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90395U - 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90395U
CN214990395U CN202121014507.4U CN202121014507U CN214990395U CN 214990395 U CN214990395 U CN 214990395U CN 202121014507 U CN202121014507 U CN 202121014507U CN 214990395 U CN214990395 U CN 214990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gassing
valve
automatic
blowdown
spi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145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雒文伯
苏彬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JI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J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JI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J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145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90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90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90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包括阀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阀壳的腔体内的除气排污网组件;所述阀壳包括沿所述腔体自上而下设置的排气区、脱气区及排污区;所述阀壳的侧壁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脱气区的上下两端相贯通;所述阀壳的侧壁贯通设置有与所述排污区相贯通的排污阀;所述排气区设置有自动排气阀。以此结构设计的自动脱气排污装置能够通过除气排污网组件的设置,并配合脱气区及排污区的设置,对水中的气泡和污物进行有效清除,继而起到较好的除泡排污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供暖、供冷以及工艺、生活用水系统中由于水温的变化,系统里会释放大量的气体,水里溶解的空气量取决于水的压力及温度,在供暖或制冷系统里有很多特殊的地方容易连续产生微泡气体:比如锅炉或其它在涡空条件下工作的元件,比如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定压补水设备,气体的存在会造成系统热效率降低、系统噪音、管道腐蚀、局部过热或不热、无件损坏等。而系统内的气体往往以气泡的形式存在,并没有完全分解为气体,因此现有的排气阀,当运用在锅炉或冷水机出水口或主管道上的时候,不能排除这些包含大量气体的气泡,无法解决系统热效率降低、系统噪音、管道腐蚀、局部过热或不热、零件损坏等问题。
目前各种管道系统中所使用的过滤设备大都为编织网或冲孔网以及冲孔网叠加编织网等滤网式的过滤器。该类设备需经常维护,否则会因为滤网堵塞面积的增加而导致压损的增大。如忘了及时清洗而形成严重堵塞时会造成滤网的破损并失去应有的过滤功能。当前还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水系统中的空气对系统中的水泵、阀门、锅炉、热交换器、制冷机等设备及部件易产生腐蚀和损坏,使用寿命及效率大大降低。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排气阀效果不佳,因为微小的气泡浮力小,会随水一起流动,难以自动上浮进入普通排气阀内排出。当压力减小时,溶于水中的气体会析出重新形成气泡,尤其在水泵前会有大量气体分离出来。铜本色,不锈钢本色在供暖或制冷系统中由于水温的变化,系统里会释放大量的气体,气体的存在会造成系统热效率降低、系统噪音、管道腐蚀、局部过热或不热、元件损坏等.而系统内的气体往往以气泡的形式存在,并没有完全分解为气体。在锅炉或冷水机出水口货主管道上使用普通的自动排气阀,不能排除这些饱含大量气体的气泡。
螺旋微泡排气阀针对以上问题设计,能连续有效地自动排除系统内存在的气体.同时阀壳外层配备保温壳,能适应于供暖及制冷的隔热需求.
现有螺旋脱气阀的金属网状结构存在两个问题影响了其排气及排污效果,一方面其金属网状结构均固定在排气阀中,在排气过程中,网状结构的表面会聚积大量的微气泡,很难被排走,另一方面现有网状结构的均为圆柱网格间隙都是均匀布置的,不利于形成蜗旋流动,均匀布置的网状结构也不利于水中颗粒污垢的收集及排除污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该自动脱气排污装置能够有效清除水中的气泡和污物,起到较好的除气除污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包括阀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阀壳的腔体内的除气排污网组件;所述阀壳包括沿所述腔体自上而下设置的排气区、脱气区及排污区;所述阀壳的侧壁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脱气区的上下两端相贯通;所述阀壳的侧壁贯通设置有与所述排污区相贯通的排污阀;所述排气区设置有自动排气阀。
其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外延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一侧壁分别与所述阀壳的外侧壁相切设置。
其中,所述阀壳下部的腔体内径自上而下呈逐渐收缩设置。
其中,所述除气排污网组件包括螺旋过滤网,所述螺旋过滤网下部的外径自上而下呈逐渐收缩设置,所述螺旋过滤网为金属丝制成。
其中,所述螺旋过滤网包括沿所述阀壳轴向设置的空心轴,以及螺旋设置于所述空心轴外围的螺旋网单元。
其中,所述螺旋网单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螺旋网单元从内向外依次同轴间隔套设,相邻所述螺旋网单元通过金属丝连接紧固,所述金属丝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空心轴紧固。
