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0333U -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0333U
CN215000333U CN202120205905.8U CN202120205905U CN215000333U CN 215000333 U CN215000333 U CN 215000333U CN 202120205905 U CN202120205905 U CN 202120205905U CN 215000333 U CN215000333 U CN 215000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ase
screw rod
top en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59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 Changfu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02059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0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0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0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丝杆槽,所述底座的内壁位于丝杆槽的内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底座的外壁连接有旋钮,所述丝杆的外壁旋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端固定有贯穿底座顶端的转动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位于转动座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转动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计算机本体,该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通过丝杆、移动块、转动座、滑槽和连接杆等零件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可根据人的坐姿和身高调节不同的计算机高度的效果,从而提高计算机使用者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随着科技发展,计算机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产品,计算机主机的支撑摆放变得极为重要。
随着计算机用支撑装置的不断安装,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
现有的计算机用支撑装置通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无法根据人的身高坐姿调节合适的计算机高度,并且在安装时无法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计算机进行固定安装。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无法根据人的身高坐姿调节合适的计算机高度,并且在安装时无法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计算机进行固定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丝杆槽,所述底座的内壁位于丝杆槽的内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底座的外壁连接有旋钮,所述丝杆的外壁旋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端固定有贯穿底座顶端的转动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位于转动座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转动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计算机本体,所述安装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拉环,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位于计算机本体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壁位于计算机本体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护垫,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安装座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位于固定柱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两端位于底座的内壁安装有轴承,且底座与丝杆通过轴承构成转动连接,并且丝杆槽设置为圆柱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外壁设置有相对称的正反螺纹,且移动块的内壁与丝杆的外壁设置有相契合的正反螺纹,并且丝杆的外壁设置有相对称的两组移动块。
优选的,所述转动座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相契合,且转动座与底座通过滑槽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滑槽设置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设置为矩形结构,且计算机本体的底端设置为矩形结构,并且放置槽与计算机本体设置为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转动杆对称设置在安装座的顶端,并且固定柱的外壁与弹簧的顶端内壁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内壁与护垫的内壁为贴合连接,且卡块与护垫设置为“U”型结构,并且护垫设置为橡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通过丝杆、移动块、转动座、滑槽和连接杆等零件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可根据人的坐姿和身高调节不同的计算机高度的效果,从而提高计算机使用者的舒适度;通过转动杆、卡块、护垫、固定柱和弹簧等零件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对不同尺寸的计算机进行夹持固定的效果,且方便将转动杆收叠进行储存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丝杆槽;3、丝杆;4、旋钮;5、移动块;6、转动座;7、滑槽;8、连接杆;9、安装座;10、放置槽;11、计算机本体;12、转动杆;13、拉环;14、卡块;15、护垫;16、固定柱;17、固定块;1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丝杆槽2,底座1的内壁位于丝杆槽2的内部连接有丝杆3,丝杆3的一端贯穿底座1的外壁连接有旋钮4,丝杆3的外壁旋接有移动块5,移动块5的顶端固定有贯穿底座1顶端的转动座6,底座1的顶端位于转动座6的外壁开设有滑槽7,转动座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座9,安装座9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10,放置槽10的内部设置有计算机本体11,安装座9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拉环13,转动杆12的一端位于计算机本体1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块14,卡块14的内壁位于计算机本体11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护垫15,转动杆12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柱16,安装座9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的顶端位于固定柱16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弹簧18。
本例的丝杆3的两端位于底座1的内壁安装有轴承,且底座1与丝杆3通过轴承构成转动连接,并且丝杆槽2设置为圆柱型结构,上述的结构设计便于转动旋钮4后,旋钮4转动带动丝杆3在底座1的内部转动。
丝杆3的外壁设置有相对称的正反螺纹,且移动块5的内壁与丝杆3的外壁设置有相契合的正反螺纹,并且丝杆3的外壁设置有相对称的两组移动块5,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丝杆3转动通过外壁的正反螺纹带动两组移动块5相互靠近移动。
