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2276U - 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82276U
CN205182276U CN201520836601.6U CN201520836601U CN205182276U CN 205182276 U CN205182276 U CN 205182276U CN 201520836601 U CN201520836601 U CN 201520836601U CN 205182276 U CN205182276 U CN 205182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 bamboo
tube
cone cylinder
amplifier tube
pan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66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峰
郭修杰
赵仁乐
邓晓刚
刘金顺
崔希国
解玉德
邵珠娟
李俊楠
史晓晖
梁吉军
赵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Energy Group Luxi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yi M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yi Min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yi M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366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82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82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82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特别适用于金属矿山高密度矿浆的浓缩沉淀并获得较高底流浓度的浓缩机的入料装置,属固液分离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设有静态稳流混合器、混料装置、切向入料管;其特征是:还包括自稀释装置、连接管;自稀释装置由锥筒、直筒、隔板、喉管、放大管组成;锥筒的上端与静态稳流混合器的出料管连接;喉管的上端与直筒的下端连接,喉管的下端与放大管的上端连接;锥筒安装在直筒的内部并通过隔板连接;锥筒的下端孔径小于放大管的上端孔径;连接管的上端与放大管的下端连接,连接管的下端与混料装置的切向入料管连接;直筒的上边缘位于浓缩机溢流堰下方50~100mm;有益效果:絮凝效果好、浓缩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特别适用于金属矿山高密度矿浆的浓缩沉淀并获得较高底流浓度的浓缩机的入料装置,属固液分离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矿山高密度矿浆浓缩沉淀的方法一般采用普通耙式浓缩机或深锥浓缩机,其入料装置主要由入料管、稳料桶组成;专利号为ZL201420313851.7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无中心搅拌斜板深锥浓缩机》中公开的入料装置由静态稳流混合器、螺旋稳料装置、一个入料管组成;其主要存在的不足:1)絮凝效果差;2)浓缩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絮凝效果好、浓缩效率高的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安装在机体支架上用于絮凝剂与矿浆充分混合的静态稳流混合器、安装在机体中上部用于矿浆中的絮团迅速自由沉降的混料装置、安装在混料装置中部外侧且沿螺旋叶片升角方向入料的切向入料管;其特征是:还包括自稀释装置、连接管;自稀释装置由锥筒、直筒、隔板、喉管、放大管组成;锥筒的上端与静态稳流混合器的出料管连接;喉管的上端与直筒的下端连接,喉管的下端与放大管的上端连接;锥筒安装在直筒的内部并通过隔板连接;锥筒的下端孔径小于放大管的上端孔径;隔板沿直筒内壁及锥筒外壁的径向垂直安装,并将直筒与锥筒之间的空间均匀分成多个区域;连接管的上端与放大管的下端连接,连接管的下端与混料装置的切向入料管连接;直筒的上边缘位于浓缩机溢流堰下方50~100mm。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静态混合器由桶体、入料管、锥形放大器、溢流槽、阻流板、导流板、均匀布料板、出料管组成。所述的静态混合器主要作用:絮凝剂与矿浆混合后,通过入料管和锥形放大器使矿浆分布面积扩大,降低矿浆流速的同时使矿浆均匀的分布在溢流槽内,经溢流槽的溢流堰溢出,再通过阻流板、导流板及均匀布料板改变流体方向,使絮凝剂与矿浆充分混合,降低矿浆动能的同时又提高了絮凝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混料装置设有上直筒、上锥筒、中间筒、下锥筒、下直筒、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设置于圆筒内部并于圆筒内壁连接;入料管与圆筒沿螺旋叶片升角切向连接,入料管与圆筒连接处位于螺旋叶片中间偏下位置。
混料装置的作用:1)使入料矿浆与絮凝剂充分混合;2)螺旋叶片其上分布多个开槽,主要作用:沿螺旋叶片进入中间筒体的料浆,靠自身动能逐渐上升,一部分料浆沿螺旋叶片继续上升;另一部分料浆从开槽处流至下一个螺旋叶片,与下一个螺旋叶片上的料浆碰撞矿化;剩余部分的料浆向中间筒体中央流动,与下降的料浆进一步碰撞矿化,使絮凝剂与料浆充分混合,提高絮凝效果;3)通过自稀释装置,使清水层的清水进入混料装置,进一步稀释絮团,加速絮团的沉降,提高了絮凝效果,提高了浓缩机的浓缩效率。
所述的锥筒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的锥筒,其锥角为15°~18°。
所述的喉管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的锥筒,其锥角为50°~55°。
所述的放大管为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的锥筒,其锥角为20°~40°。
理论实践证明:将絮凝剂加入常规的尾矿矿浆中时,虽然矿浆形成了絮团状态,但是絮团之间相互干涉,沉降速度提高并不明显;如果将稀薄的矿浆加入到絮团中,矿浆会迅速形成大絮团,絮团之间出现清水,絮团从干涉沉降变为自由沉降,沉降速度可能提高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该技术方案就是利用自稀释装置,通过在絮团内加入浓度低的清水,实现自由沉降的原理而设计出来的。
该技术方案与普通耙式浓密机的重要区别,就是在浓缩机的入料管上增加自稀释装置,在自稀释装置的上端面向上有50-100mm清水层,当矿浆和絮凝剂的混合物通过自稀释装置时,清水层的清水被吸入直管内,并与混合矿浆混合,进入混料装置,进一步稀释絮团,加速絮团的沉降,提高了絮凝效果,提高了浓缩机的浓缩效率。
浓缩机入料一般采用入料泵,矿浆入料动能大,该自稀释装置的效果更明显;即使矿浆和絮凝剂的混合物自流进入静态稳流混合器,由于通过锥筒进入喉管的混合物浓度远远大于浓缩机溢流堰上边缘清水层的浓度,且有放大管的作用,仍然有一部分清水进入喉管稀释絮团,进入混料装置,进一步稀释絮团,加速絮团的沉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絮凝效果好、浓缩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个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静态稳流混合器2—自稀释装置3—连接管4—混料装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的自稀释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
21—锥筒22—直筒23—隔板24—喉管25—放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矿浆和絮凝剂的混合矿浆进入静态稳流混合器,通过阻流板及均匀布料板改变流体方向,使絮凝剂与矿浆充分混合后,经静态稳流混合器的出料管进入自稀释装置,由于锥筒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的锥筒,锥筒从上到下体积逐渐缩小,矿浆和絮凝剂的混合矿浆的流速加快,一部分混合矿浆发散喷射到喉管内壁上,一部分混合矿浆直接进入放大管,由于放大管为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的锥筒,且锥筒的下端孔径小于放大管的上端孔径,混合矿浆迅速体积扩大,喉管内产生负压,发散喷射到喉管内壁上的矿浆以及清水层的清水迅速进入放大管,与混合矿浆充分接触混合,进入混料装置,进一步稀释絮团,加速絮团的沉降,提高了絮凝效果,提高了浓缩机的浓缩效率。

