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33475U - 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33475U
CN214933475U CN202120710201.6U CN202120710201U CN214933475U CN 214933475 U CN214933475 U CN 214933475U CN 202120710201 U CN202120710201 U CN 202120710201U CN 214933475 U CN214933475 U CN 214933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oller
idler
barre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02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成
马伊
梁文斌
刘国刚
张寅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102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33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33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33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涉及托辊技术领域,托辊筒体为非金属材料的挤出成型件并包括:筒本体,为中空筒状;和多个加强结构,一体形成于筒本体的内周壁上,多个加强结构沿筒本体的周向布置并沿托辊筒体的轴向延伸。加强结构可包括从筒本体的内周壁径向向内伸出并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条形加强肋板,多个条形加强肋板沿托辊筒体的周向等间隔布置。条形加强肋板的径向伸出端可沿周向两端反向伸出以形成加强翼板。本实用新型的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运行能耗低且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辊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背景技术
托辊作为皮带运输机重要的组成部件,起到支承皮带的作用,以便于皮带运输机运送物料。托辊的自重越大,在运行时消耗的能量就越大。传统托辊通常为金属材质托辊或树脂托辊,金属材质虽然性能优异,但是自身密度较大,导致托辊自重也较大,运行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该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运行能耗低且制造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辊筒体,该托辊筒体为非金属材料的挤出成型件并包括:
筒本体,为中空筒状;和
多个加强结构,一体形成于筒本体的内周壁上,多个加强结构沿筒本体的周向布置并沿托辊筒体的轴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辊筒体的材质可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或热塑性树脂。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结构可包括从筒本体的内周壁径向向内伸出并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条形加强肋板,多个条形加强肋板沿托辊筒体的周向等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条形加强肋板的径向伸出端可沿周向两端反向伸出以形成加强翼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加强翼板可沿周向延伸并相互连接以形成与筒本体径向间隔的加强内圆筒。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托辊,该托辊包括:
上述的托辊筒体;
轴承座,嵌设于托辊筒体的端部筒腔中并内设轴向贯穿的轴承容置腔,
轴承,嵌设于轴承容置腔中;和
辊筒轴,穿设于轴承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辊还可包括:
端盖,固定套装于辊筒轴的端部;和
挡圈,套设于辊筒轴上并分别布置在端盖的轴向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的端盖轴向外端部径向向外延伸并从外侧封盖轴承容置腔的端部开口,端盖轴向外端部和轴承座的轴承座轴向外端部之间形成有密封插接环槽结构,密封插接环槽结构包括多个沿径向间隔设置的环槽和插接于环槽中并与环槽间隙配合的环状凸起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承座可包括从轴承座的轴承座轴向外端部径向向外延伸并用于止挡托辊筒体的筒端部的轴承座筒端止挡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皮带输送机,该皮带输送机包括上述的托辊。
本实用新型的托辊的托辊筒体为非金属材质的挤出成型件,自重一般相较于金属材质的托辊筒体轻,可降低皮带输送机的整体能耗。此外,托辊筒体通过挤出成型的方式制造,可实现托辊筒体的长度方向的柔性制造,实现一套成型模具可制造多种长度尺寸的托辊筒体,大大节省了托辊筒体的制造成本。并且,托辊筒体的筒本体的内周壁上可在挤出成型的制造过程中一体成型出多个加强结构,多个加强结构沿筒本体的周向布置并沿托辊筒体的轴向延伸,如此,有效加强了非金属材质的托辊筒体的结构强度,使得托辊筒体受力时不易变形,也使得在采用诸如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的辊筒主体的厚度较薄时仍能满足正常工作所需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托辊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托辊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展示了应用第一实施例的托辊筒体的一种托辊的剖视图;图4展示了应用第一实施例的托辊筒体的另一种托辊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I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托辊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托辊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托辊
