动钩另一侧可抵接在脱扣凸轮上,所述上壳体设有容脱扣凸轮穿出且活动的第二条形通孔,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对准第二条形通孔的第二微动开关,所述脱扣凸轮可开启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销轴纵向穿设于下壳体上,且下壳体上还纵向穿设有第三销轴和第四销轴,所述脱扣凸轮上纵向穿设有第五销轴,所述第一拉簧一头勾在第三销轴上、另一头勾在第五销轴上,所述第四销轴上套设有锁扣和摆臂,所述脱扣凸轮上设有与锁扣扣接的第一卡块,且脱扣凸轮上设有可与第二推杆抵接的凸起,所述锁扣一侧设有第二卡块和平板,所述第二卡块与脱扣器的第二推杆抵接,所述平板上设有穿出下壳体的限位轴,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容限位轴活动的第二弧形通孔,所述平板和下壳体之间设有促使锁扣顺时针旋转的第二拉簧,所述下壳体下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下设有与第一底座连接的第一支座,第一支座内设有多个开口槽,开口槽内设有磁轭,所述第一支座上端铰接有可勾住摆臂下端的摆动勾,摆动勾下端设有衔铁,所述止动钩上铰接有第二支架,且止动钩和安装架之间设有第三拉簧,所述联动块的外圈设有相连的第一弧形凸块和第二弧形凸块,所述第二支架一端可抵在联动块的外圈或第一弧形凸块上,第二支架另一端与止动钩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支架上还穿设有抵在第二弧形凸块上的转轴,所述扭簧一端插入安装架内、另一端插入联动块内,所述上壳体通过多个第三螺栓安装在下壳体上,且上壳体右侧设有向下弯折的定位板,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容定位板插入的第二通孔,所述安装架上螺接有多个与上壳体、下壳体螺接的第四螺栓,所述脱扣器通过第五螺栓安装在定位板上,所述连接板和第一支座通过第六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座上穿设有第六销轴,所述摆臂和连接板之间设有第四拉簧,所述第六销轴和摆动勾之间设有第五拉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底座上通过多个螺钉可拆卸设有盖板,盖板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立板,第二立板上设有第三通孔,两个第一立板之间设有插入第三通孔内的第七销轴,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对准第二立板的第三立板,第三立板上设有可对准第三通孔且容第七销轴穿过的第六通孔,多数盖板前后两侧还设有第四立板和第五立板,所述第四立板上设有第四通孔,两第四通孔之间设有插入第四通孔内的第八销轴,所述第五立板上设有第五通孔,两第五立板之间设有插入第五通孔内的第九销轴,所述第一底座两侧均设有多个接线框,接线框内侧连接有位于盖板上的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底座内设有灭弧室和多组触桥,所述灭弧室由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组成,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内均设有多组静触片,静触片上设有静触点,所述导线穿过盖板并与第一底座内的静触片连接,所述触桥上设有对准静触点的动触点,每组所述触桥和静触片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电工陶瓷隔弧板,所述第一底座内设有容电工陶瓷隔弧板插入的竖向插槽,竖向插槽内设有对准触桥和静触片的第二开口,所述竖向插槽底部设有多个与电工陶瓷隔弧板下端抵接的第二支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底座内设有第三底座和可穿出第一底座的第二触头支持,所述触桥穿过第二触头支持,且触桥一端伸入左灭弧室内、另一端伸入右灭弧室内,所述第三底座上设有圆形立柱,圆形立柱外套设有伸入第二触头支持内并抵在触桥下端的第三弹簧,所述圆形立柱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伸入第二触头支持内并抵在触桥下端的第四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触头支持包括第三支架和支柱,所述第三支架上端设有第五立柱,所述支柱底面设有容第五立柱插入的导向槽,所述支柱由塑料制成,所述第三支架由金属制成,且第三支架两侧内壁均设有多个可与触桥抵接的定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左灭弧室和右灭弧室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防爆孔,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与防爆孔连通的扇形槽,对应所述左灭弧室的扇形槽的圆弧边朝向左上方,对应所述右灭弧室的扇形槽的圆弧边朝向右上方,所述扇形槽内设有导向斜坡,所述第一底座左侧设有与左灭弧室相通的出气通道,第一底座右侧设有与右灭弧室相通的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内壁上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插设有可遮蔽出气通道的气帘,所述气帘上部左右两侧设有竖向条形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底座底部设有多个纵向卡槽,所述纵向卡槽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纵向卡槽内壁一侧设有斜坡,所述纵向卡槽包括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三槽,所述第一槽的斜坡与第二槽、第三槽的斜坡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底座底部活动设有可插入第一槽内的限制件,所述限制件一侧设有多个可插入第一槽内的第三卡块,且限制件上设有多个弯折部,所述底座上设有促使限制件向右移动的弹簧钢丝,所述弹簧钢丝抵在弯折部内,所述底座四个角均活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侧设有安装孔、内侧设有活性弹扣,所述底座上设有容活性弹扣插入的锁扣槽。
CN202023037780.7U 2020-12-16 2020-12-16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Active CN215008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37780.7U CN215008085U (zh) 2020-12-16 2020-12-16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37780.7U CN215008085U (zh) 2020-12-16 2020-12-16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8085U true CN215008085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83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37780.7U Active CN215008085U (zh) 2020-12-16 2020-12-16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80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0700A (zh) * 2021-12-25 2022-03-22 浙江新控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N114572123A (zh) * 2022-04-29 2022-06-03 江苏英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卡车用动力总成域控制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0700A (zh) * 2021-12-25 2022-03-22 浙江新控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N114220700B (zh) * 2021-12-25 2024-02-23 浙江新控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N114572123A (zh) * 2022-04-29 2022-06-03 江苏英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卡车用动力总成域控制器
CN114572123B (zh) * 2022-04-29 2022-07-01 江苏英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卡车用动力总成域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08085U (zh)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N215869217U (zh)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CN215869218U (zh) 快速跳闸装置及断路器
CN1171268C (zh) 带自动抓钩可防止跳开接触臂回弹的断路器
CN111403224A (zh) 一种特高压隔离开关主刀杆保护装置及隔离开关
CN113035661A (zh) 漏电断路器
US20230368997A1 (en)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and assembling breaker
CN216288255U (zh)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N112435901A (zh)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US20230386774A1 (en) Moving contact mechanism
CN215869216U (zh) 动触头绝缘件及动触头机构
CN114220700A (zh) 多功能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N216015170U (zh) 一种高压电抗式起动器隔离开关机构
CN100458994C (zh) 屏蔽隔离断路器
CN215578411U (zh) 漏电断路器n极单元
CN2932611Y (zh) 屏蔽隔离断路器
CN215680436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
CN216562985U (zh) 断路器传动机构
CN210866063U (zh)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主接触器
CN215869002U (zh) 动触头组件
CN117457453B (zh) 断路器的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CN217983109U (zh) 开关柜用接地开关触头组件
CN213546234U (zh)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N211150413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
CN213583679U (zh) 断路器的动触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