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0824U -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0824U
CN214940824U CN202120425707.2U CN202120425707U CN214940824U CN 214940824 U CN214940824 U CN 214940824U CN 202120425707 U CN202120425707 U CN 202120425707U CN 214940824 U CN214940824 U CN 214940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page
fixedly connected
gear
water supply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57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佳梓
王甜
张�浩
魏娇娇
魏晨鸿
成然然
闫文霞
韩京森
张斌
蔡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 Jun
Zhongsha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4257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0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0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08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包括基板、上壳、套管防渗组件、排水管和管体限位组件,基板两方两侧均安装有螺栓,基板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上壳,上壳内表面安装有套管防渗组件,基板下方固定连接有管体限位组件,管体限位组件内表面设有排水管,通过拨动外环旋转来带动内环齿、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三号齿轮旋转,进而带动螺杆旋转,接着由螺杆上方的竖置螺帽的限位移动,来进行上下方向上的位移,从而使得竖置螺帽带动条杆块上下位移,而最后通过横置螺帽、连接螺柱来完成对排水管的对接,从而方便快捷的控制管体的伸缩露出长短,便于在固定位置中进行调节,避免管体滑脱可能,进行结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背景技术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工科学科中的一种,简称给排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般指的是城市用水供给系统、排水系统(市政给排水和建筑给排水),简称给排水。给水排水工程研究的是水的一个社会循环的问题。"给水":一所现代化的自来水厂,每天从江河湖泊中抽取自然水后,利用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手段将水净化为符合生产、生活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然后通过四通八达的城市水网,将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排水":一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把我们生产、生活使用过的污水、废水集中处理,然后干干净净的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这个取水、处理、输送、再处理、然后排放的过程就是给水排水工程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但现有的排水管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排水管防渗结构中具有采用吸水棉吸水后膨胀,推动塑料膜堵塞排水管漏水点的结构,但为了让漏出水液进入到吸水棉中,中间的塑料膜往往需要设置多个通孔,存在漏水点与通孔对照的可能,此时的吸水棉就会在膨胀下直接挤压渗透进排水管中,存在堵塞及破坏排水管道的可能,其次,排水管收于套管内部不便于控制其长度伸出,存在滑脱可能,需要进行结构控制,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包括基板、上壳、套管防渗组件、排水管和管体限位组件,所述基板两方两侧均安装有螺栓,所述基板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上壳,所述上壳内表面安装有套管防渗组件,所述基板下方固定连接有管体限位组件,所述管体限位组件内表面设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套管防渗组件还包括有套管、内槽、吸水树脂、防水塑料膜、扁状环,所述套管内表面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表面设有吸水树脂,所述吸水树脂一侧滑动连接有防水塑料膜,所述防水塑料膜一端固定连接有扁状环。
优选的,所述管体限位组件还包括有外环、内环齿、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三号齿轮、螺杆、竖置螺帽、条杆块、横置螺帽、连接螺柱,所述外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环齿,所述内环齿转动连接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下方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三号齿轮,所述三号齿轮中部上方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竖置螺帽,所述竖置螺帽上方固定连接有条杆块,所述条杆块上方固定连接有横置螺帽,所述横置螺帽内表面中部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柱。
优选的,所述扁状环外表面下方胶合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下方滑动连接有吻合槽。
优选的,所述扁状环外侧固定连接有小块塑料膜,所述小块塑料膜外表面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竖置螺帽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条杆块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上壳外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的管体限位组件通过拨动外环旋转来带动内环齿、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三号齿轮旋转,进而带动螺杆旋转,接着由螺杆上方的竖置螺帽的限位移动,来进行上下方向上的位移,从而使得竖置螺帽带动条杆块上下位移,而最后通过横置螺帽、连接螺柱来完成对排水管的对接,从而方便快捷的控制管体的伸缩露出长短,便于在固定位置中进行调节,避免管体滑脱可能,进行结构控制。
