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8971U - 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8971U
CN214948971U CN202121587677.1U CN202121587677U CN214948971U CN 214948971 U CN214948971 U CN 214948971U CN 202121587677 U CN202121587677 U CN 202121587677U CN 214948971 U CN214948971 U CN 214948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pipe
heat
condensate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876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允红
唐相初
周世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eat Energy And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eat Energy And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eat Energy And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eat Energy And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215876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8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8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8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包括背压机组,所述背压机组下方一侧设有高温蒸汽管,所述高温蒸汽管贯穿于基座并与进气管连接,所述进气管下方固定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方位于所述进气管相对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方与供热水管连接,所述换热器一端与供热回水管连接,所述换热器另一端通过导水管与凝结水箱连接,所述凝结水箱下方一侧与凝结水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换热器设于背压机组的正下方,背压机组的排汽直接进入换热器,进行汽水换热,凝结水经凝结水泵进入除氧器,从而避免了蒸汽管道和凝结水管道的长距离的敷设,实现了蒸汽的梯级利用,从而有效的利用热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属于换热机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火力发电中为了使热能可以循环利用,需要用到换热机组,换热机组是由换热器、温控阀组、疏水阀组(热媒为蒸汽时)循环泵、电控柜、底座、管路、阀门、仪表等组成,并可加装膨胀罐、水处理设备、水泵变频控制、温控阀、远程通讯控制等,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热交换站。换热机组具有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配置齐全,安装方便、高效节能。换热机组结构紧凑、运行可靠、操作简便直观等优点,是首选的高效节能产品。
换热器通常位于换热首站,从主厂房或厂区来的蒸汽到换热首站经换热器换热后,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回到除氧器,这样不但增加厂房(换热首站)的投资,而且蒸汽管道和凝结水管道在输送的过程中都存在大量的能量损失,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通过将换热器设于背压机组的正下方,背压机组的排汽直接进入换热器,进行汽水换热,凝结水经凝结水泵进入除氧器,从而避免了蒸汽管道和凝结水管道的长距离的敷设,实现了蒸汽的梯级利用,从而有效的利用热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包括背压机组,所述背压机组下方一侧设有高温蒸汽管,所述高温蒸汽管贯穿于基座并与进气管连接,所述进气管下方固定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方位于所述进气管相对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方与供热水管连接,所述换热器一端与供热回水管连接,所述换热器另一端通过导水管与凝结水箱连接,所述凝结水箱下方一侧与凝结水泵连接,所述凝结水泵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方延伸至除氧器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背压机组下方,所述高温蒸汽管上设有若干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供热水管与所述供热回水管水平设置,所述供热水管与所述供热回水管上设有流量计,且所述供热水管与所述供热回水管上设有保温棉。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管为直管且所述导水管上设有连接法兰,所述换热器为混合式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凝结水箱与所述凝结水泵连接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除氧器上方远离所述进水管一侧设有出水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除氧器安装高度大于所述背压机组安装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换热器位于背压机组的正下方,背压机组的排汽直接进入换热器,进行汽水换热,凝结水经凝结水泵进入除氧器,避免了蒸汽管道和凝结水管道的长距离的敷设,实现了蒸汽的梯级利用,从而有效的利用热量,降低用户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本系统节能效果显著,减少了汽水管道和厂房的投资,使全厂系统简单化,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的设备连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的系统流程图;
图中标号:1、背压机组;2、高温蒸汽管;3、基座;4、进气管;5、换热器;6、出水管;7、供热水管;8、供热回水管;9、导水管;10、凝结水箱;11、凝结水泵;12、进水管;13、除氧器;14、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包括背压机组1,所述背压机组1下方一侧设有高温蒸汽管2,所述高温蒸汽管2贯穿于基座3并与进气管4连接,所述进气管4下方固定连接有换热器5,所述换热器5上方位于所述进气管4相对一侧设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上方与供热水管7连接,所述换热器5一端与供热回水管8连接,所述换热器5另一端通过导水管9与凝结水箱10连接,所述凝结水箱10下方一侧与凝结水泵11连接,所述凝结水泵11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上方延伸至除氧器13内部。
