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1174U - 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1174U
CN214941174U CN202121577126.7U CN202121577126U CN214941174U CN 214941174 U CN214941174 U CN 214941174U CN 202121577126 U CN202121577126 U CN 202121577126U CN 214941174 U CN214941174 U CN 214941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cast strip
apron body
brick
insertion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771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松
兰长安
邱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ongj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ongj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ongj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ongj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771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1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1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1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涉及后浇带的技术领域,包括两侧抵接在砖砌挡边上且覆盖在后浇带上的盖板本体,所述砖砌挡边设置有平行的两条,且盖板本体沿所述砖砌挡边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列有多块,所述盖板本体两侧转动连接有用于和所述砖砌挡边远离所述后浇带方向表面抵接的挡沿,所述挡沿厚度不大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厚度,所述挡沿可转动至和所述盖板本体相平行或相垂直状态并进行固定,所述挡沿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挡沿垂直于所述盖板本体时用于抵紧所述砖砌挡边的抵接件。本申请能够使得盖板本体堆叠收纳时可以减少空间的占用。

Description

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后浇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房建工程过程中,通常会设置后浇带来减由于地基的沉降和变形导致出现裂缝的可能,通常后浇带在建完六十天以上才可进行封闭,为使得后浇带内不易落物,通常会使用后浇带防护结构进行保护,例如后浇带盖板。
参照图6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包括位于后浇带1上方的盖板本体3,后浇带1两侧设置有平行的砖砌挡边2,盖板本体3覆盖在砖砌挡边2上且包括两侧的挡沿4,挡沿4和盖板本体3垂直设置且抵接或者靠近两条砖砌挡边2相背离的方向。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当盖板本体3使用完成可以收起以供下次使用,由于挡沿4的存在,使得盖板本体3在堆叠收纳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得盖板本体堆叠收纳时可以减少空间的占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包括两侧抵接在砖砌挡边上且覆盖在后浇带上的盖板本体,所述砖砌挡边设置有平行的两条,且盖板本体沿所述砖砌挡边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列有多块,所述盖板本体两侧转动连接有用于和所述砖砌挡边远离所述后浇带方向表面抵接的挡沿,所述挡沿厚度不大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厚度,所述挡沿可转动至和所述盖板本体相平行或相垂直状态并进行固定,所述挡沿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挡沿垂直于所述盖板本体时用于抵紧所述砖砌挡边的抵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挡沿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盖板本体的厚度,在不使用时,可以转动挡沿至和盖板本体平行的状态,方便进行收纳;当需要进行使用时,可以转动挡沿至和盖板本体垂直的状态,并锁定挡沿的位置,通过抵接件可以抵紧在砖砌挡边上,从而限制盖板本体的取出和移动。
可选的,所述盖板本体表面的两端开设有若干个插接槽,所述挡沿上固定连接有和所述插接槽数量对应且用于插接至所述插接槽内的插接块,所述插接槽底面靠近所述挡沿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插接块活动的活动孔,所述插接块两端固定连接有和所述挡沿长度方向一致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位于插接块靠近所述挡沿的一侧的位置,所述插接槽相向的两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旋转杆插接的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块插接至插接槽内,且使得旋转杆插接至所述长槽内,使得插接块和挡沿可以一起进行转动,通过设置活动孔,使得挡沿转动过程中插接块不易和盖板本体干涉。
可选的,所述插接块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第一螺栓,所述插接槽内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抵接沿至和所述盖板本体平行时,可以转动第一螺栓,使得第一螺栓螺纹连接至第一螺纹孔内,从而固定挡沿的位置,方便进行收纳。
可选的,当所述挡沿转动至竖直时,所述插接块两侧滑动连接有用于抵紧在所述盖板本体表面上的抵接杆,所述抵接杆可滑动收起至所述插接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杆抵接至盖板本体表面上,挡沿不易进行转动,不使用时可以将抵接杆收起至插接块内,不易影响插接块的转动。
可选的,所述插接块两侧开设有同轴的滑槽,所述抵接杆滑动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抵接杆可全部滑动至所述滑槽内,所述插接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抵接杆滑动的推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推动件可以使得抵接杆沿着滑槽进行滑动。