转动座6的外壁与滑槽7的内壁相契合,且转动座6与底座1通过滑槽7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滑槽7设置为矩形结构,上述的结构设计通过转动座6在滑槽7的内壁滑动对移动块5进行限位。
放置槽10设置为矩形结构,且计算机本体11的底端设置为矩形结构,并且放置槽10与计算机本体11设置为贴合连接,上述的结构设计方便将不同尺寸的计算机本体11放置在放置槽10内进行限位。
转动杆12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转动杆12对称设置在安装座9的顶端,并且固定柱16的外壁与弹簧18的顶端内壁相契合,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两组转动杆12相反转动带动卡块14对计算机本体11进行夹紧固定。
卡块14的内壁与护垫15的内壁为贴合连接,且卡块14与护垫15设置为“U”型结构,并且护垫15设置为橡胶材质,上述的结构设计方便将计算机本体11卡入卡块14的内壁,且通过橡胶材质的护垫15保护计算机本体11的外壁。
工作原理:首先转动旋钮4,旋钮4转动带动丝杆3在底座1的内部转动,丝杆3转动通过外壁的正反螺纹带动两组移动块5相互靠近移动,移动块5则带动转动座6移动,通过转动座6在滑槽7的内壁滑动对移动块5进行限位,两组移动块5相互靠近移动则带动连接杆8的一端转动,两组连接杆8相反转动通过另一端推动安装座9进行纵向移动,从而方便根据人的坐姿和身高调节不同的计算机本体11高度,然后拉动拉环13,拉环13则带动转动杆12转动,转动杆12则带动外壁的固定柱16拉动弹簧18发生形变,同时转动杆12的另一端带动卡块14进行相应的位移,此时将计算机本体11放置在放置槽10,松开拉环13,弹簧18则恢复形变拉动固定柱16,固定柱16则带动转动杆12转动,此时两组转动杆12相反转动带动卡块14对计算机本体11进行夹紧固定,且通过橡胶材质的护垫15减小计算机本体11夹紧处的磨损,这就是该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丝杆槽(2),所述底座(1)的内壁位于丝杆槽(2)的内部连接有丝杆(3),所述丝杆(3)的一端贯穿底座(1)的外壁连接有旋钮(4),所述丝杆(3)的外壁旋接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的顶端固定有贯穿底座(1)顶端的转动座(6),所述底座(1)的顶端位于转动座(6)的外壁开设有滑槽(7),所述转动座(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10),所述放置槽(10)的内部设置有计算机本体(11),所述安装座(9)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拉环(13),所述转动杆(12)的一端位于计算机本体(1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的内壁位于计算机本体(11)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护垫(15),所述转动杆(12)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柱(16),所述安装座(9)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的顶端位于固定柱(16)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弹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的两端位于底座(1)的内壁安装有轴承,且底座(1)与丝杆(3)通过轴承构成转动连接,并且丝杆槽(2)设置为圆柱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的外壁设置有相对称的正反螺纹,且移动块(5)的内壁与丝杆(3)的外壁设置有相契合的正反螺纹,并且丝杆(3)的外壁设置有相对称的两组移动块(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6)的外壁与滑槽(7)的内壁相契合,且转动座(6)与底座(1)通过滑槽(7)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滑槽(7)设置为矩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0)设置为矩形结构,且计算机本体(11)的底端设置为矩形结构,并且放置槽(10)与计算机本体(11)设置为贴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2)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转动杆(12)对称设置在安装座(9)的顶端,并且固定柱(16)的外壁与弹簧(18)的顶端内壁相契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4)的内壁与护垫(15)的内壁为贴合连接,且卡块(14)与护垫(15)设置为“U”型结构,并且护垫(15)设置为橡胶材质。
CN202120205905.8U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 Active CN215000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5905.8U CN215000333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5905.8U CN215000333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0333U true CN215000333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44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5905.8U Active CN215000333U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0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00333U (zh)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用支撑装置
CN212706370U (zh) 一种便携式模具加工底座
CN212020527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夹具
CN219284824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机箱的硬度检测装置
CN210643090U (zh) 一种计算机开发设计用工作台
CN214671496U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便于放置的警示牌
CN214322618U (zh) 一种金属模具配件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07558818U (zh) 一种夹具
CN109760271A (zh) 一种超薄笔记本电脑地脚模具模架
CN215201622U (zh) 一种用于方框工件加工的快速固定夹具
CN207175413U (zh) 手动夹瓶器
CN220637225U (zh) 钢材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20131227U (zh) 一种摆盘装置的调位满盘上料机构
CN217832716U (zh) 一种零部件车削加工专用卡具
CN213673747U (zh) 一种计算机配件加工用固定夹具
CN217718614U (zh) 一种计算机系统设计集成安装调试装置
CN219588504U (zh) 一种多功能承载底座
CN211277915U (zh) 一种用于轴承抛光的夹持装置
CN220296887U (zh) 一种电脑主板维修用夹具
CN215941582U (zh) 一种多功能的计算机配件加工设备
CN218127497U (zh) 一种艺术设计工作台
CN215891681U (zh) 一种便于搬运移动的数控装置
CN213439488U (zh) 一种工业用电子表维修用的固定工作台
CN214369103U (zh) 一种基于国产自主的辅助翻译终端
CN211277492U (zh) 用于缸体加工的转盘式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8

Address after: Group 1, Chengxing Street Community, Zhanghua Town, Huarong County,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414203

Patentee after: Tan Changfu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21000 No. 1 Xiangwang South Road,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