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71984U - 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和浓密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和浓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71984U
CN214971984U CN202120801645.0U CN202120801645U CN214971984U CN 214971984 U CN214971984 U CN 214971984U CN 202120801645 U CN202120801645 U CN 202120801645U CN 214971984 U CN214971984 U CN 214971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ener
feeding
pipe
central
overflow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016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辉
宋洪旺
祝宝军
张长征
李达
杨成森
张孝
章邦琼
王军
陈宏林
陈亮
王志国
李志伟
李惠龙
王天明
王井利
王金丰
王冬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Jintao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Jintao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Jintao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Jintao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016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71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71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71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和浓密机,所述浓密机还包括耙架驱动装置(8)和耙架(10),所述耙架驱动装置(8)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9)连接所述耙架(10),所述进料装置(5)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进料筒(51)和分料盘(52),所述中心进料筒(51)套设于所述传动轴(9)且该中心进料筒(51)远离所述耙架(1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耙架驱动装置(8),所述分料盘(52)设置于所述中心进料筒(51)和所述耙架(10)之间且固定于所述传动轴(9),其中,所述分料盘(52)包括锥体部分(521),所述锥体部分(521)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矿浆沉降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和浓密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浓密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和浓密机。
背景技术
浓密机通过在待浓缩的矿浆中添加一定量的絮凝剂,使矿浆中的矿粒形成絮团,加快矿粒的沉降速度,进而达到提高浓缩效率的目的。与普通浓密机相比,高效浓密机因其中心进料筒较长,从而使得矿浆在进入高效浓密机内进行沉降时的起始弥散位置点相对较低、絮凝层相对较低,清水层相对较大,矿浆自然沉降速度较快,从而使得高效浓密机的沉降效果相对较好,进而被广泛应用于湿法冶金、选矿厂、化工厂等需要固液富集分离的生产场所。但现有的高效浓密机的进料装置虽能够实现在絮凝层下方深层入料,但进入中心进料筒的矿浆会直接流向浓密机的底部,从而导致对矿物沉积层产生冲击,这会使已经沉积的部分矿物被再次冲起,进而降低了沉降效率。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矿浆沉降效果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该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矿浆沉降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所述浓密机还包括耙架驱动装置和耙架,所述耙架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耙架,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进料筒和分料盘,所述中心进料筒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且该中心进料筒远离所述耙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耙架驱动装置,所述分料盘设置于所述中心进料筒和所述耙架之间且固定于所述传动轴,其中,所述分料盘包括锥体部分,所述锥体部分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分料盘还包括平板部分,所述平板部分设置于所述锥体部分的下方并连接于所述锥体部分,并且所述锥体部分的锥面与所述平板部分的上表面平滑过渡。
可选地,所述平板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进料筒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锥体部分的顶端与所述中心进料筒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300mm~400mm。
可选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阻流板,所述阻流板设置于所述中心进料筒的内壁上且沿所述中心进料筒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阻流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阻流板在所述中心进料筒的内壁上绕所述中心进料筒的轴线间隔均匀地设置。
可选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和脱气室,所述进料管设置在所述浓密机的筒体的一侧且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脱气室的进料口,所述脱气室的出料口通过连接管连接于所述中心进料筒的进料口,其中,所述连接管的轴线与垂直于所述中心进料筒的轴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3°。
可选地,所述脱气室构造为矩形腔室结构,该矩形腔室结构内设置有上溢流挡板和下溢流挡板,所述上溢流挡板固定于所述矩形腔室结构的顶表面,所述下溢流挡板固定于所述矩形腔室结构的底面,所述上溢流挡板和所述下溢流挡板沿所述矩形腔室结构的长度方向均匀地交替设置,且所述上溢流挡板和所述下溢流挡板之间限定有供矿浆通过的通道。
