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8967U - 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及冷凝蒸汽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及冷凝蒸汽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8967U
CN214948967U CN202120639890.6U CN202120639890U CN214948967U CN 214948967 U CN214948967 U CN 214948967U CN 202120639890 U CN202120639890 U CN 202120639890U CN 214948967 U CN214948967 U CN 214948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
medium
heat medium
e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98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启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anjin Health Beverage And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anjin Health Drinks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anjin Health Drinks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anjin Health Drinks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398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8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8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8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在本实用新型烟气节能装置及冷凝蒸汽锅炉中,结构紧凑,可高效的将锅炉设备排出的热媒介质的残余热量进行循环吸收处理,其中,热媒介质从热媒汇入口及热媒流入口流入到换热管束内部,再由热媒流出口及热媒汇出口流出;而冷媒介质从冷媒介质进口流入到换热腔中与换热管束换热后,再由冷媒介质出口流出;可见,通过在换热筒体的换热腔中设置换热管束,可提高冷媒介质的受热面积,热媒介质残余的热量会传递到换热管束上,而换热管束上的热量会被换热腔内流动的冷媒介质进行流动吸收,这种结构可将热媒介质内残余的热量再次进行传递吸收处理,从而提高了热媒介质换热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及冷凝蒸汽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及冷凝蒸汽锅炉。
背景技术
饮料制备机械被运用于制作豆奶、茶饮或其它饮料,主要是在每次制备饮料当时,使用一供水泵抽取外界水源至一锅炉内,利用加热器等加热设备,将外界水源加热至一设定温度后,通过管路系统输送至一液体配送器,再将热水配送至一饮料制备容器内,进行饮料制备程序。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燃气蒸汽锅炉,由于热转换效率有限,仍带有大量热量的烟气被排入到空气中,往往造成能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及冷凝蒸汽锅炉,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气蒸汽锅炉热转换效率有限,仍带有大量热量的烟气被排入到空气中,造成能量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应用于锅炉设备上,包括:
换热筒体,所述换热筒体的内部中空形成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筒体的两端分别密封设置有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换热筒体的两侧向外凸出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换热腔的冷媒介质进口和冷媒介质出口;
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容置于所述换热腔中,所述换热管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固定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换热管束内部的热媒流入口和热媒流出口;
热媒汇入座,所述热媒汇入座与所述前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热媒汇入座上开设有热媒汇入口,所述热媒汇入口与所述热媒流入口相连通;
以及热媒汇出座,所述热媒汇出座与所述后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热媒汇出座上开设有热媒汇出口,所述热媒汇出口与所述热媒流出口相连通;
其中,热媒介质从所述热媒汇入口及所述热媒流入口流入到所述换热管束内部,再由所述热媒流出口及所述热媒汇出口流出;而冷媒介质从所述冷媒介质进口流入到所述换热腔中与所述换热管束换热后,再由所述冷媒介质出口流出。
可选地,所述换热管束包括两根以上的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之间留有供冷媒介质流通的间隙;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上均匀分布有与所述换热管道数量相应的小孔,以形成所述热媒流入口和所述热媒流出口。
可选地,多根所述换热管道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沿着所述换热筒体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换热筒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换热管道的轴线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换热管束由多根所述换热管道呈圆周式均布而成,各所述换热管道的截面为圆形。
可选地,所述烟气节能装置还包括多组扰流板,多组所述扰流板容置于所述换热腔中并沿着所述换热筒体的轴向分布,多组所述扰流板与所述换热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多组所述扰流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换热管束穿设的小孔。
可选地,多组所述扰流板相对于所述换热管束垂直设置、或者多组所述扰流板相对于所述换热管束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40~60°。
可选地,多组所述扰流板成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换热腔中,形成一蜿蜒的以供冷媒介质流通的流道,以使得冷媒介质与所述换热管束充分接触。
可选地,所述热媒汇入座与所述前端板、以及所述热媒汇出座与所述后端板分别向外周延伸形成有挡圈;所述热媒汇入座与所述前端板、以及所述热媒汇出座与所述后端板组装时,两组所述挡圈相抵靠并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气节能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烟气节能装置结构紧凑,与锅炉设备配合使用,可高效的将锅炉设备排出的热媒介质的残余热量进行循环吸收处理。其中,热媒介质从热媒汇入口及热媒流入口流入到换热管束内部,再由热媒流出口及热媒汇出口流出;而冷媒介质从冷媒介质进口流入到换热腔中与换热管束换热后,再由冷媒介质出口流出;可见,通过在换热筒体的换热腔中设置换热管束,可提高冷媒介质的受热面积,热媒介质残余的热量会传递到换热管束上,而换热管束上的热量会被换热腔内流动的冷媒介质进行流动吸收,这种结构可将热媒介质内残余的热量再次进行传递吸收处理,从而提高了热媒介质换热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凝蒸汽锅炉,包括上述的烟气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凝蒸汽锅炉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用新型冷凝蒸汽锅炉中,通过应用上述的烟气节能装置,构成了对排出的热媒介质的残余热量进行有效回收的功能,因而排出的热媒介质的温度能够进一步降低,甚至实现烟气冷凝,放出汽化潜热,提高锅炉效率,同时锅炉进水温度升高,降低燃料耗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气节能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气节能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换热筒体; 110、换热腔; 120、前端板;
