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3343U - 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3343U
CN214943343U CN202023036909.2U CN202023036909U CN214943343U CN 214943343 U CN214943343 U CN 214943343U CN 202023036909 U CN202023036909 U CN 202023036909U CN 214943343 U CN214943343 U CN 214943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oor
handle
door inside
vehicle
buck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369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bo Hairui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369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3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3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3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包括:扣手底座,所述扣手底座设于所述车辆的门体内侧,所述扣手底座具有安装槽;手柄,所述手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其中,所述扣手底座和所述手柄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夜光涂层。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具有能够在车内较暗时发光,便于用户快速地找到扣手的位置而方便地打开车门,且外形美观等优点。

Description

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和具有所述车辆门内扣手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车门内开扣手一般集成到车门内板上,通过拉线连接门锁。当驾乘人员需要在车内开门时,只需拉动车门内开扣手,即可将车门解锁。但是,一些低配车型中,当车内光线较暗时,驾乘人员想要开门时常需要摸索一阵才能找到车门内开扣手的准确位置,这样给驾乘人员带来了不好的乘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门内扣手装置,该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具有能够在车内较暗时发光,便于用户快速地找到扣手的位置而方便地打开车门,且外形美观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车辆门内扣手装置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门内扣手装置,所述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包括:扣手底座,所述扣手底座设于所述车辆的门体内侧,所述扣手底座具有安装槽;手柄,所述手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其中,所述扣手底座和所述手柄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夜光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具有能够在车内较暗时发光,便于用户快速地找到扣手的位置而方便地打开车门,且外形美观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扣手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装饰圈,所述装饰圈沿所述底座本体的周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外边沿,所述底座本体和所述装饰圈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夜光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本体具有装饰区域,所述装饰区域涂覆有所述夜光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本体还设有分色槽,所述分色槽围绕所述装饰区域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色槽的深度大于0.5毫米且小于3毫米,所述分色槽的槽宽大于2毫米且小于4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柄、所述装饰圈和所述装饰区域均涂覆有颜色不同的所述夜光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夜光涂层包括:底漆层,所述底漆层涂覆于所述手柄和/或所述扣手底座的表面;夜光漆层,所述夜光漆层涂覆于所述底漆层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夜光涂层还包括:清漆层,所述清漆层涂覆于所述夜光漆层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柄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转动,所述车辆门内扣手装置还包括:用于常驱动所述手柄向所述锁定位置转动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手柄和所述扣手底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所述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具有能够在车内较暗时发光,便于用户快速地找到扣手的位置而方便地打开车门,且外形美观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车辆门内扣手装置1、扣手底座100、安装槽101、底座本体110、装饰圈120、装饰区域130、分色槽140、
手柄200、弹性件300、转轴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1。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1包括扣手底座100和手柄200。
扣手底座100设于车辆的门体内侧,扣手底座100具有安装槽101。手柄200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槽101内,其中,扣手底座100和手柄200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夜光涂层。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车辆门内扣手装置1通过拉线连接车门的门锁。当驾乘人员需要在车内打开车门时,只需拉动手柄200,即可将车门解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1,通过在扣手底座100和手柄200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夜光涂层。这样在光线充足时扣手装置1具有比较美观的外观,在车内光线较暗的时候,夜光涂层可以发光。由此,在驾乘人员需要打开车门时,可以方便准确地找到扣手装置1的位置,从而可以顺畅地打开车门,便于提高驾乘人员的乘车体验。