1 托辊筒体 11 筒本体
111 筒端部 112 条形加强肋板
113 加强翼板 114 加强内圆筒
2 轴承座 21 轴承容置腔
22 轴承座轴向内端部 23 轴承座轴向外端部
24 轴承座外圈止挡部 25 轴承座筒端止挡部
3 轴承 31 轴承内圈
32 轴承外圈 4 辊筒轴
5 端盖 L 筒体轴线
52 端盖轴向外端部 6 弹性预紧件
7 密封插接环槽结构 8 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托辊筒体1、托辊100和皮带输送机,该托辊筒体1、托辊100和皮带输送机运行能耗低且便于制造。
现有的非金属材质的托辊筒体多为采用注塑成型加工,在长径比较大的托辊筒体时,由于筒体周壁的厚度较小且长度较大,对注塑开模及注塑工艺均需要较高的要求,故长径比较大的托辊筒体的制造难度大且制造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托辊100的托辊筒体1为非金属材质的挤出成型件,自重一般相较于金属材质的托辊筒体轻,可降低皮带输送机的整体能耗。此外,托辊筒体1通过挤出成型的方式制造,可实现托辊筒体1的长度方向的柔性制造,实现一套成型模具可制造多种长度尺寸的托辊筒体1,大大节省了托辊筒体1的制造成本。并且,托辊筒体1的筒本体11的内周壁上可在挤出成型的制造过程中一体成型出多个加强结构,多个加强结构沿筒本体的周向布置并沿托辊筒体1的轴向延伸,如此,有效加强了非金属材质的托辊筒体1的结构强度,使得托辊筒体1受力时不易变形,也使得在采用诸如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托辊筒体1的厚度较薄时仍能满足正常工作所需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托辊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也使得托辊筒体1能进一步降低自身自重,降低整机运行的能耗。
如图1、图2和图6至图9所示,托辊筒体1包括呈中空筒状的筒本体11和多个加强结构,多个加强结构一体形成于筒本体11的内周壁上,多个加强结构沿筒本体11的周向布置并沿托辊筒体1的轴向延伸。由于托辊筒体1为挤出成型件,托辊筒体1的加强结构沿筒本体11的轴向延伸且横截面形状相同。其中,加强结构的形成可多种多样,以下将举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托辊筒体1中,加强结构可包括条形加强肋板112,条形加强肋板112从筒本体11的内周壁径向向内伸出并沿轴向延伸,这样,在托辊筒体1受力时,多个条形加强肋板112可沿轴向方向分担受力,使得托辊筒体1受力时不易变形,也使得在采用诸如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托辊筒体1的厚度较薄时仍能满足正常工作所需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托辊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此外,多个条形加强肋板112沿托辊筒体的周向等间隔布置,可使得托辊筒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更好,各部位的受力也更均衡。
可选地,在第二实施例的托辊筒体1中,如图6和图7所示,条形加强肋板112包括连接在筒本体11的内周壁上的径向连接端和径向伸出端,条形加强肋板112的径向伸出端可沿周向两端反向伸出以形成加强翼板113,如此,可有效加强条形加强肋板112的径向伸出端的结构强度,防止条形加强肋板112的径向伸出端因应力集中而开裂失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托辊筒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
可选地,在第三实施例的托辊筒体1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加强翼板113沿周向延伸并相互连接以形成与筒本体11径向间隔的加强内圆筒114。如图8和图9所示,托辊筒体1包括筒本体11、多个条形加强肋板112以及加强内圆筒114,多个条形加强肋板112沿周向等间隔布置并从筒本体11的内周壁径向向内伸出,加强内圆筒114与筒本体11径向间隔且同心布置,加强内圆筒114通过多个条形加强肋板112连接在筒本体11上。双层筒体的托辊筒体1的结构强度更好,整体结构也更加稳定可靠。
当然,除了上述三种实施例外,托辊筒体1的加强结构的横截面形状可多种多样,例如加强结构的横截面形状可为三角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等,本申请不限于此。
在皮带输送机的运行过程中,当托辊卡死时,皮带与托辊的滑动摩擦快速生热,金属材质的托辊筒体的强度高且耐温性远高于皮带,容易导致高价值的皮带最终烧毁。故在一些实施例中,托辊筒体1的材质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或热塑性树脂,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或热塑性树脂不耐高温,如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110℃,皮带运输机在正常运行时温度为60℃左右,当托辊卡死时,皮带与托辊的滑动摩擦快速生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或热塑性树脂的托辊筒体1可迅速塌陷,从而可达到保护高价值的皮带的目的。
此外,采用树脂材料时,虽然树脂材料自身密度小,但机械性能较差,导致在满足设计要求时,其自重也非常大,而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则同时具备机械性能优异及密度低的优点,采用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托辊时,既可有效降低皮带运输机运行时的能耗,还可达到有效保护皮带的目的,使得皮带输送机整体更加稳定可靠。
