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80107U - 一种封头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头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80107U
CN214980107U CN202120374883.8U CN202120374883U CN214980107U CN 214980107 U CN214980107 U CN 214980107U CN 202120374883 U CN202120374883 U CN 202120374883U CN 214980107 U CN214980107 U CN 214980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linear sliding
workbench
head
telescopic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48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学良
都世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Zhonglian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Zhonglia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Zhonglian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Zhonglia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748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80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80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80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头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模块和抛光模块;固定模块包括轴承座、转轴、承载台、多个第一直线滑台、电动夹爪和驱动单元;抛光模块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并位于承载台侧端的L型的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的水平部的底壁上并位于承载台上方的第二直线滑台、与第二直线滑台的滑座竖向连接的电动伸缩杆和设置在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底部的连接轴和设置在连接轴上且用于对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抛光砂轮。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头抛光装置,不仅能够对多种规格的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而且具备抛光效率高、抛光效果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封头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头加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头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封头是指用以封闭容器端部使其内外介质隔离的元件,又称端盖。其中,外表面为半球形的封头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凸面封头。在半球形封头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抛光处理。
现有的封头抛光装置虽然能够对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但单一的封头抛光装置通常只能对单一规格的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对于其他规格的半球形封头,便往往难以继续有效地发挥作用,故而存在着通用性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封头抛光装置,不仅能够对多种规格的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而且具备抛光效率高、抛光效果好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头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对半球形封头进行固定的固定模块和用于对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抛光模块;
所述固定模块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轴承座、与轴承座相连接的转轴、设置在转轴的顶部的承载台、设置在承载台上表面且沿着转轴的中轴线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一直线滑台、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直线滑台的滑座上且用于对半球形封头的下端进行夹持固定的电动夹爪和设置在工作台上且用于对转轴进行驱动的驱动单元;
所述抛光模块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并位于承载台侧端的L型的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的水平部的底壁上并位于承载台上方的第二直线滑台、与第二直线滑台的滑座竖向连接的电动伸缩杆和设置在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底部的连接轴和设置在连接轴上且用于对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抛光砂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竖向工作台上的电机、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设置在转轴上的从动皮带轮和设置在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的传动皮带。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PLC控制器、与PLC控制器通讯连接的触控屏,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直线滑台、电动夹爪、第二直线滑台、电动伸缩杆、电机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侧端还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用来与地面进行固定的地脚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其一,用户能够只需通过触控屏输入待进行抛光处理的半球形封头的内半径、外半径尺寸和下端的厚度,PLC控制器便会使得第一直线滑台的滑座自动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电动夹爪的位置与半球形的尺寸相适配,并使得电动夹爪的张开程度与半球形封头的下端厚度相适配,之后便可以将半球形封头放置到承载台的上方,并使得半球形封头的下端与爪体张开的电动夹爪卡接,之后,便可以使得电动夹爪的爪体闭合,进而对半球形封头的下端进行夹持固定,随后按动启动键,PLC控制器便会使得第二直线滑台滑座进行水平移动、使得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进行一定程度的伸缩,从而使得抛光砂轮移动到与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的下端相切的位置,之后PLC控制器便会启动电机,在主动皮带轮、传动皮带、从动皮带轮、轴承座的配合下,便会使得转轴、承载台、电动夹爪、半球形封头发生转动,半球形封头在转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的多余部分会与抛光砂轮的外侧壁相接触,进而被进行抛光处理,被从半球形封头上去除掉,从而完成对抛光砂轮外表面的下端的抛光处理,之后,PLC控制器就会自动控制第二直线滑台的滑座进行水平移动、使得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进行竖向伸缩,从而使得抛光砂轮被移动到与半球形封头外表面的下一个需要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的部分所在的位置相适配的位置,继续进行抛光处理,之后,PLC控制器会通过控制第二直线滑台的滑座进行水平移动、使得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竖向伸缩的方式来使得抛光砂轮抵达新的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的位置,从而完成对抛光砂轮的外表面的抛光处理;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固定模块能够对多种规格的半球形封头进行牢固的固定并驱动其进行水平旋转,抛光模块是利用抛光砂轮与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式来对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弃光处理,故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束方案,能够对多种尺寸规格的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至于对应于电动夹爪的位置虽然不能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进行抛光处理,但由于该部分的面积较小,事后只需进行补充处理即可,整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具备抛光效率高、抛光效果好的特点。
其二,通过固定板、地脚螺栓的配合,能够使得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牢固地与地面固定到一起,从而避免装置发生偏移和翻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半球形封头;3、轴承座;4、转轴;5、承载台;6、第一直线滑台;7、电动夹爪;8、安装架;9、第二直线滑台;10、电动伸缩杆;11、连接轴;12、抛光砂轮;13、电机;14、主动皮带轮;15、从动皮带轮;16、传动皮带;17、PLC控制器;18、触控屏;19、支撑腿;20、固定板;21、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封头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用于对半球形封头2进行固定的固定模块和用于对半球形封头2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抛光模块;