可选地,所述上溢流挡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溢流挡板的上表面均设置为沿水平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第一絮凝剂添加管和第二絮凝剂添加管,所述第一絮凝剂添加管连接所述脱气室,所述第二絮凝剂添加管连接所述连接管,其中,所述第一絮凝剂添加管和/或所述第二絮凝剂添加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絮凝剂添加管在所述脱气室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絮凝剂添加管在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浓密机,所述浓密机设置有上述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中,通过在中心进料筒和耙架之间设置分料盘,以用于提高矿浆沉降效率,其中,锥体部分与中心进料筒同轴设置且锥体部分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这样可以使得保证从中心进料筒进入的待浓缩矿浆尽可能地接触分料盘的锥体部分,并且在该锥体部分的作用下减轻矿浆直接流向浓密机的底部而导致对矿物沉积层产生冲击,尽可能地避免矿浆流向突然转变而对已经形成的絮团造成破坏,并能够使矿浆流动的动能得到衰减,从而有利于提高沉降效果,因此,通过本公开提供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矿浆沉降效果。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提供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筒体;11-工作腔室;12-避让孔;13-溢流槽;2-进料管;3-脱气室;31-矩形腔室结构;311-顶表面;312-底面;32-上溢流挡板;33-下溢流挡板;4-连接管;5-进料装置;51-中心进料筒;52-分料盘;521-锥体部分;522-平板部分;53-阻流板;6-第一絮凝剂添加管;7-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1-管体;72-漏斗;8-耙架驱动装置;9-传动轴;10-耙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相应附图1中图面上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本身轮廓而言的内、外;另外,“第一”、“第二”等词的使用目的在于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图1示出了该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其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浓密机还包括耙架驱动装置8和耙架10,所述耙架驱动装置8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9连接所述耙架10,所述进料装置5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进料筒51和分料盘52,所述中心进料筒51套设于所述传动轴9且该中心进料筒51远离所述耙架1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耙架驱动装置8,所述分料盘52设置于所述中心进料筒51和所述耙架10之间且固定于所述传动轴9,其中,所述分料盘52包括锥体部分521,所述锥体部分521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中,通过在中心进料筒51和耙架10之间设置分料盘52,以用于提高矿浆沉降效率,其中,锥体部分521与中心进料筒51同轴设置且锥体部分521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这样可以使得保证从中心进料筒51进入的待浓缩矿浆尽可能地接触分料盘52的锥体部分521,并且在该锥体部分521的作用下减轻矿浆直接流向浓密机的底部而导致对矿物沉积层产生冲击,尽可能地避免矿浆流向突然转变而对已经形成的絮团造成破坏,并能够使矿浆流动的动能得到衰减,从而有利于提高沉降效果,因此,通过本公开提供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矿浆沉降效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该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能够在絮凝层下方深层入料,中心进料筒51设置为其长度能够伸入到絮凝层下方,以保证待浓缩的矿浆能够从絮凝层下方进入浓密机的筒体内的工作腔室11,有利于实现矿浆在絮凝层下方快速絮凝沉降,从而达到浓密机高效快速沉降的效果。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分料盘52还可以包括平板部分522,所述平板部分522设置于所述锥体部分521的下方并连接于所述锥体部分521,并且所述锥体部分521的锥面与所述平板部分522的上表面平滑过渡,以进一步地避免矿浆流向突然转变而对已经形成的絮团造成破坏,并能够使矿浆流动的动能得到衰减。其中,平板部分522的设置能够改变矿浆的流动方向,使得矿浆在平板部分522的上表面上沿水平方向四周分散,从而进一步地避免了矿浆对矿物沉积层的冲击。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平板部分522的直径可以大于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直径,以提供矿浆沿水平方向四周分散的表面,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了矿浆对矿物沉积层的冲击。在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分料盘52的平板部分522的直径可以比中心进料筒51的直径大500mm-600mm,对此,本公开不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应性选择。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锥体部分521的顶端与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为300mm~400mm,通过设置锥体部分521与中心进料筒51之间的距离,来进一步地提高沉降效果。对此,本公开不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应性选择。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装置5包括阻流板53,所述阻流板53设置于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内壁上且沿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轴线方向延伸,阻流板53的设置能够使得进入中心进料筒51中的矿浆遇到阻流板53后产生紊流,从而促进进入中心进料筒51中的矿浆和絮凝剂的充分混合。其中,阻流板53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布置,可选择地,参考图1所示,所述阻流板5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阻流板53在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内壁上绕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轴线间隔均匀地设置,以保证中心进料筒51内的矿浆均能够产生紊流,有利于絮凝剂和矿浆的充分混合。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中,阻流板53还可以是其它的配置方式,对此,本公开不作任何限制。