2. 本实用新型的套管防渗组件通过排水管的部分区域破损后渗透水液流出到内槽中,而后水液沿缝隙接触小块塑料膜,通过其通孔进入吸水树脂内部,使其膨胀,而后吸水树脂膨胀后推动防水塑料膜堵塞漏水点,防止水液继续渗透,同时,推动扁状环向下压紧,封锁渗透水液与吸水树脂之间的通道,防止出现漏水点与通孔对照的情况,避免吸水棉在膨胀下直接挤压渗透进排水管中,堵塞破坏排水管道的局面,使得排水管防渗结构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的防止排水管的渗透流出,避免结构损坏的风险发生,能够稳定良好的维持排水防渗工作。
3. 本实用新型的竖置螺帽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槽,通过限位结构使得竖置螺帽能够稳定的进行上下的直线运动,防止螺帽打滑自转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体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管防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板1、螺栓2、上壳3、套管防渗组件4、套管41、内槽42、吸水树脂43、防水塑料膜44、扁状环45、排水管5、管体限位组件6、外环61、内环齿62、一号齿轮63、二号齿轮64、三号齿轮65、螺杆66、竖置螺帽67、条杆块68、横置螺帽69、连接螺柱610、橡胶垫401、吻合槽402、小块塑料膜403、通孔404、限位块601、限位槽602、挡块6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包括基板1、上壳3、套管防渗组件4、排水管5和管体限位组件6,基板1两方两侧均安装有螺栓2,基板1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上壳3,上壳3内表面安装有套管防渗组件4,基板1下方固定连接有管体限位组件6,管体限位组件6内表面设有排水管5。
进一步地,套管防渗组件4还包括有套管41、内槽42、吸水树脂43、防水塑料膜44、扁状环45,套管41内表面设有内槽42,内槽42内表面设有吸水树脂43,吸水树脂43一侧滑动连接有防水塑料膜44,防水塑料膜44一端固定连接有扁状环45。
进一步地,管体限位组件6还包括有外环61、内环齿62、一号齿轮63、二号齿轮64、三号齿轮65、螺杆66、竖置螺帽67、条杆块68、横置螺帽69、连接螺柱610,外环61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环齿62,内环齿62转动连接有一号齿轮63,一号齿轮63下方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64,二号齿轮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三号齿轮65,三号齿轮65中部上方固定连接有螺杆66,螺杆66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竖置螺帽67,竖置螺帽67上方固定连接有条杆块68,条杆块68上方固定连接有横置螺帽69,横置螺帽69内表面中部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柱610。
进一步地,扁状环45外表面下方胶合连接有橡胶垫401,橡胶垫401下方滑动连接有吻合槽402。
进一步地,扁状环45外侧固定连接有小块塑料膜403,小块塑料膜403外表面设有通孔404。
进一步地,竖置螺帽67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1,限位块601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槽602。
进一步地,条杆块68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挡块603,挡块603与上壳3外表面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装置使用时,需要管体限位组件6工作安装,确保良好的管体位置控制,通过拨动外环61旋转来带动内环齿62、一号齿轮63、二号齿轮64、三号齿轮65旋转,进而带动螺杆66旋转,接着由螺杆66上方的竖置螺帽67的限位移动,来进行上下方向上的位移,从而使得竖置螺帽67带动条杆块68上下位移,而最后通过横置螺帽69、连接螺柱610来完成对排水管5的对接,从而方便快捷的控制管体的伸缩露出长短,便于在固定位置中进行调节,避免管体滑脱可能,进行结构控制。
其次由套管防渗组件4工作,通过排水管5的部分区域破损后渗透水液流出到内槽42中,而后水液沿缝隙接触小块塑料膜403,通过其通孔404进入吸水树脂43内部,使其膨胀,而后吸水树脂43膨胀后推动防水塑料膜44堵塞漏水点,防止水液继续渗透,同时,推动扁状环45向下压紧,封锁渗透水液与吸水树脂43之间的通道,防止出现漏水点与通孔对照的情况,避免吸水棉在膨胀下直接挤压渗透进排水管中,堵塞破坏排水管道的局面,使得排水管防渗结构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的防止排水管的渗透流出,避免结构损坏的风险发生,能够稳定良好的维持排水防渗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包括基板(1)、上壳(3)、套管防渗组件(4)、排水管(5)和管体限位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两方两侧均安装有螺栓(2),所述基板(1)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上壳(3),所述上壳(3)内表面安装有套管防渗组件(4),所述基板(1)下方固定连接有管体限位组件(6),所述管体限位组件(6)内表面设有排水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防渗组件(4)还包括有套管(41)、内槽(42)、吸水树脂(43)、防水塑料膜(44)和扁状环(45),所述套管(41)内表面设有内槽(42),所述内槽(42)内表面设有吸水树脂(43),所述吸水树脂(43)一侧滑动连接有防水塑料膜(44),所述防水塑料膜(44)一端固定连接有扁状环(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限位组件(6)还包括有外环(61)、内环齿(62)、一号齿轮(63)、二号齿轮(64)、三号齿轮(65)、螺杆(66)、竖置螺帽(67)、条杆块(68)、横置螺帽(69)和连接螺柱(610),所述外环(61)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环齿(62),所述内环齿(62)转动连接有一号齿轮(63),所述一号齿轮(63)下方