并且,相比在扣手装置设置灯光模块的方式,便于降低扣手装置1的成本,简化扣手装置1的设计和加工过程,降低扣手装置1的故障率升。相比在扣手装置粘贴夜光贴的方式,可以使扣手装置1与车内环境更加的融合统一,避免设置夜光贴带来的多余感和不协调感,可以起到美化汽车内饰的作用,便于提升车辆的外形美观性。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1具有能够在车内较暗时发光,便于用户快速地找到扣手的位置而方便地打开车门,且外形美观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1包括扣手底座100和手柄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扣手底座100包括底座本体110和装饰圈120,装饰圈120沿底座本体110的周向延伸且位于底座本体110的外边沿,底座本体110和装饰圈120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夜光涂层。这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选择夜光涂层的设置位置,以方便用户在昏暗的环境中快速地找到扣手装置1的位置。
可选地,底座本体110和装饰圈120分别设有夜光涂层,且两者的夜光涂层的颜色不同。
具体地,如图1所示,底座本体110具有装饰区域130,装饰区域130与安装槽101并排设置,装饰区域130位于扣手底座100的外表面,装饰区域130涂覆有夜光涂层。这样进一步方便用户在昏暗的环境中快速地找到扣手装置1的位置。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装饰区域130可以为平滑的表面区域,也可以设有凸起或内凹的装饰结构,例如可以设有凸出的字母或图案,如图1所示,装饰区域130具有ABCD字母形图案。
更为具体地,如图3所示,底座本体110还设有分色槽140,分色槽140围绕装饰区域130设置。这样可以对装饰区域130进行分隔,在对装饰区域130喷涂夜光涂层的时候,不仅便于对扣手底座100的其他部分进行遮盖,避免其他区域出现夜光漆,而且便于对装饰区域130进行喷漆操作,提高装饰区域130的喷涂效果。
具体而言,底座本体110设有分色槽140,可以实现一个零件上两种表面处理效果,即底座本体110的大面上为皮纹处理,夜间不发光,装饰区域130喷涂夜光漆层,夜晚发C色光,凸显出装饰区域130的造型特征,此造型特征可以给人有个性、独特、前卫等印象。
进一步地,分色槽140的深度h大于0.5毫米且小于3毫米,分色槽140的槽宽t大于2毫米且小于4毫米。具体地,分色槽140的深度可以为1.5毫米,分色槽140的槽宽可以为2.5-3毫米。这样可以使分色槽140具有合适的尺寸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200、装饰圈120和装饰区域130均涂覆有颜色不同的夜光涂层。这样便于提高夜光涂层的颜色的丰富性和美观性,从而提高扣手装置1的外形美观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柄200、装饰圈120和装饰区域130可以涂覆有颜色相同的夜光涂层。
具体地,夜光涂层包括底漆层和夜光漆层,底漆层涂覆于手柄200和/或扣手底座100的表面。夜光漆层涂覆于底漆层的表面。这样可以利用底漆提高夜光漆层与扣手装置1表面的连接效果,还可以使夜光漆层的蓄光效果更佳。
更为具体地,夜光涂层还包括清漆层,清漆层涂覆于夜光漆层的表面。这样便于提高白天等光线较好环境中扣手装置1的夜光涂层漆面的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手柄200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转动,车辆门内扣手装置1还包括弹性件300,弹性件300用于常驱动手柄200向锁定位置转动,弹性件300分别与手柄200和扣手底座100连接。这样在用户转动手柄200开门后,手柄200可以自动复位。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弹性件300用于常驱动手柄200向锁定位置转动”中的“常驱动”是指弹性件300始终提供驱动力,使手柄200始终具有向锁定位置移动的趋势,当没有外力时手柄200受到该驱动力的作用向锁定位置移动,直至手柄200移动到锁定位置。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手柄200与扣手底座100通过转轴400实现转动连接,手柄200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转动,弹性件300为扭簧,弹性件300套设在转轴400的外侧且分别与手柄200和扣手底座100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手柄200上涂覆夜光涂层,以做成夜光效果,具体实现步骤为,步骤一:将手柄200基材(一般为PC/ABS等注塑成型)进行除油、除污等表面处理;步骤二:在经过处理的基材上喷涂底漆,为使夜光漆蓄光效果更佳,可以喷涂亚克力系列白色(平光)底漆为底层;步骤三:喷涂色漆即夜光漆,颜色为A,遵从喷漆工艺,可以喷涂四层或更多,即随着漆膜厚度的增厚,蓄光效果更佳;步骤四:喷涂清漆。
在装饰圈120上涂覆夜光涂层,以做成夜光效果,具体实现步骤为,步骤一:将装饰圈120基材(一般为PC/ABS等注塑成型)进行除油、除污等表面处理;步骤二:在经过处理的基材上喷涂底漆,为使夜光漆蓄光效果更佳,可以喷涂亚克力系列白色(平光)底漆为底层;步骤三:喷涂色漆即夜光漆,颜色为B,遵从喷漆工艺,可以喷涂四层或更多,即随着漆膜厚度的增厚,蓄光效果更佳;步骤四:喷涂清漆。
在扣手底座100的装饰区域130涂覆夜光涂层,以做成夜光效果,可将扣手底座100整体做皮纹的表面处理,装饰区域130可设计为LOGO、特殊图案或文字,装饰区域130可布置在空间和人眼观察角度合适的位置。单独对装饰区域130进行喷漆处理,为实现效果更优,可在装饰区域130周围一圈设置分色槽140,对扣手底座100进行喷漆前将底座大面遮住,露出装饰区域130,然后进行喷漆。
具体地,将扣手底座100上的装饰区域130涂覆夜光涂层,以做成夜光效果,具体实现步骤为,步骤一:扣手底座100采用皮纹表面处理,注塑成型,此时生产出的基材件表面有皮纹(除装饰区域130部分);步骤二:将扣手底座100基材进行除油、除污等表面处理;步骤三:利用胶带或遮盖罩将分色槽140及扣手底座100大面遮住,露出装饰区域130;步骤四:对装饰区域130喷涂底漆,为使夜光漆蓄光效果更佳,可以喷涂亚克力系列白色(平光)底漆为底层;步骤五:喷涂色漆即夜光漆,颜色为C,遵从喷漆工艺,可以喷涂四层或更多,即随着漆膜厚度的增厚,蓄光效果更佳;步骤六:喷涂清漆。
待手柄200、装饰圈120和装饰区域130漆干之后,将其通过卡扣、弹性件300和转轴400等组装成扣手装置1。此时扣手装置1在夜间展现的效果为手柄200发A色光,装饰圈120发B色光,装饰区域130发C色光。当然,A、B、C可为同一颜色,也可为不同颜色。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1,车辆门内扣手装置1具有能够在车内较暗时发光,便于用户快速地找到扣手的位置而方便地打开车门,且外形美观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扣手底座,所述扣手底座设于所述车辆的门体内侧,所述扣手底座具有安装槽;
