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6529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6529U
CN214956529U CN202120957354.0U CN202120957354U CN214956529U CN 214956529 U CN214956529 U CN 214956529U CN 202120957354 U CN202120957354 U CN 202120957354U CN 214956529 U CN214956529 U CN 214956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fpc
electronic device
main body
fpc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573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川
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maxcomm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maxcom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maxcomm Ltd filed Critical Unimaxcomm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573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6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6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6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壳,包括侧部、支撑结构,支撑结构面对侧部的一侧具有拔模斜面;侧键,设置于侧部;按键FPC组件,包括FPC主体,FPC主体设置在拔模斜面与侧键之间,FPC主体的面对所述拔模斜面的一侧具有抵接面,FPC主体的面对侧键的一侧设有安装面,安装面与抵接面平行,安装面上设有按键弹片,按键弹片设置于对应侧键的位置;垫片,设置于拔模斜面的自由端与FPC主体之间,垫片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抵靠于拔模斜面,第二表与抵接面相抵接。垫片能够避免按压时侧键相对按键弹片偏移,保证侧键的按压手感和功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按键FPC组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日益广泛,功能也日益增多,手机的侧按键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实现音量调节、拍照等。
目前常用的侧按键结构通常是侧按键和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组件相配合形成按键FPC,以实现侧按键功能。其中,FPC组件将侧按键转接导通至主板,按压侧按键时,侧按键与FPC组件导通,FPC组件再将侧按键信息反馈到主板,从而实现侧按键功能。
为了提高手机强度、提升手机可靠性,相关技术中,手机的前壳背面注塑有铝钛合金结构,按键FPC组装在前壳背面的铝钛合金上。但铝钛合金缺点是拔模斜度大(压铸工艺特点导致),铝钛合金的与按键FPC配合的面有较大的倾斜角度。由此导致按键FPC安装在铝钛合金上后,按键FPC处于一个倾斜状态,当按压侧按键时,侧按键相对于FPC会发生偏移,导致侧按键手感较弱甚至失效,从而影响手机的功能体验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侧按键相对于FPC会发生偏移,从而导致侧按键手感较弱甚至失效、影响手机的功能体验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按键FPC组件的电子设备。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壳,所述前壳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的侧部、与所述侧部形成为一体件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面对所述侧部的一侧具有拔模斜面;侧键,设置于所述侧部;按键FPC组件,所述按键FPC组件包括FPC主体,所述FPC主体设置在所述拔模斜面与所述侧键之间,所述FPC主体的面对所述拔模斜面的一侧具有抵接面,所述FPC主体的面对所述侧键的一侧设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抵接面平行,所述安装面上设有按键弹片,所述按键弹片设置于对应所述侧键的位置;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拔模斜面的自由端与所述FPC主体之间,所述垫片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抵靠于所述拔模斜面,所述第二表与所述抵接面相抵接。
上述电子设备,通过增加一个与支撑结构的拔模斜面相适配的垫片,使得按键FPC的FPC主体组装后不会发生倾斜,避免按压侧键时侧键相对按键弹片偏移,从而保证侧键的按压手感和功能。上述电子设备,仅通过一个垫片即实现避免侧键时侧键相对按键弹片偏移的目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一表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拔模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第二表与所述抵接面平行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片粘结固定在所述FPC主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弹片具有用于与所述FPC主体导通的导电基,所述按键弹片与所述侧键之间设有硅胶密封件,所述硅胶密封件将所述按键弹片与本体外部的空间隔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将所述侧键安装在所述侧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FPC主体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还设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固定于所述抵接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为铝钛合金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拔模斜面的角度为3°~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或MP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键为电源键、音量键或拍照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按键FPC组件与垫片组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按键FPC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按键FPC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100、电子设备;10、本体;110、前壳;111、侧部;112、支撑结构;1121、拔模斜面;120、装饰件;130、后壳支撑架;20、侧键;30、按键FPC组件;310、FPC主体;311、抵接面;312、安装面;320、转接部;330、按键弹片;331、导电基;340、补强板;40、硅胶密封件;50、垫片;510、第一表面;520、第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传统技术中的侧按键在按压时相对于FPC会发生偏移,从而导致侧按键手感较弱甚至失效、影响手机的功能体验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按键FPC组件的电子设备,其中按键FPC组件与电子设备的侧键配合使用实现侧键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或MP3。