121、热媒流入口; 130、后端板; 131、热媒流出口;
140、冷媒介质进口; 150、冷媒介质出口; 200、换热管束;
210、换热管道; 300、热媒汇入座; 310、热媒汇入口;
400、热媒汇出座; 410、热媒汇出口; 500、扰流板;
600、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应用于锅炉设备上,包括:
换热筒体100,所述换热筒体100的内部中空形成有换热腔110,所述换热筒体100的两端分别密封设置有前端板120和后端板130,所述换热筒体100的两侧向外凸出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换热腔110的冷媒介质进口140和冷媒介质出口150;
换热管束200,所述换热管束200容置于所述换热腔110中,所述换热管束2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板120和所述后端板130固定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前端板120和所述后端板130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换热管束200内部的热媒流入口121和热媒流出口131;
热媒汇入座300,所述热媒汇入座300与所述前端板120固定连接,所述热媒汇入座300上开设有热媒汇入口310,所述热媒汇入口310与所述热媒流入口121相连通;
以及热媒汇出座400,所述热媒汇出座400与所述后端板130固定连接,所述热媒汇出座400上开设有热媒汇出口410,所述热媒汇出口410与所述热媒流出口131相连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烟气节能装置结构紧凑,与锅炉设备配合使用,可高效的将锅炉设备排出的热媒介质的残余热量进行循环吸收处理。其中,热媒介质从所述热媒汇入口310及所述热媒流入口121流入到所述换热管束200内部,再由所述热媒流出口131及所述热媒汇出口410流出;而冷媒介质从所述冷媒介质进口140流入到所述换热腔110中与所述换热管束200换热后,再由所述冷媒介质出口150流出;可见,通过在所述换热筒体100的换热腔110中设置所述换热管束200,可提高冷媒介质的受热面积,热媒介质残余的热量会传递到所述换热管束200上,而所述换热管束200上的热量会被所述换热腔110内流动的冷媒介质进行流动吸收,这种结构可将热媒介质内残余的热量再次进行传递吸收处理,从而提高了热媒介质换热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换热管束200包括两根以上的换热管道210,所述换热管道210之间留有供冷媒介质流通的间隙;所述前端板120和所述后端板130上均匀分布有与所述换热管道210数量相应的小孔,以形成所述热媒流入口121和所述热媒流出口13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束200结构设计紧凑合理,通过将所述换热管束200设置成多根留有间隙的所述换热管道210,大大地提高了冷媒介质的受热面积,进而提高了所述换热管束200的热有效性,达到高效换热和节能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多根所述换热管道210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沿着所述换热筒体100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换热筒体100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换热管道210的轴线方向一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根所述换热管道210分别沿着所述换热筒体100的轴向依次排列分布形成所述换热管束200,因而热媒介质能够沿着多根笔直的所述换热管道210快速流动,进而使得热媒介质均匀分布、速度均匀、换热效率高且阻力较低,大大延长了多根所述换热管道21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换热管束200由多根所述换热管道210呈圆周式均布而成,各所述换热管道210的截面为圆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束200结构合理,可使热媒介质与多根所述换热管道210的管壁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烟气节能装置还包括多组扰流板500,多组所述扰流板500容置于所述换热腔110中并沿着所述换热筒体100的轴向分布,多组所述扰流板500与所述换热筒体100的内壁固定连接,多组所述扰流板500上开设有供所述换热管束200穿设的小孔。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换热腔110中设置多组所述扰流板500来对所述换热腔110中的冷媒介质起到阻隔作用,使冷媒介质在所述换热腔110内有所停留,进而使得冷媒介质与所述换热管束200充分接触,提高吸热性能,冷媒介质与所述换热管束200之间的换热时间更长,使得该烟气节能装置的热转换率大大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多组所述扰流板500相对于所述换热管束200垂直设置、或者多组所述扰流板500相对于所述换热管束200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40~6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多组所述扰流板500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换热管束200倾斜,能够对所述换热腔110内的冷媒介质产生扰流,进而更好地混合对流且增加换热流程,增大换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多组所述扰流板500成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换热腔110中,形成一蜿蜒的以供冷媒介质流通的流道,以使得冷媒介质与所述换热管束200充分接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组所述扰流板500结构设计巧妙,在上下间隔的结构下,可以大大增加冷媒介质在供冷媒介质流通的流道中的停留时间,大大提高热媒介质的换热效率,提高热量回收率,减少多次换热的必要,节省后道的热源补充,实用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热媒汇入座300与所述前端板120、以及所述热媒汇出座400与所述后端板130分别向外周延伸形成有挡圈600;所述热媒汇入座300与所述前端板120、以及所述热媒汇出座400与所述后端板130组装时,两组所述挡圈600相抵靠并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媒汇入座300与所述前端板120、以及所述热媒汇出座400与所述后端板130之间才用所述挡圈600配合螺栓固定的方式,具有安装快速、安装稳妥而安全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一种冷凝蒸汽锅炉,包括上述的烟气节能装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冷凝蒸汽锅炉通过应用上述的烟气节能装置,构成了对排出的热媒介质的残余热量进行有效回收的功能,因而排出的热媒介质的温度能够进一步降低,甚至实现烟气冷凝,放出汽化潜热,提高锅炉效率,同时锅炉进水温度升高,降低燃料耗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应用于锅炉设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筒体,所述换热筒体的内部中空形成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筒体的两端分别密封设置有前端板和后端板,所述换热筒体的两侧向外凸出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换热腔的冷媒介质进口和冷媒介质出口;