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进料装置5还可以包括进料管2和脱气室3,所述进料管2设置在所述浓密机的筒体1的一侧且所述进料管2的一端连接所述脱气室3的进料口,所述脱气室3的出料口通过连接管4连接于所述进料装置5的进料口,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因进料管2设置在矿浆液面上方且从脱气室3至中心进料筒51的连接管直径小而导致的矿浆进入中心进料筒51的流速过大,易混入空气且易破坏部分已经形成的絮团的问题,以尽可能地降低矿浆进入中心进料筒51的流速,从而避免矿浆中混入空气而对絮凝作用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沉降效果。其中,参考图1所示,连接管4在其自身轴线方向上的一端连接于脱气室3的出料口,另一端穿过浓密机的筒体1连接于中心进料筒51的进料口,浓密机的筒体1上设置有供该连接管4穿过的避让孔12,该避让孔12设置于与浓密机的溢流槽13的距离为300mm~500mm处,并且所述连接管4的轴线与垂直于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轴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3°,连接管4的倾斜设置,一方面可以降低矿浆流速,避免因矿浆流速过大而破坏部分已经形成的絮团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还可以便于矿浆在进料管2内实现自流,从而保证矿浆能够从连接管4进入中心进料筒51。
需要说明的是,进料管2和连接管4分别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配置,可选择地,参考图1所示,进料管2和连接管4均可以构造为由直径为245mm~250mm的不绣钢管制成,对此,本公开不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应性选择。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脱气室3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配置,可选择地,参考图1所示,所述脱气室3可以构造为矩形腔室结构31,该矩形腔室结构31内设置有上溢流挡板32和下溢流挡板33,所述上溢流挡板32固定于所述矩形腔室结构31的顶表面311,所述下溢流挡板33固定于所述矩形腔室结构31的底面312,所述上溢流挡板32和所述下溢流挡板33沿所述矩形腔室结构31的长度方向均匀地交替设置,且所述上溢流挡板32和所述下溢流挡板33之间限定有供矿浆通过的通道,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脱除气泡,以消除矿浆内气泡对絮凝作用的影响,避免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影响沉降效果。为了进一步地消除矿浆内的气泡,脱气室3需要具备足够长度的供矿浆流过的通道,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脱气室3可以构造为长度为2000mm~2100mm、宽度为1000mm~1200mm、高度为1500mm~1580mm的矩形腔室结构31。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中,脱气室3还可以是其它的配置方式,对此,本公开不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应性选择。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上溢流挡板32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溢流挡板33的上表面均设置为沿水平方向延伸,以便于矿浆呈均匀地薄膜状经过上溢流挡板32和下溢流挡板33,从而使得矿浆内的气泡上升到矿浆液体表面,有利于气泡体积的膨胀、爆炸,从而便于气体逸出。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进料装置5还可以包括第一絮凝剂添加管6和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所述第一絮凝剂添加管6连接所述脱气室3,所述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连接所述连接管4,通过增加絮凝剂添加管的数量,以便于絮凝剂与矿浆的混合,保证絮团的稳定生成。其中,第一絮凝剂添加管6和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分别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布置,可选择地,参考图1所示,所述第一絮凝剂添加管6和/或所述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絮凝剂添加管6在所述脱气室3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便于絮凝剂均匀地加入脱气室3内的矿浆中,和/或,多个所述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在所述连接管4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便于絮凝剂均匀地加入连接管4内的矿浆中。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絮凝剂添加管6的数量为一个,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且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构造为漏斗式添加管,并且两个漏斗式添加管的管体71上的漏斗72之间的高差为100mm~150mm,以保证絮凝剂能够稳定且均匀地进入连接管4,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絮凝剂添加管6和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分别还可以是其它的布置方式,对此,本公开不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应性选择。需要说明的是,漏斗式添加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本公开不作赘述。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浓密机,所述浓密机设置有上述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所述浓密机还包括耙架驱动装置(8)和耙架(10),所述耙架驱动装置(8)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9)连接所述耙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5)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进料筒(51)和分料盘(52),所述中心进料筒(51)套设于所述传动轴(9)且该中心进料筒(51)远离所述耙架(1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耙架驱动装置(8),所述分料盘(52)设置于所述中心进料筒(51)和所述耙架(10)之间且固定于所述传动轴(9),其中,所述分料盘(52)包括锥体部分(521),所述锥体部分(521)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盘(52)还包括平板部分(522),所述平板部分(522)设置于所述锥体部分(521)的下方并连接于所述锥体部分(521),并且所述锥体部分(521)的锥面与所述平板部分(522)的上表面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分(522)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部分(521)的顶端与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300mm~4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5)包括阻流板(53),所述阻流板(53)设置于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内壁上且沿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轴线方向延伸,