侧键包括但不限于电源键、音量键或拍照键。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示意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局部剖面结构。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具体为手机。电子设备100包括本体10、设置在本体10的侧边的侧键20、设于本体10内部的按键FPC组件30,其中按键FPC组件30与本体10内部的电路主板(未图示)连接,侧键20与按键FPC组件30配合使用实现侧键20对应的功能。
如图1所示,本体10包括前壳110。前壳110的一侧组装屏幕(未图示),另一侧组装后壳(即电池盖)。具体而言,前壳110是正常使用电子设备100时,更为靠近用户的部分;如图1所示,前壳110的下方组装屏幕,前壳110的上方组装后壳。前壳110和后壳组装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本体10。前壳110包括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侧边的侧部111、与侧部111形成为一体件的支撑结构112。侧部111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侧边,一示例中,侧部111包括左右两个侧部111,其中图1仅示意了其中一个侧部111及其上设置的侧键结构。可以理解,手机的任一侧边上均可设置侧键20,提供侧键功能,故每个侧部111上均可设置侧键20。支撑结构112面对侧部111的一侧具有拔模斜面1121。通常是以屏幕作为参照屏幕,拔模斜面1121的倾斜角度通常为3°~5°。一示例中,支撑结构112为通过压铸工艺与侧部111形成为一体件的铝钛合金件。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按键FPC组件30包括FPC主体310、连接于FPC主体310一侧边的转接部320,其中转接部320用于与本体10内部的电路主板的电性连接。FPC主体310设置在拔模斜面1121与侧键20之间,其中FPC主体310的面对拔模斜面1121的一侧具有抵接面311,FPC主体310的面对侧键20的一侧设有安装面312,安装面312与抵接面311平行,安装面312上设有按键弹片330,按键弹片330设置于对应侧键20的位置。组装形成侧键结构时,FPC主体310的抵接面311会抵靠在支撑结构112上,从而得到稳定的支撑,FPC主体310安装于侧部111与支撑结构112之间。
为了避免FPC主体310倾斜,垫片50设置于拔模斜面1121的自由端与FPC主体310之间。垫片5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510和第二表面520,第一表面510抵靠于拔模斜面1121,第二表面520与抵接面311直接或间接地相抵接。垫片50的材质具体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但不局限于此。
由于拔模斜面1121为斜面,当FPC主体310贴靠于拔模斜面1121时,FPC主体310与拔模斜面1121的自由端之间形成空隙,这是导致FPC倾斜的根本原因。
为此,本实施例中,在拔模斜面1121的自由端与FPC主体310之间设置垫片50,由于拔模斜面1121的拔模角度范围很小,上述的空隙基本能够被垫片50填补,垫片50的第一表面510与拔模斜面1121可视为彼此贴附,使得FPC主体310的安装面312不再倾斜,从而FPC主体310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撑而保持位置固定,FPC主体310组装后不会发生倾斜。如此,按压侧键20时,能够避免按压侧键20时侧键20相对按键弹片330偏移,从而保证侧键20的按压手感和功能。
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且远离屏幕的方向(图1中为竖直方向)上垫片50的尺寸定义为垫片50的长度,在平行于屏幕的方向(图1中为水平方向)上垫片50的尺寸定义为垫片50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垫片50的长度和厚度根据拔模斜面1121的拔模角度的不同灵活设计。例如拔模角度为3°时,垫片50的厚度可为0.2mm(毫米);拔模角度为5°时,垫片50的厚度可为0.5mm(毫米),上述厚度值可使得垫片50的第二表面520大致沿竖直方向。垫片50的长度一般在6mm左右即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手机的用户体验越来越高。上述电子设备100中的垫片50提供了校正按键手感的作用,通过避免按键FPC组件30组装倾斜而影响手机的功能体验,为用户特别是年轻人的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上述电子设备100,仅通过一个垫片50即实现避免侧键20时侧键20相对按键弹片330偏移的目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与前壳110相组装的装饰件120,装饰件120用于将侧键20安装在侧部111上。具体而言,侧部111上开设有可容纳且供侧键20活动的空间。装饰件120与侧部111连接且至少罩设在部分的侧键20上,这样装饰件120能够防止侧键20自侧部111上脱落且使电子设备100的侧边较为整洁美观。一示例中,装饰件120为硅胶件,还能提供较好的操作手感。
如图1所示,前壳110的侧部111上还连接有后壳支撑架130。电子设备100的后壳支撑架130可安装在后壳支撑架130上。通过设置后壳支撑架130,能够方便后壳的安装。
为了进一步提高按键手感,一实施例中,第一表面510为斜面,第一表面510的倾斜角度与拔模斜面1121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二表面520与抵接面311能够平行抵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表面520与抵接面311平行抵接指第二表面520与抵接面311直接或间接地抵接在一起,且二者彼此平行。
由于垫片50的第一表面510也为斜面,且其倾斜角度与拔模斜面1121的倾斜角度一致,故第一表面510抵靠于拔模斜面1121时,第二表面520能够刚好垂直于屏幕。而侧键20的按压方向是平行于屏幕,因此,侧键20的移动方向与FPC主体310也彼此垂直。按压侧键20时,侧键20的中心能够按压至按键弹片330的中心,避免按压侧键20时侧键20相对按键弹片330偏移,从而保证侧键20的良好按压手感和功能。
另外,具体设置时,垫片50与FPC主体310可固定为一体。例如,垫片50的第一表面510粘结至FPC主体310的抵接面311。垫片50与FPC主体310形成模块后再装入本体10,能够提高组装效率。
按键弹片330用于与侧键20配合以实现侧键20的对应功能,具体实现的方式不限制。
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按键弹片330具有用于与FPC主体310导通的导电基331。按压侧键20时,侧键20将按压力传递给按键弹片330上的导电基331,使按键弹片330与FPC主体310导通,FPC主体310再将按键信息传送至电路主板,进而实现侧键功能。按键弹片330可以是粘结在FPC主体310上。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按键弹片330与侧键20之间进一步设有硅胶密封件40,硅胶密封件40将按键弹片330与本体10外部的空间隔离。如此,硅胶密封件40既防止外界水汽腐蚀按键弹片330;同时也不影响按键弹片330与侧键20相配合;另外硅胶密封件40能够进一步增加按压侧键20时的手感。
