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7939U - 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7939U
CN215007939U CN202120675264.2U CN202120675264U CN215007939U CN 215007939 U CN215007939 U CN 215007939U CN 202120675264 U CN202120675264 U CN 202120675264U CN 215007939 U CN215007939 U CN 215007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lead wire
piece
welding
partial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52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jin Capaci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jin Capaci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jin Capaci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jin Capaci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52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7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7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7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它包括引线和引出片,所述的引线置于引出片的一端且与引出片焊接,所述引出片与引线连接的一端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焊接部和两个翻折部,所述的焊接部置于两个翻折部之间,所述的引线置于焊接部,所述的引出片通过翻折部和焊接部包覆在引线的外侧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尖角电场集中、不耐受雷电冲击而造成虚焊、脱落的问题,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局放水平,从而改善电容器的使用性能及寿命,从经济角度也节约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目前,高压电容器在设计生产中,需要将电容器内部的出线引到箱壳外面,采用瓷套带引线方式引出,而引线与内部的引出片采用的焊接形式是锡焊,而现有技术中的焊接只起到了电气连接的作用。由于引出片有尖角部分,引线与引出片焊接只是将两种物料作简单的叠放,锡焊连接。而这种摆放方式,为了焊接的可靠性及电气性能,必须将引出线全部包裹起来,而锡料遇热会持续往外延展,焊接时还需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固定引线。这样不但锡料浪费,也会造成电场分布的不均匀,而引出片上的尖角部分也无法避免的裸露在外面,造成电场集中,极易增加局部放电,场强的集中也易造成极对地放电而击穿绝缘层。这种简单的锡焊,在雷电冲击的作用下,对焊接点很容易造成虚焊或者脱落,大大降低了电容器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电容器使用寿命的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包括引线和引出片,所述的引线置于引出片的一端且与引出片焊接,所述引出片与引线连接的一端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焊接部和两个翻折部,所述的焊接部置于两个翻折部之间,所述的引线置于焊接部,所述的引出片通过翻折部和焊接部包覆在引线的外侧面上。
在原有引出片与引线焊接接触位置处,中间预留1/3的焊接部与引线接触焊接,而将两边各1/3的翻折部,刚好可将引线包裹在引出片内部,上述引出片折边处理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尖角电场集中、不耐受雷电冲击而造成虚焊、脱落的问题,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局放水平,从而改善电容器的使用性能及寿命,从经济角度也节约了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翻折部的形状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翻折部的一直角边置于引出片的一端,所述翻折部的另一直角边置于引出片的侧边上,所述翻折部的斜边为翻折边,所述的翻折边置于引出片上,所述翻折部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翻折部置于引出片一端的直角边为弧形边,所述翻折部上的弧形边与引线的外侧面相贴合。两个翻折部向内弯曲与引线贴合后将引线包裹,这样既能将引线跟引出片完美的结合,又可杜绝了因锡料延展而浪费的问题,此时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固定引线,更加便于操作者的操作便利性。
作为优选,所述引出片上的翻折部和引出片上的焊接部构成的形状为喇叭口状。由于引出片成喇叭口包裹引线,整根引线的电场分布跟引出片的电场分布之间,焊接位置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避免了引线焊接位置的电场集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线与引出片的焊接部之间以及引线与引出片的翻折部之间均填充有锡料。通过锡料的填充,对引线和引出片的有效接触面积进行了包裹,提高了焊接强度,从而降低雷电冲击对焊接点造成虚焊或者脱落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尖角电场集中、不耐受雷电冲击而造成虚焊、脱落的问题,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局放水平,从而改善电容器的使用性能及寿命,从经济角度也节约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未填充锡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引出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引线,2. 焊接部,3. 翻折部,4. 锡料,5. 引出片,6. 翻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图5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包括引线1和引出片5,引线1置于引出片5的一端且与引出片5焊接,引出片5与引线1连接的一端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焊接部2和两个翻折部3,焊接部2置于两个翻折部3之间,引线1置于焊接部2,引出片5通过翻折部3和焊接部2包覆在引线1的外侧面上。翻折部3的形状呈直角三角形,翻折部3的一直角边置于引出片5的一端,翻折部3的另一直角边置于引出片5的侧边上,翻折部3的斜边为翻折边6,翻折边6置于引出片5上,翻折部3的形状为圆弧形,翻折部3置于引出片5一端的直角边为弧形边,翻折部3上的弧形边与引线1的外侧面相贴合。引出片5上的翻折部3和引出片5上的焊接部2构成的形状为喇叭口状。引线1与引出片5的焊接部2之间以及引线1与引出片5的翻折部3之间均填充有锡料4。