其中,所述除气排污网组件还包括插入所述空心轴的永磁棒,所述永磁棒与所述空心轴间隙设置。
其中,所述除气排污网组件还包括同轴设置于所述螺旋过滤网两端用于所述螺旋过滤网受液体湍流作用震荡的弹簧。
其中,所述阀壳包括相互密封设置的阀体和阀盖,所述阀盖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自动排气阀。
其中,设置于所述螺旋过滤网两端的弹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阀盖及所述阀体的腔体下底面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包括阀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阀壳的腔体内的除气排污网组件;所述阀壳包括沿所述腔体自上而下设置的排气区、脱气区及排污区;所述阀壳的侧壁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脱气区的上下两端相贯通;所述阀壳的侧壁贯通设置有与所述排污区相贯通的排污阀;所述排气区设置有自动排气阀。以此结构设计的自动脱气排污装置能够通过除气排污网组件的设置,并配合脱气区及排污区的设置,对水中的气泡和污物进行有效清除,继而起到较好的除泡排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的轴测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图1去除阀壳后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包括阀壳1及同轴设置于阀壳1内的除气排污网组件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阀壳1自上而下设置有排气区11、脱气区12及排污区13;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流体的过滤及污物的清除,本实施例在脱气区12的上下两端贯通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与排污区13相贯通的排污阀17;此外,为了方便气体排放,在排气区11还设置有自动排气阀14,作为优选,该自动排气阀14可设置为浮球式自动排气阀14。
进一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阀壳1包括相互密封设置的阀体和阀盖,阀盖的顶部设置有自动排气阀14,当下方的脱气区12内的气压达到一定量时,自动排气阀14就会自动打开向外自动排气。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该自动脱气排污装置的除气排污效果,加速水质处理效率,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在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外延有进液管15和出液管16,为了便于从进液管15流入的液体在阀壳1的腔体内形成湍流,本实施例中的进液管15和出液管16的一侧壁分别与阀壳1的外侧壁相切,以此使得液体流入阀壳1的腔体时,能够沿阀壳1的腔体内壁螺旋旋转向下流动,继而与气排污网组件充分接触。
更进一步的,为了加速湍流的形成,本实施例中的阀壳1下部的腔体内径自上而下呈逐渐收缩设置,此外,除气排污网组件2的下部的外径自上而下也呈逐渐收缩设置,以此配合阀壳1在脱气区12形成湍流区,继而高效清除流经液体中的气泡及污物。
更进一步的,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自动脱气排污装置,阀壳1腔体内的除气排污网组件2与阀壳1同轴设置,具体的,除气排污网组件2包括螺旋过滤网、与螺旋过滤网同轴设置的永磁棒、以及同轴设置于螺旋过滤网两端用于螺旋过滤网受流体湍流作用震荡的弹簧221、222。以此方式设置的除气排污网组件2中上下两端的弹簧221、222分别与阀盖及阀体的内底面相抵接。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在阀体的内底面设置有可拆卸的法兰3,以此能够在必要时对阀体中排污区内的污物进行清理。进一步优选的,螺旋过滤网下部的外径自上而下呈逐渐收缩设置,所述螺旋过滤网可采用金属丝一体绕制而成。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流体设置为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以此结构设计除气排污网组件2,当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从进液口流入阀壳1的脱气区12后,受螺旋过滤网的作用使得水流形成湍流,且在湍流作用下,驱使两端设置有弹簧221、222的螺旋过滤网沿阀壳1轴向及径向等多个方向的震荡;
此外,湍流状态也会使水流的速度及压力产生变化并释放出气泡,气泡由于分子力作用大量积聚在螺旋过滤网的顶端,气泡大量聚积由于体积增大而脱离螺旋过滤网上升到阀壳1上端的排气区11,继而在气体达到一定量后通过自动排气阀14排出,以此能够有效解决中央空调系统热效率降低、系统噪音、管道腐蚀、局部过热或不热、零件损坏等问题。
进一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螺旋过滤网包括沿阀壳1轴向设置的空心轴211,以及螺旋设置于空心轴211外围的螺旋网单元,其中在空心轴211内还插设有用于进一步净化液体的永磁棒,通过永磁棒能够将水中的金属杂质吸附。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永磁棒与空心轴211的腔体内壁间隙配合,以此避免对螺旋过滤网的震荡造成影响。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的螺旋网单元设置有两个,两个螺旋网单元从内向外依次同轴间隔套设,也即内螺旋网单元212的外围间隔套设有外螺旋网单元213,套设后的两螺旋网单元之间通过金属丝214紧固,金属丝214的一端又与空心轴211紧固,以此结构设计,使得多个螺旋网单元与空心轴211形成一体,以此提升螺旋过滤网的结构稳定性及过滤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的上述螺旋网单元的下部的外径自上而下呈逐渐收缩设置,具体的,螺旋网单元由圆柱螺旋网部216及锥台螺旋网部217两部分组合而成,且锥台螺旋网部217与圆柱螺旋网部216通过金属丝一体螺旋缠绕而成。