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0313U - 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0313U
CN215000313U CN202023292341.0U CN202023292341U CN215000313U CN 215000313 U CN215000313 U CN 215000313U CN 202023292341 U CN202023292341 U CN 202023292341U CN 215000313 U CN215000313 U CN 215000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accommodating cavity
rotating shaft
rod
jac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923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Electronic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923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0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0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0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顶升机构,一端浮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座内,另一端设有转轴;和支撑杆,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顶升机构,所述支撑杆两端相对于所述转轴保持平衡状态,用以支撑产品。上述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杆两端通过顶升机构浮动支撑产品,并且通过杠杆原理使支撑杆两端对产品的支撑点位施加的支撑力的大小相等,从而避免产品在支撑过程中因自身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形。并且与现有的通过浮动汽缸支撑的方式相比,上述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通过气源驱动,降低了生产及使用成本,满足产品大批量生产需求。

Description

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避免产品支撑过程中因自身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形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支撑装置支撑产品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受重力影响,在产品自身重力影响下会发生形变,影响产品的质量。现有的解决方式需要通过浮动汽缸支撑产品的多个点位缓解产品受自身重力的影响。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不同点位的汽缸对产品的支撑力无法做到完全相等;并且通过浮动汽缸支撑的方式需拥有稳定可靠的气源,浮动汽缸价格昂贵,生产及使用成本较高,无法满足产品大批量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顶升机构,一端浮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座内,另一端设有转轴;和支撑杆,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顶升机构,所述支撑杆两端相对于所述转轴保持平衡状态,用以支撑产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设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顶升机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容置腔中并浮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并将所述容置腔中的顶升机构向远离所述容置腔的方向抵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通于所述容置腔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开口中,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调节件及所述顶升机构,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压缩力。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通过螺纹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开口中。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座及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的顶升杆,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所述转轴,所述顶升杆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容置腔中并抵持于所述弹性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杆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部设有抵持块,所述抵持块周侧沿所述顶升杆径向外凸出并与所述容置腔内壁抵接,所述抵持块抵持于所述弹性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两个连接部之间,所述支撑杆设有贯穿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孔以使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部分别设有轴承,所述两个连接部的轴承相对设置,所述转轴两端通过所述轴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两个支撑销,所述两个支撑销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两端,每一所述支撑销与所述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上述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支撑杆两端通过所述顶升机构浮动支撑产品,并且通过杠杆原理使所述支撑杆两端对所述产品的支撑点位施加的支撑力的大小相等,从而避免所述产品在支撑过程中因自身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形。并且与现有的通过浮动汽缸支撑的方式相比,上述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通过气源驱动,降低了生产及使用成本,满足产品大批量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支撑装置 100
