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4428U - 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4428U
CN214944428U CN202120795133.8U CN202120795133U CN214944428U CN 214944428 U CN214944428 U CN 214944428U CN 202120795133 U CN202120795133 U CN 202120795133U CN 214944428 U CN214944428 U CN 214944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fixedly connected
pressure tank
water
pressure j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951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立刚
李国辉
苗昆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951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4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4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4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涉及负压降水技术领域,包括负压罐、抽气孔、排沙孔、真空泵、集水总管、井点管、透明钢丝软管、压力表和水位观察表,所述透明钢丝软管的厚度为10mm,所述负压罐包括负压罐体,所述负压罐体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抽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器外表面上的转动轨道对外接臂进行转动,并利用外接臂上的搅拌杆对负压罐体底部的水源进行搅动,配合吸水口对底部集中的泥沙进行吸收,将集中起来后的泥沙通过过滤机构排放出去,具备对负压罐内部的泥沙进行排放出来的特点,解决抽水的时将泥沙吸入负压罐里面去,会造成泥沙的大量堆积,影响后期使用的问题,达到了对负压罐内部泥沙排放出去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水用负压罐,涉及负压降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
背景技术
隧道洞内真空井点降水是隧道施工中常用的辅助工艺,双侧壁加临时仰拱是大断面隧道常用的施工工法,但采用该工法在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也缩小了导洞内的工作空间,当需要从上导洞进行下导洞洞内真空降水,且上下导洞又需要同时施工时,传统工厂加工的负压罐在体积以及功能方面便不满足现场使用需求,采用断面为1/4圆的负压罐可保证圆弧面与隧道圆弧边墙尽可能靠近,保证了施工机械的操作空间,配置负压罐水位观测、排除泥沙孔等满足施工现场的使用功能,简单的加工工艺可满足现场加工。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负压罐在进行抽水的时候,会将水中的泥沙吸入负压罐的内部去,长时间的是吸入会造成泥沙的大量堆积,影响后期使用的问题;
2、传统的负压罐在进行排沙的时候会带出大量的水源,由于负压罐离抽水的地方比较近,在进行排沙的时候会导致大量的水源重新流进回去,增加了工作的负担,也会浪费大量工作时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负压罐内部的泥沙进行排放出来的特点,解决抽水的时候,会将水中的泥沙吸入负压罐的内部去,长时间的是吸入会造成泥沙的大量堆积,影响后期使用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负压罐在进行排沙的时候会使大量的水源重新流进回去,增加了工作的负担,也会浪费大量工作时间的问题,以达到在排沙的时候将水源进行过滤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包括负压罐、负压罐体、抽气孔、排沙孔、真空泵、集水总管、井点管、透明钢丝软管、压力表和水位观察表,所述透明钢丝软管的厚度为10mm,所述负压罐包括负压罐体,所述负压罐体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抽气孔,所述负压罐体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进气孔,所述负压罐体的左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排沙孔,所述排沙孔包括过滤机构,所述负压罐体的顶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压力表,所述进气孔和抽气孔材质为高频直焊钢管,所述高频直焊钢管的厚度为10mm。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外护壳,所述外护壳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表面上活动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网的内表面上,所述外护壳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横切口,所述外护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斜导水板,所述斜导水板为于横切口的下方,所述转杆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沙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转杆和过滤网之间的配合,对吸入进来的泥沙进行水源的过滤,通过斜导水板和横切口之间的配合,达到对过滤下来的水源进行引导出去。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负压罐体的内壁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负压罐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厚钢板,所述厚钢板的厚度为8mm,所述厚钢板的两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出水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器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转动轨道,所述转动轨道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外接臂,所述外接臂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器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水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搅拌杆和吸水口之间的配合,达到对水源进行搅拌,吸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水器包括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表面上活动连接有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机构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外表面上焊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厚度为100mm,所述排泥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法兰球阀,所述法兰球阀的厚度为100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网下表面上开设有槽孔,所述过滤网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梯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采用搅拌器、负压罐体、过滤机构、转动轨道、外接臂、搅拌杆和吸水口之间的配合,通过搅拌器外表面上的转动轨道对外接臂进行转动,并利用外接臂上的搅拌杆对负压罐体底部的水源进行搅动,配合吸水口对底部集中的泥沙进行吸收,将集中起来后的泥沙通过过滤机构排放出去,具备对负压罐内部的泥沙进行排放出来的特点,解决抽水的时候,会将水中的泥沙吸入负压罐的内部去,长时间的是吸入会造成泥沙的大量堆积,影响后期使用的问题,达到了对负压罐内部泥沙排放出去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采用负压罐体、驱动装置、外护壳、横切口、导沙盘和法兰球阀之间的配合,通过孔洞对负压罐体内部的水源进行导入,再通过驱动装置对对转杆进行转动,在转转动的过程中,配合过滤网对内部的泥沙进行过滤,在高速转动的时候将水源甩到外护壳的内壁上,水源在下落的时候通过斜导水板进行收集,再进过横切口排放出去,剩下的泥沙通过导沙盘进行收集,再通过启动法兰球阀将泥沙排放出去,具备了对泥沙进行水源过滤的特点,解决负压罐在进行排沙的时候会使大量的水源重新流进回去,增加了工作的负担,也会浪费大量工作时间的问题,以达到在排沙的时候将水源进行过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罐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法兰球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负压罐;