其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可为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中的热塑性材料可为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龙、聚苯硫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相应地,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托辊,该托辊包括上述的托辊筒体1、轴承座2、轴承3以及辊筒轴4。轴承座2嵌装于托辊筒体1的端部筒腔中并内设轴向贯穿的轴承容置腔21,轴承3嵌设于轴承容置腔21中,辊筒轴4穿设于轴承3中。
可选地,轴承座2的材质也可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或热塑性树脂,从而实现托辊100整体大幅度减重,进一步降低皮带运输机运行时的能耗。当然,轴承座2的材质也可为金属材质,本申请不限于此。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该托辊100包括托辊筒体1、轴承座2、轴承3、辊筒轴4和端盖5。托辊筒体1为中空筒体,托辊筒体1的筒腔沿轴向贯通并包括中部筒腔和位于两端的端部筒腔,轴承座2设有两个并对应嵌装于托辊筒体1的两个端部筒腔中,轴承座2内设轴向贯通的轴承容置腔21。两个轴承3通过轴承外圈32分别对应嵌设于两个轴承座2的轴承容置腔21中,辊筒轴4穿设于轴承3中,辊筒轴4的两端分别穿设于轴承3的轴承内圈31中,端盖5为两个且对应固定套装于辊筒轴4的两个端部上。如此,托辊筒体1和辊筒轴4之间通过轴承3形成可转动连接,即辊筒轴4、端盖5以及轴承3的轴承内圈31相对于筒体轴线L固定,托辊筒体1、轴承座2以及轴承外圈32相对于筒体轴线L旋转,从而皮带输送机的皮带可套装在托辊筒体1的外周部上进行传动。
可选地,端盖5包括朝向轴承3的轴承内圈31延伸的端盖内圈止挡部51,端盖5的材质也可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或热塑性树脂,从而实现托辊100整体大幅度减重,进一步降低皮带运输机运行时的能耗。当然,端盖5的材质也可为金属材质,本申请不限于此。
其中,轴承座2与轴承3之间可采用过盈配合;轴承3与辊筒轴4之间可采用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托辊筒体1与轴承座2之间可采用过盈配合,或者托辊筒体1与轴承座2之间的结合部还可增加胶结;端盖5与辊筒轴4之间可采用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或者端盖5与辊筒轴4之间的结合部还可增加胶结。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轴承座2可包括轴承座外圈止挡部24,轴承座外圈止挡部24从轴承座2的轴承座轴向内端部22径向向内延伸,轴承3设置在轴承座外圈止挡部24与端盖5的端盖内圈止挡部51之间。如此,可通过轴承座外圈止挡部24对轴承3的轴承外圈32进行止挡,进而将轴承3的位置进行限定。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端盖5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挡圈8,挡圈8套设于辊筒轴4上,辊筒轴4上对应设有周向挡圈卡槽,如此,挡圈8布置在端盖5的轴向两端并对应卡设于周向挡圈卡槽中,可将端盖5稳定固定在辊筒轴4上。
可选地,如图5所示,轴承座2可包括用于止挡托辊筒体1的筒端部111的轴承座筒端止挡部25,轴承座筒端止挡部25从轴承座2的轴承座轴向外端部23径向向外延伸。如图5所示,轴承座筒端止挡部25是从轴承座2的轴承座轴向外端部23倾斜地径向向外延伸而形成的,轴承座筒端止挡部25盖设于筒端部111上,不仅有效增强了托辊100的筒腔的密封性,防止尘埃进入托辊100的筒腔中,还将轴承座2沿轴向固定在托辊筒体1的筒端部111上,防止轴承座2朝向筒腔内移动,使得托辊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端盖5的端盖轴向外端部52径向向外延伸并从外侧封盖轴承容置腔21的端部开口,如此,可防止尘埃进入托辊100的筒腔中。端盖轴向外端部52和轴承座2的轴承座轴向外端部23之间形成有密封插接环槽结构7,密封插接环槽结构7包括多个沿径向间隔设置的环槽和插接于环槽中并与环槽间隙配合的环状凸起部,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端盖5和轴承座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如图4和图5所示,端盖5的端盖轴向外端部52径向向外延伸并形成有多个沿径向间隔设置的环槽,轴承座2的轴承座轴向外端部23形成有能插接与环槽中的多个环状凸起部,多个环状凸起部与环槽间隙配合。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皮带输送机,该皮带输送机包括上述的托辊100和皮带,皮带套装在托辊筒体1的外部。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该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运行能耗低且便于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托辊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筒体(1)为非金属材料的挤出成型件并包括:
筒本体(11),为中空筒状;和
多个加强结构,一体形成于所述筒本体(11)的内周壁上,多个所述加强结构沿所述筒本体(11)的周向布置并沿所述托辊筒体(1)的轴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筒体(1)的材质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或热塑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从所述筒本体(11)的内周壁径向向内伸出并沿轴向延伸的条形加强肋板(112),多个所述条形加强肋板(112)沿所述托辊筒体的周向等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辊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加强肋板(112)的径向伸出端沿周向两端反向伸出以形成加强翼板(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辊筒体,其体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翼板(113)沿周向延伸并相互连接以形成与所述筒本体(11)径向间隔的加强内圆筒(114)。