手柄,所述手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其中,所述扣手底座和所述手柄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夜光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底座包括:
底座本体和装饰圈,所述装饰圈沿所述底座本体的周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外边沿,所述底座本体和所述装饰圈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所述夜光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具有装饰区域,所述装饰区域涂覆有所述夜光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还设有分色槽,所述分色槽围绕所述装饰区域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色槽的深度大于0.5毫米且小于3毫米,所述分色槽的槽宽大于2毫米且小于4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所述装饰圈和所述装饰区域均涂覆有颜色不同的所述夜光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夜光涂层包括:
底漆层,所述底漆层涂覆于所述手柄和/或所述扣手底座的表面;
夜光漆层,所述夜光漆层涂覆于所述底漆层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夜光涂层还包括:
清漆层,所述清漆层涂覆于所述夜光漆层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可转动,所述车辆门内扣手装置还包括:
用于常驱动所述手柄向所述锁定位置转动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手柄和所述扣手底座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门内扣手装置。
CN202023036909.2U 2020-12-16 2020-12-16 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4943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36909.2U CN214943343U (zh) 2020-12-16 2020-12-16 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36909.2U CN214943343U (zh) 2020-12-16 2020-12-16 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3343U true CN214943343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4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36909.2U Active CN214943343U (zh) 2020-12-16 2020-12-16 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3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93694B1 (en) Non-electrical methods for illumination of airbag emblems
EP1722047B1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DE112010002578T5 (de) Verkleidungskomponente mit verborgener Angabe
DE102014110084A1 (de) Selektiv sichtbare Batterieladezustandsanzeiger für Außenverkleidungskomponenten
CN108602469B (zh) 被照明的标识徽记
CN106457634A (zh) 制造塑料‑机动车安装件的方法
US6082762A (en) Air bag cover having a decorative applique preform bonded thereto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07517686A (ja) 装飾製品の金型内ラミネーション
CN102416910A (zh) 车辆用发光装饰件
US20100167026A1 (en) Decorative products having depth of image
WO2018225029A1 (en) Selectively illuminable metallic looking trims and their methods of manufacture
US11628605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haped plastic part having a decorated surface
CN214943343U (zh) 车辆门内扣手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2727821U (zh) 塑料装饰部件
CN209700567U (zh) 一种透明车标装饰盖
CN207350139U (zh) 用于机动车大灯的遮盖盘片、车辆大灯和车辆
US10730453B2 (en) Garnish and vehicle door including the same
WO2004058541A3 (en) Color matched automotive trim and body part
CN102225678B (zh) 多层内雕、内绘、内镶式机动车内饰的水晶雕刻外壳
CN102218971B (zh) 一种内雕、内绘、外彩式机动车内饰的水晶雕刻外壳
CN201907239U (zh) 一种车用abs塑料外饰件的彩色涂层结构
CN102225679B (zh) 一种内雕、内绘式机动车内饰的水晶雕刻外壳
CN202062934U (zh) 一种内雕、内绘式机动车内饰的水晶雕刻外壳
CN202062935U (zh) 一种内雕、内绘、外彩式机动车内饰的水晶雕刻外壳
CN219096620U (zh) 一种车辆装饰照明总成和相应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5

Address after: 518000 Baoneng Center, No. 3008 Baoneng Nor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engbo Hairui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2, Changxin Industrial Park, east section of Tiangong 1st Road, ZhouLing Street office, Xinzhuang village, Qinhan new town, Xixian New District, Xianya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