2、负压罐体;21、搅拌器;b1、转动轨道;b2、外接臂;b3、搅拌杆;b4、吸水口;22、厚钢板;
23、出水器;a1、导水管;a2、固定圈;a3、排水口;
3、抽气孔;
4、排沙孔;41、过滤机构;c1、外护壳;c2、驱动装置;c3、转杆;
c4、过滤网;c41、槽孔;c5、横切口;c6、导沙盘;
42、排泥管;43、法兰盘;44、法兰球阀;5、压力表;6、水位观察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包括负压罐1、负压罐体2、抽气孔3、排沙孔4、真空泵、集水总管、井点管、透明钢丝软管、压力表5和水位观察表6,透明钢丝软管的厚度为10mm,负压罐1包括负压罐体2,负压罐体2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抽气孔3,负压罐体2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进气孔,负压罐体2的左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排沙孔4,排沙孔4包括过滤机构41,负压罐体2的顶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压力表5,进气孔和抽气孔3材质为高频直焊钢管,高频直焊钢管的厚度为10mm。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真空泵抽取负压罐1内空气,管体内负压传递通过集水总管传递至井点管,使得井点管内压力低于管外压力,通过井点管壁的花孔进入井点管,之后在集水总管汇集进入负压罐1内,通过压力表5观察罐内压力,通过水管观测软管观察罐内水位及含沙量,负压罐1内有一定的储水高度,水中泥沙可进行一定的沉淀,高出排水管水位高度的水随真空泵的吸力进入真空泵内随即排除。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负压罐体2的内壁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器21,搅拌器21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出水孔,负压罐体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厚钢板22,厚钢板22的厚度为8mm,厚钢板22的两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出水器23,通过搅拌器21对负压罐体2内部的水源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对堆积的泥沙进行收集,过滤后通过出水器23将过滤下来的水源进行排放进行负压罐体2的内部去。
如图1-7所示,优选的,过滤机构41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排泥管42,排泥管42的外表面上焊接有法兰盘43,法兰盘43的厚度为100mm,排泥管4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法兰球阀44,法兰球阀44的厚度为100mm,当内部的泥沙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通过法兰球阀44开启将内部的泥沙排放出去。
实施例2
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搅拌器2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转动轨道b1,转动轨道b1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外接臂b2,外接臂b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搅拌杆b3,搅拌器2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水口b4,出水器23包括导水管a1,导水管a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圈a2,固定圈a2的内表面上活动连接有排水口a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搅拌器21外表面上的转动轨道b1对外接臂b2进行转动,并利用搅拌杆b3对负压罐体2底部的水源进行搅动,搅动水源的时候会产生旋涡,泥沙会因为旋转在旋涡的底部堆积,对水源中的泥沙进行集中,配合吸水口b4伸进堆积起来的泥沙中去,利用吸力对底部集中的泥沙进行吸收,吸收的时候会带走大量的水源,这些水源的内部会有大量的泥沙,通过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固定圈a2内表面上的排水口a3将过滤后的水源进行排放,排水口a3在排放的时候利用水的冲击力对负压罐体2内表面上边边角角的泥沙进行吹动,泥沙被吹动会随着水源的转动而进行堆积,再配合搅拌器21对搅动起来的泥沙在进行集中搅拌。
实施例3
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过滤机构41包括过滤网c4,过滤网c4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过滤孔,过滤机构41包括外护壳c1,外护壳c1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孔洞,孔洞的内表面上活动安装有驱动装置c2,驱动装置c2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杆c3,转杆c3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网c4的内表面上,过滤网c4下表面上开设有槽孔c41,过滤网c4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外护壳c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横切口c5,外护壳c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斜导水板,斜导水板为于横切口c5的下方,转杆c3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沙盘c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孔洞对负压罐体2内部的水源进行导入,再通过驱动装置c2对转杆c3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配合过滤网c4对内部的泥沙进行过滤,排干水源的泥沙会随着过滤网c4进行下滑,并且通过槽孔c41掉进导沙盘c6的内部去,水源在高速转动的时候会被甩到外护壳c1的内壁上,由于外护壳c1没有转动水源会因为重力的情况进行下坠,水源在下落的时候通过斜导水板进行收集,再进过横切口c5排放出去,剩下的泥沙通过导沙盘c6进行收集,再通过启动法兰球阀44将泥沙排放出去。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的工作原理。