支撑座 10
容置腔 11
第一开口 12
第二开口 13
顶升机构 20
转轴 21
固定座 22
连接部 221
轴承 222
顶升杆 23
抵持块 231
支撑杆 30
连接孔 31
支撑销 40
弹性件 50
调节件 6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顶升机构,一端浮动设置于支撑座内,另一端设有转轴;和支撑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顶升机构,支撑杆两端相对于转轴保持平衡状态,用以支撑产品。
上述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杆两端通过顶升机构浮动支撑产品,并且通过杠杆原理使支撑杆两端对产品的支撑点位施加的支撑力的大小相等,从而避免产品在支撑过程中因自身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形。并且与现有的通过浮动汽缸支撑的方式相比,上述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通过气源驱动,降低了生产及使用成本,满足产品大批量生产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支撑装置100用于支撑产品,避免产品在支撑过程中因自身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形。
支撑装置100包括支撑座10、顶升机构20和支撑杆30。顶升机构20一端浮动设置于支撑座10中,顶升机构20另一端设有转轴21。支撑杆30通过转轴21转动连接于顶升机构20,支撑杆30两端相对于转轴21保持平衡状态,以使支撑杆30两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用以支撑产品。上述支撑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杆30两端通过顶升机构20浮动支撑产品,并且通过杠杆原理使支撑杆30两端对产品的支撑点位施加的支撑力的大小相等,从而避免产品在支撑过程中因自身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形。
具体地,以转轴21的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作为对称面,支撑杆30两端沿对称面对称设置,以使支撑杆30两端相对于转轴21保持平衡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00还包括两个支撑销40,两个支撑销40分别安装于支撑杆30两端,支撑杆30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一个支撑销40抵持产品的支撑点位并对产品的支撑点位施加支撑力。每一支撑销40与转轴2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两个支撑销40沿对称面对称设置,以使支撑杆30两端及两个支撑销40均相对于转轴21保持平衡状态,进而使支撑销40与产品抵持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通过杠杆原理,使两个支撑销40对产品的支撑点位施加的支撑力的大小相等,从而避免产品在支撑过程中因自身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支撑销40抵持于产品的一端呈弧形面,以便于精确对准产品的支撑点位。
上述支撑装置100中,支撑杆30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一个支撑销40抵持产品的支撑点位并对产品的支撑点位施加支撑力,两个支撑销40在支撑杆30的作用下浮动支撑产品,并且两个支撑销40相对于转轴21保持平衡状态,以使两个支撑销40对产品的支撑点位施加的支撑力的大小相等,从而避免产品在支撑过程中因自身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形。并且与现有的通过浮动汽缸支撑的方式相比,支撑装置100结构简单,不需要通过气源驱动,降低了生产及使用成本,满足产品大批量生产需求。
下面将继续参阅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支撑座10设有容置腔11以及与容置腔11连通的第一开口12。顶升机构20一端通过第一开口12伸入容置腔 11中并浮动设置于容置腔1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00包括弹性件50,弹性件50设置于容置腔11中并将容置腔11中的顶升机构20向远离容置腔11的方向抵持,以使顶升机构20伸入容置腔11中的一端浮动设置于容置腔1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0为弹簧。
支撑座10还设有第二开口13,第二开口13连通于容置腔11并与第一开口12相对设置,支撑装置100还包括调节件60,调节件60可调节地安装于第二开口13中,弹性件50两端分别抵持于调节件60及顶升机构20,调节件60用于调节弹性件50的压缩力。
具体地,调节件60沿弹性件50伸缩方向可调节地安装于第二开口13中,当调节件60 沿着弹性件50压缩方向在第二开口13中移动时,弹性件50对顶升机构20的压缩力变大,进而对产品的支撑力变大;当调节件60沿着弹性件50伸长方向在第二开口13中移动时,弹性件50对顶升机构20的压缩力变小,进而对产品的支撑力变小。
通过调节调节件60在第二开口13中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支撑预压缩力大小的调节,以便于适配不同的产品并且通过对产品的支撑预压缩力调节避免产品在支撑过程中因自身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60通过螺纹可调节地安装于第二开口13中。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顶升机构20一端与容置腔11中分别设置两个相斥的磁性件,顶升机构20通过磁性件的磁力浮动设置于容置腔11中。
上述支撑装置100中,通过弹性件50使顶升机构20伸入容置腔11中的一端浮动设置于容置腔11中,通过调节件60实现对支撑预压缩力大小的调节,以便于适配不同的产品并且通过对产品的支撑预压缩力调节避免产品在支撑过程中因自身重力影响而发生变形。
下面将继续参阅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顶升机构20包括固定座22及连接于固定座22的顶升杆23,固定座22用于固定转轴21,顶升杆23通过第一开口12伸入容置腔11中并抵持于弹性件50。具体地,固定座22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部221,转轴21连接于两个连接部221之间,支撑杆30设有贯穿支撑杆30的连接孔31,转轴21穿过连接孔31以使支撑杆30转动连接于固定座22。支撑杆30位于两个连接部221之间,以提高支撑杆3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连接部221分别设有轴承222,两个连接部221的轴承222相对设置,转轴21两端通过轴承222连接于连接部221,以提高支撑杆30相对于支撑杆30转动的流畅度,避免由于转动阻力影响支撑杆30两端的平衡。