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64),所述二号齿轮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三号齿轮(65),所述三号齿轮(65)中部上方固定连接有螺杆(66),所述螺杆(66)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竖置螺帽(67),所述竖置螺帽(67)上方固定连接有条杆块(68),所述条杆块(68)上方固定连接有横置螺帽(69),所述横置螺帽(69)内表面中部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柱(6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状环(45)外表面下方胶合连接有橡胶垫(401),所述橡胶垫(401)下方滑动连接有吻合槽(4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状环(45)外侧固定连接有小块塑料膜(403),所述小块塑料膜(403)外表面设有通孔(40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置螺帽(67)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1),所述限位块(601)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槽(60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杆块(68)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挡块(603),所述挡块(603)与上壳(3)外表面固定连接。
CN202120425707.2U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Active CN214940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5707.2U CN214940824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5707.2U CN214940824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0824U true CN214940824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97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5707.2U Active CN214940824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08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0616B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污泥处理设备
CN101748913A (zh) 一种水池自动排污方法及其排污系统
CN21494082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CN210827781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造用的紧急排水装置
CN204590215U (zh) 一种雨洪紧急泄洪系统
CN20798800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214194756U (zh) 一种可以回收建筑外水的建筑防水结构
CN104131538B (zh) 自动防洪排涝灌溉装置
CN112723443A (zh) 一种水厂污水处理再循环用防渗透装置
CN204848448U (zh) 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1888333A (zh) 循环水冲厕
CN205478547U (zh) 一种节能环保自吸泵u形防空转装置
CN220249088U (zh) 一种排水管智能调节阀装置
CN220849623U (zh) 注水井井口及阀门防冻器
CN21818450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管理用灌溉装置
CN204959696U (zh) 橡胶坝自溃保护装置
CN214093361U (zh) 一种建筑物给排水管道穿板固定结构
CN213653388U (zh) 一种带有液压封闭的水闸
CN219033305U (zh) 一体化防冻水源井
CN114873666B (zh) 一种环境工程废水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CN216766177U (zh) 一种基于水位智能监测的水利工程用自主排水装置
CN112983830B (zh) 船载抢险排涝泵
CN214734251U (zh) 一种带自启停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导轨
CN214194403U (zh) 一种智控型防洪排涝灌溉装置
CN215162006U (zh) 一种多层生态滤床净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6

Address after: Floor 3, Building 1, Yard 3, Karamay West Road, Sayback District,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00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4, Building 1, No. 91 Tishu Middle Road, Lingyun Community, Gushu Town, Dangtu County,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243100

Patentee before: Su Ju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6

Address after: Room 304, Building 1, No. 91 Tishu Middle Road, Lingyun Community, Gushu Town, Dangtu County,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243100

Patentee after: Su Jun

Address before: 050000 No. 210, Zhonghua South Street, Qiaodong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 Tianti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