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0611U - 一种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60611U CN214960611U CN202121198629.3U CN202121198629U CN214960611U CN 214960611 U CN214960611 U CN 214960611U CN 202121198629 U CN202121198629 U CN 202121198629U CN 214960611 U CN214960611 U CN 2149606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board
- mounting hole
- bms
- fixed
-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包括由下壳体和上壳体配合组成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安装主板的安装腔,所述箱体一侧面开设有用于安装接头的安装孔,所述下壳体内壁设有用于将主板朝所述安装孔一侧限位的限位棱,所述下壳体底面边角处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通过螺栓与所述主板固定。本实用新型主板通过与下壳体底面边角处的安装柱固定实现安装,同时下壳体内壁设有限位棱将主板朝安装孔一侧限位,将主板限制在与安装孔一侧内壁贴紧的位置,安装孔内安装有用于和外部通信的接头,因此能够有效避免BMS系统在运行中出现主板和接头松开脱开的问题,保证固定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
背景技术
BMS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俗称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BMS外壳是用于固定存放BMS系统的壳体,BMS系统在使用时必须使用外壳对内部的元器件进行固定和保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现有的BMS外壳仅简单地将BMS系统固定在外壳内,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BMS系统安装松动的问题,影响BMS系统的正常工作,特别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BMS系统,在行车过程不断颠簸的情况下,易出现主板与接头松动脱开的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BMS外壳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BMS外壳仅简单地将BMS系统固定在外壳内,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BMS系统安装松动的问题,影响BMS系统的正常工作,特别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BMS系统,在行车过程不断颠簸的情况下,易出现主板与接头松动脱开情况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包括由下壳体和上壳体配合组成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安装主板的安装腔,所述箱体一侧面开设有用于安装接头的安装孔,所述下壳体内壁设有用于将主板朝所述安装孔一侧限位的限位棱,所述下壳体底面边角处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通过螺栓与所述主板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主板通过与下壳体底面边角处的安装柱固定实现安装,同时下壳体内壁设有限位棱将主板朝安装孔一侧限位,将主板限制在与安装孔一侧内壁贴紧的位置,安装孔内安装有用于和外部通信的接头,因此能够有效避免BMS系统在运行中出现主板和接头松开脱开的问题,保证固定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底面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主板的支撑棱。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棱将主板支撑限位,避免主板中部脱空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分为固定段和伸出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主板固定,所述伸出段由所述安装孔伸出设置,所述固定段底面内端设有与所述主板固定的基座,固定段底面外端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接头通过基座和支板支撑在主板上,提高其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下方所述安装孔下方的所述下壳体侧壁设有朝外侧上方倾斜的斜面,所述支板上设有与所述斜面贴合的凸起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接头通过凸起部与下壳体内壁的斜面贴紧,进一步提高接头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也便于安装时接头的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内部顶面均匀分布有用于将所述主板朝下压紧的压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主板还被上壳体内部顶面的压杆压紧限位,进一步避免主板在运行过程中晃动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外侧面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去除上壳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下壳体;101、斜面;
2、上壳体;
3、安装孔;
4、限位棱;
5、安装柱;
6、支撑棱;
7、接头;701、固定段;702、伸出段;703、基座;704、支板;705、凸起部;
8、压杆;
9、固定耳;
10、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包括由下壳体1和上壳体2配合组成的箱体。
箱体内设有用于安装主板10的安装腔,箱体一侧面开设有用于安装接头7的安装孔3。
下壳体1内壁设有用于将主板10朝安装孔3一侧限位的限位棱4,将主板10限制在与安装孔3一侧内壁贴紧的位置。
下壳体1底面四角处设有安装柱5,安装柱5通过螺栓与主板10固定。
主板10通过与下壳体1底面边角处的安装柱5固定实现安装,同时下壳体1内壁设有限位棱4将主板10朝安装孔3一侧限位,将主板10限制在与安装孔3一侧内壁贴紧的位置,安装孔3内安装有用于和外部通信的接头7,因此能够有效避免BMS系统在运行中出现主板10和接头7松开脱开的问题,保证固定稳定性。
下壳体1底面设有用于支撑主板10的支撑棱6,支撑棱6将主板10支撑限位,避免主板10中部脱空晃动。
接头7分为固定段701和伸出段702,固定段701与主板10固定,伸出段702由安装孔3伸出设置,固定段701底面内端设有与主板10固定的基座703,固定段701底面外端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板704。
