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30971U - 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30971U
CN214930971U CN202120176976.XU CN202120176976U CN214930971U CN 214930971 U CN214930971 U CN 214930971U CN 202120176976 U CN202120176976 U CN 202120176976U CN 214930971 U CN214930971 U CN 214930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bottom plate
power engineering
laminating devic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69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世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Juchen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Juchen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Juchen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Juchen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769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30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30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30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包括转盖和底板,所述转盖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转盖上开设有内腔,内腔的底部呈开口设置,且内腔的两侧分别设有旋转电机和固定轴,在旋转电机的转轴和固定轴上通过辊轴安设有反光膜,且内腔的另一侧设有盖板,转盖的外壁上设有按钮,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凹槽且底板内呈空腔结构,凹槽的两侧在底板的内壁之间均焊有导杆,两侧导杆的一侧均通过导块滑动设有调节板,调节板通过滑块滑动于凹槽内。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既方便又快捷,而且对于少量化的贴膜需求,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20世纪以后,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20世纪出现的大型电力系统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诸环节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空间跨度最广、时间协调严格、层次分工极复杂的实体工程系统。
在电力工程涉及的各个领域内,有些危险设备需要张贴反光膜来提高其警示效果,但是现有的反光膜贴合工作都是使用的贴膜机,但所需张贴反光膜的设备并不多,使用贴膜机有点大材小用,而且成本较高,因此亟需一种装置来解决所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包括转盖和底板,所述转盖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转盖上开设有内腔,内腔的底部呈开口设置,且内腔的两侧分别设有旋转电机和固定轴,在旋转电机的转轴和固定轴上通过辊轴安设有反光膜,且内腔的另一侧设有盖板,转盖的外壁上设有按钮;
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凹槽且底板内呈空腔结构,凹槽的两侧在底板的内壁之间均焊有导杆,两侧导杆的一侧均通过导块滑动设有调节板,调节板通过滑块滑动于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转盖的一端端壁上以及底板的上表面一侧均焊接有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之间通过轴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螺丝固定在内腔的外壁上,且旋转电机的转轴位于内腔内,所述固定轴焊接在内腔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与固定轴等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两个限位槽,限位槽内均嵌有轴承,辊轴的端部转动位于轴承内。
优选的,所述辊轴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旋转电机的转轴以及固定轴均与定位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在其端壁上焊有所述导块,导块滑动位于导杆上,且导块的下方在导杆上套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两侧侧壁上均焊有滑块,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组竖向的滑槽,滑块滑动位于滑槽的内壁之间,且滑块的底壁和滑槽的底壁之间焊有弹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开合式的贴合装置,将工件置于一侧,然后按压另一侧,使反光膜贴于工件表面,从而达到贴膜的效果,既方便又快捷,而且对于少量化的贴膜需求,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的反光膜安装示意图。
图中:1转盖、11内腔、12盖板、13固定轴、14旋转电机、2底板、21凹槽、22导杆、23滑槽、3调节板、31滑块、32导块、4反光膜、41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包括转盖1和底板2,转盖1的一端端壁上以及底板2的上表面一侧均焊接有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之间通过轴连接固定,转盖1上开设有内腔11,内腔11的底部呈开口设置,且内腔11的两侧分别设有旋转电机14和固定轴13,固定轴13的目的在于方便辊轴41转动,而旋转电机14的设置则是为了方便带动另一个辊轴41转动,从而驱使反光膜4进行交替,在旋转电机14的转轴和固定轴13上通过辊轴41安设有反光膜4(反光膜4有黏性的一面朝开口方向),且内腔11的另一侧设有盖板12,转盖1的外壁上设有按钮;
底板2上开设有凹槽21且底板2内呈空腔结构,凹槽21的两侧在底板2的内壁之间均焊有导杆22,其对导块32有导向作用,两侧导杆22的一侧均通过导块32滑动设有调节板3,对工件其支撑作用,调节板3通过滑块31滑动于凹槽21内。
进一步的,旋转电机14通过螺丝固定在内腔11的外壁上,且旋转电机14的转轴位于内腔11内,固定轴13焊接在内腔11的内壁上,旋转电机14的转轴与固定轴13等长,盖板12上开设有两个限位槽,限位槽内均嵌有轴承,以便于辊轴41与盖板12之间转动连接,辊轴41的端部转动位于轴承内,辊轴41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旋转电机14的转轴以及固定轴13均与定位槽相适配。