所述阻流板(5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阻流板(53)在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内壁上绕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轴线间隔均匀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5)包括进料管(2)和脱气室(3),所述进料管(2)设置在所述浓密机的筒体(1)的一侧且所述进料管(2)的一端连接所述脱气室(3)的进料口,所述脱气室(3)的出料口通过连接管(4)连接于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进料口,其中,所述连接管(4)的轴线与垂直于所述中心进料筒(51)的轴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室(3)构造为矩形腔室结构(31),该矩形腔室结构(31)内设置有上溢流挡板(32)和下溢流挡板(33),所述上溢流挡板(32)固定于所述矩形腔室结构(31)的顶表面(311),所述下溢流挡板(33)固定于所述矩形腔室结构(31)的底面(312),所述上溢流挡板(32)和所述下溢流挡板(33)沿所述矩形腔室结构(31)的长度方向均匀地交替设置,且所述上溢流挡板(32)和所述下溢流挡板(33)之间限定有供矿浆通过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溢流挡板(32)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溢流挡板(33)的上表面均设置为沿水平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5)还包括第一絮凝剂添加管(6)和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所述第一絮凝剂添加管(6)连接所述脱气室(3),所述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连接所述连接管(4),
其中,所述第一絮凝剂添加管(6)和/或所述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絮凝剂添加管(6)在所述脱气室(3)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和/或,多个所述第二絮凝剂添加管(7)在所述连接管(4)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10.一种浓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密机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
CN202120801645.0U 2021-04-19 2021-04-19 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和浓密机 Active CN214971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1645.0U CN214971984U (zh) 2021-04-19 2021-04-19 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和浓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1645.0U CN214971984U (zh) 2021-04-19 2021-04-19 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和浓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71984U true CN214971984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3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01645.0U Active CN214971984U (zh) 2021-04-19 2021-04-19 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和浓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71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6129B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沉淀与气浮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208923A (zh) 一种浓缩机的进料井装置
CN204502490U (zh) 一种高效混凝沉淀池
CN214971984U (zh) 用于浓密机的进料装置和浓密机
CN111499144B (zh) 一种河道淤泥控污调理装置及方法
CN210133923U (zh) 一种新型高效沉淀池
CN103961910A (zh) 一种用于制糖澄清的快速沉降器
CN110627178A (zh) 一种优质絮凝反应池
CN215691865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结构
CN115304206A (zh) 一种通用快速澄清和防垢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203668087U (zh) 一种组合式絮凝沉淀池
CN213652134U (zh) 多级混凝沉淀装置
CN205269152U (zh) 一种用于沉淀池的进水装置
CN205182276U (zh) 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
CN210620462U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沉淀与气浮装置
CN207435295U (zh) 一种改善河湖污染底泥沉降性能的装置
WO2016059797A1 (ja) 沈殿槽および沈殿処理方法
CN206793127U (zh) 一种同向流斜板沉淀池
CN201370981Y (zh)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CN220047168U (zh) 一种泥渣悬浮高效组合式沉淀池
CN218529895U (zh) 一种煤气化沉降槽
CN101961566B (zh) 一种缓流高效浓密机
CN210933913U (zh) 一种用于重介质沉淀的沉淀池及一体化沉淀装置
CN209740879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3790107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污泥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