顶升杆23远离固定座22的端部设有抵持块231,抵持块231抵持于弹性件50,抵持块 231周侧沿顶升杆23径向外凸出并与容置腔11内壁抵接,用以提高与弹性件50的接触面积以及提高顶升杆23在容置腔11内浮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支撑装置100支撑的稳定性。
上述支撑装置100中,通过支撑杆30位于两个连接部221之间,以提高支撑杆30的稳定性。通过转轴21与轴承222配合连接于连接部221,以提高支撑杆30相对于支撑杆30转动的流畅度。通过抵持块231提高与弹性件50的接触面积以及提高顶升杆23在容置腔11内浮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支撑装置100支撑的稳定性。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支撑座;
顶升机构,一端浮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座内,另一端设有转轴;和
支撑杆,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顶升机构,所述支撑杆两端相对于所述转轴保持平衡状态,用以支撑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有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顶升机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容置腔中并浮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并将所述容置腔中的顶升机构向远离所述容置腔的方向抵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连通于所述容置腔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开口中,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调节件及所述顶升机构,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压缩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通过螺纹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开口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座及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的顶升杆,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所述转轴,所述顶升杆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容置腔中并抵持于所述弹性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杆远离所述固定座的端部设有抵持块,所述抵持块周侧沿所述顶升杆径向外凸出并与所述容置腔内壁抵接,所述抵持块抵持于所述弹性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两个连接部之间,所述支撑杆设有贯穿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孔以使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部分别设有轴承,所述两个连接部的轴承相对设置,所述转轴两端通过所述轴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两个支撑销,所述两个支撑销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两端,每一所述支撑销与所述转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CN202023292341.0U 2020-12-30 2020-12-30 支撑装置 Active CN215000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92341.0U CN215000313U (zh) 2020-12-30 2020-12-30 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92341.0U CN215000313U (zh) 2020-12-30 2020-12-30 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0313U true CN215000313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42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92341.0U Active CN215000313U (zh) 2020-12-30 2020-12-30 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0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00313U (zh) 支撑装置
CN106949189B (zh) 自动平衡转动体重心偏离转轴引起偏心力矩的平衡装置
CN107642577B (zh) 一种天线俯仰配平件、配平支架及配平机构
CN211703827U (zh) 一种用于升降桌的升降立柱和升降桌
CN111084487A (zh) 一种用于升降桌的升降立柱和升降桌
CN209516876U (zh) 一种风力电机定子转子套装工装
CN107477084B (zh) 一种柔性轴承装置
CN101709856B (zh) 升降调整光具座
CN102364100B (zh) 一种制冷压缩机曲轴轴向止推轴承支承结构
CN111188424B (zh) 屈曲梁准零刚度隔振器
CN219270760U (zh) 一种毛巾架
CN114043215A (zh) 一种基于轴传动中的轴承偏心调整机构
CN209632784U (zh) 基于随动磨削的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
CN213064349U (zh) 一种滑动轴承用扇环形弹性支撑推力瓦装置
CN218152165U (zh) 一种碟式分离机用的新型立轴减震装置
KR20100078747A (ko) 유성기어시스템용 유성기어조립체
CN212158899U (zh) 一种扭力传感器安装座
CN22008197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轴承
CN220772528U (zh) 一种瓶子把手检测装置
CN219473259U (zh) 一种可调节行程的阻尼机构以及桌面终端
CN218668709U (zh) 一种连接组件、型材连接结构及淋浴房
CN111287944A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211665559U (zh) 一种小位移球型支座
CN219887840U (zh) 一种具有凸轮式闭门结构的针式铰链
CN217440664U (zh) 阻尼装置及具有其的支撑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