所述固定模块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轴承座3、与轴承座3相连接的转轴4、设置在转轴4的顶部的承载台5、设置在承载台5上表面且沿着转轴4的中轴线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一直线滑台6、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直线滑台6的滑座上且用于对半球形封头2的下端进行夹持固定的电动夹爪7和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用于对转轴4进行驱动的驱动单元;
所述抛光模块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表面并位于承载台5侧端的L型的安装架8、设置在安装架8的水平部的底壁上并位于承载台5上方的第二直线滑台9、与第二直线滑台9的滑座竖向连接的电动伸缩杆10和设置在电动伸缩杆10的输出轴底部的连接轴11和固定设置在连接轴11上且用于对半球形封头2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抛光砂轮12。
所述第一直线滑台6有两个,两个所述的第一直线滑台6关于转轴4的中轴线中心对称。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竖向工作台1上的电机13、设置在电机13的输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14、设置在转轴4上的从动皮带轮15和设置在主动皮带轮14与从动皮带轮15之间的传动皮带16。
所述抛光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PLC控制器17、与PLC控制器17通讯连接的触控屏18,所述PLC控制器17分别与第一直线滑台6、电动夹爪7、第二直线滑台9、电动伸缩杆10、电机13通讯连接。
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腿19,所述支撑腿19的侧端还设置有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上还设置有用来与地面进行固定的地脚螺栓21。
所述PLC控制器17可选用常用的89C51系列单片机,亦可选用现有的AVR单片机,运用现有技术进行编程即可获得本实用新型所述功能。
具体的,用户能够只需通过触控屏输入待进行抛光处理的半球形封头的内半径、外半径尺寸和下端的厚度,PLC控制器便会使得第一直线滑台的滑座自动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电动夹爪的位置与半球形的尺寸相适配,并使得电动夹爪的张开程度与半球形封头的下端厚度相适配,之后便可以将半球形封头放置到承载台的上方,并使得半球形封头的下端与爪体张开的电动夹爪卡接,之后,便可以使得电动夹爪的爪体闭合,进而对半球形封头的下端进行夹持固定,随后按动启动键,PLC控制器便会使得第二直线滑台滑座进行水平移动、使得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进行一定程度的伸缩,从而使得抛光砂轮移动到与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的下端相切的位置,之后PLC控制器便会启动电机,在主动皮带轮、传动皮带、从动皮带轮、轴承座的配合下,便会使得转轴、承载台、电动夹爪、半球形封头发生转动,半球形封头在转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的多余部分会与抛光砂轮的外侧壁相接触,进而被进行抛光处理,被从半球形封头上去除掉,从而完成对抛光砂轮外表面的下端的抛光处理。
之后,PLC控制器就会自动控制第二直线滑台的滑座进行水平移动、使得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进行竖向伸缩,从而使得抛光砂轮被移动到与半球形封头外表面的下一个需要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的部分所在的位置相适配的位置,继续进行抛光处理,之后,PLC控制器会通过控制第二直线滑台的滑座进行水平移动、使得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竖向伸缩的方式来使得抛光砂轮抵达新的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的位置,从而完成对抛光砂轮的外表面的抛光处理;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固定模块能够对多种规格的半球形封头进行牢固的固定并驱动其进行水平旋转,抛光模块是利用抛光砂轮与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相切的方式来对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弃光处理,故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束方案,能够对多种尺寸规格的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至于对应于电动夹爪的位置虽然不能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进行抛光处理,但由于该部分的面积较小,事后只需进行补充处理即可,整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具备抛光效率高、抛光效果好的特点。
通过固定板、地脚螺栓的配合,能够使得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牢固地与地面固定到一起,从而避免装置发生偏移和翻倒。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封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用于对半球形封头进行固定的固定模块和用于对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抛光模块;
所述固定模块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轴承座、与轴承座相连接的转轴、设置在转轴的顶部的承载台、设置在承载台上表面且沿着转轴的中轴线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一直线滑台、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直线滑台的滑座上且用于对半球形封头的下端进行夹持固定的电动夹爪和设置在工作台上且用于对转轴进行驱动的驱动单元;
所述抛光模块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并位于承载台侧端的L型的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的水平部的底壁上并位于承载台上方的第二直线滑台、与第二直线滑台的滑座竖向连接的电动伸缩杆和设置在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底部的连接轴和设置在连接轴上且用于对半球形封头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抛光砂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竖向工作台上的电机、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设置在转轴上的从动皮带轮和设置在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的传动皮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PLC控制器、与PLC控制器通讯连接的触控屏,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直线滑台、电动夹爪、第二直线滑台、电动伸缩杆、电机通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头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侧端还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用来与地面进行固定的地脚螺栓。
CN202120374883.8U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封头抛光装置 Active CN214980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4883.8U CN214980107U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封头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4883.8U CN214980107U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封头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80107U true CN214980107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47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4883.8U Active CN214980107U (zh) 2021-02-18 2021-02-18 一种封头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80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2661A (zh) 一种玻璃加工用研磨装置
CN208451297U (zh) 一种轮毂打磨装置
CN102294634B (zh) 水钻磨抛机
CN211615112U (zh) 一种传动轴万向节部件打磨装置
CN116619152A (zh) 一种半导体炉主炉室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14980107U (zh) 一种封头抛光装置
CN212735408U (zh) 一种玻璃磨边机
CN210388638U (zh) 一种注塑件的表面预处理装置
CN110153866B (zh) 一种基于plc自动化控制的多工位循环加工的抛光设备
CN107322453B (zh) 一种用于珠宝玉石加工的抛光机
CN108972241A (zh) 一种便于对果蔬罐头进行加工生产的打磨装置
CN210452120U (zh) 一种可去除毛边的轴承倒角处理设备
CN114535886A (zh) 一种洗碗篮生产用焊接装置
CN210997927U (zh) 一种自动化的玻璃磨边加工中心
CN210678118U (zh) 一种铸造件打磨装置
CN209737276U (zh) 直线轴承生产用抛光机
CN211490904U (zh) 一种钧瓷外壁打磨装置
CN218427592U (zh) 一种气瓶内壁抛光装置
CN111283525A (zh) 一种全自动抛光机
CN213034215U (zh) 一种打磨机
CN214393564U (zh) 一种洗衣机生产用窗屏打磨设备
CN217261030U (zh) 一种新型自动摆盘机
CN218801377U (zh) 一种加工锗窗口用抛光装置
CN220718739U (zh) 箱包边角处理设备
CN215700694U (zh) 一种多功能抛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