当液体从进液口处沿着阀壳1的腔体的一侧壁流入后,在阀壳1的内部形成向小径方向作螺旋加速的旋转流动,由于液体从进液口刚流入阀壳1时为一个扩大的空腔,因此利用流速及压力的变化可以更好的排除及释放气泡。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除气排污网组件2,能够通过螺旋网单元的设置,捕捉微小气泡,气泡向上聚集变大,通过浮力自动排气阀14排除,可以在30个循环过程中除去百分之90以上的气泡,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污垢及微粒,且维修排污方便。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壳以及设置于所述阀壳的腔体内的除气排污网组件;所述阀壳包括沿所述腔体自上而下设置的排气区、脱气区及排污区;所述阀壳的侧壁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脱气区的上下两端相贯通;所述阀壳的侧壁贯通设置有与所述排污区相贯通的排污阀;所述排气区设置有自动排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外延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一侧壁分别与所述阀壳的外侧壁相切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下部的腔体内径自上而下呈逐渐收缩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排污网组件包括螺旋过滤网,所述螺旋过滤网下部的外径自上而下呈逐渐收缩设置,所述螺旋过滤网为金属丝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过滤网包括沿所述阀壳轴向设置的空心轴,以及螺旋设置于所述空心轴外围的螺旋网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网单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螺旋网单元从内向外依次同轴间隔套设,相邻所述螺旋网单元通过金属丝连接紧固,所述金属丝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空心轴紧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排污网组件还包括插入所述空心轴的永磁棒,所述永磁棒与所述空心轴间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排污网组件还包括同轴设置于所述螺旋过滤网两端用于所述螺旋过滤网受液体湍流作用震荡的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包括相互密封设置的阀体和阀盖,所述阀盖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自动排气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螺旋过滤网两端的弹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阀盖及所述阀体的腔体下底面相抵接。
CN202121014507.4U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 Active CN214990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4507.4U CN214990395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4507.4U CN214990395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90395U true CN214990395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3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14507.4U Active CN214990395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90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4324A (zh) 一种前置水过滤器
CN103322728B (zh) 一种防阻自除垢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系统
CN214990395U (zh) 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
CN113233534A (zh) 一种自动脱气排污装置
CN101693565A (zh) 疏水除铁除油过滤器
CN104353277B (zh) 螺旋式除气排污器
CN208465226U (zh) 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废气冷凝装置
CN206771309U (zh) 一体式锅炉排污水收能系统
CN215250228U (zh) 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新型除污脱气装置
CN206304434U (zh) 螺旋排气集污阀
CN2890777Y (zh) 带有过滤装置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CN210286930U (zh) 一种自动旋流除污器
CN209524781U (zh) 一种船用管壳式冷却装置
CN207259310U (zh) 一种快速的汤油分离设备
CN219469751U (zh) 一种微泡处理器
KR20080105486A (ko) 보일러용 기수분리기
CN216645056U (zh) 一种压缩机油冷却器反冲洗装置
CN219272434U (zh) 微泡排气除污装置
CN201155599Y (zh) 螺旋脱气阀
KR100889825B1 (ko) 냉온수용 파이프
KR20020087918A (ko) 콘덴서 유체수송관 세정장치의 세척볼 스케일제거장치
CN204182224U (zh) 螺旋式除气排污器
CN216080302U (zh) 一种正压型空调排凝水系统
CN216716524U (zh) 一种中央空调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19595961U (zh) 热交换器用前置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