可选的,所述插接块远离所述挡沿的一端开设有和所述滑槽相连且为长条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抵接杆,所述推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抵接杆上且滑动在所述安装孔内的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动推杆在安装孔内滑动时,可以驱动抵接杆沿着滑孔进行移动。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相对的短边内壁上分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所述推杆为磁性金属材质,当所述推杆和所述第一磁片吸合时,所述抵接杆位于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和第一磁片或第二磁片吸合时,可以固定抵接杆的位置,使得抵接杆不易移动。
可选的,所述挡沿远离所述砖砌挡边的一侧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底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沉槽内插接有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可以抵紧在所述砖砌挡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沿和盖板本体垂直,并通过抵接杆限制转动时,可以转动第二螺栓抵接在砖砌挡边上,从而固定盖板本体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由于挡沿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盖板本体的厚度,在不使用时,可以转动挡沿至和盖板本体平行的状态,方便进行收纳;当需要进行使用时,可以转动挡沿至和盖板本体垂直的状态,并锁定挡沿的位置,通过抵接件可以抵紧在砖砌挡边上,从而限制盖板本体的取出和移动;
2.当抵接杆抵接至盖板本体表面上,挡沿不易进行转动,不使用时可以将抵接杆收起至插接内,不易影响插接块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相关技术中的后浇带防护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后浇带;2、砖砌挡边;3、盖板本体;31、插接槽;311、活动孔;312、第一螺纹孔;313、长槽;4、挡沿;41、插接块;411、第一通孔;412、滑槽;413、抵接杆;414、安装孔;415、推杆;416、第一磁片;417、第二磁片;418、第一螺栓;419、旋转杆;42、沉槽;43、第二螺纹孔;44、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包括覆盖在后浇带1表面上方的盖板本体3,后浇带1两侧砌有砖砌挡边2,可以用来挡水及作为模具,砖砌挡边2沿着后浇带1长度方向上布置。盖板本体3在两条砖砌挡边2长度方向上并排铺设。盖板本体3两端转动连接有挡沿4,两条挡沿4厚度小于盖板本体3的厚度,且可以转动至和盖板本体3平行状并固定,方便进行收纳,也可以转动时和盖板本体3垂直且位于砖砌挡边2远离后浇带1的一侧后固定,挡沿4上设置有用于抵紧在所述砖砌挡边2上的抵接件,通过抵接件可以限制盖板本体3的取出和位置的移动,起到保护后浇带1的作用。
参照图2和图3,盖板本体3靠近后浇带1长边侧的两端开设有若干个插接槽31,本申请以一个为例,插接槽31开设在盖板本体3表面的中部且贯穿盖板本体3一侧边沿,挡沿4中部开设有可适配插接至插接槽31内的插接块41,插接块41和靠近挡沿4的两侧卡接固定连接有旋转杆419,插接槽31相向的两侧壁上开设有供旋转杆419插接并进行转动的长槽313,从而使得挡沿4可以和盖板本体3相对转动,其中的一条长槽313贯穿盖板本体3侧壁,方便使用者连接挡沿4和盖板本体3。插接槽31底壁靠近盖板本体3边沿的位置开设有供插接块41进行转动的活动孔311,使得在挡沿4转动时,插接块41不易和盖板本体3干涉。
参照图3和图4,插接块41远离挡沿4的表面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411,第一通孔411内插接有第一螺栓418,插接槽31上开设有供第一螺栓418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312,当第一螺栓418和第一螺纹孔312螺纹连接时,挡沿4处于和盖板本体3平行的状态。
参照图3和图4,插接块41两侧滑动连接有抵接杆413,在转动挡沿4和盖板本体3垂直时,可以滑动抵接杆413抵接至盖板本体3上,从而限制插接块41的转动,使得挡沿4保持和盖板本体3垂直状。
插接块41包括两侧供抵接杆413滑动的滑槽412,抵接杆413可以全部收起至滑槽412内,不易影响插接块41的转动,滑槽412内壁沿长度方向上开设贯穿插接块41远离挡沿4表面的安装孔414,抵接杆413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在安装孔414内的推杆415,推杆415位于安装孔414内且未从安装孔414内穿出。安装孔414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片416和第二磁片417,推杆415为铁制,当推杆415滑动至和第一磁片416吸合时,抵接杆413位于滑槽412内,当推杆415和第二磁片417吸合时,抵接杆413部分伸出滑槽412。通过滑动推杆415可以移动抵接杆413的位置,且通过第一磁片416和第二磁片417使得抵接杆413的位置可以固定。
参照图4和图5,挡沿4远离砖砌挡边2的表面上开设有两个沉槽42,沉槽42远离开口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3,沉槽42内插接有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43内的第二螺栓44,第二螺栓44可以全部收起至挡沿4内。当转动挡沿4至和砖砌挡边2平行时,可以转动第二螺栓44抵紧在砖砌挡边2上,起到加固的作用,且盖板本体3不会轻易被取出或进行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盖板本体3时,将盖板本体3覆盖在砖砌挡边2上,使得挡沿4位于砖砌挡边2两侧,将第一螺栓418旋下,转动挡沿4,使得插接块41滑离插接槽31,当转动至挡沿4和盖板本体3垂直后,可以推动推杆415脱离第一磁片416并和第二磁片417吸合,使得抵接杆413从滑槽412滑出并可以抵接至盖板本体3表面,从而限制挡沿4的转动,转动第二螺栓44抵紧在砖砌挡边2上,从而限制盖板本体3的移动。同理可以将盖板本体3取下和收起。