6.一种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100)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托辊筒体(1);
轴承座(2),嵌设于所述托辊筒体(1)的端部筒腔中并内设轴向贯穿的轴承容置腔(21),
轴承(3),嵌设于所述轴承容置腔(21)中;和
辊筒轴(4),穿设于所述轴承(3)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100)还包括:
端盖(5),固定套装于所述辊筒轴(4)的端部;和
挡圈(8),套设于所述辊筒轴(4)上并分别布置在所述端盖(5)的轴向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的端盖轴向外端部(52)径向向外延伸并从外侧封盖所述轴承容置腔(21)的端部开口,所述端盖轴向外端部(52)和所述轴承座(2)的轴承座轴向外端部(23)之间形成有密封插接环槽结构(7),所述密封插接环槽结构(7)包括多个沿径向间隔设置的环槽和插接于所述环槽中并与所述环槽间隙配合的环状凸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包括从所述轴承座(2)的轴承座轴向外端部(23)径向向外延伸并用于止挡所述托辊筒体(1)的筒端部(111)的轴承座筒端止挡部(25)。
10.一种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托辊(100)。
CN202120710201.6U 2021-04-07 2021-04-07 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Active CN214933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0201.6U CN214933475U (zh) 2021-04-07 2021-04-07 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0201.6U CN214933475U (zh) 2021-04-07 2021-04-07 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33475U true CN214933475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47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0201.6U Active CN214933475U (zh) 2021-04-07 2021-04-07 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334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0014A (zh) * 2021-12-31 2022-04-22 无锡市迈科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输送带支撑辊轮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0014A (zh) * 2021-12-31 2022-04-22 无锡市迈科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输送带支撑辊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2380B2 (en) Tapered roller bearing
CN214933475U (zh) 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CN104838155B (zh) 两件式的球轴承保持架以及具有这种轴承保持架的球轴承
US7524116B2 (en) Cage for tapered ball bearings
JP6055357B2 (ja) 円錐ころ軸受用樹脂製保持器
US9415656B2 (en) Synthetic resin-made slide bearing
US20070189651A1 (en) Cage for inclined ball bearings
CN203670482U (zh) 轮毂轴承外圈
US9239081B2 (en) Synthetic resin-made sliding bearing
CN206456864U (zh) 托辊
CN101960185B (zh) 密封件
CN214988254U (zh) 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CN219312493U (zh) 一种电池包铝合金箱体用的复合衬套
CN102803763A (zh) 悬架挡块和装配有这种挡块的机动车辆
CN215796579U (zh) 拼接托辊筒体、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CN214933477U (zh) 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CN214933476U (zh) 静音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KR20130037677A (ko) 지엽류 반송용 롤러
CN203670487U (zh) 汽车零部件的外圈锻件体
CN219082084U (zh) 一种轻量化注塑轴承保持器及轴承
JP7105697B2 (ja) 滑り軸受
CN207549847U (zh) 一种轮毂组件及车轮
CN216612824U (zh) 托辊和皮带输送机
CN208966851U (zh) 扭力胶芯
CN219082083U (zh) 一种注塑轴承保持架及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