接头7通过基座703和支板704支撑在主板10上,提高其安装稳定性。
安装孔3下方安装孔3下方的下壳体1侧壁设有朝外侧上方倾斜的斜面101,支板704上设有与斜面101贴合的凸起部705。
接头7通过凸起部705与下壳体1内壁的斜面101贴紧,进一步提高接头7的安装稳定性,同时也便于安装时接头7的定位。
上壳体2内部顶面均匀分布有用于将主板10朝下压紧的压杆8。主板10还被上壳体2内部顶面的压杆8压紧限位,进一步避免主板10在运行过程中晃动松动。
下壳体1外侧面设有一对用于固定的固定耳9。
本实施例主板10通过与下壳体1底面边角处的安装柱5固定实现安装,同时主板10底面被支撑棱6支撑,顶面被压杆8压紧,对主板10进行全方位有效限位,避免主板10在运行中出现晃动的情况,提高固定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壳体和上壳体配合组成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安装主板的安装腔,所述箱体一侧面开设有用于安装接头的安装孔,所述下壳体内壁设有用于将主板朝所述安装孔一侧限位的限位棱,所述下壳体底面边角处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通过螺栓与所述主板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底面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主板的支撑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分为固定段和伸出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主板固定,所述伸出段由所述安装孔伸出设置,所述固定段底面内端设有与所述主板固定的基座,固定段底面外端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下方所述安装孔下方的所述下壳体侧壁设有朝外侧上方倾斜的斜面,所述支板上设有与所述斜面贴合的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内部顶面均匀分布有用于将所述主板朝下压紧的压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外侧面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98629.3U CN214960611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一种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98629.3U CN214960611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一种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60611U true CN214960611U (zh) | 2021-11-30 |
Family
ID=79057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98629.3U Active CN214960611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一种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60611U (zh) |
-
2021
- 2021-05-31 CN CN202121198629.3U patent/CN2149606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726609B1 (en) | Installation support frame for cell supervisory circuit, battery pack, and automobile | |
US20230318104A1 (en) | Battery pack | |
CN203644848U (zh) | 电子设备 | |
JP6858236B2 (ja) | 高圧コネクタ及び電池製品 | |
CN214960611U (zh) | 一种固定稳定性高的bms外壳 | |
WO2024140608A1 (zh) | 电池包及电动车辆 | |
CN218385466U (zh) | 电池 | |
CN214411891U (zh) | 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以及配电箱 | |
CN216793923U (zh) | 一种电池壳防爆阀安装结构 | |
CN218334151U (zh) |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 |
CN215475519U (zh) | 一种可安装不同型号电池的电动自行车脚踏板装置 | |
CN214708508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bms外壳 | |
CN214757664U (zh)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外壳 | |
CN216819562U (zh) | 一种连接稳定的紧固型机壳 | |
CN219979716U (zh) | 立式储能电池箱体 | |
CN213124599U (zh) | 一种动力电池箱及其箱体、密封垫 | |
CN220492494U (zh) | 一种高稳定性的防雷爆电源箱 | |
CN220710503U (zh) | 一种电池壳、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 | |
CN218887436U (zh) | 一种护盖连接结构及电池包 | |
CN218334115U (zh) | 一种设有加固结构的锂电池组 | |
CN219181905U (zh) | 电路板盒及集成灶 | |
CN213905523U (zh) | 一种叉车用的电池箱体结构 | |
CN210404823U (zh) | 太阳能供电装置、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气象站装置 | |
CN220544119U (zh) | 一种托架总成及电池箱 | |
CN213638463U (zh) | 一种电源模块上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2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A, A-8223, No. 1281 Lixue Road, Malu Town,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ew Taki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25824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city Baoying County Xia Ji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Guo Xia Roa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CHENGYU WIN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