Claims (4)

1.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包含有安装在机体支架上用于絮凝剂与矿浆充分混合的静态稳流混合器、安装在机体中上部用于矿浆中的絮团迅速自由沉降的混料装置、安装在混料装置中部外侧且沿螺旋叶片升角方向入料的切向入料管;其特征是:还包括自稀释装置、连接管;自稀释装置由锥筒、直筒、隔板、喉管、放大管组成;锥筒的上端与静态稳流混合器的出料管连接;喉管的上端与直筒的下端连接,喉管的下端与放大管的上端连接;锥筒安装在直筒的内部并通过隔板连接;锥筒的下端孔径小于放大管的上端孔径;隔板沿直筒内壁及锥筒外壁的径向垂直安装,并将直筒与锥筒之间的空间均匀分成多个区域;连接管的上端与放大管的下端连接,连接管的下端与混料装置的切向入料管连接;直筒的上边缘位于浓缩机溢流堰下方50~1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锥筒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的锥筒,其锥角为15°~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喉管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的锥筒,其锥角为50°~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放大管为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的锥筒,其锥角为20°~40°。
CN201520836601.6U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 Active CN205182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6601.6U CN205182276U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6601.6U CN205182276U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82276U true CN205182276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7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6601.6U Active CN205182276U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822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1482A (zh) * 2016-11-10 2017-05-10 北京金诚信矿山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拟深锥浓密机给料过程的实验装置
CN114028843A (zh) * 2021-11-08 2022-02-11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立式砂仓溢流水固含量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1482A (zh) * 2016-11-10 2017-05-10 北京金诚信矿山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拟深锥浓密机给料过程的实验装置
CN114028843A (zh) * 2021-11-08 2022-02-11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立式砂仓溢流水固含量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82277U (zh) 一种无中心搅拌深锥浓缩机的入料装置
CN104208923B (zh) 一种浓缩机的进料井装置
CN110025988A (zh) 一种三段底流排料的煤泥水浓缩处理系统
CN205182276U (zh) 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
CN202238273U (zh) 分泥斗
CN103301659A (zh) 一种浓缩机稳料装置
CN102302976A (zh) 一种粗煤泥水力分级工艺
CN205182272U (zh) 一种新型矿浆沉淀桶
CN203899218U (zh) 一种无中心搅拌斜板深锥浓缩机
CN202638060U (zh) 一种浓密机的进料系统
CN204220304U (zh) 浮选柱溢料溜槽
CN106345149A (zh) 一种浓缩机絮凝反应装置
CN104225969A (zh) 一种钼矿浮选尾矿浆的浓缩方法及其浓缩装置
CN110025989B (zh) 一种具有三段排料口的无耙浓缩机
CN204841041U (zh) 浓密机絮凝剂多水平给料装置
CN201592140U (zh) 一种无传动浮选槽
CN206214836U (zh) 一种浓缩机絮凝反应装置
CN204121814U (zh) 一种钼矿浮选尾矿浆的浓缩装置
CN211937413U (zh) 一种钼矿浮选尾矿浆浓缩装置
CN106621483B (zh) 一种矿浆沉淀桶
CN110732165B (zh) 一种提高浓密机处理量的系统及方法
CN210631720U (zh) 一种具有流化放砂装置的深锥浓密砂仓
CN107261574A (zh) 矿浆自动稀释浓密机
CN209317889U (zh) 一种氟碳铈型稀土重磁选尾矿回收利用生产系统
CN206950725U (zh) 沉降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4

Address after: 274700 middle section of Dongxi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uncheng county,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energy group Luxi Mi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76017 No. 69 Commercial Street, Luozhuang District,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NYI MINING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