具体而言,所述换热器5设于所述背压机组1下方,所述高温蒸汽管2上设有若干截止阀,换热器5距离背压机组1较近,从而可以减少管道敷设,同时降低热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成本。
具体而言,所述供热水管7与所述供热回水管8水平设置,所述供热水管7与所述供热回水管8上设有流量计,且所述供热水管7与所述供热回水管8上设有保温棉,供热水管7可以将换热器中的热水导出供热,供热后的水可以通过供热回水管8再次回收利用,从而节约水资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具体而言,所述导水管9为直管且所述导水管9上设有连接法兰,所述换热器5为混合式换热器,所述除氧器13安装高度大于所述背压机组1安装高度,导水管9可以将换热器5与凝结水箱10连接,减少管道敷设与能量损失。
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凝结水箱10与所述凝结水泵11连接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进水管12上设有截止阀,所述除氧器13上方远离所述进水管12一侧设有出水口14,除氧器13可以将回收的水过滤净化,从而将回收的水再次导入锅炉加热,使水可以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背压机组1产生的排汽通过高温蒸汽管2进入换热器5内部,换热器5将蒸汽换热变成90℃的凝结水,同时把供热水管7内的水加热到70℃~80℃,凝结水进入凝结水箱10,凝结水泵11将水抽送到除氧器13,从而可以减少蒸汽和凝结水的热损失,使热量快速进入换热器5和除氧器13,节约了资源,减少了能量的损失,最后除氧器13将溶解于给水的氧及其它气体去除,再次导入锅炉使用,使水可以循环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包括背压机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机组(1)下方一侧设有高温蒸汽管(2),所述高温蒸汽管(2)贯穿于基座(3)并与进气管(4)连接,所述进气管(4)下方固定连接有换热器(5),所述换热器(5)上方位于所述进气管(4)相对一侧设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上方与供热水管(7)连接,所述换热器(5)一端与供热回水管(8)连接,所述换热器(5)另一端通过导水管(9)与凝结水箱(10)连接,所述凝结水箱(10)下方一侧与凝结水泵(11)连接,所述凝结水泵(11)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上方延伸至除氧器(1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设于所述背压机组(1)下方,所述高温蒸汽管(2)上设有若干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水管(7)与所述供热回水管(8)水平设置,所述供热水管(7)与所述供热回水管(8)上设有流量计,且所述供热水管(7)与所述供热回水管(8)上设有保温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9)为直管且所述导水管(9)上设有连接法兰,所述换热器(5)为混合式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箱(10)与所述凝结水泵(11)连接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进水管(12)上设有截止阀,所述除氧器(13)上方远离所述进水管(12)一侧设有出水口(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13)安装高度大于所述背压机组(1)安装高度。
CN202121587677.1U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 Active CN214948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7677.1U CN214948971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7677.1U CN214948971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8971U true CN214948971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73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87677.1U Active CN214948971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8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01052U (zh) 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
CN202768090U (zh)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系统
CN102777961A (zh) 直接空冷机组高效供暖系统
CN106989429A (zh) 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N113237134B (zh) 基于电热泵单元的地热能集中供热系统
CN214948971U (zh) 一种新型换热机组系统
CN202659432U (zh) 玻璃罩真空式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燃煤机组的耦合发电系统
CN205744026U (zh) 电厂乏汽加热生活水及软化水供热补水系统
CN114754400B (zh) 一种配置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204704011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CN202692214U (zh) 新型直接空冷机组高效供暖系统
CN114754401B (zh) 配置吸收式热泵和蒸汽引射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207350296U (zh) 一种用于调峰的电蓄热锅炉回热系统
CN210688159U (zh) 一种局域分布式能源系统
CN212006793U (zh) 一种干湿联合冷却排汽直接供热高效凝汽器系统
CN106705020A (zh) 自吸热式换热器组合
CN206803286U (zh) 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N210087419U (zh) 一种用于热电联产热网侧的节能供热系统
CN206944286U (zh) 热泵与电厂循环水耦合的供暖系统
CN111121481A (zh) 一种干湿联合冷却排汽直接供热高效凝汽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3654933U (zh) 一种best双机系统
CN205678656U (zh) 一种宽负荷回热系统
CN205979962U (zh) 一种燃煤电厂余热利用热网首站
CN215062978U (zh) 一种制冷机的启动装置
CN217080588U (zh) 一种热电联产供热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