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包括两侧抵接在砖砌挡边(2)上且覆盖在后浇带(1)上的盖板本体(3),所述砖砌挡边(2)设置有平行的两条,且盖板本体(3)沿所述砖砌挡边(2)长度方向上均匀排列有多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3)两侧转动连接有用于和所述砖砌挡边(2)远离所述后浇带(1)方向表面抵接的挡沿(4),所述挡沿(4)厚度不大于所述盖板本体(3)的厚度,所述挡沿(4)可转动至和所述盖板本体(3)相平行或相垂直状态并进行固定,所述挡沿(4)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挡沿(4)垂直于所述盖板本体(3)时用于抵紧所述砖砌挡边(2)的抵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3)表面的两端开设有若干个插接槽(31),所述挡沿(4)上固定连接有和所述插接槽(31)数量对应且用于插接至所述插接槽(31)内的插接块(41),所述插接槽(31)底面靠近所述挡沿(4)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插接块(41)活动的活动孔(311),所述插接块(41)两端固定连接有和所述挡沿(4)长度方向一致的旋转杆(419),所述旋转杆(419)位于插接块(41)靠近所述挡沿(4)的一侧的位置,所述插接槽(31)相向的两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旋转杆(419)插接的长槽(3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41)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11),所述第一通孔(411)内穿设有第一螺栓(418),所述插接槽(31)内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418)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3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挡沿(4)转动至竖直时,所述插接块(41)两侧滑动连接有用于抵紧在所述盖板本体(3)表面上的抵接杆(413),所述抵接杆(413)可滑动收起至所述插接块(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41)两侧开设有同轴的滑槽(412),所述抵接杆(413)滑动在所述滑槽(412)内,且所述抵接杆(413)可全部滑动至所述滑槽(412)内,所述插接块(4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抵接杆(413)滑动的推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41)远离所述挡沿(4)的一端开设有和所述滑槽(412)相连且为长条状的安装孔(414),所述安装孔(414)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抵接杆(413),所述推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抵接杆(413)上且滑动在所述安装孔(414)内的推杆(4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14)相对的短边内壁上分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片(416)和第二磁片(417),所述推杆(415)为磁性金属材质,当所述推杆(415)和所述第一磁片(416)吸合时,所述抵接杆(413)位于所述滑槽(4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沿(4)远离所述砖砌挡边(2)的一侧开设有沉槽(42),所述沉槽(42)底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3),所述沉槽(42)内插接有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43)内的第二螺栓(44),所述第二螺栓(44)可以抵紧在所述砖砌挡边(2)上。
CN202121577126.7U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Active CN214941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7126.7U CN214941174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7126.7U CN214941174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1174U true CN214941174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74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77126.7U Active CN214941174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1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0174B (zh) Gxj地下连续墙橡胶隔水接头工具及其施工方法
US418616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building foundations
CN214941174U (zh) 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CN217760161U (zh) 一种后浇带防护结构
CN217438929U (zh) 一种移动式钢板桩定位导向装置
CN116572365A (zh) 装配式构造柱的施工模板及施工方法
CN110387875A (zh) 套铣接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US6394703B1 (en) Formation of capping beams for piles
JP2010248724A (ja) オープンシールド機
JP4520496B2 (ja) オープンシールド機
CN212802555U (zh) 一种用于叠合剪力墙c型洞口封模的加固装置
GB2553581A (en) Building component formation
CN104790668B (zh) 用于构造柱的引流浇筑工具
CN212375803U (zh) 一种河堤护坡
CN220451402U (zh) 一种用于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模板
CN218562405U (zh) 一种新型钢板止水带
JP3766423B2 (ja) 擁壁の構築方法
CN220619979U (zh) 一种土建施工用移动式支护装置
CN216586532U (zh) 带取土功能的打桩孔工具
CN201424171Y (zh) 保持原状土壤无流失地块迁移装置及其专用切刀
CN211622574U (zh) 一种混凝土建筑用钢模板
CN211736344U (zh) 一种墙体马牙槎的顶部浇筑模板
JP2006112100A (ja) オープンシールド機
JP3868959B2 (ja) 水路の構築方法
JP2002242151A (ja) コンクリート成形体の連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