进一步的,调节板3的一端在其端壁上焊有导块32,可带动调节板3上下调节,导块32滑动位于导杆22上,且导块32的下方在导杆22上套设有弹簧。
进一步的,调节板3的两侧侧壁上均焊有滑块31,滑块31是为了对调节板3进行辅助导向,凹槽2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组竖向的滑槽23,对滑块31有导向限位的作用,滑块31滑动位于滑槽23的内壁之间,且滑块31的底壁和滑槽23的底壁之间焊有弹簧。
本实施例中,首先,将转盖2向上转动,并将反光膜4安装于内腔11内,安装时,将其套于图2右侧的辊轴41上,并手动拉展开来绕在图2左侧的辊轴41上,再将盖板12取出,将两个辊轴41照图2的位置插于转轴和固定轴13上,然后再将盖板12的轴承对准辊轴41插于内腔11内固定住;
接着,将需要贴膜的工件置于凹槽21内的调节板3上,然后按下按钮,旋转电机14启动,并带动反光膜4收卷一圈(即图2左侧的辊轴41将右侧辊轴41上的反光膜4拉出),然后手动向下压动转盖1,使其压于工件表面,下压时,导块32下方的弹簧以及滑块31下方的弹簧均施加阻力,对调节板3向上顶起,从而使得转盖1与工件表面接触时,将反光膜4粘贴在工件表面,然后松开转盖1,转盖1翻起后,取下工件,并将贴好的反光膜4的另一面上的膜撕下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包括转盖(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盖(1)与底板(2)之间转动连接,转盖(1)上开设有内腔(11),内腔(11)的底部呈开口设置,且内腔(11)的两侧分别设有旋转电机(14)和固定轴(13),在旋转电机(14)的转轴和固定轴(13)上通过辊轴(41)安设有反光膜(4),且内腔(11)的另一侧设有盖板(12),转盖(1)的外壁上设有按钮;
所述底板(2)上开设有凹槽(21)且底板(2)内呈空腔结构,凹槽(21)的两侧在底板(2)的内壁之间均焊有导杆(22),两侧导杆(22)的一侧均通过导块(32)滑动设有调节板(3),调节板(3)通过滑块(31)滑动于凹槽(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盖(1)的一端端壁上以及底板(2)的上表面一侧均焊接有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之间通过轴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14)通过螺丝固定在内腔(11)的外壁上,且旋转电机(14)的转轴位于内腔(11)内,所述固定轴(13)焊接在内腔(11)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14)的转轴与固定轴(13)等长,所述盖板(12)上开设有两个限位槽,限位槽内均嵌有轴承,辊轴(41)的端部转动位于轴承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41)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旋转电机(14)的转轴以及固定轴(13)均与定位槽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3)的一端在其端壁上焊有所述导块(32),导块(32)滑动位于导杆(22)上,且导块(32)的下方在导杆(22)上套设有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3)的两侧侧壁上均焊有滑块(31),凹槽(2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组竖向的滑槽(23),滑块(31)滑动位于滑槽(23)的内壁之间,且滑块(31)的底壁和滑槽(23)的底壁之间焊有弹簧。
CN202120176976.XU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 Active CN214930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6976.XU CN214930971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6976.XU CN214930971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30971U true CN214930971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80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6976.XU Active CN214930971U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30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30971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反光膜贴合装置
JP5544675B1 (ja) 水力発電装置
CN207884560U (zh) 一种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
CN206951880U (zh) 一种波纹板压型机辊滚调节装置
CN210230462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涂布设备
CN205407707U (zh) 一种高效率的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
CN212170619U (zh) 风力发电机叶片腹板生产用开浅槽装置
CN202464868U (zh) 一种调节辊装置
CN211713927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水面漂浮物清理装置
CN208655795U (zh) 一种应用于电池生产的可调式涂布装置
CN211591395U (zh) 一种压延机辊距调节装置
CN208516633U (zh) 一种电力用电缆框的转动底座
CN217317678U (zh) 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用夹紧对中装置
CN211428298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芯的自动绕卷装置
CN206547062U (zh) 一种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于一体的装置
CN217426785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涂覆装置
CN212422169U (zh) 一种锂电池包装膜生产用电晕处理装置
CN218242121U (zh) 一种可移动式光伏储能电池组
CN218111908U (zh) 一种玻璃纤维纸压辊成型设备
CN214063205U (zh) 一种可降低风能波动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11530623U (zh) 一种电机功率线压板
CN219636583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电缆束线装置
CN21797239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机械维修用升降座
CN211502585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太阳能路灯
CN214887442U (zh) 一种水利水电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