按键弹片330用于与侧键20配合以实现侧键20的对应功能,还可以是按键弹片330粘结在FPC主体310上,侧键20上设置有导电基,按压侧键20时,侧键20上的导电基触发按键弹片330,使按键弹片330与FPC主体310导通,FPC主体310再将按键信息传送至电路主板,进而实现侧键功能。
如图1和图2所示,FPC主体310与垫片50的第二表面520之间还设有补强板340,补强板340固定于FPC主体310的抵接面311。补强板340可以对FPC主体310进行加强以延长其寿命。在一示例中,补强板340为钢板。钢板强度高,易于冲压成型,便于加工。
FPC主体310与垫片50的第二表面520之间还设有补强板340时,垫片50可固定在补强板340上,补强板340再固定至FPC主体310。也可以是补强板340固定至FPC主体310,垫片50与补强板340仅层叠在一起。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壳,所述前壳包括用于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侧边的侧部、与所述侧部形成为一体件的支撑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面对所述侧部的一侧具有拔模斜面;
侧键,设置于所述侧部;
按键FPC组件,所述按键FPC组件包括FPC主体,所述FPC主体设置在所述拔模斜面与所述侧键之间,所述FPC主体的面对所述拔模斜面的一侧具有抵接面,所述FPC主体的面对所述侧键的一侧设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抵接面平行,所述安装面上设有按键弹片,所述按键弹片设置于对应所述侧键的位置;
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拔模斜面的自由端与所述FPC主体之间,所述垫片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抵靠于所述拔模斜面,所述第二表与所述抵接面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一表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拔模斜面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第二表与所述抵接面平行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粘结固定在所述FPC主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弹片具有用于与所述FPC主体导通的导电基,所述按键弹片与所述侧键之间设有硅胶密封件,所述硅胶密封件将所述按键弹片与本体外部的空间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将所述侧键安装在所述侧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FPC主体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还设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固定于所述抵接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铝钛合金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模斜面的角度为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或MP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键为电源键、音量键或拍照键。
CN202120957354.0U 2021-05-06 2021-05-06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956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57354.0U CN214956529U (zh) 2021-05-06 2021-05-06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57354.0U CN214956529U (zh) 2021-05-06 2021-05-06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6529U true CN214956529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62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57354.0U Active CN214956529U (zh) 2021-05-06 2021-05-0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6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81874B2 (en) Key switch structure
US795712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265505A1 (en) Televis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525749B2 (en) Ground structure of antenna of mobile terminal
JP5111937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CN107851177B (zh) 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320977B (zh) 一种电子显示设备壳体组件及电子显示设备
CN107257514B (zh) 麦克风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4956529U (zh) 电子设备
EP2629493B1 (en) Hous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214312987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4672295U (zh) 移动终端
CN116055603A (zh) 一种中框组件及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CN212086671U (zh) 电子装置的外壳
WO2015033530A1 (ja) 電子機器
CN107148208B (zh) 屏蔽盖、基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JP3766000B2 (ja) バッテリー
JP4875650B2 (ja) 携帯端末の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表示装置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CN209785800U (zh) 能够减少弹片压迫感的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JP2016046185A (ja) 電子機器
CN21987325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966106A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组装方法
JP2015005478A (ja) 電子機器
CN219960994U (zh) 电子设备
CN111107200A (zh)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