如图5所示,将引出片5中间预留1/3的焊接部2与引线1接触焊接,而将两边各1/3的翻折部3向内作圆弧弯曲,预留开口,便于放置引线1。如图3、图4所示,将引线1从引出片5的两个翻折部3预留的开口处放置于引出片5焊接位置上。如图1、图2所示,将引出片5的两边折过来的翻折部3向内向下按压,按压弯曲后形成引出片5成喇叭口形状。通过加热烙铁将焊接位置加热并锡料4熔化进焊接位的喇叭口内,此时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固定引线1。
本方案在原有引出片5与引线1焊接接触位置处,纵向中间预留1/3的焊接部2与引线1接触焊接,而将两边各1/3的翻折部3,向内作圆弧弯曲,弯曲后类似于一个喇叭口形状,刚好可将引线1包裹在引出片5内部。而两个翻折部3向内弯曲,与引线1贴合,当锡焊时,两个翻折部3刚好可被锡料4包裹,解决了应尖角而造成的电场集中,降低了局部放电的问题。由于引出片5折成喇叭口形状,将引线1包裹,锡料4从喇叭口进入,利用烙铁热量,将锡料4填满喇叭口即可。这样既能将引线1跟引出片5完美的结合,又可杜绝了应锡料4延展而浪费的问题,此时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固定引线1,更加便于操作者的操作便利性。由于引出片5成喇叭口包裹引线1,整根引线1的电场分布跟引出片5的电场分布之间,焊接位置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避免了引线1焊接位置的电场集中。引线1和引出片5的有效接触面积进行了包裹,提高了焊接强度,从而降低雷电冲击对焊接点造成虚焊或者脱落的风险。当引出片5尖角电场集中问题、焊接强度得到改善,从而也改善了电容器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Claims (4)

1.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引线(1)和引出片(5),所述的引线(1)置于引出片(5)的一端且与引出片(5)焊接,所述引出片(5)与引线(1)连接的一端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焊接部(2)和两个翻折部(3),所述的焊接部(2)置于两个翻折部(3)之间,所述的引线(1)置于焊接部(2),所述的引出片(5)通过翻折部(3)和焊接部(2)包覆在引线(1)的外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翻折部(3)的形状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翻折部(3)的一直角边置于引出片(5)的一端,所述翻折部(3)的另一直角边置于引出片(5)的侧边上,所述翻折部(3)的斜边为翻折边(6),所述的翻折边(6)置于引出片(5)上,所述翻折部(3)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翻折部(3)置于引出片(5)一端的直角边为弧形边,所述翻折部(3)上的弧形边与引线(1)的外侧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引出片(5)上的翻折部(3)和引出片(5)上的焊接部(2)构成的形状为喇叭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引线(1)与引出片(5)的焊接部(2)之间以及引线(1)与引出片(5)的翻折部(3)之间均填充有锡料(4)。
CN202120675264.2U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 Active CN215007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5264.2U CN215007939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5264.2U CN215007939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7939U true CN215007939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5264.2U Active CN215007939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7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07939U (zh) 一种改善电容器局放及耐冲击强度的结构
CN104734388B (zh) 分块定子和具有其的电机
CN100527295C (zh) 一种铁心地屏及其制作方法
CN210723599U (zh) 一种电池专用线束
CN206412230U (zh) 一种电容焊接固定结构调节器
CN201017822Y (zh) 一种贴片式弯脚继电器
CN114597686A (zh) 接线端子、电机以及接线方法
CN215578228U (zh) 一种直流支撑电容器的铜条结构
CN209006911U (zh) 一种变压器铜箔与铜排的焊接结构
CN208284338U (zh) 一种电磁线圈及其骨架
CN203445720U (zh) 一种电机及其防绕组短路结构
CN201051442Y (zh) 电感器
CN207052768U (zh) 一种激光焊接插座
CN104426275A (zh) 一种电机及其防绕组短路结构
CN215183557U (zh) 双容电容
CN110534319A (zh) 自防护型电感及其加工方法
CN217444586U (zh) 一种极耳结构及电池
CN208556253U (zh) 电子元件的焊片、设有焊片的底座及引线焊接结构
CN216288834U (zh) 一种电池组
CN209516192U (zh) 一种防脱落的电线端子
CN215868931U (zh) 一种高隔离平面变压器
CN221080289U (zh) 电芯
CN217114855U (zh) 接线端子及电机
CN211605508U (zh) 一种一体式贴片接线端子
CN113658782A (zh) 一种地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