如图1-7所示,将负压罐1安放到合适的位置,将管体内负压传递通过集水总管传递至井点管,通过真空泵抽取负压罐1内空气,水源会通过集水总管汇集负压罐1内,通过外部的水管观测软管观察罐内水位及含沙量,若含沙量过多的时候,通过搅拌杆b3对负压罐体2底部的水源进行搅动,对水源中的泥沙进行集中,配合吸水口b4伸进堆积起来的泥沙中去,利用吸力对底部集中的泥沙进行吸收,通过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固定圈a2内表面上的排水口a3将过滤后的水源进行排放,再配合搅拌器21对搅动起来的泥沙在进行集中搅拌,当负压罐1内部的水位达到了储水高度的时候,高出排水管水位高度的水随真空泵的吸力进入真空泵内随即排除出去。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包括负压罐(1)、负压罐体(2)、抽气孔(3)、排沙孔(4)、真空泵、集水总管、井点管、透明钢丝软管、压力表(5)和水位观察表(6),所述透明钢丝软管的厚度为10mm,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罐(1)包括负压罐体(2),所述负压罐体(2)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抽气孔(3),所述负压罐体(2)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进气孔,所述负压罐体(2)的左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排沙孔(4),所述排沙孔(4)包括过滤机构(41),所述负压罐体(2)的顶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压力表(5),所述进气孔和抽气孔(3)材质为高频直焊钢管,所述高频直焊钢管的厚度为10mm;
所述过滤机构(41)包括过滤网(c4),所述过滤网(c4)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过滤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1)包括外护壳(c1),所述外护壳(c1)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表面上活动安装有驱动装置(c2),所述驱动装置(c2)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杆(c3),所述转杆(c3)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网(c4)的内表面上,所述外护壳(c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横切口(c5),所述外护壳(c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斜导水板,所述斜导水板为于横切口(c5)的下方,所述转杆(c3)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沙盘(c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罐体(2)的内壁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器(21),所述搅拌器(21)的顶表面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负压罐体(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厚钢板(22),所述厚钢板(22)的厚度为8mm,所述厚钢板(22)的两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出水器(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2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转动轨道(b1),所述转动轨道(b1)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外接臂(b2),所述外接臂(b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搅拌杆(b3),所述搅拌器(2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水口(b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器(23)包括导水管(a1),所述导水管(a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圈(a2),所述固定圈(a2)的内表面上活动连接有排水口(a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1)的右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排泥管(42),所述排泥管(42)的外表面上焊接有法兰盘(43),所述法兰盘(43)的厚度为100mm,所述排泥管(4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法兰球阀(44),所述法兰球阀(44)的厚度为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c4)下表面上开设有槽孔(c41),所述过滤网(c4)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梯形。
CN202120795133.8U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 Active CN214944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5133.8U CN21494442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5133.8U CN21494442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4428U true CN214944428U (zh) 2021-11-30

Family

ID=8078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95133.8U Active CN21494442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44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2784A (zh) * 2022-10-11 2022-12-06 烟台市重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催化氧化除污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2784A (zh) * 2022-10-11 2022-12-06 烟台市重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催化氧化除污处理装置
CN115432784B (zh) * 2022-10-11 2024-04-30 烟台市重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催化氧化除污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44428U (zh) 一种新型隧道内降水用负压罐
CN214512908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周边传动刮吸泥机
CN108671686A (zh) 一种含尘气体净化用湿式除尘器
CN211340935U (zh) 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CN213061949U (zh) 一种旋流式藻水富集装备
CN210482419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09985144U (zh) 房屋建筑除尘装置
CN107165260A (zh) 一种雨水泵站的淤泥清洁方法
CN106587257A (zh) 一种往复式旋流除污系统
CN211799633U (zh) 一种防水施工用除尘装置
CN215538658U (zh) 一种建筑污水沉淀池清淤装置
CN21084538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周边传动吸刮泥机
CN107268161A (zh) 一种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
JPH0356241Y2 (zh)
CN209128111U (zh) 一种不易堵塞的污水处理罐
CN207161397U (zh) 一种泥浆自吸入装置
CN219218846U (zh) 一种河道治理清淤结构
CN207071561U (zh) 一种立式小仪表表盘除尘器
CN2544818Y (zh) 粉尘回收装置
CN210584090U (zh) 一种用于砂浆包装工厂的除尘装置
CN214168292U (zh)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前置除尘装置
CN220696840U (zh) 一种吸尘式大米加工吸壳装置
CN117065459B (zh) 一种汽水分离罐的导流装置
CN21473837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110106965A (zh) 市政排水工程沉泥井清淤装置及清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