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容置于所述换热腔中,所述换热管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固定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换热管束内部的热媒流入口和热媒流出口;
热媒汇入座,所述热媒汇入座与所述前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热媒汇入座上开设有热媒汇入口,所述热媒汇入口与所述热媒流入口相连通;
以及热媒汇出座,所述热媒汇出座与所述后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热媒汇出座上开设有热媒汇出口,所述热媒汇出口与所述热媒流出口相连通;
其中,热媒介质从所述热媒汇入口及所述热媒流入口流入到所述换热管束内部,再由所述热媒流出口及所述热媒汇出口流出;而冷媒介质从所述冷媒介质进口流入到所述换热腔中与所述换热管束换热后,再由所述冷媒介质出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包括两根以上的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之间留有供冷媒介质流通的间隙;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上均匀分布有与所述换热管道数量相应的小孔,以形成所述热媒流入口和所述热媒流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换热管道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沿着所述换热筒体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换热筒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换热管道的轴线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由多根所述换热管道呈圆周式均布而成,各所述换热管道的截面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节能装置还包括多组扰流板,多组所述扰流板容置于所述换热腔中并沿着所述换热筒体的轴向分布,多组所述扰流板与所述换热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多组所述扰流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换热管束穿设的小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扰流板相对于所述换热管束垂直设置、或者多组所述扰流板相对于所述换热管束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40~6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扰流板成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换热腔中,形成一蜿蜒的以供冷媒介质流通的流道,以使得冷媒介质与所述换热管束充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媒汇入座与所述前端板、以及所述热媒汇出座与所述后端板分别向外周延伸形成有挡圈;所述热媒汇入座与所述前端板、以及所述热媒汇出座与所述后端板组装时,两组所述挡圈相抵靠并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
9.一种冷凝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烟气节能装置。
CN202120639890.6U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及冷凝蒸汽锅炉 Active CN214948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9890.6U CN214948967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及冷凝蒸汽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9890.6U CN214948967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及冷凝蒸汽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8967U true CN214948967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39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9890.6U Active CN214948967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及冷凝蒸汽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89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327A (zh) * 2022-03-09 2022-10-11 长沙理工大学 提高斯特林发动机外热源换热效果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327A (zh) * 2022-03-09 2022-10-11 长沙理工大学 提高斯特林发动机外热源换热效果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6118A (zh) 一种立式管板蒸发器
CN214948967U (zh) 一种烟气节能装置及冷凝蒸汽锅炉
CN106369805B (zh) 一种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及余热回收方法
CN201599788U (zh) 一种带夹套径向热管省煤器
CN106017164B (zh)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
CN104964483B (zh) 一种热回收型污水源热泵系统
CN212339199U (zh) 一种清洁高效回收利用热能的锅炉系统
CN204513350U (zh) 小水流汽封加热器
RU2563946C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CN102322624A (zh) 利用有机热载体炉烟气余热产生低压蒸汽的系统
CN207701210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105466234A (zh) 一种双回路水冷却的烟气冷凝器
CN202229154U (zh) 利用有机热载体炉烟气余热产生低压蒸汽的系统
CN218002263U (zh) 一种改进型换热器
CN218972625U (zh) 一种改良型蒸发器
CN220506757U (zh) 一种锅炉节能装置及锅炉
CN204829853U (zh) 贯流锅炉炉筒
CN218154807U (zh) 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
CN201666616U (zh) 冷凝间接换热供热系统
CN217817449U (zh) 热交换器及燃气热水装置
CN218723333U (zh) 导热油炉高效节能热交换器
CN213481074U (zh) 一种热力除氧器的乏汽回收利用装置
CN217516828U (zh) 一种干化余热回收预加热污泥干化系统
CN204535099U (zh) 真空锅炉
CN220397581U (zh) 烟气空气预热器及空气预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31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48, dacaopu Road, Hengl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Xianjin health beverage and Food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the second industrial zone, Hengl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XIANJIN HEALTH DRINKS FOO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